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6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7-1539(2005)06-0076-03
一、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研究概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
教师职业道德是伴随着人类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和教师职业的出现,并在一定阶级或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教师道德问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有许多相关论述。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师德思想,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形成了许多新观念,也推动了教育领域的观念更新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与此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新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师德问题成为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庆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一讲话对师德问题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2005年3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师德研究的新高潮。
近年来关于师德问题的着作有《教师伦理学》(王兰英、闵嘉国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师德概论》(任顺元着,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教师伦理学概论》(李春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师德新论》(申建军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师德修养十讲》(杨茂春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师德通览》(林崇德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教师伦理学专题》(檀传宝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教师论》(王思震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等。这些着作对高校教师师德问题都有所涉及,但目前专门研究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专着较少,仅有《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论》(钱焕琦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尽管目前学术界专门针对高校教师师德问题进行研究的专着较少,但已出现了大量相关的论文和调查报告。从中国知网(CNKI)中以“高校”和“师德”为篇名检索词检索到的结果显示,从1994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收录有999篇论文。这一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师德问题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
从当前高校师德问题的研究队伍来看,研究人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高等院校及各类研究机构中从事伦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学者;二是高等院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前者大多拥有比较深厚的伦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素养,后者的优势则在于从长期的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二、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1.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及规范
关于师德的内涵,大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2]。也有学者提出,师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师德,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与工厂产品生产劳动两种劳动的相似性出发,可理解为教师从事传授知识劳动的职业道德。广义的师德基于上述两种劳动的异质性,有着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教师应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积累公民的基本道德,即传统的育人;二是注重“因材施教”,找寻开启学生创新潜力和能力的金钥匙,并自己在科研方面有较大的创新[3]。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新命题。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强调“责任”的重大意义,第一次把“责任”摆到“师德之魂”的高度,认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他还阐述了人民教师肩负的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等三项主要责任,明确了新时期师德之魂的新的重要内涵[4]。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的最早论述是由康有为提出的,他按照幼教、小教、中教、高教的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行为准则:“德性慈祥,身体健康、资禀敏慧,有恒心而无倦心,有弄性而非方品者”;“学行并高,经验甚深”、“德性仁慈,威严端正,诲诱不倦”、“唯才德是视”;“行谊方正,德性仁明,文字广博,思悟妙通,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高校教师的师德规范应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大部分学者认为,新时期高校师德规范应当在继承传统师德规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以“依法治教、严谨治学、学高身正、教书育人”为基本内容。
2. 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
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的、对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教师的观念意识、品德情操、价值和文化修养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师德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的状况如何,不仅反映出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而且影响学风、校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师德对于调节人际关系,促进教育工作,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学者提出,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它关系着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关系着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5]。
3.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学者们大多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在一些高校教师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师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职业行为失范;为人师表欠佳;学术道德失范[6]。其次,一些高校在师德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如认识上的“泛”:在学校工作中重教学科研,轻师德建设;管理上的“软”:没有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育上的“空”:内容滞后,形式单一,方法落后;建设上的“虚”:工作队伍不稳,水平不高,职责不明[7]。
对于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力求找到其原因所在。有学者提出,师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在市场经济与旧体制以及中西文化发生碰撞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乘虚而入,造成一部分教师理想目标的实际化,价值理念的实惠化,等等。第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则相对淡化。不少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工作上,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则相对“淡化”和“弱化”。第三,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在师德考核中缺乏量化指标,在职称评审、优秀教师评选中往往只重科研和学历等可见因素,造成教师重学历、重科研而轻师德[8]。
4. 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在这一问题上,多数学者认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师德教育、舆论环境、制度保障等方面共同推进。一些学者则从某个具体角度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有学者提出,师德建设以及良好的师德氛围的形成,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说教和感化层面,而应利用明确、有效的制度、法律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必须在师德建设中加强制度伦理设计与安排[9]。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建立高校教师师德行为监督机制,这一机制具有教育、预防、补救和改进的功能,其方式主要有高校的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教师自身职业良心自律监督。其中学校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属于外在的监督,教师职业良心自律属于自身内在的监督。这两种监督如果能发挥各自的功能,又能相互作用,就能够有力地监督和调控高校教师师德行为[10]。
三、高校教师师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目前关于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缺乏理论深度
一些学者只是简单地将普遍意义上的师德内涵及规范套用在高校教师身上,而没有对高校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职业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理念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应当看到,当前高校师德领域中出现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源自对高校教师师德基本涵义和规范的模糊认识。例如,高校教师的师德是究竟应当仅仅局限于其职业活动领域,还是应扩展到教师私人生活的领域?这一问题既是目前理论界存在争议的问题,同时也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矛盾和困惑。因此,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研究应当首先厘清高校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职业特点,尤其是厘清高校教师作为道德主体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地位。
2. 社会调查范围不广
要想找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正确路径和方法,首先必须对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现状及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在各级各类高校中对教师、职工和学生进行大量的、深入的和全方位的社会调查,从而获得准确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但从目前高校师德问题的研究情况来看,只有较少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中进行了社会调查并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和把握高校师德问题的现状。同时,目前学者们进行的社会调查往往集中在某一城市甚至某一高校,发放问卷的数量也较少,这就使得调查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各级各类高校教师师德的真实现状及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3. 提出的一些对策缺乏实践操作性
要想使高校师德建设取得实效,就必须注重其路径和方法的实践操作性。目前不少学者都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但是这些具体对策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例如,不少学者提出将师德建设制度化,认为应当在高校职称评审和各类评优中建立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指标量化,这一建议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问题在于,在实践中,师德考核指标是否能够量化或者如何量化,这一具体的操作性问题在众多学者的论述中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道德与文明津76~78G2思想政治教育王露璐20062006
高校教师/师德/综述
高校教师师德问题是近年来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高校师德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及规范;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深度;社会调查范围不广;提出的一些对策缺乏实践操作性。
作者:道德与文明津76~78G2思想政治教育王露璐20062006
高校教师/师德/综述
网载 2013-09-10 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