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完全”状态下的编辑审稿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信息的获取是编辑主体进行理性选择的关键环节,然而,“信息不完全”却时时困扰着编辑的选择活动,成为编辑主体进行自由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即使是今天以网络传播为显着特征的信息时代,也不仅没有消除“信息不完全”对编辑主体的制约现象,而且由于信息量越来越大,加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增加了信息沟通和获取的成本,“信息不完全”现象反而愈来愈加显着。
  1 “信息不完全”原理
  在浩大的宇宙空间中,任何信息也逃不出如下三种存在状态:第一,它未被任何人知道,只能等待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理性的进一步完善以发现它的存在和价值;第二,它只被一部分人知晓,从而使其具有了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价值”;第三,它已被所有的人所知晓,尽管失去了它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价值,但依然具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
  以上第一、第二种存在状态,导致了经济学中常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存在,简单地说就是指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行为参与者对特定信息的拥有是不相等的,一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的这种不对称状况在任何系统中都是普遍地、长期地存在着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存在,使信息劣势的一方处于不利选择的境地。在市场中,这将导致低质的商品或服务排斥优质的商品或服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甚至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信息不对称状况是对双方主体而言的,而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单方面表现就是“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完全”,会引起“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研究任何现象和行为,都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个“信息不完全”性,“信息不完全”是市场经济中影响人们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它也和时间一样成为一种成本。它有些类似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人们无法在同一时刻将微观经济状态与宏观经济状态同时准确预测和确定下来,从而误导人们选择那些劣质的“产品”和服务,而错过获得更为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机会。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完全”是一种常态,这是由“有限理性原理”所决定的。任何人的理性都是有限的,因此都无法获得所有的信息,这是人类的终极弱点。在进行决策时,人们都是在有限的理性和有限的信息状态下进行的,所谓正确的决策,只是人们在当时条件下的一个“最优”选择。
  以网络传播为显着特征的信息时代使信息的获取大大便利,但尽管如此,它不仅没有消除“信息不完全”现象,而且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信息量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增加信息沟通和获取成本,形成新的交流障碍,“信息不完全”将愈来愈明显。“信息不完全”是人们进行决策和选择时的一个永恒的制约。
  2 编辑主体“信息不完全”制约
  在编辑的选择和对稿件的审理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完全”的状况和制约,其具体表现是:
  2.1 在宏观层次上,编辑主体信息的不完全
  现实世界是一个物质实体与关系的庞大系统。物质实体具有质的多样性,和每一具体事物的多种属性,当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将注意力转入其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它们才成为人们认识研究的对象,并进而形成相应的信息智化域及其智化物。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所形成的信息智化域是极其辽阔的,在人类认识研究的园囿中,到处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处处散发着诱人的信息的花香,并且,在社会文化发展的每一十字路口和人类认识的每一关节点上,到处呈现出一种树谱型发展的状态。在这种乱云飞渡和万花争放的信息的海洋里,编辑主体要想拥有完全的信息,显然是不可能的[1]。
  2.2 在中观层次上,编辑主体信息的不完全
  从中观层次,即社会文化的建构领域来看,近20年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数量已超过人类2000多年历史时期中科技成果的总量。目前,全世界每一年的文献增量在1亿册以上,平均每天30万册;知识更新率20世纪30年代为8~9年,80年代为3~5年;全世界每天有上亿份报刊问世;平均每天发表1万余篇论文,平均35秒有一篇问世;各种书籍每年增加25万种……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已有50%的知识陈旧了[2]。同时,学科发展的日益细化和交叉,又使得新的学科、概念、 知识快速更新,层出不穷,这一切都使编辑主体试图拥有完全的信息成为不可能。
  2.3 在微观层次上,编辑主体信息的不完全
  相对于一般研究者和着作者而言,编辑总是以一对多。当然,编辑内部也有分工,但这种分工总是粗线条的学科划分。不仅如此,有时一个编辑甚至要负责多个相关专业领域,这样,某一编辑个体往往是不仅要面对某一专业领域里的众多作者,而且要面对多个专业作者群。由于编辑与作者之间一对多关系的存在,因此,现实中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就某一研究课题,某一文稿的具体内容而言,作者一般总是要比编辑研究得更深入一些、透彻一些,编辑主体却很难拥有该课题研究的完全信息。
  编辑主体信息的不完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由人的“三大局限性”(即时间局限性、空间局限性和知识局限性)和“有限理性”所决定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存和发展的。时间的有限性和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任一个体接触事物的有限性,即使是现代高度发达的无线电通信、互联网等现代电子技术,将地球这个庞然大物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但是整个地球相对于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来说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因此,人类个体遭受的时空限制是永远存在的,这就必然导致人类个体理性的有限性,和所获信息的不完全性。编辑主体的职业特点又加重了这种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的作用和制约。
  3 编辑主体“信息不完全”状态下的编辑审稿
  由于编辑主体“信息不完全”状态的存在,必然造成对编辑活动的种种限制,从而导致编辑主体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和盲区,给编辑活动造成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主体要想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完成与作者的“对话”,就必须采取由一般到个别、由形式到内容、由已知到未知的审读方法,对文稿进行整体的审视与观照,以充分释放主体价值,消解“信息不完全”制约,顺利实现对文稿的审理。
  3.1 由一般到个别
  个别和一般是揭示事物个性与共性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所谓个别就是指特殊的事物和具体事物的个性特征。所谓一般就是指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及其共同性。一般不等于个别,但一般与个别是相互渗透的,个别进入一般之中,一般寓于个别之内。“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而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3]。在这里, 编辑主体不可能对任一作者所提供的个别研究成果(学术文稿)的每一方面都作出完全准确的判断,但是他却可以而且必须采用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研究方法,根据自身所熟悉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原理及其学术文稿建构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对学术文稿这一“个别”事物进行审视并作出判断,靠一般来统帅个别、鉴审个别,从而充分发挥编辑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比如,就一般学术文稿的建构过程来讲,不外乎定题目(确定研究课题),集信息(搜集和整理有关数据材料),化信息为内容(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确定信息的取舍,并进行适当组构),给内容以形式(内容一旦确定,就要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把它表达出来)。编辑主体就是要靠自己审视的目光,及时发现作者在这诸环节中的疏漏之处(如选题是否有意义、有无具有新质的信息集入,信息的取舍是否得当,表达形式是否规范、完美),从而完成由一般到个别的转换过程,实现编辑与作者的积极“对话”。
  3.2 由形式到内容
  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表明,由形式到内容也是一种广泛而有效的认识途径和方式。
  首先,从题目的表达形式来看,简短精当的论文题目,说明作者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讲文章的质量也相对较高;否则,题目冗长,则表明作者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文章的质量显然也值得怀疑。
  其次,从文章内容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看,学术论文必须采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辩证思维性的学术语言;否则,便不能推演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再次,从注释和参考文献来看,注释和参考文献得当,包含着该项研究的科学前沿的有关资料信息,说明该项研究具备成功的条件和基础;反之,注释和参考文献所含信息层次较低,如都是一些一般教科书,则说明该项研究尚未进入该学科的前沿,其质量值得怀疑。
  另外,目前学术论着(特别是科技论着)中大量地使用人工语言(如图、表、式、符等),编辑主体整天与这些形式打交道,在无法直接把握内容时,可通过把握自己更熟悉的形式,间接深入到内容。从形式到内容是编辑主体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释放主体价值,积极参与和作者交流与对话的又一有效方式和途径。
  3.3 由已知到未知
  就一篇学术文稿来说,可能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编辑主体所不太了解和不太熟悉的,但总会有一部分是编辑能够把握和比较熟悉的。编辑主体要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合乎情理的推论,从而由已知推断未知,由部分把握整体,进而对文章的整体质量作出判断。
  由已知推断未知,从部分推断和把握整体,是因为已知的部分中包含有某些整体的必要信息。现代科学所揭示的“生物全息律”告诉我们,任一生物体的相对独立部分,都与其整体有着相同的物质分布形式,局部是整体的一个成比例的缩小,局部中蕴含有整体的所有必要信息。全息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还进一步证明,“生物全息律”在社会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存在形式。由已知推断未知,由部分把握整体,就是编辑主体根据已知部分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和性质,来判定未知部分和整体的质量的优劣。如果文稿的已知部分所显示出来的信息真实可靠,智化度高,逻辑严密,用语严谨准确,说明作者功底深厚,治学严谨,且对该论题有较深入的研究,从而便可推断文章的整体质量较高。反之,如若已知部分信息零乱、结构粗疏、语言冗长失当,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则说明该文稿的整体水平一定不高,不会有太大的价值。
  通过以上由一般到个别、由形式到内容和由已知到未知等诸环节、多方面的运作、判断,使编辑主体“信息不完全”的局限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消解,从而减少编辑选择的误区和盲区。
  当然,仅此还不够,编辑主体要想最大限度地消解“信息不完全”对自身的制约,至少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扩大阅读量,即不断地阅读、补课,以扩大编辑主体内储智化信息的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减少编辑选择的误区和盲区。
  二是要加强微观开发,即选择一定范围的若干课题深入研究,开拓创造,深入到智化信息的深层、内部,了解和掌握信息的逐次智化的方法、形式、过程及其规律,提高自身内储信息的质,增大编辑主体作出准确判断和选择的潜在能力。
  三是善于进行宏观控制。这里的宏观控制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编辑主体要对尽可能多的学科和研究领域从全局和整体上进行概括的质的把握和了解;二是编辑主体对其自身内储智化信息的宏观把握与控制,从而促进编辑主体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的更大发展,最大限度地消解“信息不完全”对编辑主体自身的局限与制约,全方位加大编辑选择的自由度。  
  收稿日期:2005—10—17
  修回日期:2005—12—27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京463~465Z1出版工作王华生20062006
编辑主体/“信息不完全”/制约/消解/审稿/选择/限制
在编辑选择的过程中,“信息不完全”是一种常态,而“信息不完全”必然导致编辑主体选择的诸多误区和盲区。由一般到个别,由形式到内容,由已知到未知的编辑审稿和选择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解“信息不完全”对编辑主体的限制和制约,全方位加大编辑选择的自由度。
作者: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京463~465Z1出版工作王华生20062006
编辑主体/“信息不完全”/制约/消解/审稿/选择/限制

网载 2013-09-10 21:40:33

[新一篇] “保證人說”之演變及其啟示

[舊一篇] “充盈”與“缺失”  ——視覺文化視野中的古裝電視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