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控们刷手机是种病 互联网如何一步步“毁”了我们的生活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18.jpg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一直以来被视为第五次科技革命,这场革命自发生至今,以不可阻挡之势彻底将人类生活搅了个“鸡犬不宁”。今天,互联网已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可谓无孔不入。当我们享受着移动通讯和网络购物带来的便捷时,互联网对现实生活带来的困扰也愈发凸显,以至于一些人开始怀念起十多年前没有网络的时光来。


前不久,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谈到这一问题时说:“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是拿起手机翻看朋友圈,吃饭时刷朋友圈,上厕所刷朋友圈,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还是刷朋友圈。那个提醒有未读消息的“红点”就像是一道指令,一个暗示,让你不由地要点开看一看,以至于原本用来读书的时间被浪费在无意义的刷屏中,不断响起的消息提醒声也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写些东西。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微信给毁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着与这位主持人类似的困扰。没错,互联网在提供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一步步毁掉了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也让我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被互联网化。整个互联网世界,就像是一条精心搭建的流水线,而我们则在一步步沦为流水线下千人一面的产品。倘若说这是互联网对人类犯下的罪,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互联网究竟犯下了哪些罪。


一、互联网将信息碎片化,让人无法进行深度阅读。


个人电脑普及之后,有个说法非常流行,叫“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说法实际上已经过时,准确地说,现在应该是“信息过剩的时代”。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手机、电视、电脑、公共交通上的车载电视都成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如此之多,方法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对信息的关注仅仅停留在表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除了增加一些谈资以外,真正沉淀下来的价值信息少得可怜。


人们再也没有耐心读完一篇长篇小说,也无法通过深度的新闻报道对某个事件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由此导致人们往往在尚未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时就不假思索地发表个人意见,不负责任的言论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这也是造成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造谣传谣的原因。


二、互联网降低人们信息分辨能力,选择性忽略大量价值信息。


互联网媒体过分追逐点击率,不加选择地向用户推荐耸人听闻的所谓爆炸性新闻,以夸张的标题和猎奇性的内容吸引用户点击,忽略了新闻本身具备的社会价值。从而导致人们对新闻的敏感度和辨别力降低,以为只有足够“爆炸”的消息才具备价值,才能够堂而皇之地登上头条。


与此同时,那些真正具备价值的新闻则被媒体和受众选择性忽略。由此导致人们只对世界上发生的大事略知皮毛,而对“头条”之外的信息所知甚少。尽管在茶余饭后,大家谈论起时事来头头是道,实则知识的匮乏已经难以掩饰。


三、互联网让人懒于思考,盲目遵从或照搬他人总结式的发言。


现在只需要“百度一下”,网络几乎无所不知,这导致我们对其产生依赖,遇到其他任何事,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网络寻求帮助。我们不再尝试着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尽管他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偶尔也会有不凑效的情况出现,但网络依然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首选,并被视为权威。久而久之,我们都变成了一个不会思考的动物。


四、互联网产品形态和调性导致受众只对某类信息有兴趣,对其他事则漠不关心。


前不久,云南鲁甸发生地震,事后有自媒体人撰写文章称自己的朋友圈几乎没有一人在讨论相关话题,他分析出造成这种情形的几个原因,并得出“或许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爱同胞”的结论。我对此事有不一样的看法。


不同的互联网产品有其不同的调性,这导致不同平台的用户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拿微博来说,很多微博用户对强拆等重大社会性事件较为关心,并就此发表自己看法,曾经有网友调侃,每天上微博有一种皇上批阅奏章的感觉,这种认知经过长时间地不断强化,就会反作用于用户思维和行为,导致微博成为一个公共舆论场和意见聚集地。


再看微信,用户好友多半来自身边,大家更为关注细微的生活点滴。朋友圈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晒自己的生活动态,比如今天吃了什么美食,去了什么好玩的地方。而对自身之外的公共事件则很少关心。这种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由产品的形态和与生俱来的调性决定的。所以,发生没有人谈论鲁甸地震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担忧的情况是,微博的用户只对公共事件感兴趣,而对细微生活漠不关心。而微信的用户只对细微生活感兴趣,对公共事件则漠不关心。互联网产品的调性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网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道德意识。


五、互联网占据人们零散时间,无暇享受生活和真实社交带来的乐趣,疏远亲友关系。


互联网几乎挤占了人们所有的零散时间,上下班的路上,上厕所的时间,亲友聚会等待上餐的时间,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情况严重的,几乎互联网已经成为业余生活的全部,而现实生活则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


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新鲜感和刺激程度逐渐让人们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也让人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让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和真实社交带来的乐趣。继而使得现实中的亲友关系走向疏远。


好在这一情况已经被得以重视,听说现在许多人聚餐时要事先没收手机,以防止大家坐在一起玩手机。还有一些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广告语:这里没有WIFI,请与你身边的人交谈。


六、互联网助长人们投机心理,为博得他人关注不择手段。


互联网造就了芙蓉姐姐、凤姐等一个个网络红人,这些红人无一不是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他人关注,成为“一夜爆红”的典范。网民在网络世界里本身就缺乏存在感,想要博得他人关注,就难免会效仿这些红人的做法,在言行上走极端。


更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网络红人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后,多数人居然还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比如芙蓉姐姐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凤姐竟然去了美国。这就更加助长了人们的投机心理,试图复制他们的路线,为博得他人关注不择手段。


正是在互联网的这种风气之下,社会公共道德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七、互联网过分夸大行业价值,导致过多人投身互联网业,而非实业。


的确,如今各个行业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身影,但是并非所有行业都要效仿互联网行业的做法。“互联网思维”被炒得最火的时候,就连卖凉皮的都声称自己在用互联网思维创业。互联网的真正价值远没有这个行业的鼓吹者所言的那般巨大。


稍有理性的人都应该把互联网当做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把互联网本身当做发家致富的掘金池,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应该体现在对农业、制造业等实际产业的科技化、现代化上,而不是体现在互联网行业本身上。


那些沉溺在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的人们,回归到现实生活来吧,找回那些被我们遗失掉的美好吧,别再盲目遵从网络的指引,别让互联网毁了我们的生活。




社交控们刷手机是种病,英美有了“数字戒瘾诊所”


不用反驳,我说的就是你——每隔6分钟就要看下手机,一天翻看150次,短信、微信、微博、脸书、电邮、谷歌,少看一个都不行,不看心里痒痒,看了心里空空。真相只有一个,你暴露了,你就是“FOMO社交控”(fear of missing out忙于眼前事的时候,总是害怕会错过更有趣或者更好的人和事。)


好吧,我承认,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的微信震动让我摸了手机不止两下。然后发现是闺蜜在群里讨论明天带什么零食的芝麻豆小事,于是我立马把手机扔的远远的,发誓写完文章再去取。


其实这是一种瘾,一种病态的瘾,一种虽不致命但会让你人生质量下降的瘾。那一个小小手机,那一方小小网络竟然不知不觉就控制了你,比感情还让人难以挣脱,你根本无力反抗,因为你从未意识到它的险恶。我们都需要去瘾,所以有人快人一步想到了“数字戒瘾诊所(Digital detoxes)”,现已大热。


什么是“数字戒瘾诊所”?在英国雷肯比肯斯山脉一个偏远的小屋中,一群形形色色的年轻人围坐成一圈,一个个交出自己的iPhone,放进一个黑色的箱子中。这意味着整个周末他们都将与心心念念的各种社交网络天各一方,主动掏钱买票过来,请人们为他们戒手机瘾。


数字戒瘾诊所一年前在美国大热,现在突然蔓延到了英国。诊所专治各种上网成瘾、社交成控的疑难杂症,深受手机扰的英国年轻人一下子趋之若鹜。


上周,英国通信管理局发布最新数据:英国人平均每天泡在网上8小时以上,比2010年上涨了2小时。有些人甚至同时使用两种社交每天,比如一边浏览推特网一边看视频,极大的上网需求让智能手机商乐得合不拢嘴。


手机早已成为必需品,但是我们在消费手机的时候也被手机消费了。有多少人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查邮件、入睡前最后一眼献给手机屏幕、梦里做梦都是自己的手机铃音?和朋友聚会,埋头看手机;开会不想发言,埋头看手机;遇到尴尬不知怎么接话,埋头看手机;仿佛手机是救星,可是手机早把你看清,电子设备嘲笑人类的无能、无知和无法自控。


于是, 名为“Unplugged Weekend”(直译“不插电周末”) 的公司作为最新、最热的数字戒瘾诊所,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热捧。“Unplugged Weekend”面向患有手机控的各类人群,为忙忙碌碌的都市人提供可以沉思、冥想的周末时光——关键是远离手机和各种社交网络——重新思索手机的真正价值。这样的一个周末,除了没有手机,各类食物、休闲活动和住宿一应俱全,让你在雷肯比肯斯的群山与清风中体验不被手机折磨和奴役的日子。当然,做生意是要赚钱的,一张票200英镑。


"Unplugged Weekend"的一个周末,一群自发而来的年轻人聚在了一起,他们中有新闻媒体工作者、牙医、学生、实习律师、驾校教练,还有几个暑期漫漫、无所事事的老师。这个周末会发生什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一个周末的活动安排的满满的,但大多都与训练专注力(mindfulness)有关——这也是为了让参加者在日后与手机斗争时学会自救。所有人早上7点起床开始做瑜伽和静坐,从下犬式姿势到盘腿坐在铺满印度地毯、点满蜡烛的舒适小屋,尽是没有手机打扰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当然会不适应。长时间为手机喜为手机忧,早已“六根不净”,专注并非易事。人们因为失去手机而忧虑就像焦急的父母在超市弄丢了自己的孩子。就像有人因为突然没有了需要时刻查看的手机而忧心忡忡,习惯了老板要求的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待命,突然解禁了真不适应;有人习惯了iPhone的语音助手,玩到乐时大喊一声“自拍“才发现手机早已不在手上;有人怀念手机上的手电筒照明在布满荆棘的山间小路上跌跌撞撞……


“Unplugged Weekend”的创始者是26岁的Lucy Pearson和28岁的 Vikki Bates。她们当初创立这个公司也是机缘巧合。两人今年初在撒哈拉沙漠偶然相遇,因为当地没有信号她们一起过上了没有手机的日子,但却发现从此迎来了真正的自由与解放。于是回家后,她们辞掉了工作,不到一周就开始谋划她们的新事业,如今的“Unplugged Weekend”。


“没有了手机,仿佛再也没有人们追着我们做这做那”Bates说,“当你每天为生活和工作所迫时,你整天忙碌,却忘记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过得是否开心,你的人生究竟想怎么过。”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还不习惯直接从脸谱等社交网络中抽离,因为网络使他们的一个消遣。所以我们想重新我们在撒哈拉中的生活状态,给人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与尝试。”有些父母已经想要带着孩子来参加“Unplugged Weekend”的周末。其中,一位爸爸说自己特别恼怒10岁的女儿每天粘在iPad上,但是女儿的朋友都有iPad他也无可奈何。


一个周末下来,人们渐渐适应了没有手机的清静世界。他们不再想着手机,开始互相交谈,渐渐无所不聊——他们发现了手机曾经带来的交流障碍。没有了手机,人们似乎有了更多的时间与感情诉诸。


周末结束时,甚至有人不想拿回自己的手机。学会了冷静面对没有手机的世界,再想想打开手机的刹那要处理的各种积压信息和邮件,真让人新生惧意。


度完周末回家的路上,特别想知道自己有没有错过什么花边新闻或多了新的好友。突然大家意识到,因为当时没有手机,好像都忘记了交换电话、在脸书和推特上互粉,这就意味着以后大家应该再也不会再见了。


回到家,手机重新充上电,各种社交网络重新回来,想着回来的地铁上所有人都在低头玩手机,不禁觉得自己是最清醒的那一个,也算不虚此行。然后,男朋友回来了,正色告诉他:“不要再玩手机了,你知道你一天平均翻手机160下吗?而且都是无用功!”


男朋友答:“哦,你周末前就跟我说过了。晚上吃什么,要不要打电话叫外卖?”


“打什么电话啊?!我知道一个很好的手机软件……又快又方便”手指不知觉开始在手机上滑动。


呵呵,社交控们,敢不敢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附:英国人的数字生活调查:

英国成年人平均每天花在媒体设备上的时间为521分钟
每天平均翻看手机150次
16-24岁的年轻人中,99%的人使用互联网
成年人中83%的人使用互联网
使用网络的成年人,66%使用社交网站
40%的人曾用手机上传照片或视频到YouTube之类的网站上
30%的手机使用者在手机上使用Skype或FaceTime等软件
20%的汽车司机承认曾在驾驶中使用社交网站
20%的人在嘿咻中查看手机
45-54岁年龄段的人中,18%在网上玩游戏
孩子们平均在11岁时会拥有人生第一部手机
10%的孩子在5岁前就拥有了人生第一部手机
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平板电脑
3%的父母将孩子手机的数据功能禁用


网载 2015-05-14 08:48:46

[新一篇] 專訪郭敬明:一場將青春標準化的產品實驗

[舊一篇] 梁文道:香港的原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