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及今后都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一、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一)宏观制约因素
    1.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补贴力度不够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财政资金不能自给的地区,虽然从绝对量上看财政支农资金在逐年增加,但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对农牧业的投入份额逐年下降,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已降为8.83%,此前比重基本上在10%以上。这与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和农牧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益,许多资金没有真正用于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项目上,资金不到位和跑冒滴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限的资金效益并没有充分地发挥。
    2.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作用逐渐减弱,城镇化进程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牧区人口的有效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工业产值已超过社会总产值的50%。一般情况下,在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水平应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内蒙古城镇化水平更是落后于全国一些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滞后,严重制约吸纳劳动力最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之上,阻碍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其他产业转移,其结果是农牧业劳动生产率难有较大幅度提高,农牧民的非农产业收入降低甚至无从获取,严重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3.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当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要素日益稀缺。近几年,工商、中国、建设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旗县级支行被大幅度撤并,旗县内许多企业想贷款都找不到“庙门”。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过于集中,制约了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不适应县域经济中小企业信贷需要急、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风险大的特点,加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失衡,严重制约了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三是国有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支农资金严重不足。四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牧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
    4.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内蒙古大部分农村牧区社区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在水、电、路、邮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目前仍有一些乡村不通公路、不通邮路、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交通极不方便,加上居住分散,农畜产品流通成本增高,而且由于地域的限制,使许多地区的农畜产品流通不畅,农牧民生产的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不到实现。
      (二)微观制约因素
    1.农牧民收入结构和收入来源渠道单一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占举足轻重的地位。2002年内蒙古农牧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5.34%,家庭经营收入占81.23%,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占3.43%。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比重占87.66%,第二产业收入比重占5.19%,第三产业比重占7.1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农牧民带来的收入总计不到15%。在这种单一的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2.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风险是多样化的,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牧民,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很难对市场供求信息做出较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牧民加强对这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牧民对此则有些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获得了自主的经营权利,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是十分明确的。但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在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由分散、各自为政的农户直接进入初级市场,难以回避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农牧民的合约化和组织程度低决定了农牧民在交易过程中谈判地位很低。这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使得农户这一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农户利益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保证。由此导致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增幅呈明显下降趋势。
    4.农牧民负担依然过重,弱化收入的增长
    农牧民负担是农牧民以价值形态、实物形态和劳务形式向国家和社会无偿提供的一切支出,它以农牧民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影响农牧民的纯收入。当前,农牧民负担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均衡,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农牧民负担相对越重。内蒙古农村牧区总体经济水平低,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牧区基层管理机构日益膨胀,某些公务人员收入和福利的增长又快于农牧民收入的增长,费用增多已成为加重农牧民负担的直接诱因。在我国城乡格局下,农牧民收入较低且增幅不高,同时又要从有限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缴纳相关税费,中央虽三令五申要求地方政府减轻农牧民负担,但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搭车收费现象很难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就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农牧民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二是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技能。
        二、提高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的对策
      (一)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牧民利益以及注重农牧民收入的增长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及今后都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各级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中国农业补贴可达农业总产值的8.5%,而我国对农业的补贴只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入世”后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会大量涌入我国,冲击我国脆弱的农业,进而影响农牧民收入。为此,我们应合理地运用农业补贴,来保护农业,以应对国外农业的竞争。
      (二)加大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结构调整增加收益
    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居民消费趋势的变化表明,农牧业增长方式及农畜产品的供给不能再维持总量简单增长的传统方式,应当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供给结构,立足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针对不同的品种,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克服农产品档次低、品质差、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以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其次,还要充分考虑到土地的稀缺性和粮食安全,走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即按照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区域优势,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性产业带,组织农户进行某一具有市场优势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大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三)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牧民的增收能力
    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就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农牧民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二是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技能。目前农村牧区基础教育现状及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使很多农牧民子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难以升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而是步入社会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之中。针对这一现状,应考虑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使农牧林专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学到一些职业技能,为其日后求职打下一定基础。同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牧民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牧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四)促进农牧业科技推广,提高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
    农牧业振兴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农牧民增加收入最终要靠科技增加份额。现代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今后农畜产品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必须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依赖于科技贡献率的提高。目前内蒙古在农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中,科技所占的份额较低,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低,仍以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耕作、饲养方式为主。在农畜产品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应当加快农牧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成果的贡献率。
      (五)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增加农牧民资金积累
    首先应精简县、乡两级政府机构及人员,裁撤、合并政府机构,裁减分流工作人员。其次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目前大多数农牧民收入极其有限,而负担的税费较为沉重,这一现状严重挫伤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农牧民资金的积累,不利于农业进一步发展。为减轻农牧民负担,国家已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据测算,税费改革后农牧民负担将减轻20%多,这一改革措施将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全面推广。
      (六)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能否规避风险、应对市场竞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农牧民能否及时、准确、充分地掌握农业信息,安排农业生产。农业信息对增加农牧民收入,把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牧民同市场联系起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应从“信息兴农”的高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全面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其次是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应采用先进技术,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子网络于一身的宽带高速、遍通全国的农业信息广域网络,同时对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使农业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以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实用性,满足农业信息化的要求。最后还要加大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
      (七)培育完善农畜产品的流通市场,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发达的农畜产品流通市场是农牧业增长、发展,农牧民增收的基本前提。目前不仅要改善有形的农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运输能力和储藏等条件,而且要建立透明和公平的交易规则,保证农畜产品市场交易规则化、秩序化,开展多样化的市场交易方式。
    在引导农牧民进入和适应市场的过程中,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关键的因素。根据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各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应以专业性为主。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以某个大型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组建“公司+农户”式的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凭借产销优势向农户发出订单,将分散生产经营的农牧民组织起来,由龙头企业组织协调农牧民生产,减少生产盲目性及为产品寻找市场的诸多不便,使农牧民专心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有效规避市场风险。(2)由生产某种农产品的农牧民在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创办自己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借助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升值或借助流通企业使农产品迅速找到市场,以获取更高经济效益。
      (八)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
    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强城市化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需要住房、交通、子女上学、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生产生活多种服务。这些服务有的通过市场化运作自行解决,而子女上学、社保等就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投入方能解决。因而,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城镇化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为城镇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便利。其次,要顺应城镇化规律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由过去人为地限制农牧民进城,到允许农牧民进城定居,进而发展到鼓励农牧民进城。政府在优化经济布局、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向进入城镇的农牧民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
      (九)加大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力度,帮助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国家及自治区对贫困地区采取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农牧民的贫困。目前扶贫开发方式,主要以开发式扶贫为主。针对内蒙古贫困地区普遍干旱缺水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农牧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扶贫开发的巨大作用,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健全扶贫资金的管理制度,提高扶贫资北方经济京15~18F2农业经济导刊张心灵/郭巧莉20042004加入WTO后两岸四地农业都面临巨大的冲击,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增强竞争力,共同发展。但目前由于台湾现行大陆政策及大陆的现行财税政策都不利于两岸四地农业合作,大陆有必要改进现有的财税政策,建立有利于农业合作的外部环境,引导三地资源流入大陆农业,并致力于将来最终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以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四地农业合作。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项目批准号:03BJY009)阶段性成果,作者感谢陆铭、陶然两位博士提出的批评与建议,文中错误概由作者本人负责。高启杰詹Determinants and Measurement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ccess to Credit and Credit Constraints: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MA Jiu- jie 1, Dong Qi 2
  (1. 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张心灵,郭巧莉,内蒙古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北方经济京15~18F2农业经济导刊张心灵/郭巧莉20042004加入WTO后两岸四地农业都面临巨大的冲击,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增强竞争力,共同发展。但目前由于台湾现行大陆政策及大陆的现行财税政策都不利于两岸四地农业合作,大陆有必要改进现有的财税政策,建立有利于农业合作的外部环境,引导三地资源流入大陆农业,并致力于将来最终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以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四地农业合作。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项目批准号:03BJY009)阶段性成果,作者感谢陆铭、陶然两位博士提出的批评与建议,文中错误概由作者本人负责。高启杰

网载 2013-09-10 21:42:09

[新一篇] 內畫藝術史話

[舊一篇] 再塑英雄 再塑自我  ——觀近期新寫實小說對人物形象的把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