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革命先锋——纪念叶挺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今年9月1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叶挺同志诞辰100周年。叶挺同志的一生,是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创建不朽功绩的一生。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卓越的军事才能,大难不惧、大节不苟的崇高革命气节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一)
  叶挺同志为中华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经历了种种严峻考验,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
  叶挺1896年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叶挺,目睹封建势力的黑暗腐败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欺凌,很早就怀有救国救民之志。武昌起义成功后,叶挺深受革命潮流的鼓舞,决心从军,走强兵救国之路。他报考军事学校,勤奋地学习军事和文化知识,成绩优异。军校毕业后,他追随孙中山投身于民主革命。陈炯明的叛乱事件和南北军阀的不断混战,使他对旧军队的腐败极为不满,萌发了创建新型革命军队的思想,辞去军职,到苏联留学。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到苏联各地参观,考察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情况。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他终于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随共产党才能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1924年12月,叶挺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叶挺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更加自觉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进行不懈的奋斗。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革命处在危急关头。叶挺坚决执行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在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与贺龙、朱德、刘伯承一起,于8月1日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同年12月11日,叶挺与张太雷、叶剑英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为挽救革命,向反革命势力进行又一次有力的反击。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与创建红军的伟大开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他完全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新四军东进北上向敌后发展的方针,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北移的决策,领导新四军坚持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四军成立头三年,对日伪军进行了大小战斗数千次,毙伤日伪军10余万人,部队从初建时期的1万余人发展到近10万人。毛泽东同志曾赞誉叶挺“领导抗敌,卓着勋劳”。
  叶挺同志一生历经坎坷,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坚信党和人民的事业一定会取得胜利。广州起义失败后,党内执行“左”倾路线的领导人,无视叶挺在起义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把失败的责任归到他的头上,对他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处分。他向共产国际申诉,又受到王明的无情打击和共产国际米夫等人的无理指责。在这种情况下,他与党脱离了关系,相继流亡欧洲,隐居澳门。历史已经证明,当时对叶挺的指责是完全错误的。周恩来1944年3月在延安回顾党的历史时说过:“这件事我们应该给叶挺伸冤。”叶挺在流亡和隐居期间,没有放弃共产党人的立场,拒绝国民党的一切利诱,时刻关心祖国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发奋攻读军事着作,渴望回到国内参加革命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响应党中央的召唤,出任新四军军长,与项英等一起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叶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未能突围。叶挺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下山与国民党军谈判,被非法扣押,先后囚禁于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地,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在五年多的铁窗生活中,叶挺扞卫了共产党人的尊严,维护了新四军的声誉,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经过中共中央的反复交涉和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他出狱的第二天,就请求重新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中央迅速批准了他的申请。毛泽东同志亲笔修改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复电,赞誉道:“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
      (二)
  叶挺一生戎马倥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军事实践,对我军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叶挺同志是我军的创建人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叶挺担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我党直接掌握的最早一支正规武装部队。大革命失败后,他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南昌起义失败后,叶挺又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南昌起义部队的余部,在朱德、陈毅率领下,于1928年4月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于井冈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到红军的来源有“潮汕叶贺旧部”,就是指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和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
  大革命时期的叶挺独立团,与人民军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当时这个团连以上干部大部分是共产党员,班排长也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团里建立了共产党支部,营有党小组,连有党员,党的政策和指示可以直接贯彻。叶挺作为团长和党支部干事会(即支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经常向党的广东区委军委书记周恩来汇报和请示工作,北伐途中向军委特派员聂荣臻汇报。独立团建立了一套政治工作的组织和制度,团有政治部,连有政治指导员,用政治常识和进步的军事技术教育和训练士兵,密切军民关系和官兵关系。为了使官兵自觉地支持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党支部曾组织军官学习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报告会、讨论会的形式对士兵进行教育。叶挺还组织全团官兵一起唱《国际歌》等革命歌曲。这种坚持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的传统,为后来的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继承并发扬。1937年10月,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1927年后的红军以至今日的八路军,是继承了这种制度而加以发展的。”
  叶挺的军事才华,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多谋善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他率领的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直捣湘鄂,所向披靡。进攸县,占醴陵,克平江,无往不胜,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湘南安攸一役,独立团击败六倍于己之敌,成为北伐胜利的先声。在湖北境内,攻破号称武汉天险门户的汀泗桥、贺胜桥,为夺取北伐战争胜利开辟了道路。武昌战役,独立团率先攻入城内,会同友军,迫敌投降。叶挺领导的部队在北伐战争中当尖刀、打硬仗、打恶仗的优良战斗作风,对以后红军优良作风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叶挺继续保持了身先士卒、英勇善战的作风。1940年10月,他亲率新四军皖南部队血战七日,打退日军的十余次进攻,歼灭日伪军近3000人,粉碎日军的大规模“扫荡”,还在追击中收复了国民党军丢弃的泾县县城。
  叶挺十分重视建军治军,强调部队要有严明的纪律,正规的制度,严格的训练。他在担任独立团团长时,亲自安排训练计划,实行“四操三讲”制度(四操即早操,上午、下午操练,体操;三讲为政治课、军事课、点名),注重对部队进行政治教育。独立团在北伐中战必胜,攻必克,主要在于严格治军,训练有素。叶挺在任新四军军长时,同样重视部队的军政建设。他亲自主持训练工作,亲自给部队授课,亲自到操场指导部队演练。还在驻地农村作调查,用生动的见闻对部队进行政治动员。他对新四军司令部机关建设十分关心,多次组织参谋集训。1939年3月,他在新四军第二次参谋工作会议上发表讲演,以《现代战争性质特点与指挥》为题,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针对新四军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健全指挥组织、改进指挥方法、加强军事训练等许多独到的见解。
      (三)
  叶挺同志一生注重名节,忠贞不屈,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堪称共产党员的楷模。
  他洁身自重,爱憎分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当时流亡海外的叶挺决心回国参加抗战。蒋介石得知后,指使陈诚、陈济棠等劝他到国民党军中担任要职。但他反对蒋介石反共媚外政策,宁肯继续过清贫生活,也不愿同流合污。他非常明确地说:“我叶挺回国是为了抗日,不是为了做官。”后来,当周恩来授意他出面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为抗日部队时,他明知困难很多,条件很差,仍欣然同意,多方奔走活动,积极组建新四军,愉快地就任新四军军长,并迅速指挥部队开赴抗日前线,转战大江南北。新四军的诞生,以及后来的迅速发展壮大,叶挺作出了重大的特殊贡献。
  他为人正直,表里一致。叶挺同志不论在党的会议上,还是在平时工作中,都敢于坚持原则,同各种错误意见和错误倾向作斗争。他严于责己,勇于自我批评。对一度脱党问题,不强调客观原因,不隐讳、不掩盖自己的错误,多次以悔恨之心向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坦陈这一经历。这种不文过饰非的高尚风范,令人敬佩。
  他体恤部属,关心同志。他认为,指挥员指挥好作战,是对部属的最大关怀。每次作战行动,他都要精心筹划,既要打好仗,又要尽力减少伤亡。长途行军,他十分注意爱惜部队体力,走什么样的路,多长时间休息一次,都要亲自作出安排。他常常与士兵一起步行,把自己的马让给伤病员骑,部队缺粮,他就亲杀自己的爱骑,供士兵食用。1939年5月,他在皖东视察期间,得知北伐中一烈士遗属家在寿县,立即跋涉近200公里专程前往慰问。皖南事变后,他在被囚禁中获悉新四军大批指战员被关押,痛心疾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一再想万设法解救和照顾被关押同志。1946年3月,他出狱一见到周恩来,就请求继续交涉释放被关押的同志。
  他视革命气节重于生命,意志操守坚如磐石。他从小就崇拜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和邹容、秋瑾等革命志士,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做一个高尚的人。参加革命后,他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为座右铭,威武不屈。在被国民党囚禁期间,蒋介石企图利用他的名望和才干,先后派顾祝同、陈诚等人多次劝他加入国民党,甚至亲自出面劝说。他们以高官厚禄相引诱,以审判、坐牢、死亡相威胁。叶挺泰山压顶不弯腰,一再愤然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宣告“个人之操守”,“至死不可变”,“人如果没有名节,没有人格,活着没有意义,死后也要受到历史的裁决”,宁愿“把牢底坐穿”,“保其真情而入地狱”,也“不愿苟且偷生”。这掷地有声的铮铮之言,充分体现了他宁折不弯、顶天立地的伟大人格。蒋介石对他劝降一再碰壁,仍不死心,又针对他抗日心切,劝他到国外远征军就职。他洞悉其奸,明白而郑重地说:“只要是逼我改换门庭,在国内不干,在国外也不干。如果真让我打日本,就放我回新四军!”一针见血地戳穿了蒋介石等人的阴谋。蒋介石劝降无效,只好长期囚禁他。他虽身陷囹圄,处境艰险,但意志更坚,在那黑暗的囚室里,写下了着名的明志篇《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浩气凛然的正气歌,将永载史册。
  抗战胜利后,叶挺被党营救出狱。正当他可以为党继续工作的时候,不幸于1946年4月8日与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同志在由重庆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四八”死难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叶挺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0年了,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所建立的功绩将永垂青史,他崇高的道德风范将永远激励教育后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叶挺同志的革命遗志,保持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京⑶K4中国现代史刘华清/张震19961996 作者:人民日报京⑶K4中国现代史刘华清/张震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54:16

[新一篇] 一九五九年冬天的趙樹理

[舊一篇] 一代文化托命之人——寫在馮友蘭先生誕辰百年之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