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秋季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编写的大纲和教科书,在突出素质教育方面倾注了很大的心力。
从大纲来说集中表现在四点:1、 把思想教育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列入教学要求;2、把能力训练列为教学内容, 并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3、对汉语基础知识本着“精要、好懂、 有用”的原则做了调整;4、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教学内容之中。 从教材来说主要表现在指导思想与体例框架上。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教材的体例框架由五部分组成。1、单元揭示;2、课文若干篇(分教读与自读两类);3、作文训练或听说训练;4、汉语基础知识和与课文相关的百科小知识;5、语文活动。
以上大纲和教材所体现的素质教育要旨,可简约为八个字,即“兴趣、方法、习惯、能力”。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些有关素质教育的要旨?笔者在八十年代研究成果《四程序单元教学法》的基础上,创设了《五程序单元教学法》。本文拟就这些方面的问题做阐述性的介绍,谨求教于语文界方家同仁。
一、《五程序单元教学法》的结构和操作
《五程序单元教学法》遵照教材编排的体例,恪守既合理优化又容易操作的基本原则,构建“以一单元为一课”的教学结构模式。
(一)单元启始课。
所谓“启始”,就是启发开始学习的意思。启始课依据“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和“学贵知疑”的教育理论,设计三个教学要点:1、明确单元学习目标;2、讲授单元知识理论;3、 整体感知教材。单元学习目标在单元提示里一目了然,学生一看就知道,关键是教者凭借这个目标去质疑,让学生知疑,把学生引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求知境界。讲授单元知识理论,有点借用理科先教定理再讲例子的教法。定理只有一个,例子却有无数个,启始课讲授了有关单元的知识理论,阅读课就可以用比较法区别和记忆“同一定理”用于“不同例子”中相似知识的不同点,不同知识的相同点。关于整体感知,主要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自己解决不需老师讲授的问题,如生字词的辨析,有关作品背景、作家生平、创作等。
有了启始课这三个环节做铺垫,下面的教程就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和头绪。启始课是单元教学的纲领课,纲举才能目张。
(二)单元阅读课
单元阅读课分为教读课和自读课两类。根据两类课文的不同作用设计四种课型操作。
1、两篇以上教读课文同时教学,不分轩轾,求同比异, 稳定共性突出个性,这样的课型称之为“并进式课型”。
例如:把《白杨礼赞》和《听潮》放在一起教读,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生通过抓关键词阅读文章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两课文的共同点——都不直接表达写作意图,区别不同点——一是托物,一是借景。第二课时,朗读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传授有关语法知识(排比句、反问句、比喻、拟人等),培养语感和语境意识;最后点明两篇文章语言风格迥然不同的道理,旨在教育学生写作文应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教读”,就是不仅教语文知识,更要教学语文的方法。新教材将过去称做“讲读课”的文章改称做“教读课”,一字之改,旗帜鲜明地指正了教读课的方向。
2、对于典型性很强的,难度又比较大的,或者独成一体的教读课,则单篇进行教学,这种课型称之为“单打一式课型”。
例如《分马》一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学生能扎实地理解把握这一点,并用之于写作,将受益匪浅。教学设计:环境、情节两要素只用三五分钟时间解决,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分析:怎样的性格?怎样刻画出这样的性格?本文人物语言、动作个性化很强,为刺激学生的好胜心和参与意识,可以请几个学生分角色表演,其余观后评论。表演者肯定要深入体验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尽力演好;观看者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寻找评价表演者得失的依据。如此教学,较长的课文一课时即可完成。关键之点是,一定要十分明确“这一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否则只能如一般的教学套路一样,遵照“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观点去“解剖麻雀”。
3、对于与教读课相似处不多的,但难度并不大的自读课, 则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学习,这种课型称之为“自读式课型”。
操作行为:每册书每单元的自读课在学期伊始就确定一位学生做小老师,届时由小老师主持全班学生完成读书、讨论、评价、总结的全部学习过程。在没有出现大的差误的情况下,老师可以不发表任何意见,只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鼓励性的小结。此课型设计旨在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4、把具有相似处共同点的教读课和自读课放在一起教学, 教读课起示范作用,自读课起迁移能力的训练作用,这样的课型称之为“导读式课型”。
例如:把《春》和《济南的冬天》放在一起教学,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生抓住“景物特征”、“几幅图景”、“怎样描绘图景”三大问题学习《春》。第二课时,布置学生用自读式课型方法学习《济南的冬天》,要求不仅解答出学习《春》的三大问题,而且归纳出这两篇散文写景状物和抒情的方法。最后设计的技能性操练:放一段有关景物的录像或出示一幅风景画,请学生观察、思考,四人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口述景物特点、景物层次、景物可抒发的思想感情,叙述时重点强化不同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三)单元作文课
单元作文课设计课内完成的必作作文和课外完成的随意作文。
必作作文依据教材每单元安排的作文训练用三课时在课堂内完成。操作行为:第一课时,布置学生按训练要求在40分钟内写作成文。第二课时,教师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评讲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定出优劣标准,再指导四人小组评讲本小组或别的小组的作文。第三课时,布置学生按师生评改的意见在40分钟内修改好作文并誊写到作文本上去。写、评、改三部曲,定时、定质、定量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完成的随意作文不定时、不定质、不定量。做法是要求学生自己买一个较厚的、较精致的硬抄本作为作品集子,为它起名、写序、编目录。所谓“随意”并不是放任自流可写可不写,而是指不同能力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自由命题写作而已。喜欢静的可以写观察日记,有辩才的可以写评论杂感,立志做文学家的可以写小说、散文,诗,一时没什么可写的,也可以摘抄名句名段……一个学期结束,进行一次“作品集”评比,评委有老师有学生还有家长,获前五名的学生就由班委会嘉奖。随意作文训练观察、分析、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单元活动课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活动课的操作行为无法有标准定式。仅从课内和课外来说,大致可以这样设计:课内的活动课一般安排一课时完成,如“听说训练”,“辩论会”、“诗歌朗诵”等。课外的活动课须培养一批专职负责的学生干部,不一定全由老师去组织。现在实行双休日,学生天性好动爱玩,而家长却怕出事怕耽误学习不给出去玩。语文活动课作为正式教学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出去“玩”,正好解决了这对矛盾。
(五)单元总结课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指出:“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养成一种习惯。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因此,语文教学要做到“少而精、少讲、精讲”,做到“讲为练服务”。可见,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上下功夫。如果语文教学过程没有“练”这一环节,用吕老的话来说就是“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单元总结课就担负着“反复实践”的任务,从三个方面设计教学要点:
1、回顾前面几道程序的学习, 把单元知识归纳梳理成规律并明确其运用方法。2、依据规律方法指导学生实践操练。 可以分解成几个方面训练,也可以做综合性的训练。3、与启始课首尾呼应, 一一对照教学目标落实的情况。
《五程序单元教学法》由以上介绍的五道程序构成一个相对整体的教学流程结构。从理论的阐述及操作行为所举之例可以看出,《五程序单元教学法》始终瞄准的是兴趣、方法、习惯、能力,其次是抓好启始课的目标定向,阅读课的教材处理,作文课的评改,活动课的实效,总结课的训练反馈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二、《五程序单元教学法》的特色
(一)阅读教学优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利用率。
语文教学用时多、收效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阅读教学没有一个科学的序列。好象中学语文先学哪篇后学哪篇并无多大道理,讲什么不讲什么也无多大关系。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是应该有序列的,虽不能象数理化那样严密,“但总得有个序,这个序总得是说出科学道理的,明白可行的,要力求做到每上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所得,每一周都有个明确的目标,要教些什么知识,训练学生什么技能,达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②由此可见,教材编者把一篇文章选做教材放在了某一位置,它就不再纯粹是某一作家的某一作品,而是语文这个整体系统某一册书乃至整个初中阶段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比如同是散文的文章,初一册《春》、《济南的冬天》重点学习怎样观察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初三册《白杨礼赞》、《听潮》重点学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初四册《记一辆纺车》、《我的小桃树》重点学习形散神不散的知识。这些不同的学习重点有规格、有标准,形成了一个十分鲜明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序列教程,学生在这样有序的语文学习中一步一个境界,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感觉。可惜我们不少老师无视这个“序”的排列,硬是初一册就“形散神不散”,到初四册仍然是“形散神不散”,耗时低效自不必说,最可悲的是学生把语文课当成可上可不上的休闲课!
《五程序单元教学法》对阅读篇目强调站在系统论控制论的高度上,用“集约型”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行为。如在介绍结构和操作时所举《白杨礼赞》、《听潮》的教例,没有分段,没有归纳中心思想,也没有分析写作特色,但教者引导学生完成了教材规定所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而且只用了两课时。这一单元另外两篇文章,《钓胜于鱼》自读式课型一课时完成,《诗五首》单打一式课型也一课时完成。教者把《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放在一起教。同是送别诗,通过设计让学生表演,师生共同比较送别的时间、地点、去处、心境,了解诗的思想感情。《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放在一起教。同是春景,通过两幅根据两诗作的画做媒体,让学生比较画面的异同,了解诗的思想感情。第五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教学,则把学生小学时学过的《示儿》联系起来,用幻灯打出陆游“僵卧孤村”的图片,渲染陆游爱国精神的气氛。整个单元四篇阅读课总共只用四课时就结束了,比常规设计至少少用了两课时。
创造奇迹的奥妙就生于:摒弃了传统教学“粗放型”公式化套路,紧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二)作文教学将写、评、改三部曲全部引进课堂内进行, 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
中学作文教学质量低也是长期没能彻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最突出的一对矛盾是学生怕写,老师愁改。《五程序单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程序中提高了单位时间利用率,为把作文教学写、评、改、全过程放进课堂内完成提供了物质条件。作文教学全过程在课堂内进行,不仅因课时分配上几乎与阅读教学平分了秋色足以引起了学生的重视,而且这种教法远远超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本意。
1、要求学生在堂上40分钟内不凭借任何资料完成一篇作文, 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写作抄套、拼凑、改头换面等不良习惯。再加上有老师监督,又要当堂分优劣讲评,还有可能贴堂,凡有一点自尊心的学生一般不敢敷衍塞责草率了事。
2、堂上讲评作文,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1)自己写的作文被老师选做例文又读又评,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2)对自己身边之人的文章说三道四,觉得非常新鲜刺激, 同时也是知己知彼互相取长补短的机会。(3 )课堂上完成了必作作文大大地减轻了心理负担,随意作文又可以作为施展个性才华的消遣形式,学生感到真是莫大快哉!
3、堂上修改作文,学生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 叶圣陶先生认为:“凡是能力,总要在实践中锻炼。空谈该怎样读,该怎样写,是无济于事的。”可见作文教学没有指导学生修改这一环节,作文水平是很难提高的。现行大纲对作文教学专门有“初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的要求,则更表明了良好的习惯培养,正是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4、作文教学写、评、改三部曲全放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 学生得到的是写读听说总体能力的综合训练,老师得到的是从繁重无效的劳动中彻底解放。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笔者以为,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教育改革也应该象经济改革那样,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的根本任务,偏离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改革,是毫无意义的。
(三)语文活动课成为正式教学内容,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大语文教学观是近几年来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其实中国数千年前的教育就有关于语文教育观的精辟论述。如《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里所说的“时教”,就是在校的学习时间,“退息”就是在家休息时间;“正业”是指所学的课业,“居学”就是指课外练习和游艺活动。为什么要安排好“正业”与“居学”的关系呢?《学记》提了两点理由:一是“居学”可以辅助“正业”,二是“居学”能培养“正业”的兴趣,即“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社会发展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新大纲终于将旧大纲中“应该重视课外活动”改为“正式列入教学内容”,这无疑宣告了旧语文教学体系的崩溃瓦解,一个一体两翼的语文教学诞生了。《五程序单元教学法》把语文活动课作为整个单元教学中的一道程序,主要突出以下几点特色。
1、紧密配合阅读教学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
例如学习初三册第一单元以“桥”为题材的一组课文,把学生放出校外见识一下当地的一些桥,何谓“石拱”,何谓“立交”恐怕须直观感受那么一瞬间,就可以心领神会了。如果再提出以下要求:对比一下你见过的这些桥与课文上的桥有什么异同。你最喜欢哪座桥?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分析、查阅资料,再加上审美情趣的评价,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而是人文知识,受到的教育则是文化教育,审美教育。这种效果永远不可能是课堂内教学能够替代得了的。
2、紧密配合写作教学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
以第五册第一单元为例。作文训练是新闻报道,这样的作文没有活动课配合获取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光凭写作技能是无法体现新闻特色的。活动过程包括确定调查或采访对象,选择新闻报道的角度,设计采访的方式过程等。活动一系列的项目则涉及到交际能力、辨析能力、应变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而这一系列的活动就不仅仅是收集一个写作素材,而且是达到砥砺思想品德的最佳途径之一。
3、紧密配合教材设计的语文活动,训练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语文作为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与它时时刻刻发生着密切关系,这就决定了语文活动课多是在课外进行的,而且是五彩缤纷的。我们来看看九义教材设计的语文活动:从地点来说,有课内有课外;从时间来说,有短期有长期;从内容来说,有阅读、有写作、还有听说;从方式来说,有个人有集体……凡此种种,实际就体现了语文的素质教育,学生走出教室认识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发展了语文能力,实际就是实施语文的素质教育。笔者以为,没有活动课的语文教学,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
三、《五程序单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五程序单元教学法》经数年时间的总结、修正,基本上形成了有理论、有实践所证明的、符合科学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身体力行的一个实验班,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从没有补过课,班上学生获语文学科各类比赛一、二、三等奖有十几个, 发表文章数篇, 中考平均分达100.5分(120分为满分),大大超过市平均分,居普通班首位。学生升入高中后,有初中三年的基础垫底,有初中养成的习惯和学到的方法,在高中学习语文几乎毫无费力,而且写作文绕来绕去又用上了初中语文活动时的素材,因为少年时代那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太令人难忘了。可见素质教育和“应试”并不是对立关系,素质教育抓到了实处,“应试”也根本不成问题。
参加《五程序单元教学法》实验的老师也说,教法由于把学习方法的教授和习惯能力的培养都十分规范具体地落实到了每一道教学程序中,学生的“应试”成绩和其他方面的表现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他们实施《五程序单元教学法》普遍认为好操作,减轻了负担。有的仅有二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就成长为教学骨干;有的参加市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进而又获省优质课一等奖;有的在省级学术会上展示素质教育的观摩课受到好评;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语文组被评为市教改先进教研组。笔者还指导本学院大学生将此教法用于教学实习,也获得较大成功。
1997年12月广西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主办《世纪之交语文教学改革新思考的学术报告、研讨、展示会》,笔者在会上介绍了《五程序单元教学法》,并由参加此教学法实验的青年老师上了展示课,受到来自广西各地近300名语文界同仁的一致赞同肯定, 他们纷纷要求提供详细资料,参加《五程序单元教学法》的课题实验。
当然,《五程序单元教学法》只可以说是在某一方面某一段时间相对先进可行的教学法模式。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只有不仅仅着眼于对教法的探讨,而且更注重新型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建树,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不断地推动语文教学前进。这种道理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4~29G31中学语文教学邓玲19981998本文就初中语文教材落实素质教育的教法进行实验探讨,分三部分展开阐述性介绍:一、关于教法的教学结构,操作行为;二、关于教法的特色;三、关于使用此教法的效果、推广价值。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单元程序邓玲,广西桂林市教育学院中文系 桂林 541002 作者: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4~29G31中学语文教学邓玲19981998本文就初中语文教材落实素质教育的教法进行实验探讨,分三部分展开阐述性介绍:一、关于教法的教学结构,操作行为;二、关于教法的特色;三、关于使用此教法的效果、推广价值。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单元程序
网载 2013-09-10 21: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