民国教育给我们的借鉴 中国“好孩子”距离诺贝尔奖有多远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37.jpg

民国老课本

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国文》教科书


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比如说教育法规。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泽东就是在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的。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


比如说教育经费。《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业内人士可以对照60年前的这个标准算今天的账,看看有没有差距。


比如说教师待遇。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让今人望尘莫及,汗颜不已。


比如说教育理念。民国以来,中学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是个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人。”张伯苓常说,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为“教育立人”创造了载体,如敬业乐群会、美术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文学会、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因此有“话剧的摇篮”之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话剧道路的。


比如说教材。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由他们来商定给小学生编课本,自然也就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


比如说多样化的教育格局。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


比如说不惜代价办教育。抗战前全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只有1.8亿人,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万人口,而当时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民生工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据着名学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联大上学时,大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而且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如果学生上学仍然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救济金,且助学救济金在大学毕业后可以不还。同时,抗战客观上为我国的西部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使西部诸省在基础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底开始在四川、河南、贵州、陕西、湖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22所国立中学及3所国立华侨中学,先后培养教育了10万“战区流亡学生”。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杰出人才就是这些国立中学培养出来的,比如: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着名经济学家董辅礽、着名诗人贺敬之、国防科工委主任上将丁衡高等。抗日战争结束后,这些国立中学于1946年逐步复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谱写了一个残酷战争期间中国教育的传奇。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共有8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5位(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崔琦等)生于我国民国时期的二三十年代,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教育。而自建国以来,新中国培养的学生中只有高行健、莫言,而且还是文学奖,自然科学奖一个也没有,当代教育是不是应该反思?


向民国教育学习是犯了“左”倾错误吗?窃以为,非也!敢于承认一切优秀的精神遗产,不仅代表着“政治正确”,更代表着大胸襟与大气度,是成熟与自信的表现。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


本文摘自《教师博览》2008年第1期


中国“好孩子”距离诺贝尔奖有多远


今年的诺贝尔奖还没有揭晓之前,由汤森路透的预测名单中,4名华裔科学家有望在今年度的诺贝尔科学奖折桂,成为国内热门话题。这四张华人面孔也着实让人欣喜了一番,其中,有两名内地教育培养出来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的张首晟和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的杨培东。这也成为历届诺贝尔科学奖距离中国内地教育最近的一次。作者:付露。


  但令人遗憾的是,10月7日开奖的结果诺贝尔奖得主却是三名日本教育培养的科学家。


  新中国成立迄今65年里,诺贝尔奖共向全球400多位最优秀的科学家颁奖,其中中国得奖人数为0。而一向被人们瞧不起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他们在65年里,都分别至少培养出了1名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


  从概率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出国留学的人大约130万~140万;从投入上说,大多数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几乎是尽其所能;从重视程度上说,中国对于教育的投入至少比西南联大不知多少倍。更令人惊奇的是,五四一代人,不仅出现了一些文化巨人,还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华罗庚、周培源、钱学森、苏步青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全球科学界的翘楚和领军人物。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培养出几个这样的科学家?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人们不禁在想,我们到底差在了哪里?人们也不得不感叹中国距离诺奖科学奖有多远?


  培养乖孩子的中国教育


  内地教育,国家主义的教育定位使学校和教师的功能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很难有发挥的空间。工具化的国家主义教育使命是要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不是一个独立、健全的有教养的人。所以,无论教育研究者、教育官员,还是基层校长、普通教师,甚至家长都清楚我们的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有所戕害,但这么多年来都对此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学生对他不理解的事物和现象更容易表现出质疑的品质,而且更倾向于把事情搞清楚,弄明白。可是,这样的倾向与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的目标相冲突。


  科学创造的一个根本动力就是兴趣,兴趣也是一种乐趣。现在的中小学学生们在繁重的课程和作业的重压下喘息,在各种各样的考试前打拼。他们每天的睡眠基本不足,甚至周末还有奥数、英语、艺术等各种补习。在考场上身经百战的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是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谋生、过好日子。


  当普通人经过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失去质疑、好奇和想象力,那么那些潜在的有科学天赋的孩子不仅不能从学校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引导,从他们的父母、亲戚、邻居和社会环境中,也难以得到对质疑品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鼓励。


  可是,没有谁能把一个孩子的质疑品质、好奇心和想象力仅仅约束在特定的自然科学或学术方面。更关键的是,如果内地的教育一旦鼓励学生的质疑品质、好奇心和想像力,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具有这些品质,因为没有哪个教师或官员有能力把未来可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孩子从一堆聪明的孩子中“择”出来。


  对内地教育来说,地方教育官员和学校校长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服从管理、尊重权威、成熟老成、隐忍顺从的“乖”孩子。不仅基础教育的学校这么做,内地高校在这个环节也难以有所突破。


  拿走世界一半诺贝尔奖的德国教育


  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而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只有莫言拿了一次文学奖;是什么样的教育让德国如此优秀?


  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也就是学前班。


  德国孩子在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在他们的观念里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在德国除了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有德国老师解释道,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1、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2、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3、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其实不仅是在德国,许多欧洲国家对待孩子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这就是中国的小孩子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虽然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也设置了幼儿园,学前班,可小孩却缺失了思考的主动性!因为他们的天性被无情的抹杀了!好奇心因为家长的意志被无情的剥夺了!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眼中的兴趣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认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以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学校是一所大学附属小学,妈妈是那所大学的校长。小学的教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哪儿去?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它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的,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国际科学的“峰巅”。


  其实,我父母也不管我,他们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现在,我不强迫孩子读书。可是我的弟弟、妹妹全都是望子成龙,担心孩子学不好,替孩子计划好一切。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在我认识的科学家当中,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更不曾考过第一名。


  我只是对科学感兴趣。每天,多从早上7时30时踏进试验室,至晚上11时走出试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也是出自我对科学物理的兴趣。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成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我经常把我的孩子带进试验室,从小如此。如果出国,我就每天打电话回家。我的女儿3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清各种仪器的用途了,而且她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我希望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生物有兴趣。对这,我不去干预。各有各的兴趣吗!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成绩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诺贝尔精神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没有提供“诺贝尔获奖者”的条件,所以这样的结果也并不奇怪。真正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我们要的是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自由成长。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改变“应试”和“灌输”的本质,也许诺奖科学奖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国,但是我们去发现和改变现实的过程去远大于获奖本身。


  在我们看过德国的教育之后会发现,其实我们缺少的是环境,是家长的陪伴和童年的无忧成长。如果父母能够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和质量,那么去早教机构去上课甚至都是没必要的。国内的早教中心之所以受到父母们的欢迎,就是因为在中国的国情下,许多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时也没办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亲子相处时间。而更多的孩子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关心的都是孩子的成绩如何。孩子从小就被要求不能做什么,不能去哪儿,不能和什么人一起,条条框框的限制里,我们的孩子都是“复制品”。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之下,家长没有对孩子兴趣的发现与培养,期望孩子得诺奖更是不可能。面对现今的状况,教育的对象应该是父母,因为谁也没法取代好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西方家长鼓励孩子涂鸦,花自己想画的东西,就算弄脏了也没关系,至少是孩子想要的感兴趣的,他们也会给足孩子空间,让孩子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他们会让孩子尽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们要的是限量版的孩子而不是复制品。


  而在中国,双语幼儿园都是那么火爆,几岁的孩子就开始上各种“班”,环境让给家长和孩子喘不过气。家长眼中的神童形象就是无所不知的孩子,他们奥赛,作文英语样样获奖。这样的孩子让家长骄傲,但是这些孩子却是最可怜的,他们没有想做的只有要做的。


  别人眼中的世界在我们这儿只能是结果,我们从未看到过程中的风景。培养孩子的诺贝尔精神,放开紧握着的孩子的手,给他们一个自我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童真的眼睛去感悟世界,发现世界,不断去探索他眼中渐趋清晰的世界,终有一天他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网载 2015-05-14 10:34:11

[新一篇] 我們能夠停止“忙”嗎?不要匆匆忙忙,而要把握戰略、有條不紊

[舊一篇] 央視《東方時空》前制作人時間談央視 實話實說是有前提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