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我国知识分子的地位浅析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知识经济正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知识经济的兴起,对我国知识分子来讲是一件幸事,因为无论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或是知识经济对知识、人才的空前重视和需求,都决定了知识经济必将推动我国知识分子的地位“水涨船高”。同时,知识经济也为我国知识分子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及特征
  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那种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已近尾声,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并非一件很久远的事情。自从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概念之后,知识经济方在世界各国引起反响。1998年,世界银行也把其经济展望报告命题为《知识促进发展》。到目前为止,知识经济尚不是一个严格的说法,但它被提出来之后,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且在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络上以光的速度传播开来。我们说,知识经济可能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发达的网络技术以传播编码化的知识;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不断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建立有效的国家保障体系和国际间共识的标准以保证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同时,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也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开拓广阔的天地。不仅如此,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还主要基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所创产值已经达到相当高程度的事实。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 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1)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代表着财富和资源的转移,财富逐渐表现为对知识的占有程度;(2)科学技术不再被排斥在经济体系之外, 而是系统之内的关键生产因素;(3)人力资源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 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知识,传播和运用知识;(4 )社会劳动力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科技知识的生产、交换和使用所需要的脑力劳动日益增多,体力劳动的比例迅速下降;(5)教育不再被看成是一种消费投资, 而是生产性投资,教育是在培养创造知识的“工具”,即有知识、有创造力的人;(6)知识经济对人类传统观念提出严峻挑战, “按岗位付酬”将被打破,“按业绩付酬”正在兴起。上述特征,决定了未来社会知识和人才的弥足珍贵以及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提出及实施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提出,不仅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包含有对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等一系列错误思想和行为所进行的坚决斗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最早提出的先决条件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亟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科学水平、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与管理干部,而这样的人才与干部却极为缺乏的现实。1950年8月, 作为主管国家全面建设的周恩来总理在中华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指出:“我国的科学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现在愈接触各种事实,愈使我们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1951年8月, 周恩来总理在向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作《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时又指出: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不论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在巩固政权方面,我们都需要人才。1955年11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会议上特别强调:建设需要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信任的中心问题是尊重他们。而在1956年1月,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则集中阐述了尊重知识分子,尊重人才,尽一切努力“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力量”的思想,同时宣布了一系列在政治上、工作上充分信任、支持、关怀知识分子并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政策措施。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还严厉地批评了党内存在的不尊重甚至排斥、打击知识分子的宗派主义倾向。遗憾的是,1957年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党内对知识分子作出错误估计,认为知识分子基本上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时期革命的对象。这一错误的判断,导致反右斗争扩大化,把55万人打成右派,其中绝大多数是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
  “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更被视为“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并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反而遭到空前践踏。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在抓教育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批判“两个凡是”时,尖锐地提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并大声疾呼:“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至此重见天日,大放异彩。1977年,邓小平同志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以后,首先抓了教育、科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严词驳斥“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重申周恩来总理1956年初关于我国知识分子政治状况和阶级属性的科学论断,同时深刻论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关系,号召全党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阐述要“一心一意搞建设”时强调:“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1985年3月的讲话中,他把人才视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强调要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并且提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成熟的主要标志。
  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蔚然成风,然而,我们仍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知识人才的占有量以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重视度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世纪之交,我们面临着现代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因此,我们对发展知识经济应有紧迫感,早动手,早准备,争取有所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知识分子不仅要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而且还要为提高自身的地位而奋斗。广大知识分子只有抱定千难万险不回头的献身精神,才能实现整个阶层的“涅磐”。
      三、知识经济为提高我国知识分子的地位提供绝佳机遇
  今天,如果说社会主流仍是财产拥有者、权利拥有者和资源拥有者的社会,那么,未来社会必定是知识拥有者占主流的社会。到那时,不需要再提什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因为社会现实已使知识分子不但在精神文明上,而且在物质财富上居于社会主流的地位。因而,可以这样给知识分子和未来社会下定义: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财富(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的创造和取得都将通过知识,知识的拥有者——知识分子将在社会上居于主导地位。
  1.知识愈来愈受到重视。由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因此,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所有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存在。在所有创造财富的要素中,知识是最基本的要素,其他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更新,靠知识来装备。知识经济时代的这种独特的生产要素——知识,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土地、资金相比,一是具有无限性,可以源源不断地发明创造出来,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二是具有快捷性,其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三是具有波及性,每一项发明创造都可以惠及全人类。因此,未来社会,对于掌握新知识多、接受新知识快且对社会贡献力大的知识分子而言,必将会受到全社会的尊崇。
  2.人才愈来愈炽手可热。未来社会,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在于人才的竞争。我们说,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而智力资源的拥有者则是人才。因此,在未来社会里,掌握最新知识的劳动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没有知识的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负担。党的十五大曾明确提出,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将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全面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面对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拔尖人才,在科技和经济的最前沿参与国际竞争,乃是我们跨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努力方向。而早在1985年5月, 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讲:“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因此,无论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或是现代化建设的角度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其中包括具有熟练技能的人员,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创造型科研和教学人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各类知识型人才,是国家、地区和组织进行竞争的优势源泉。
  3.教育愈来愈成为关键。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他再次动员和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着重强调:“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他还特别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这些重要论述,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所发出的新的动员令。它不仅标志着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也为提高我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总之,发展知识经济,重视知识、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对于我国知识分子来讲有百利而无一害。我国知识分子只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这是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知识分子都期盼已久的事情。
  
  
  
教育发展研究(上海高教研究)3~5D4中国政治雒保军19991999雒保军,新乡医学院教务处 (新乡 453003) 作者:教育发展研究(上海高教研究)3~5D4中国政治雒保军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58:55

[新一篇] 知識經濟與人的主體性的凸現

[舊一篇] 知識經濟時代文化建設的基本特征與發展方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