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生和诗艺的完美  ——试论乌黛丝的诗歌创作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李丽安那·乌黛丝(Liliane Wouters 1930— )是比利时当代最着名的女诗人之一,比利时法语语言文学皇家学院院士。她19岁开始当教师,与此同时进行诗歌创作。1985年入皇家学院后,主要从事诗歌研究。其主要作品有诗集《被迫前进》、《冰期》、《临时状态》、《誉写者日记》等。她选编过不少诗集,其中与阿兰·博斯凯合编的《比利时法语诗选》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完整的比利时法语诗选。乌黛丝还是个出色的翻译家和剧作家,翻译出版过许多佛来芒诗歌,创作了《教授们的客厅》、《墨西哥之夜》、《门》等剧本。
  乌黛丝的杰出成就使她获得了众多奖项。早在1955年,一个由法国着名诗人阿拉贡、科克托和勒韦迪组成的评审团就把三年一度的法国“诗歌之夜”奖颁给了这个年仅25岁的比利时诗人。此后,她又得过比利时的“诗歌大奖”(1962)、法国的“路易丝·拉贝奖”(1967)、法国的“诗歌协会大奖”(1989)以及“比利时法语共同体会议奖”和“弗朗德勒翻译奖”。
  乌黛丝的第一部诗集《被迫前进》出版于1954年,当时曾引起了不少行家和读者的注意和惊异: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孩,竟能写出如此典雅、老成的诗篇!的确,乌黛丝前期的诗作,大多以《圣经》、民间传说和历史事件为题材,形式传统、格律规范,洋洋洒洒,具有浓厚的书卷气,给人以沉重的感觉。初入诗坛的乌黛丝,尚缺人生体验,她只抱定一颗要当诗人的心,挑灯夜读,冥思苦想,在书堆里构筑自己的诗歌殿堂。她在诗中追忆古人的壮举,流露出一种哀愁和焦虑。如果说这种哀愁带有做作和不自然的成份,给人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那种焦虑却是实实在在的。诗人的理想和成功的愿望在乌黛丝心里是如此强烈,而诗歌的道路却又那么崎岖和艰难。她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只觉得自己被一种强烈的愿望所推行着,“被迫前进”。脚步是沉重的,心灵是痛苦的。此时,宗教的牺牲精神特别适合她的心境,所以她这一阶段的诗流露出一种神秘主义色彩,带有后古典主义的种种特征。
  苦苦探索了五年,直到1959年,乌黛丝才推出她的第二部诗集《干柴》,而且是在法国最大的出版社“伽利玛”出版的,这对一个年轻的比利时诗人来说是颇不容易的。《干柴》有什么不同凡响之处呢?从内容上看,它仍未完全摆脱《圣经》和古代传说的影响,但已较多地注入了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我”不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满腔热情地投入了诗中,发出了“我最爱我自己”的呐喊,大胆地说出了“我们对我们自己来说才显得宝贵,对于别人却无足轻重”,出现了“我们将马上在荨麻和狗牙草下作爱”的火热诗句,有着较强的人文主义色彩。诗活了,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诗人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思索出现在字里行间。此时的诗人已不再是在古书堆里“强说愁”的女孩子,而是一个思想渐已成熟的女性。她开始在诗中探索人生的意义,她对自身的存在有了清醒的认识(《身躯之歌》、《不育的女人》、《自我》),对死亡表明了态度(《为死而生》)。她自知“死神在某处等我”,“岁月不过是幻梦一场”,但她“愿取生命中最美的一段”,让它像干柴一样熊熊燃烧。
  在《冰期》中,诗人继续着这种对生命的锤炼,但换了一种方式,并且将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在《干柴》中诗人是用火来燃烧自己,希望诗的凤凰能从灰烬中飞出,在《冰期》中,诗人则进入了一个白色的世纪,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它把这“冰期”看作是一把手术刀,用它来割去自己身上一切腐烂变质的东西,从而纯洁自己的心灵和肉体,达到脱胎换骨的目的。诗人在这冰清玉洁的世界里一下子变得崇高了,她觉得自己摆脱了肉体的羁绊,能直接与宇宙对话了。她饥渴地在梦中“飞行”、“航行”,寻找着永恒,探索宇宙的奥秘。尽管途中有过失望,“在我前往的大海,/我见没有什么可看”,但当她一旦超脱了自己,得以俯视自己生活的整个空间时,她便觉得一切都很渺小。面对着永恒的宇宙,语言是徒劳的,声音显得无力。这时,诗人表现出罕见的勇气,她不甘受宇宙和规律的支配,而是勇敢地向它们要求自己生存的权利,大声宣称:“我拥有全部权利”。既然自己的生存得到了承认,那就不允许被轻易地否定。她坚决地表示:“只要白天能把你唤醒,/灵魂悄悄地醒着,/那就一秒秒地活着”,并严厉责问道:“根据什么法我得走这样一条路?/没征求我的意见就操纵我,/支配着生死之间的时间”?
  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终于使“关闭的花园”在她面前打开了,她把新的节奏强加给宇宙,重建人物,恢复人性,“我找到了我必须纵身的大海”。那是什么呢?诗艺,神圣而残酷的诗艺。她之所以苦苦磨砺自己,用火烧,用冰冻,正是为了得到诗的真谛,“我只为你而活着”。
  诗人最后用组诗歌《芦荟》作为《冰期》的结束。芦荟是一种常绿植物,一百年才开花一次。为了那辉煌的一次,它得作出九十九年的努力。诗人在芦荟身上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认为尽管“为了活上一分钟,/浪费了多少日子,/为了奋力拼夺、完美的一刻,/浪费了多少个季节”,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深知,人生就是一场斗争,“不是猎物就是猎人”,“不是被吃掉,就是吃人家,胜利属于抓取它的人。”
  诗人不懈的探索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人生观使人们感动,但作为完整的人生,我们总觉得她还缺少了点什么。《临时状态》补足了这一缺憾。“临时”可以看作是一束爱情诗,在人生的旅途中,诗人遇到了一位与她“拥有同一呼吸,/在镜中拥有同一张面孔,/同样有人类深深的烦恼”的伴侣,他们“共用这床、这桌,/同喝一泉水,同打一井水/——水并不永远那清,/可我们的手总那么透明(《四千个白天》)”,从此,诗人不再感到孤独。然而,“这软弱的一对,/知道相爱,却不知秋天会怎样”,他们就像一个岛上的惊鸟,被慢慢扑来的大海打散了,于是,“当你走了以后,/我见自己皮肤变干,骨头发白,/海绵般的心脏成了石头,/血在血管里干枯”,“所有的表都停了,/空间变得深不可测”。诗人失望地把自己紧紧封闭,“哀伤得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来,/孤零零地走,/孤零零地睡一张被瓜分的床,/啃着自己的诗的面包,/孤零零地与陌生的自己独处”。然而,诗人并未沉沦,“尽管我什么都不再相信,我一无所有,但我在希望”。她鼓励自己在“最密集的孤独当中,走,跳,勇敢点”,“前进,前进,及时捡起你生命的碎片,走,跳,再走一步……”,因为,“爱情的尽头还有爱情,欲望的尽头一无所有”。
  痛定思痛,她一遍遍地反思着自己失望的爱情,承认自己不懂得爱情,在它面前一切皆输。“什么是爱情?/我无法回答,/还回答不了。/我太年轻。/爱情,那是什么?/我经历了一番,/却比任何傻瓜都懂得少”。但短暂的爱情使诗人进入了一种完美的状态,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所以,面对死亡,她很坦然,很平静,“不管你命运如何,/你可以说,‘我曾活过’,/因为你热烈地爱过”。光临得越来越勤的死神使她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临时”的,她幻想着自己死后的情景:被剪发,被化妆,被抹药。她每天早上吃着水果时都这样想:“此景是否以后不再?”每当照镜子时,她都感到“惶恐”,意识到“某天,此‘我’将烟消云散”。尽管她有时宣称“死是别人的事”,“我们得加以消除”,心里却切切实实地意识到“走,你必须走。/大地不属于你。/身体和财富——/那都是轻烟”。她想留下点什么,但“白天的允诺,/晚上没有结出果实”,“我只有一声叫喊证明自己”。可发自诗人内心的这种叫喊将是永远的,就像“美人鱼已死了很久很久,/可孩子仍熟悉其单调的歌”。为了让世人听到她微弱的声音,她度过了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她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总结自己的得失,并立了遗嘱……
  诗人用这五部诗集勾勒了自己探索人生、追求诗艺的整个过程,其中有困惑、痛苦、失望,也有爱情的甜蜜和成功的喜悦。诗对乌黛丝来说是生命的轨迹,她不游戏人生,所以也不信手写诗。她对自己的诗总是千锤百炼,改了又改,轻易不拿出来发表。1983年,她把自己的诗稍加浓缩,以《芦荟》为名出版。《芦荟》可以说是她的诗歌总集,篇幅不厚,份量却很重。
  《芦荟》之后,诗人已基本上不写诗,而是集中精力研究诗歌。在漫长的诗歌生涯中,乌黛丝一直得到她的良师益友、法国着名诗人阿兰·博斯凯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进行过许多合作,包括编辑四卷本《比利时法语诗选》。博斯凯的诗人气质和轻盈的诗风对乌黛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乌黛丝的诗风自《干柴》起开始变化,就与博斯凯不无关系,而且,这种影响在乌黛丝的创作后期显得越来越明显。近年来,乌黛丝在研究之余,偶然也写些数量极少的袖珍短诗,构思奇特,富有哲理,可谓是神来之笔,乌黛丝把它们比作是心灵的珍珠。1990年,乌黛丝把它们结集出版,取名为《誊写者日记》。诗成了日记,诗人成了誊写者,这本身就令人寻味。
法国研究武汉115~119J4外国文学研究胡小跃19981998Ce texte essaie de parcourir l'itinéraire poétique de Liliane Wouters,l'un des poètes francophones les plus connus de la Belgique d'aujourd'hui. Dans ses cinq recueils de poèmes, La Marchée Forcée, Le Bois Sec, Le Gel, Etat provisoire et Journal du Scribe,le poète nous montre ses recherches sur la vie et sur l'art de poésic, oūil n'y manque  pas  de  l'hésitation, de la douleur et des désespérances,  bien s@①r, on y trouve aussi des joies du succès et du bonheur de l'amour.作者单位:深圳《世界诗体》编辑部 作者:法国研究武汉115~119J4外国文学研究胡小跃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49:56

[新一篇] 遲子建小說創作論

[舊一篇] 追求平靜的心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