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科技思维的影响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随着科学史比较研究的深入,人们自然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与西方传统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其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的、政治的,当然也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等等;但其中相当重要的,甚至具有决定意义的原因,应当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众多派别和众多理论当中,最具自然观意义,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影响最深的理论应当是阴阳五行理论。日本的山田庆儿指出:“阴阳五行的思考在秦汉以后一直是中国人在自然哲学上的思考的基础形态。……如果去掉阴阳五行说的思考,是不会有中国的传统科学的”。〔1〕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如天文学、医学、 农学、音律学、炼丹术等学科分支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正如李约瑟博士所说:“五行说影响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使它遍见于中国古代及中古一切科学和原始科学领域”。〔2〕
  作为哲学理论,阴阳五行说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种独特的自然观而体现出来的。李约瑟指出:“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3 〕美籍学者杜维明先生也指出:“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是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关融的实体”。〔4〕这些概括用于说明阴阳五行理论是十分精辟和贴切的。 阴阳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分别由阴阳五行等要素或力量构成并逻辑地按照阴阳五行的法则运动,这种结构和动力上的相似,导致万物可以通过感应和感染而达到协调,趋向有序;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贯通,不可分割,没有间隙;每一事物都是这个巨大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们“以特定的方式而运动,并不必然是由于其它事物作用或推动,而是因为它们在永远运动着循环着的宇宙中的地位使得它们被赋予了内在的本性,这就使那种运动对它们成为不可避免,它们的相互反应倒不是由于机械力的推动或作用,而无宁说是一种共鸣”。〔5〕
  这种有机论的宇宙哲学规范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维指向和思维形式,导引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走上了与西方传统科技不同的发展道路。
  从思维指向看:
  第一,它不注重事物的构成元素,而注重万物的相互联系。阴阳作为万物的构造状态和动力源泉,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返阴、阴极返阳的反馈循环关系,关注的是阴阳的对立与和谐。至于五行,薮内清认为中国的五行说不是以金木水火土为万物的构成元素,而是以五行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套以相生相胜为主的有机作用来解释万物的变化和成毁,所以五行说的关系意义重于元素意义。〔6 〕阴阳五行说的目的就是要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绘出一幅总的图画,说明各个领域内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从这一范式出发,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某一对象的研究,“普遍倾向于尽量从相关的方面去考虑,并且竭力在最大范围内去寻找,而不是从尽可能消除那些因素去考虑”。〔7〕这与西方科技对研究对象采取抽象和孤离的方法截然不同。 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来看,每个领域都贯穿着这种思维倾向,尤其中医学表现最为突出和典型。中医学首先把人体生理和病理放在整个自然背景中加以考察,强调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这种整体观念是以时间和空间纵横交错的变化体现出来,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及治疗和诊断都要随之改变。《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同时,中医把人体各个器官也看作一个整体,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这种相生相克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最后,中医在诊断上,通过望、闻、切、问获得人体病理的综合信息,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发病环境与时间进行多方面考量,从而达到对症下药,治病救人。对此,日本学者泽泻久敬有精辟的说明:“中医医学的宗旨不在于治疗疾病,而在于治疗病人”。〔8 〕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中医主张采取不同的疗法;不同的人患同样的疾病,西医主张疗法相同。二者的迥异,透视出中西科学思想的差别。这种注重联系的思维倾向导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相关因素极多的天文、农学、医学等领域有惊人的成就,而在运动形式简单的力学和物理学领域则无所建树。
  第二,它不注重事物的静态结构,而注重事物的运动演化。西方原子论强调事物是由原子组合而成,原子的性质在时间上没有变化,只是在空间上由于原子数量不同、组合方式不同才形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因此,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静态空间结构关系,而时间只是一个抽象的参量。与此相适应,欧洲古代产生了发达的几何学和天体结构的几何模型。阴阳五行理论强调的是运动和化生。《淮南子·天文训》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唐代学者李筌在《灵宪》中曰:“天地则阴阳之二气,……五行者天地阴阳之用也,万物从而生焉”。这都是说世间万物是阴阳五行运动演化过程中的暂时的稳态,并随着阴阳消长和五行流转而改变自身。事物的运动演化往往“在空间上无大变迁,然而却在时间的形式上,表现为一个前后差异十分显着的演进系列,特别是在人的主观感受上,运动演化与时间的推移有更密切的联系。因此,侧重于考察运动演化,势必引导科学格外看重时间对事物的作用和影响”。〔9〕天文学上, 中国人编制了比同时代其它国家先进得多的历法,提出了西方近代才产生的宇宙演化的先进思想,而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却一直停留在汉代的水平上,从来都没有建立起宇宙的几何模型。张衡的浑天说也是讨论宇宙起源演化中所得出的一个附带的天体结构理论。空间结构被时间系列所统帅,并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也在流转,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地位。中医也认为,人体不过是衰败和凋谢总潮中的一种暂时状态,是川流不息的江河中的一些旋涡,是不断吸收和排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模式,它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不断运动变化,表现为气的出和入、升和降。《六微旨大论》曰:“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所以中医并不须费力去弄清人体每一器官的具体形状、结构,直至弄清其中的每一个分子。相反,中医对时间因素却异常关注。《内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天有四时昼夜,人体的生理过程也表现出四时昼夜的节律,这是人体的法则。因此,“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素问·疏五过》)。“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素问·八正神明》)。“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灵枢·卫气行》)。基于这样的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创造出中医所特有的“阴阳时间学”。其中,“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等所建立的人体时间模型,不仅说明了十二经脉系统与四时十二月的对应关系,而且揭示出一部分重要俞穴的开阖的时辰节律,被当今世界医坛誉为“中国式的生物钟”。
  第三,它不注重事物的实体,而注重事物的功能。《内经》曰:“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素问·阴阳应象》)。“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可见阴阳没有固定的形体,只见其用而不见其功。五行也是对事物性质和功能进行分类的一种体系。这一点《尚书·洪范》可以印证:“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以阴阳五行理论作指导来考察自然界,就是要探索各项事物的功能属性,而对这种功能属性的承载实体却不予探索或不刻意去探索。事物的功能往往是与其它事物相互联系中展出现来的,尤其是与人的联系中展现出来。这就必然促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只关注事物的功能和实际的效用,而不去对对象本身作抽象的、纯理论的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带有浓厚的实用技术的色彩、理论性相对不足正是这一思维倾向的直接后果。《九章算术注序》说:“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数之根源”。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同样受到阴阳五行理论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然而,中国古代数学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长于计算、精于算术和代数是中国传统数学的特点。计算的方式和运算的规则是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九章算术》有240个问题和解答,代表了数学的“问题——计算方法”的格式。所以中国古代数学只是一种济世之术。而对纯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从来都没有认真地研究过。这一实用性和功能性数学发展到十三世纪,以“天元术”、“四元术”为代表达到顶峰,再向前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动力。对于中医,它的脏腑器官则是功能性而不完全是解剖意义上的器官,前人早有定论。中医的针灸在实践上表现出惊人的功效性,然而,其基础人体经络几千年一直是一个深藏不露之谜,直至近年来才开始撩开其神秘的面纱。
  从思维方式看:
  第一,它不侧重于理性抽象,而侧重于经验直观。恩格斯在评论希腊哲学时指出:“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从总体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上得到说明,这种联系对希腊人来说是直观的结果。”〔10〕这种评价同样适合于阴阳五行理论。所不同的是:希腊哲学即使在人们的认识能力只能处在整体直观阶段,也存在着一种超越直观的一种努力。当他们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原子”或“无限者”的时候,已开始摆脱直观具象而走向理性抽象了。而阴阳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从来都没有摆脱日、月、男、女等具体形象,阴阳作为动力创生宇宙万物的过程也深深地留下了男女生殖过程的痕迹。《周易·系辞》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还说,“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里显然是用人类的性行为来比附自然界的运动。五行也“由于仍然保留着感知特性(如五色、五时、五声),它并没有变为玄远思辩,而是仍带有铜铁木石泥等经验内容”。〔11〕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自然对象的把握也一直处在经验形态水平之上。阴阳五行对事物的解释和说明,往往是用人们熟知的现象去说明另一种现象。“古代医家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以直观、直觉的方法描述疾病”。〔12〕阴阳五行在医学上的应用往往所指是十分具体的。《素问·调经论》谈到病因时说:“夫邪之生也,或处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阳指风雨寒暑,阴指饮食居处。当然,所指对象是不确定的,看场合而定。
  第二,不注意命题推理,而侧重于模式推理。所谓命题推理,就是从一个初始命题出发,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则,而推出一些新的命题。这种推理明确而严密,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普遍使用这种推理形式建构自己的理论。所谓模式推理,就是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按照一定的原则,把有关对象放在这一模式中进行推理。阴阳五行就是一种固定的世界模式,所有对象按阴阳五行来分为两维五类,而后再推及两维之间的转换和五类之间的生克从而把握对象的运动和相互关系。中医使用这种推理模式建立起了人体生理病理学说。例如:根据“木克土”和风属木,脾属土,就可以推出风淫伤脾;根据“土生金”和脾属土,肺属金,则可以推出脾能养肺;根据“金胜木”和秋属金,肝属木,则可以推出肝捕酢U庵滞评淼比灰惨揽柯呒闹侵本跻蛩嘏ㄓ诼呒?象因素,基本模式和推理的程序没有明确的规范。它往往只根据不同系统、不同层次之间的某一点相似而多用类比进行过渡,忽视了不同层次、不同系统、不同要素之间的差异,因而结论是或然的。这种推理模式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一方面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大都体现出一种古朴的系统论思想,而与现代科学精神和探索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有相通之处,具有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迪作用。另一方面,把这种模式无限扩展,又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一些现象的解释显得十分牵强和荒谬。《春秋纬·考异邮》曰:“金伐木,故鹰击雉”;“水灭火,故虻螫①yàn”;“蚕,阳者,火。火恶水,故食而不饮”。“狗三月而生,阳立于三,故狗各高三尺。”这种对生物不同物种关系和生物生理习性的解释已远离科学的精神了。模式推理本身赋有辩证精神,但一旦固定下来到处生搬硬套则必然走向反面,成为束缚人们思维的桎梏。中国人可能很早就发现了第六颗行星,但由于受“五”的定数的影响,始终对第六颗行星没有深入的研究。〔13〕声律方面也以五音发现为最后界限,而不能向前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的全部特征均可以从阴阳五行理论之中得到说明和揭示。阴阳五行理论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的长短。从积极的方面讲,中国古代科技特殊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从消极的方面讲,中国古代科技思维方式与近代科学产生时所依赖的思维方式不合辙,它不可能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走上近代科学产生这条道路,因而不得不被历史的发展所抛弃。所幸的是,历史的发展常常是非常辩证的,当代科学的发展已体现出其基本思维和研究方法与中国古代科技思维有某种程度的暗合。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的特点,对于挖掘传统科技中的精华,推动现代科技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释:
  〔1〕〔日〕山田庆儿《空间·分类·范畴——科学思考的原初的基本形态》、《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6。
  〔2〕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第337页。
  〔4〕杜维明《试谈中国哲学的三个基调》、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第305页。
  〔6〕薮内清《中国科学文明》中译本(台)文皇出版社,1976年第30—31页。
  〔7〕席文《今后怎样研究中国的经验中的科学》、《科学史译丛》1980年第1期。
  〔8〕〔日〕泽泻久敬《中医医说》《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2年第4期。
  〔9〕刘长林《阴阳时间观浅析》《哲学研究》1987年第3期。
  〔10〕《马恩选集》第3卷第469页。
  〔11 〕李禹阶《春秋时期五行原型中的功芟笳魈逑怠贰吨厍焓υ貉Пā罚?989年第1期。
  〔12〕姜兆侯《医学科学也须用形象思维》《医学与哲学》1985年第1期。
  〔13〕《中国历代贡献精粹大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第155页。
      (作者单位:武汉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邓继柱)
  
  
  
湖北电大学刊武汉5-8B2科学技术哲学田辉玉19961996 作者:湖北电大学刊武汉5-8B2科学技术哲学田辉玉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48:56

[新一篇] 論防范城市災害的城市形態優化  ——由SARS引發的對當前城市建設中問題的思考

[舊一篇] 論陶詩的“風華清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