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与感知觉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人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中,每时每刻都要与之交流。而感知觉是人主观的精神世界与客观的物理世界交流的唯一“孔道”或途径,通过感知活动,关于物理世界的信息才有可能进入人的主观世界,由此才会产生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更为复杂、高级的精神活动。可见,感知活动是人最基本的精神活动。在跨文化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感知活动的研究归根结底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即不同生态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是否相同?如果生态文化环境对人的感知活动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不同生态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是有区别的。如果生态文化环境对人的感知过程影响甚微,那么,不同生态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感知活动的方式应该是相同的,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及其生理过程是相同的。根据有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材料,我们对生态文化环境与感知觉的关系问题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一、经验论与先验论之争
  在谈到感知和生态文化的关系问题时,必然会涉及哲学和心理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人感知的有序性和意义性来自人的过去经验,还是来自于人的先天倾向?通过感觉器官和感觉通道,人的大脑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感觉信息,这些信息杂乱无章,无时空次序和意义性,但大脑对这些信息的整合所产生的知觉却是有序的和有意义的。知觉的整体有序性意义性是大脑先天遗传的特性所决定的呢?还是人后天重复的感觉经验所决定的?主张前者属于哲学上的先验论,主张后者属于哲学上的经验主义。肯定后天经验对人的感知有重要作用是讨论感知和文化关系的前提,因为文化对人的作用不是通过遗传机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个体后天经验来实现的。否定后天经验对感知的重要意义,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对感知的作用。
  哲学上的经验主义以贝克莱、洛克和赫尔姆霍兹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都强调后天经验对感知的重要作用。例如,贝克莱在他的《视觉新论》中就以经验为依据说明空间知觉。为什么二维的视网膜可以看出深度和三维空间来?贝克莱指出深度只能由经验──过去对付空间中的物体时所产生的动作经验引起。眼部肌肉的紧张可作为物体距离的线索。假如我们经常体验到那种因眼光在近物上的强烈聚集而引起的紧张,那么,这些紧张感对我们就意味着“近”,而眼肌的松驰和低度紧张则意味着“远”,贝克莱还用经验主义的观点解释知觉的恒常性和意义性。知觉的恒常性是由于人把物体的大小和距离联系起来的结果。而任何特定的知觉只有以过去的知觉为依据才有意义,过去知觉的意义则是以观念的形式传到现在。感知理论上的经验主义传统被构造主义者冯特和铁钦纳、以及机能主义者哈维、卡尔所继承和发扬。
  与经验主义相对立的是先验论,其代表人物是康德、米勒和黑林等人。康德认为绝对真理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出自于人类心灵的本性。因果、必然性、数学公理等等真理是先于经验的,不依赖经验证明而存在的。不仅如此,空间和时间也不是由经验产生的。时间和空间是人知觉的先验形式,它们把进入心灵的感觉整合使之富于意义性和秩序。康德认为心灵还施加选择性于感觉接受一些,排斥一些,完全取决它的意图。心灵是感觉的主人,而不是相反。康德时空先验论的观点受到着名生理学家米勒的支持。米勒把神经特殊能力说与感知联系起来,认为心灵和环境没有直接联系,而仅仅是意识到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神经活动。由于构成视束的神经的空间安排,空间可以直接由视束知觉到。由此说明空间感知是神经的固有属性所决定的。康德等人的感知先验论观点被以后心理学中的完形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
  虽然经验主义和先验论的争论对于感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感知心理学的发展并未完全证实或证伪任何一方。当代多数心理学家的看法是经验主义和先验论都是部分真理,它们都正确说明了感知的某些方面。的确某些感知能力在出生后就立刻出现,而另一些则在有机体获得大量的学习经验后才发生的,生物遗传和环境经验对感知的形成和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没有完全推翻感知的先验论观点,但部分肯定经验主义的观点也为我们探讨文化和感知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前提。既然后天的环境经验可以影响感知的形成和发展,那么,不同生态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就有可能形成各有特色的感知觉。
  纯理论的探讨不能证明感知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只有实证性的研究才有可能做到这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认识人类学)和心理学(特别是跨文化心理学)是证实感知的文化差异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学科。
   二、人类学的发现
  大量的人类学考察和研究证实不同的种族或民族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活动)有差异。许多西方人类学家在世界各地对所谓原始部落的考察发现部落人的感知和思维等认识活动与现代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詹姆斯.坦哲(James Tenel)曾调查过几内亚的部落村民对疾病的观念和态度,许多部落村庄的人告诉他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使人的头上长出刺来。詹姆斯找到了患这种病的人,在检查病人时,他没有看见什么刺,而站在周围的村民却指着那人的头说,“那里,看见了吗?”这些村民是有特别灵敏的感官,还是过分的愚味和迷信?詹姆斯认为两者都不是。那些人确实“看见了”无形的刺,这是由于当地文化熏陶下产生的关于疾病的信念对人们的感知的影响的结果。如果詹姆斯用病菌的原理向村民解释病的产生,那些人肯定不相信这是真的,这就如他不相信村民所说的刺一样。许多人类学家认为不同的文化群体关于外部世界的主观映象并不相同,这是因为人们的感知所产生的主观映象是外物刺激作用和文化所塑造的主观信念两者结合的产物。
  着名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纽尔在其名着《原始思维》中指出:原始人或部落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与我们现代人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正因为这种不同,他们所感知的外部世界也与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不同。无疑他们也象我们一样具有同样感官和大脑结构,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所形成的、具有神秘属性的集体表象的渗透,他们在感知外物时,自然而然就把集体表象的神秘属性付与外物。对原始人来说,纯物理的现象是没有的。他们根本不能把心理映象和集体表象区分开来,因而原始人的知觉根本上是神秘性的。在他们的眼里,一切客观事物,风雨雷电、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具有某种神秘的属性,拥有神秘的力量。
  在直接与生存活动有关的场合,原始部落人往往有惊人的感知观察力,例如,澳大利亚的土着善于分辩动物的足印,跟踪猎物。斯宾塞和纪林在谈到澳大利亚土着居民时说:“土人不但能分清每一种动物和每种鸟的足印,而且在查看了什么兽穴以后,能立即按最新足印的走向告诉你这里有没有动物。听起来也许奇怪,土人能认出每个熟人的足印。”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下,部落人的知觉不但不抛弃降低客观性的一切主观性和神秘性的东西,而是专注于它们,甚至在感知人物肖像时也是这样。
  一幅肖像画再现了人的某些客观特性如身材、五官和面部表情等等。现代人在观看这幅画时,看见的仍然只是这些特性。对于感知倾向不同的部落人来说,这些客观特征绝不是最本质的,它们多半只是生命体所固有的神秘力量和属性的标记或媒介。存在物的图象不过是我们叫做客观特征的那些东西与神秘属性的混合物。因此,图象与它想象的存在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也能赐福或降祸。这就是为什么部落人对肖像往往产生崇敬或恐惧心理的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出现代人和原始部落人感知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即现代人的感知趋向于抓住感知物的客观属性,而部落人的感知趋向于把握感知物的某种“神秘的属性”。在我们看来,感知的客观实在性是衡量其有效性的标准,但在部落人看来,这一点只起次要作用,或者说他们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首要是与神鬼、与灵魂的交流,与那种包围着他们、并决定着他们命运的神秘力量的交往。
  现代人与原始部落人感知的另一个区别是:现代人把感知着的主体之间的一致性当成是了解感知的客观有效性的基本标志,和作为区别知觉与想象和幻想的手段。例如,有几个人在场,其中只有一个重复听到了什么声音或看见了什么东西,那我们就会说这个人产生了错觉和幻觉。但是,部落人并不把这种感知主体的一致性当回事。在部落人那里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某些事物只能为某些人发现,其他在场的任何人都不能发现。这不会使他们任何人感到惊讶,大家都认为是完全正常的。例如,澳大利亚的土着巫医从自己的病人身上取出一个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见的小东西,或找到并割断了一根除他以外谁也看不见的绳子,在场的土着人中没有一个人对这事的实在性有丝毫的怀疑。在列维·布纽尔看来,土着人忽视感知主体一致性这一特点也是他们文化的集体表象作用的结果。
   三、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类学家的方法不够严密和客观,其结论的主观推断成分较多,令人难以置信。但是,更为严密和客观的心理学实验和测量也同样表明,感知和观察这种心理活动过程确实因社会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种区别的直接证据来自于跨文化心理学的调查和研究,例如,莫蒂(A.C.Mundy.1966)用简单线条所画的图(见图1)调查西方国家和非洲加纳的儿童,西方7-8岁的儿童在看这些图时,会觉得四个图中的大象全都比鹿离人远,比鹿高大,但是,加纳的儿童却看不出这些。对他们来说,第一图中的猎人看不到鹿,因为山坡挡住了他的视线。图中大象的比例小这点却不能在加纳儿童的头脑中产生大象离得远这种印象。莫蒂认为,从二维图象中看出三维物体和深度距离来这种感知技能是后天学习经验的结果,由于加纳的儿童缺乏与图画书、绘画等有关的学习经验,没能形成这种感知技能,因而不能很好地看出图中物体的深度和距离来。尽管这种感知技能对于欧美人来说是十分平常的,但它决不是一种全人类的、普遍性的感知技能,而是与特定文化有关的、特殊性的感知技能。
  (附图 B49512C1.JPG
  图1 莫蒂简单的图画
  感知活动中虽然存在着社会的文化差异,但并不是感知的任何方面均有这种差异。感知活动中有文化的差异,也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例如,对于莫蒂的草图来说,西方人和非洲人都把图中的几个轮廓看成一个男人、一头大象和一只羚羊。这就提示我们,轮廓描绘的“语言”是普遍性的。
  感知活动的文化差异还得到实验心理学的某些知觉实验证据的间接支持。这方面的证据来自于“感觉丰富和剥夺”实验、动机和知觉关系的实验。
  感觉丰富和剥夺的实验是采用“刺激限制”和“额外经验”这两种实验方法来研究感知发展与后天环境经验和学习的关系。刺激限制法是研究者剥夺受试者某些正常的感觉经验,并观察其后果。额外经验法是实验者赋予受试者更多、更丰富的感觉经验,从而了解丰富感觉经验对知觉发展的影响。采用刺激限制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的感知活动和行为产生了严重的缺陷,早期的感觉经验和学习对知觉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曾有人指出,在成熟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是知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有机体缺乏正常的外部感觉刺激,脑的发育会受到抑制,因而妨碍了知觉能力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感知缺陷,检查额外感觉刺激经验的影响,是从把动物置于丰富的刺激环境的研究开始的。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富于刺激性环境中的动物比饲养在正常条件下的动物有更好的学习成绩或表现。另外还发现在富于刺激性环境中的白鼠比正常饲养的白鼠的脑发育得更大。
  Gibson和Walk(1956)最早让实验动物接触特殊的感觉刺激(如圆形或三角形),以观察这种接触经验的后果。他们发现早期接触过将要辨别的图形的实验组动物与没有接触过的控制组动物相比,前者只要几次尝试就能达到标准成绩的水平。在这个实验之后,有大量的同类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接触特殊刺激的早期经验对于有机体以后的感知辨别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感觉丰富和剥夺的实验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证明文化环境对人感知活动的影响,但是,它有力地证实了早期环境经验和学习对感知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既然世上的人们生活在如此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中,人们不同的环境经验和文化学习自然会在他们的感知上留下“烙印”,形成各具特色的感知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感觉丰富和剥夺的实验结果是感知的文化差异的重要间接证据。
  关于动机影响有机体的实验研究开始于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一批心理学家试图收集实验材料以证明动机对知觉的作用,他们的工作以“知觉中的新观点”而闻名。这方面的研究有三类实验即饥饿与知觉、知觉的防卫机制和价值与知觉等。假设你是一个赶考的学生,你为了明天的考试学习到深夜。你是否更容易感知到环境中与食品有关的刺激物,或者你比同房中刚宵夜回来的同学看得更快更清楚?如果一个人的知觉可以因当时的动机状态而改变,那么,你必然比你的同学对与食品有关的刺激更敏感。Sanford最早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实验检验,他在饭前饭后向十名儿童呈现模凌两可的图形,问他们象什么?作出与食品有关的回答者,在饥饿时的儿童是饱食时的儿童的两倍,以后许多同类研究也都支持了桑福德的结论。例如,Mc-Clelland和Atkinson分别剥夺三组海军受训人员的饮食1、4、16小时,以控制饥饿动机的强度,然后向他们呈现模凌两可的图形。结果表明,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大,受试者更有可能把图形当成是与食品有关的东西。
  知觉的防卫机制是指人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忧,而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应的倾向。如果某些刺激对我们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将它们从我们的脑子中排除出去,或者延迟对它的识别,直到确信它是什么为此,这从心理上来说可能是健康的。McGinnies(1949)首先用一个实验来证明这种防卫机制。他找了16名男女大学生为被试,测量他们对一些词作出识别所需的时间。这些词有一半属于中性的,如跳舞、儿童、火炉、或音乐等等,另一半词可能会对情绪有所冲击,如强奸、妓女、阴茎和淫妇等等。从理论上讲,当“猥亵”的词呈现给被试时,知觉的防卫机制会自动干预,不让他们识别这些词,因而识别它们比识别中性词所需的时间要多。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识别“猥亵”词所需的时间确实比识别中性词要多。虽然这个实验受到了批评,但后来设计更严密的实验同样支持知觉防卫机制的假说。
  (附图 B49512C2.JPG
  图2 对中性词和冲击情绪的词的平均阈限
  所谓价值与知觉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是否看起来比没有价值的东西要大一些?Bruner和Goodman用一个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他们找了两组十岁的儿童来判断钱币的大小,一组儿童选自波斯顿贫民区,另一组选自富裕区的私立小学。Bruner和Googman假设来自两个根本不同的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必然对金钱有不同的需要。一般说来,钱币对于贫困儿童更有价值,因而他们对钱币大小估计可能会比富裕儿童的估计要大些。实验采用心理物理法的调整法来测定被试对标准刺激(一分、一角、二角五分的辅币和半园币)估计的大小。结果表明所有儿童对钱币的估计都高一些,但贫困儿童比富裕儿童的估计更高。此外,随着钱币值的增加,估计过高的总量有增加的趋势。这个结果支持了价值影响知觉的观点。
  以上三类实验说明需要,防卫机制和价值等动机因素对知觉过程有制约作用,而这些动机因素特别与社会文化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使人产生不同的需要、价值观和动机,进而制约人们的知觉活动。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不同的感知能力或感知方式是十分可能的。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直接证实了感知活动中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又为文化环境对感知的影响提供了间接的证据,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环境文化作用于感知活动的方式和途径,即环境文化可能通过提供丰富或贫乏的感觉刺激和特殊的感觉刺激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制约感知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对需要、防卫机制和价值等动机因素的影响来作用于人们的感知活动。
  参考文献
  [美]克雷奇等着《心理学纲要》,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第147页。
  [美]贝纳特着《感觉世界》,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39-250页
  [美]普洛格和贝茨着《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王宏印着《跨文化心理学导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第75-87页。
  Segall,M.H.et.al.,Human Behavior in Global Perspective:AnIntroduction to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Pergamon Press,1990.)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前沿呼和浩特15-20B4心理学郑雪19951995 作者:前沿呼和浩特15-20B4心理学郑雪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46:33

[新一篇] 生態人類學的審美走向

[舊一篇] 生態文藝學的原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