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念。确立什么样的儿童观是谈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告诫人们:了解儿童,注意我们和儿童世界的关系,“乃是一个良心问题”。(注: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3.)课程既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中的儿童观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小学语文就是儿童语文。(周一贯语)探讨课改小学语文教材中预设的儿童观,对于推进课改,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有益的。
本研究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即江苏教育出版社版,以下都用此简称)为例,探讨涉及到儿童观的课文,(由于课改教材编至五年级下,所以统计也到此)在这些课文中有写伟大人物童年的、有歌颂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和以童话、神话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折射出儿童观的。
课文中的“好儿童”主要有三类:刻苦学习的,乖巧听话的和天姿聪颖的。
刻苦学习的好儿童
课文中首肯的好儿童大量是勤奋认真、刻苦学习的。通过写名人、伟人小时候如何刻苦学习、勤奋认真,最终取得了成功,引导学生以此为榜样,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名好儿童,长大以后也才能有所成就。着名书法家怀素“他从小就喜爱写字,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并在文章的结尾强调:因为这样的品质,所以怀素长大了成为有名的书法家。(一年级上《怀素写字》)邓小平小时候学写字时也是很认真。“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年级下《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说勤奋》(四年级上)以司马光和童第周小时候认真学习,来说明“每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不仅是学习文化,在学习本领、技艺中也需要这种勤奋刻苦。他(梅兰芳)努力练习眼神,“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二年级上《梅兰芳学艺》)失去母亲的沉香,为了要学好本领救出母亲,拜师学艺。“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几年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二年级下《沉香救母一、二》)年轻的画师徐悲鸿在法国学画时,为了证明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徐悲鸿“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级上《徐悲鸿励志学画》)画家王冕很爱学习,“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五年级上《少年王冕》)胜利的骑手告诉来献花的小姑娘,“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一年级下《骑牛比赛》)除了学习态度认真得到肯定和赞许外,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判断好儿童的标准。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北宋的大科学家沈括,还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十册《学与问》)着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他总是耐心细致地静静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五年级上《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同时以童话的形式,对懒惰贪玩进行了否定和批评。勤劳地储备过冬粮食的蚂蚁受到了赞许,而自由自在唱歌睡觉的蝈蝈遭到了嘲讽。因为冬天到来时,“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一年级下《蚂蚁和蝈蝈》)
天姿聪颖的好儿童
天姿聪颖、才华过人是课文中宣扬赞美的好儿童。司马光小时候聪明过人,沉着冷静,能搬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一年级下《司马光》)寇准七岁那年吟诵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诗句,真可谓天才。(一年级下《咏华山》)年少的王勃就能即兴创作《滕王阁序》,聪明过人、才华横溢,被都督大人称为“奇才”。(三年级下《少年王勃》)爱迪生小时候,运用自己的聪明机智,让“简易的‘手术台’前一片光明。”使医生能为妈妈顺利做完手术。(二年级下《晚上的“太阳”》)革命小英雄王二小聪明勇敢、机智冷静地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最后自己光荣牺牲。(二年级下《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杰奎琳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地赢得了德国军官的信任,取走了藏着情报的即将熄灭的蜡烛,避免了一场灾难。(第十册《半截蜡烛》)孙中山在小时候目睹姐姐被缠小脚,“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三年级上《孙中山破陋习》)邻居家的上幼儿园的小男孩使作者懂得了,“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四年级下《苹果里的五角星》)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能背很多的关于月亮的诗歌,并且认为月亮像天的眼睛。(第十册《望月》)童话故事《三袋小麦》中小猪、小牛和小猴在快要过年的时候都收到了土地爷爷送的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把麦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很快就吃光了;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一年后仍有半袋小麦;小猴则把一口袋的麦子全种下了地了,当土地爷爷第二年来访时,只有小猴得到土地爷爷的夸奖;“你真聪明!真能干!”
乖巧听话的好儿童
尊敬长辈的是好儿童的标准,这种尊敬一般体现在“听话”方面。“我”在奶奶的启示下,保证:“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一年级下《奶奶的白发》)《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同样赞美了尊敬老人的乖孩子,“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花瓣飘香》中“我”赞叹和学习的小女孩,她十分爱自己的妈妈,送妈妈花瓣让妈妈高兴,“他(爸爸)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所以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三年级下《花瓣瓢香》)《一株紫丁香》写的是尊敬老师的好儿童,“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五年级上《师恩难忘》)
这种乖巧大都是具有成人世界认可的许多高尚的品质:向善,助人,坚强。《七颗钻石》写了善良的姑娘,在每次善举之后总会得到奖励,肯定了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好的报答。“我”放飞了受伤的小鸟(一年级下《放小鸟》、三年级下《雪儿》)双目失明的残疾女孩明明开朗乐观,更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感激,她临走时对“我”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四年级下《“蕃茄太阳”》)小萨沙知道了“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后,萨沙没有接过妈妈给他的雨衣,而是朝着蔷薇丛走去。”所以,萨沙自豪地告诉妈妈:“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四年级下《我不是最弱小的》)高尔基的儿子在探望父亲时,在小岛上栽种了许多的鲜花,得到了高尔基的肯定和夸奖:“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五年级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恩科西是一个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的黑人小男孩。他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但是这位坚强的小男孩“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五年级上《艾滋病小斗》)
呼唤原生态的儿童
处于成长期的儿童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好儿童首先是学习认真、勤奋刻苦的。课文中“认真”、“勤学苦练”、“起早贪黑、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赞美儿童学习的词汇。而另一些儿童不那么刻苦勤奋,但他们凭借着过人的智慧,能随机应变、发明创造、吟诗作文,能在很小的年龄就取得惊人的成就,令同龄人感慨、惊叹。因为他们后来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成为了名人、伟人,故而他们的童年似乎更值得追溯,特别有价值。还有些儿童虽然他们后来没有成为名人、伟人,但他们乖巧听话,或者尊敬师长、或者孝敬老人、或者助人为乐,他们同样值得推崇。看来课文想告诉孩子们的是,想要成为好儿童,必须学有成就,有好的品行,能够为成人世界所认可,所接纳。很明显,我们的教材更多的是在成人的视野看待儿童,用名人、伟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把儿童看作是“小大人”,反映出明显的成人本位的儿童观,甚至是名人本位的儿童观。诵读这样的课文,儿童自然接受了社会化的规训。当他们用仰慕的目光看待教材中的“小大人”、“小伟人”时,除了激动崇敬之外,所感受到的恐怕还有压力、羞愧,甚至自卑。因为众多的天才、伟人的童年与普通生活中的儿童、天资平平的芸芸众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告诫了:“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一年级下《小松树和大松树》)蜗牛自从捧走了飞行冠军的奖杯后,因为得意洋洋,所以“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粘在了一起,……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二年级下《蜗牛的奖杯》)蜗牛的命运也够惨的了。那原本兴奋地学飞的小鹰,因为学会了飞而开心,但它的开心也遭到了批评。即使小鹰飞到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的高处时,仍没能得到老鹰的肯定。(二年级上《小鹰学飞》)小白兔和小黑兔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后练习跑步。小黑兔和乌龟赛跑得了第一名,小白兔和骏马赛跑落在后面。兔妈妈把最大的蘑菇奖给了小白兔,“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一年级下《蘑菇该奖给谁》)
教材选编者既以名人、伟人的不平凡的童年激励儿童,要求他们敢于和名人、伟人比童年,又借助童话来暗示孩子:必须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更强的对手挑战。只有这样,才算是个“好孩子”。教材为儿童营造了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文本世界。解读这样的文本,儿童自然会联想起现实中的考试竞争,过早受缚于各种社会化了的规矩中,他们还能体验到童年生活应有的乐趣吗?肯定什么,同时意味着否定什么;彰显什么,同时意味着忽略什么。课文推崇名人、伟人童年的不平凡的生活,似乎忽略了普通儿童的日常生活。杜威认为,不能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的价值教育,就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注: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天·赵祥麟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推崇成人标准下的好的善行,似乎忽略了儿童原本具有的童性——那丰富多彩的童趣、无邪纯净的童真,这些都极有可能构成对童性不应有的扭曲、压抑。
卢梭很早就对学习本位的儿童观提出批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注: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1.)丰子恺与之不谋而合,他认为“世间教育儿童的人,父母、先生,切不可斥儿童的痴呆,切不可盼望儿童像大人,切不可把儿童大人化,宁可保留、培养他们的一点痴呆,直到成人以后。……这痴呆就是童心。”(注:丰子恺.关于儿童教育[M]丰子恺文集:艺术卷二.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254~255.转引自刘晓尔.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而童年生活魅力无穷。“儿童”这个词在拉丁语中意味着“自由者”,所以,自由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如果用教育的手段把本来自由的儿童奴隶化,是何等的荒谬。(注:朱小蔓.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8).)不尊重童年,不关注成长过程中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一味地让学习来侵略一切,同样还是传统成人本位对儿童藐视的产物。这样,以成人的视角,世间的价值观来评析的好儿童必然也是应该质疑的。新课程强调以儿童发展为本,首先要求教材编写者而不仅是教师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童性,关注儿童生活的原生态,关注他们的天性,而不是把儿童规训为让人仰慕的少数“好儿童”、“小伟人”;关注丰富多样的儿童生活事件:嬉戏、贪玩、撒娇、梦想、好奇、痴迷、任性等等,而不仅仅是无止境的“比学”、“苦读”。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新教材的突破之处。课文也认同要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十册《学与问》)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激励学生去问问题,去观察、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学到知识,这相对于传统的一味只要求学生听话、守规矩是一种超越性的进步,具有很大的意义。在《望月》和《苹果里的五角星》中,称赞了儿童的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是成人所教会的,而是自身独有的属于儿童的财富。赞扬儿童是成年人学习的榜样:“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五年级上《艾滋病小斗士》)这是新教材儿童观的兴奋点。只是这样的篇目太少了。
好儿童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快乐的童年、天真无邪的童心、纯净诚挚的童真、生机盎然的童趣,快乐地成长,全面发展……这些都应该进入教材编写者的视野。教材中的好儿童是引领儿童观的范例,应当对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对应试教育下的儿童观进行彻底的变革。在这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
上海教育科研66~69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刘霞20072007
刘霞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541004
作者:上海教育科研66~69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刘霞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1: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