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体系实证研究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引言
  (一)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模型
  信息化测度的研究,始于1965年马克卢普对美国信息经济的测评。目前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测评存在两种方法:“产出法”和“水平法”。“产出法”,也称之为“经济效益法”,认为企业信息化测评不仅要测度信息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而且主要测评企业信息化所提升的经济效益。“水平法”认为企业信息化测评仅测度企业信息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产出法”适合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国民素质普遍较高、市场发育相当成熟的国情环境,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被普遍采用。而我国目前整体信息技术不高、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信息管理观念落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的选择上不适合直接套用“产出法”,而采用“水平法”较为科学,或者在“水平法”基础上对“产出法”的限度使用。
  在具体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手段上,通常依托现有的信息化测度研究成果,根据具体的企业环境,选择一种合适的信息化成熟度模型来完成测评工作。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一般研究企业信息化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模型有诺兰模型(1974)、西诺特模型(1988)、密切模型(1990)、信息技术扩散模型(1990)、斯凯恩模型(1990)、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1986)、COBIT框架下的IT过程成熟度模型(2000)、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2000)、业务—IT联盟成熟度模型(2000)、基于价值链的四阶段模型(1990)。诺兰模型研究的视角是信息技术,主要强调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规模以及企业在IT应用上的资金投入情况;西诺特模型的研究视角是信息资源,主要强调信息资源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有效配置和CIO的作用;米切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主要强调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管理的不可分割性,并强调网络集成;斯凯恩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强调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引入应进行认真分析和长远思考;SW-CMM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强调从软件企业或开发方的角度来探讨作为信息系统建设方如何对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COBIT框架下的IT治理成熟度模型主要的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强调从用户方的角度来探讨作为用户如何对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信息—技术卓越度模型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描述了企业技术卓越度和信息卓越度与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绩效创新与改进之间的相互关系;业务—IT战略联盟成熟度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横向价值链和纵向管理链的整合,主要解决信息技术与业务如何协调的问题。它既考虑了信息技术,又考虑了信息资源,并且强调信息化过程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基于价值链的四阶段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横向价值链,强调从具体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步骤出发来考虑信息化由单部门到跨部门、企业内到企业外的集成过程[1]。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现实意义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国已制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与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并确立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方针[2]。自2000年初我国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以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已从生产控制智能化向管理信息化转变、从“信息孤岛”向信息共享转变,从单项应用向总体规划转变,从技术部门推动向应用部门拉动转变。司有和认为,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技术辅助、组织变革、管理变革、观念变革、扩容增值”五个方面。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生产管理各环节采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企业信息管理行为也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决策层必须了解本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水平,以促进企业的信息管理绩效。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首要工作和基础平台。
  二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体系的需求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回顾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1998年,着名信息学家乌家培、陈禹、谢康、左美云等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信息化建设测评的研究要稍晚一些。
  张根宝(1999)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五个方面:计算机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建设企业级信息网络、建设企业的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2000)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的四大测评要素: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信息资源(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总合)的开发利用、信息化人才的开发、信息化的规划、组织与控制。梁滨(2000)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测评的指标体系,认为企业信息化应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唐志容(2002)认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5个一级指标为:信息技术投入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企业信息化课题组”(2002)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测评体系的8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信息化基础资源情况、企业电子商务开展情况、信息化相关投入情况、标准化程度、网站与网络建设情况、数据库规模、IT技术投入;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2002)提出企业信息化测评的6个一级指标是: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情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陈晓红(2003)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测评包括三个要素:基础要素(万人拥有计算机台数、万人上网率、领导重视程度)、外界环境的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法律法规制定、系列优惠措施颁布)、创新水平(R&D投入指数、网络经营指数、人力资源指数、信息化建设成本指数)。张勇刚(2005)认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四个要素是: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的四个要素是: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应用信息系统评价;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的两个要素是: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环境[3]。汪莹(2006)认为企业信息化价值评价体系的4个一级指标是:技术进步、治理优化、期权价值和社会贡献[4]。左美云(2006)在对国内外现有的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五阶段(技术支撑级、资源集成级、管理优化级、战略支持级、持续改善级)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其测评的四个维度(要素)是:信息化基础(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信息活动)、信息化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投入、信息制度、企业文化)、信息化效果(短期效果—财务指标、长期影响—核心竞争力、外部—客户、内部—业务流程)。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测评体系的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即有些指标的设计虽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但不能有效地量化、衡量与判断;(2)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工具应用得较少,没有对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3)缺乏从战略管理、组织结构变革、内部控制、人力资本投资等企业内部综合环境来测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在信息化测评体系建立时要扬长避短、密切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状况,建立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实际运作水平的测评系统。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体系的需求分析
  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即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情况,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便于相应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既可应用于本企业的纵向比较,也可用于行业内的横向比较;系统性原则,即指标的设立尽量全面,务必能够系统地反映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且尽可能地减小指标之间的相关度;成长性与预测性原则,即指标体系不仅能反映出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状况,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信息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潜力。
  本文在遵从上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常用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四维角度来构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测评体系,这四个维度(要素)是: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ξ1)、信息系统应用(ξ2)、人员信息化素质(ξ3)、IT战略管理(ξ4)。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包括四个组成指标:IT投入合理性、企业网络性能、数据库稳定性、软硬件维护能力。首先,信息技术在软件与硬件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必须适应外界环境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对IT建设的投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IT投入必须保持在适度的范围,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资源永远具有稀缺性,过量的IT投入将引起资源的浪费,而过低的投入将无法产生规模优势的作用,于事无补。因此,合理规划IT投入在企业总成本支出中的比例是一项具有较强经验性与技巧性的工作,每个企业都要尊重自己的现实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IT投入计划,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其次,企业信息网络是以计算机系统、通讯设备等手段为依托,以各种信息机构和信息人员为节点所组成的有机综合体。企业信息网络将分散的信源、有序的信道、信息需求的信宿连接在一起,组成纵横交错的传输路径。它是企业实施信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信息流通与传播的保障,因此,企业网络性能的强弱是衡量信息化基础设施质量的一个重要测评因素。企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既要遵从需求原则,即网络建设必须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信息管理的现实问题,也要遵从可扩展性原则,即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网络未来发展的开放性、扩充性、可维护性,采用柔性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多功能的扩充性关键设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信息网络管理分委员会于1987年提出的网络监控管理国际标准草案中规定,在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的每层或多层协议中,控制和监视数据存储器、处理机、连接单元等信息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并提供审计、配置、名称、性能、保密等管理功能。再次,数据库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各种应用软件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平台,是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精确性、规范性是信息化建设的先决条件,离开了数据库的支持,信息系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后,软硬件维护能力也即指对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以后,日常运行和维护的管理工作相当繁重。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不仅取决于系统的开发设计水平,还取决于系统的维护效率。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数据的录入和更新、日常运行和维护、运行情况的日志记录、运行结果分析、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维护文档管理、系统软件配置、信息处理、信息服务、信息网络的运行与维护等。
  信息系统应用要素包括四个二级指标:信息化决策效率、CRM能力、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与技术开发辅助功能。首先,信息化决策效率是指企业依托信息系统实现决策功能的效果和成功率,这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最高境界,但目前在国内外企业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决策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为完成某种任务而进行有意识、有选择的行动过程,按照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的观点,这个过程包括情报、设计、选择和实施四个顺序推进的阶段。目前用于商务决策的方法较多,如预测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线性回归、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等)、系统评价方法(如功效系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目标决策(如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多元统计等)。无论何种决策,都必须以复杂的决策模型和大量的决策数据为基础,因此,离开了信息系统的支持,很多决策行为将无从实施。其次,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是指以客户为中心,及时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流失,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实现客户与企业共赢的营销管理手段。CRM的内涵主要包含三个内容:顾客价值、关系价值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平台,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制胜的关键。客户关系管理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来整合客户信息资源,并在企业内部实现客户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为客户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改进客户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赢利能力以保持客户忠诚度,从而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客户关系管理全面解决了针对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客户问题,实现了对客户资源的有效挖掘利用。再次,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是衡量企业信息系统运用绩效的一项综合测评指标,它是以企业内部网为依托、通过与外部网络的安全对接,充分实现企业对外业务信息化的过程。电子商务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种商业模式,利用网络提供的通讯手段在网上实现交易活动。电子商务已经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商务活动进行的方式,渗透到极为广阔的领域。按照交易的对象可以将电子商务划分为B to B、B to C、C to C三种模式,电子商务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服务方式和交易场所,具有许多传统商务模式所没有的特征。最后,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实施也是衡量信息系统应用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批量化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顾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许多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批量客户化生产(Mass Customization)和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精益生产是采用通用型强、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来生产可变化的各种大宗产品。批量客户化生产是既具有批量生产方式的高效率、低成本特征,又像单件式生产方式那样能够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敏捷制造是一种对顾客的需求,包括新产品或增值服务的需求,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并及时满足的生产方式。敏捷制造既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其它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资源、以虚拟组织来组织生产。
  人员信息化素质要素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复合型人才比例、IT专业人员开发能力、全员信息化能力、信息化业务培训。首先,复合型人才是指既懂企业具体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就是能够将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起来,高效地实现具体业务流程的信息化转换。多年来,复合型人才的短缺一直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也是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效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也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外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非常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且在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合理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力资本优势,这些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很值得我国企业的学习和深思。其次,在复合型人才的系统控制之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IT专业人才的支持。因为信息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自动化体系,涉及到软件、硬件、网络、通讯技术等诸多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显然,只有具备较高IT能力的人员才能胜任。目前,技术外包是解决企业信息技术人员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技术外包就是企业将信息系统中一部分非核心的技术在一定的协议下承包给专业IT公司管理,而企业信息技术人员只负责系统中核心部分的开发与维护。但是,技术外包也是一把“双刃剑”,外包成份太少将不足以解决企业内部技术短缺的问题,而外包成份太多将形成企业技术漏洞。再次,全员信息化能力是指企业全体员工信息技术的整体素质。众所周知,信息化已渗透到现代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人也无法逃避信息技术的冲击,因此,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内部少数IT技术人员的事情,而是全体员工在信息战略的指导下,形成一个同心协力的整体,才能使信息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与功效。所以,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要逐步实施观念变革战略,即要让全体员工认识到,信息化不是局限于使用信息技术,还要进行各种观念更新,建立全新的信息化理念。最后,信息化培训是提高企业人员信息化措施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也可列为人员素质测评要素的指标之一。信息技术是正飞速发展的技术、具有较快的更新速度和较短的生命周期,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主体也必须加强知识更新,才能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据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习,是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一项长期措施。国外企业信息总监(CIO)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进行全面信息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实现信息的增值。我国企业虽然普遍没有设置专职CIO,但CIO的职能行为建设不容忽视,它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IT战略管理要素包括信息系统战略规划、BRP建设、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四个二级指标。IT战略管理不仅仅是指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而是将信息化建设融合到管理学最前沿的管理手段中去,即用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去改造传统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案。首先,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要经过一个不断探索和研制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5]。系统战略规划是对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技术、时间、维护、升级方面的统筹安排;系统分析主要包括提出项目目标、项目目标的可行性分析与现行系统流程图的审读等内容;系统设计,又称物理设计,是指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提出物理实现的具体方案;系统实施是指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阶段提出的关于新系统的方案说明书转换成一个完全可以操作的信息系统。其次,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与业务流程再造密切结合。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认为:“企业流程再造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改善,并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环境。”为了使信息化有效地在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将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相结合,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已深刻说明了这一点。30年来管理领域信息系统开发的成败表明:凡能与管理业务紧密结合、对不合理的业务流程加以改造的,就能取得成功,否则将遭到挫折与失败[6]。因此,脱离了BPR的信息化建设仅是对传统业务流程的机械重复,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传统业务的信息化改造。再次,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必须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性作用。根据国外企业信息化的运作经验,与信息系统建设相关性最强的管理思想与手段是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被称之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是一项永无终止的企业活动,因此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信息化建设为组织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而组织学习也有效地提升了信息系统的运行功能。彼得.圣吉认为组织学习是五项修炼的整体,这五项修炼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可以看出,每项修炼的成功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整合与支撑。最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知识管理过程也具有高度的融合性。知识管理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化的对象和范围,而信息化也同时提高了企业知识活动的管理绩效。彼得.德鲁克说:在新的经济体系中,知识并不是和人才、资本、土地并列为制造资源之一,而是唯一有意义的一项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唯一源泉。也就是说,知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目标来说具有殊途同归的作用。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的收集、存储、分类、过滤、转化、共享、创新等流程,任何一个流程都与信息系统的运行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体系的确立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确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体系如下表所示:
  F31S6107.jpg
  三 量表模型验证
  (一)预测试与先导测试
  根据上文建立的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设计,然后本人在联想电脑公司选取3名资深的信息系统分析师、在南方电网公司选取3名企业信息系统高管人员进行问卷的预测试(Pretest)。预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不同领域的被调查者从各自的专业领域角度对测试内容、题项选择、问卷格式、题意的清晰性、专业术语内涵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本人进行修改。6位回答者分别独立完成了问卷,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本人在对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在预测试之后,本人又进行了先导测试(Pilot Test),先导测试的对象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高级MBA培训班的21名学员。学员们都认真地填写了问卷,并在问卷后附上了相应的改进意见。本人再次对问卷的题项进行了调整,使题项所描述的行为更适于观察。同时,本人对这21份问卷进行了初步信度分析,利用Cronbach's α值来检测问卷的信度,结果发现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分布在0.7809和0.9250之间。根据Nunnally(1978)的建议:Cronbach's α值只要大于0.7,其信度即可接受。因此,可以判定本文采用的问卷具有足够的信度。经过预测试和先导测试,本文仍然保留了16个题项,以测试信息化建设的四个要素,只是对题项的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正和调整。
  (二)数据收集
  本文利用相关研究中常用的“方便抽样”方法,从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中随机抽取300家企业作为样本,抽取条件是该企业近2-3年来存在向咨询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咨询行为,或者参加过该咨询公司关于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培训或公开课。样本分布于京、津、沪、渝、豫、皖、苏、浙、陕、蒙、桂等1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代表了我国企业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通过电子问卷、邮寄问卷、电话采访、面谈等形式,本人向300家调查对象寻求数据支持。受访对象均为企业的CEO、CIO、CKO等中高层负责人。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数据180份,有效回收率为60%,满足调查研究中样本回收率不低于20%的要求。
  (三)单构面尺度检验
  单构面尺度检验的目的就是检测所使用量表的测量题项是否具有高质量的单构面特征,即每一个测量题项必须显着地与相对应的要素(潜变量)相关联,且该题项只能与唯一的要素相关联。单构面尺度检验的常用方法是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其基本思想是: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的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一个本质因子,或者一个基本结构。因子分析就是寻找这种类型的结构。
  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分别对四个要素进行了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KMO值愈大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aise(1974)指出:当KMO值小于0.5时,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值的显着性也是判断样本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条件。本研究结果显示KMO值在0.855~0.896之间,且相关系数矩阵中存在大量显着相关关系(α=.000),(由于篇幅原因,相关系数矩阵表略去)因此该样本符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条件。
  探索性因子分析将获得每个测量题项与因子之间(指标与要素之间)的因子负荷量(Factor Loading),因子负荷量越高,表明测量题项与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越强。本研究中因子提取方法为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法(Varimax),因子负荷截取点为0.5,即对于任一因子上负荷都低于0.5或在多个因子上负荷都大于0.5的题项进行删除。
  本研究中的因子分析结果如下表(旋转迭代7次):
  F31S6108.jpg
  (四)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是为了验证各个观察指标的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不同测量者使用同一测量工具的一致性水平,用以反映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的近似程度。可靠性一般可通过检验测量工具的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来实现。信度检验的常用方法是L. J. Cronbach所创的 α系数来衡量,α系数值介于0~1之间。一般认为,α系数值大于0.5就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对有些探索性研究来说 α值在0.5~0.6之间就可以接受(李怀祖,2004)。如果某一构面或因子的信度值非常低,则说明受访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相当不一致。隶属于各个因子的题项的Item-to-Total相关系数均应大于0.4。
  由上表可知,问卷原始结构的有效性较强,每个指标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量均大于0.5的临界值。因子的Cronbach's α最低值为0.7121,样本信度较好。
  (五)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的目的是衡量一个量表所测量的事物特征是否确是真正要测量的。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有效性检验、架构有效性检验和规则有效性检验。
  1.内容有效性(Content Validity)即表面有效性,是指量表在逻辑上能够清晰反映出研究中所要测量的概念的内容,一般可以通过主观进行判断。在题项选择阶段,本人充分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设计了全面反映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的指标体系。在问卷初稿完成后,本人同联想集团、南方电网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多名信息系统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就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剔出了重复项、补充了遗漏项,对问卷结构进行了反复的调整。因此,可以确保本研究问卷的内容有效性。
  2.架构有效性(Construct Validity)表示测量工具证明理论假设的程度,即测量得到的实证数据与要测量概念的理论逻辑相一致的程度,包括收效有效性和区别有效性。
  收敛有效性(Convergent Validity)是指对一个理想概念进行测量时,当它与相同构造的不同测量工具高度相关时,说明该测量工具具有收敛有效性。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测量量表的收敛有效性。
  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SEM)的一种特殊形式。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当SEM用于验证某一因子模型是否与数据吻合时,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了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固定方差法)。
  得因子负荷参数列表:
  F31S6109.jpg
  所以,模型拟和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收敛效度,无需继续进行修正[7]。
  区别有效性(Discriminate Validity)是指量表区别不同维度或概念的程度,当量表与不同概念的测量工具相关程度很低的时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由验证内容可知,样本区别效度较好。
  3.规则有效性(Nomological Validity)通过检验所测量的变量与其它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因果关系来检验,主要验证测量工具与测量相同概念的其它工具的相关程度,同时验证此测量工具是否会产生预期的行为或效果。由相关系数矩阵可知,本文规则有效性较高。
  四 结论与启示
  综合以上的因子验证过程,对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得出如下结论:
  1.本研究得到的测度体系可以为我国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运用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有效的策略参考体系。
  2.由因子负荷列表可知,指标X1、X6、X8、X12、X14虽然通过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但没有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IT投入缺乏合理性、客户管理能力与生产信息化能力严重不足,信息系统运用过程中没有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另外,企业信息化建设未能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融合于一体。
  3.由因子相关系数矩阵可知,信息基础设施因子与其余三个因子的相关系数过低,人员信息化素质因子与其余三个因子的相关系数也过低。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没有充分发挥其基础平台的功能性支撑作用,并且信息化人员的专业潜力也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存在人力资本的空置问题。因此,至少根据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来讲,我国企业在整体上还远未达到理想应用状态,存在较大的价值创造可拓展空间,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湘潭1~8F31企业管理研究简传红/梁喜/张同健20082008
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Metric Index System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JIAN Chuan-hong 1, LIANG Xi 1, ZHANG Tong-jian 2信息化建设测评是企业有效地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而信息化测评体系设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合理地综合选择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成果。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对基于理论框架所建立的测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验证其有效性与实用性。同时可以根据验证结果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
作者: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湘潭1~8F31企业管理研究简传红/梁喜/张同健20082008
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

网载 2013-09-10 21:29:56

[新一篇] 我國中央銀行金融風險監管問題探討

[舊一篇] 我國保險業信息化建設之我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