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承载着不自满的民族默默前行,然而,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在教育和科技领域,我们又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现代教育正越来越由灌输知识向培养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如此。中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更应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而不是用柏拉图式的模子,将学生刻为千人一面的两脚书橱。素质教育顺应时代潮流,要求培养多领域多层次高素质人才,因而,中学教学应当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一、个性的概念界定
个性既是一个个体概念又是一个整体概念。我国的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个性指受一定的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因为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的制约下,构成的有机整体。个性作为一个整体反映在个体身上又会表现出个别差异性(人与人的不同),这就是个性的个别性。
个性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塑性。就可塑性而言,促成一个人个性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总离不开个体主体性(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主动性)的参与。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学不可割舍,个性培养依赖于正确的合理的教学风格的陶冶和感化,个性化教学反过来又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正所谓教学相长。
二、个性与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早在本世纪初,北大校长蒋梦麟在其《个人之价值与教育之关系》一文中就指出:“教育有种种问题,究其极,则有一中心问题存焉。此中心问题惟何?曰做人之道已。做人之道惟何?曰增进人类之价已。”那么教育如何实现人的价值呢?“使个人享有自由平等之机会而发展起固有之特性”。蒋先生认为,教育必须遵循个性主义的原则,发展人的个性。在一学校中,在一课堂中,儿童“此个人与彼个人相去甚远:有上智、有下愚,有大勇,有小勇,有无勇,有善弈,有善射,有善御。皆以禀性与环境之不同,而各成其才也,各人各禀特殊之天性。教育当因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且进而至其极。我能思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思力至其极,我身体能发育,即尽我之能而发展我之体力至其极,我能好美术,则极我之能而培养我之美感至其极。个人禀赋之分量有不同,而欲因其分量之多少而至其极者同。”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社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并以之来指导实践。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施之以不同的教育。他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作不同回答。例如,几个学生问“仁”作何解?孔子针对各人所需作了各有侧重的回答。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孔子的因材施教时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封建社会的教育家,开展个性化教育,尚且能够做到“无弃人也”,社会主义时代的人民教师,在进行教育时,更要教好学生,做到“无弃人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具有不同特点和特长的学生像一堆生产原料被具有统一模式的学校加工成标准件。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而成了一种套在本应蓬勃发展的孩子身上的枷锁。当今,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要使基础教育成为大众的卓越教育,即使每个学生发挥其禀赋而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它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教育宗旨,使学生的个性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抓住个性化教育,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当然,现代教育并非要求我们像孔子那样逐个教导学生,教育规模和教育方向的变革使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那么做,但是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理解和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专长兴趣;在教学气氛上,应和谐宽松使人人得尽其才。而反观中学教育现状,尤其是历史教学,在这一点上做得远远不够。
三、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纵观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以下两点:
1.从教材内容来看,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和保守性
教材内容的保守性,主要源于传统教学中过度重视其政治性、民族性和伦理性,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就拿《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来说,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现代史,几乎成了一部中共党史。当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中流砥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近现代史中强调党的作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但是,“真理稍稍往前走一步,便成了谬误”。我们历史教材在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上,无疑是教条的保守的呆板的,比如,对国民政府时期发展经济的努力和成就视而不见,对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同我国在东北边境的冲突讳莫如深,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介绍不足,过于抹杀抗战时期其他社会力量的贡献,或对其他社会力量的历史轻描淡写,这无疑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不符合中学生接受历史事物的心理需求,不利于青少年全面认识历史,更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史上的真正作用。这样,过分强调统一性,抹杀个性,实质上非常片面,结果却是无意中冲淡了必要的政治性,动机与效果发生了分离。历史教学毕竟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教育,历史学家对同一史实的看法尚且存在差异,我们又怎么能够把某一种既定结论强加于学生呢?教材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录,而非以意识形态为过滤器,把生动连续的历史割裂成死板的政治事件碎片。用同一模子刻出的思维模式是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的。同样,过分强调民族性和伦理性,也有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从历史教学活动来看,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专制性
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陷入了本本主义的泥潭,无论师生都把枯燥的教材奉为“圣经”。当然,这是升学压力的作用。然而,历史的长河浩瀚无际,我们通过教材只不过是管中窥豹,教材是历史观指导下的产物,也必将伴随着对历史再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增补改进,我们所教应该是历史而不是教材。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具备必要的历史知识,而不是灌输某种教条,何况我们刚刚谈过,教材内容有那么强的封闭性。伊壁鸠鲁认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是一个封闭的圆,圆圈外是未知的世界,人拥有的知识越多,圆圈越大,便越觉得无知世界的广阔。而无知者恰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假如教师的作用只是教学生背好教材,假如他不用丰富多彩的史实填补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那么学生将成为极易满足强不知以为知的无知者。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时,将很难适应那里浓郁的求知氛围和浩森的知识海洋。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溺于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则流于陈旧。历史本应绚丽多彩,有滋有味,但我们的课上缺乏热烈讨论的气氛,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往往被斥为幼稚,错误甚或谬误都是可能的,但正如泰戈尔所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你也就失去真理了。”不许学生犯错误就等于拒绝其成长。当学生课外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时,我们的教师往往会以升学为由去干涉他们。当然,这并非只是教师的责任,但是,在教育体制无法在短期内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的历史教学尽可能的开放一点。总之,目前的历史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封闭性较强,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四、个性发展是历史教学的核心
怎样才能使历史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历史教学的出路何在?
教育的核心是人,它要关怀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终身教育是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用人的教育的整体和长远视角来指导。“理想的人”的尺度就是人的全面解放,个性和创造力全面发展。教育应使人成为有创造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形成历史观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历史教学才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我们在前面已作简要分析。要从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谈何容易?况且,一提到创新,有人就会反问:“历史课本中都是现成的结论,怎么敢创新?”如果连这么点勇气都没有,我们又怎能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又怎能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更怎能算一个现代人?殊不知,“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活动”,而现行教育所缺乏的是:“引导人既了解自己国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了解别国对人类文明贡献的眼界。尊重公理,并在此前提下尊重差异和多元性的现代人的气质。”因此,我们历史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既提倡“源于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力争一本教材在不同学生眼中有不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警钟常鸣,不断创新,在知识和指导思想上领时代之潮流,开时代之先河。
2.转换视角,以能力和方法为教学归宿
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已有知识的老化亦越来越快,一个人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不能终生受用,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注重掌握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再说,中学历史教学所面对的对象是中学生,而大多数中学生将来的职业不是从事历史教学或历史研究,故而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讲授和学习一些今后极少可能用到的知识(没有个性)上是一种浪费(当然,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否定对具体知识的掌握)。这不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主方向,但是,知识有别,能力共通,我们要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历史观,使他们在对历史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与归纳、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过程中,增强作为现代人的素质。从而形成独立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而这恰恰是他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从方法论的角度去掌握史实,把方法纳入历史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中,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让他们活泼、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去创新,去发展!
3.新解“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个在历史教学中非谈不可的话题。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以史为鉴”的概念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所谓“学史使人明智”、“学史以立信仰”、“学史有助生活”、“学史愉悦人生”、“学史可以指导人生”等,其“智”、其“信仰”、其“生活”、其“人生”均整齐划一,没有个性,与学生个性发展委难联系,至于“塑造学生个性”更无从谈起,以史为鉴的主体毕竟是个体的人、有个性的人,要真正实现历史教学“以史为鉴”的功能就得冲破思维定势,既目中无人——面对学生整体,又目中有人——面对一个个个体,这要求我们多一点耐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充分了解其个体性格特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以史为鉴”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明智”、“立信仰”、“助生活”、“愉悦人生”、“指导人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历史教学的使命也正于此。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方法纳入历史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中,因材施教,以史为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现代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个性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培养有个性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必将开辟一个历史教学新时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童桦20022002 作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童桦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