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与写作教学”初探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毛承延 新余市一中)
  从1986年下学期开始,我就“比较阅读与写作教学实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所谓“比较阅读与写作教学”(以下简称“比写法”),就是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结合起来,有对比有分析地比较阅读,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中某些相似点,进行模仿写作训练,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现将几年来探索的几点体会诉诸于众,以求得同行们的赐教和雅正。
      一、“比写法”的教学功能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写法”要求一节课学习两篇文章(大多有一篇课外的),内容新颖,知识丰富,再辅之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求知欲望的产生,引起新鲜感和好奇心。并能使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培养语文学习迁移能力。心理学家一向重视学习迁移的作用,把它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原则。“比写法”正是遵循着这一迁移原则而设计的,它拿有比较性的文章来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原理,有效地利用“此”的知识去理解“彼”的知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读到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类比,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迁移。
  3.开发利用大脑潜能。“比写法”要求一节课学习两篇文章,还要在限制时间内当场完成写作练习,时间紧、知识信息的密度大,学生课堂上不能有半点松弛和怠慢,必须专心致志,养成勤于用脑、合理用脑的良好习惯。这有助于开发利用大脑潜能,加快阅读节奏,提高反应速度,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4.形成阅读和写作的技能。“比写法”的着力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写技能,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从具体的字、词、句中去理解文章,如何分析概括,怎样判断推理,怎样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精读和略读经典文章;通过对范文的比较阅读,教师从正面对学生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向学生传授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模仿写作练习,做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处理知识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这样读读写写,反复实践,阅读和写作技能便逐渐形成了。
      二、“比写法”实验步骤和做法
  1.选择比较对象要结合实际,恰到好处,不拘一格。“比写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两篇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异同点,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揭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共同发展规律,继而仿照比较文章的相似点,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这就要求首先做好选择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的工作,比较文章之间要深浅难易得宜、风格相近、文质兼美(主要指教材外的),尤其在立意或者选材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一点或数点联系。比如学习刘少奇同志的《个人和集体》,可以联系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这两篇议论文在论证时都用了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和列举事例进行论证的方法。教学时,我就抓住这一比较点,深入对比、分析,然后以“反对个人主义”为题,仿照破立结合、列举事例的论述方法,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短文。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中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年龄阶段性,我在“比写法”实验中使用来作比较的范文、范例,教材内外不限,高、初中课文不拘,打破册次、单元的界限,有大作家的佳品,也有中学生的习作。如分析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形象,可结合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形象进行比较。从性格特征和表现手法上找出比较焦点。又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可结合周敦颐的《爱莲说》(初中教材)进行对比,从体裁、内容方面找出比较焦点。再如学习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可结合中学生张杰的《啊!我的湘江河》(《散文》1986、6)进行比较,从思想感情、语言特色方面找出比较焦点。这样内外结合、纵横交错,新旧相联,增强了中学语文的整体意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开阔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方式灵活多样。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要认识一篇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也是如此。如果孤立地去阅读,有时不一定能够看清庐山真面目;如果把它和同类的文章进行一番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并探究造成异同的原因,文章的本质特点就比较显而易见。例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两篇文章,通过比较阅读可以看出内容上的相同点:两文都是纪念为革命而牺牲的青年的;两文都对反动统治阶级屠杀革命的暴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革命青年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但两文在许多方面也存在不同点。从写作动机看,前文是在悼念烈士的同时,严肃地总结了“三·一八”事件的教训、意义,激励继续战斗者“奋然而前行”;而后文是化悲痛为力量,以战斗来纪念死者。从两文表现的感情上看,也有些微的不同:前文表现的是一种不加控制的悲愤;而后文表现的却是冷静的悲愤。在对未来的预见上,两文也有一定差别:前文表现了作者对革命的热切希望与期待,后文则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必然灭亡,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强信念。找出这些异同之后,究其原因,是因为鲁迅先生立场趋向坚定、思想越发成熟,斗争经验更加丰富。阅读中经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学习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就从《当代诗歌选》中选取了诗人刘中枢的《骄傲吗?我是一棵树》来进行比较。通过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学生认识到:创作是有规律的,但并不等于千篇一律。
  比较的方式不能单一化,应根据单元序列训练的要求和篇目教学的重点,灵活地选取比较方式,从训练内容看,认读、字、词,可进行字词的形、音、义比较;理解句意,可进行改变句式的比较;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可以将同一体裁在表现手法上各异的文章进行比较;理解文章不同语言风格,可将不同作家或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文章进行比较。从训练形式看,有列表比较、提问比较、移换比较,有老师的设问比较,也有学生的质疑比较。
  3.一课一得,切忌面面俱到。“比写法”的特点是比较对象范围广,比较形式活,比较焦点多,写作训练方法巧。这就为教师的教学留下了较宽的选择余地。尽管如此,但决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比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比较是为了鉴别,为了交流和吸收。因此一篇课文学完了,只能是“一课一得”。否则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决然得不到什么知识。众所周知,语文能力由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有机构成,听说读是写的基础,写是听说读的升华,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比写法”“得”的就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如何使学生有一“得”,我的主要做法是:
  ①遵循“积累——模仿——创造”这一写作能力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模仿”环节,沿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途径科学地、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能力训练。从“模仿”出发,但又不囿于模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使习作从内容到形式均有新意,完成向“创造”最高发展阶段的过渡。如在比较阅读了《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和《骄傲吗?我是一棵树》之后,让学生仿照两首诗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以《我愿做一棵树》为题写一首诗。有个同学写道:“我愿做一棵树/与风无争/与水相和/不管是山变水转/也无论是日升月跌/我乐意随其自然……”尽管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点消极遁世的思想,但又窥见到作者所追求的那种不为名利、洁身守志的崇高品格在熠熠闪光,这种另辟蹊径的构想和跳出模仿圈子的创新精神应给予首肯。
  ②依据高中学生写作能力属于复杂表达阶段的特点,训练学生能写较复杂的记叙文、议论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较为熟练地运用语言,特别是能恰当地剪裁内容复杂的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比如通过对朱自清的《威尼斯》和邹韬奋的《威尼斯》的分析比较阅读,使学生知道:朱自清的文章记叙特点是以圣马可广场为中心,由远到近,从内向外,展开描绘,采用的是辐射式结构。而邹韬奋的文章主要用三个段落描写威尼斯的三个特点,在时间上不分先后,在空间上也不讲究转换次序,采用的是横式结构。最后要求学生以“我们的钢城”为题,采用辐射式或横式结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写一篇比较复杂的游记散文(课外完成)。
      三、“比写法”瑜不掩瑕,任重道远
  几年来的探索表明:通过“比写法”的实验,培养了学生比较、鉴别、分析事物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意识,排除了写作畏难情绪,较大地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根据“比写法”的要求,首先要选择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篇幅、深浅适中、文质兼美、有一定联系的比较对象。这些文章当然大多是名家名篇,学习它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写”。但也要兼顾凡人习作,特别是中学生手笔,以缩短他们之间的感情距离和认识水平的尺寸。这个问题不可忽视。
  一堂课要讲两篇文章,最后还要当场完成写作训练任务,即使是就某一个相似点进行分析、比较,如果没有科学地、有计划地支配时间,未能合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次、轻重不分,也会显得时间仓促,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从写作训练角度看,“比写法”要求写作从模仿入手,最后进行创造。倘若学生一味地依葫芦画瓢怎么办?教师应如何在模仿中加强指导?根据范文特点,学生实际,选准好模仿的角度,然后又怎样引导学生跨越模仿的篱笆,有所更新、有所创造?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
  
  
  
江西教育南昌17-18G31中学语文教学毛承延19961996 作者:江西教育南昌17-18G31中学语文教学毛承延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54:11

[新一篇] “新時期語言文字規范化”筆談

[舊一篇] “生死俱善,人道畢矣”——中國古代的生死觀及其現代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