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五题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中国美学史:缘起
  讲中国美学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中国有没有一个“美学史”。世界各种文化中,有的重视历史感,如希腊;有的没有历史感,如印度;在重历史感的文化中,中国文化时历史意识强而独特,二十四史光耀天下。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史”,然而,却找不到一本美学史。而没有美学史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没有美“学”。这里又牵涉到一个比较文化学的问题,任何成熟的文化都有丰富的审美现象,只有一些文化对审美现象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在对审美现象进行理论探讨的文化中,又只有西方文化形成了美学。中国文化讨论了西方美学包含的主要问题,但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用一种美学的形式来把握这些理论内容。因而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可以说中国是“有美无学的美学”。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相对于西方的有美有学,中国“有美无学”的事实所包含的哲学、历史、文化意味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学”而我们却要给它一个“学”,中国古代没有一个美学史而我们却要为之总结出一个美学史来?
  这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和目标,就是按照世界学术体系重建现代中国文化。美学,世界学术体系里面有,我们也要有;美学史,西方有,中国也要有。因此,总结出一部中国美学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学科体系的要求。这个要求,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一种历史性行为,其合理性如何,在纯理论上,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公案。在现实上,中国美学史能够被运作起来,一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二是中国古文化本身具有回应历史要求的内在条件。
  二、中国美学史:内在困难
  中国美学史既要由现代人建立起来,而又不要成为现代人强加在古代文化上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它要符合现代学术体系的规范和要求,另方面又要尊重古代文化内在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本有精神。这里已经包含了建立中国美学史的内在困难。为完成中国现代学术体系而建立中国美学史的学者,命定将走进一座历史的迷宫之中。先不争论走进这座迷宫的前提,且说走向这座迷宫必须面对的问题。
  美学所由构成的各个部分:一、生活审美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娱);二、艺术的各个领域(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园林,等等)及其专门理论(文论、诗论、词论、画论、书论、乐论、戏曲理论、小说理论、建筑园林理论,等等);三、哲学(关于宇宙、人、文化、历史的总体性论述)——在中国古代都有丰富文字、实物、考古资料。这些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基本因子,这是中国古文化回应现代要求的坚实基础。
  然而,中国文化对这些共认的美学领域有一种由文化的性质而来的独特的理论把握方式,其凝结为理论形态,与西方美学的正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美学存在于四类着作中:一是一般美学理论体系性着作,如黑格尔《美学》、桑塔耶那《美感》、丹纳《艺术哲学》;二是论某一个或几个主要概念的着作,如柏克《论崇高与美》、沃林格《抽象与移情》;三是对两个或多个艺术部门进行比较的着作,如莱辛《拉奥孔》;四是仅为某一艺术门类的着作,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中国的理论也存于四种类型中:一、几个审美领域同时论述的着作,如刘熙载《艺概》(把文学各类和书法并在一书中讲);李渔《闲情偶寄》(把戏曲、建筑和各种生活审美放在一起讲)。二、部门艺术专着,如荀子《乐论》、孙过庭《书谱》、石涛《画语录》。三、以诗品、画品、书品这类特殊形式表达的理论,其中又有两类:一是如谢赫《古画品录》,形式松散但论题集中,是专门的“品”;二是如欧阳修《六一诗话》,形式和论题全都松散,是闲时的“话”。四、以诗论诗,如杜甫《戏为六绝句》和司空图《诗品》。由此可见,中国与西方既有交叠又有不同。
  正是西方的第一、二类着作,使第三、四类明显地成为美学;中国没有西方的前两类着作,因此全部四类都没有走向一种美学的总括。
  现在有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如此做呢?中国古人偏离西方理论方式的理论结构方式意味着什么呢?二是:应当怎样从这四类着述中提炼中国美学史,才能既符合现代学术要求又不失中国古人精神呢?第二个问题意味着,不但要从现代学科体系的高度总结出中国美学史的形式结构,而且要客观地呈现古代文化丰富的审美内容,还需要揭示古代文化独特的审美把握方式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这些问题使得中国美学史的建立非常困难。
  中国美学史建立的困难,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困难的一种典型性表现。因此,走入建立中国美学史的迷宫,是以一种学术形式体会到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艰难。
  走进艰难,是现代中国学人的历史宿命。
  三、中国美学史:学科进展
  中国美学史的建设,说远一点,在晚清,有王国维的工作,在民国,有宗白华的工作,两位大师的慧眼和业绩,给后人很多的启示。但他们进行的只是点与面,由于1949年以前中国政治、社会、学术的不稳定,他们各自独特的开山工作尚未进入系统性的整体结构阶段。因此中西美学的整体性体系碰撞,尚未大显。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美学史的体系性研究论着,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问世。20年来的努力,综合时间与逻辑,可以归为三阶段和三类型。三阶段是从不成熟到较成熟。
  一、寻找字义。典型代表是施昌东的两本关于先秦两汉美学的着作,在古代材料中去找与美学有关的词汇是怎样被使用的,最典型的就是“美”字,然后通过一本着作中所有这些字的比较,归纳出该书的美学思想。这种方式不久就被抛弃了。它的不足不在于从文字概念入手,而在于研究文学概念的方式,是西方古典式的,这是最不适合讨论中国古代文化的方式。现在看来,现代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方式,当代中国臧克和、萧兵、叶舒宪讨论语言的方式,都可以而且已经成为建立中国美学史的一种资源。
  二、变词文章。或者按照现在美学原理,把古代典籍中的相关内容变成或加上“美”或“审美”字样,或者把某一具体文艺门类的问题变成美学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美学史的问题,也是美学原理的问题,更深一层讲,还是中国现代学术和文化的思维和工作范式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只是当论题研究本身没有进展时,它的存在显得像肿瘤一样尤为不堪入目;而研究有了进展时,它的存在因中国人的得意忘言习惯而显得不甚重要而已。
  三、三类专着。中国美学史以自己的三类着作完成了“建立”任务。姑且用中国美学的三个范畴神、骨、肉来概括这三类着作。一是写“肉”型,李泽厚、刘纲纪主编,已完成两卷三大本的《中国美学史》和敏泽的三卷本《中国美学史》即此型,强调体系与全貌的统一。对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观点都写得特别细。如李、刘着作中对先秦诸子美学思想的详论。二是写“骨”型,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即此型,强调范畴与历史发展的统一。太偏爱建构一个历史直线发展。刘勰的《文心雕龙》本来有一个理论体系,因为出现太早,就只讲他的一些范畴,叶燮虽只讲了诗歌的一些问题,因已入清代,就有一个完整体系。三是写“神”型,李泽厚的《华夏美学》即此型,离开具体的时代、人物、作品,天马行空地直写两千年审美文化的大结构。
  这三类着作,在完成中国美学史“建立”工作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美学史的“学统”。所谓学统,就是说,讲中国美学史的人,都得提一下这三类着作。今天的人们回头看去,对这三类着作成功与不足的长长短短,都能够有所感受。然而,如何总结他们的经验,现在应该怎样讲中国美学史,又牵涉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中国美学史:更新动力
  前面讲了,中国美学史缘于国人按照世界学术体系建立中国现代文化的要求。因此,其建立一直受美学史之外但又是美学史之上的一些大因素所左右。
  一、中国观念中最好的学术体系。清末维新变法以来,是以西方学术体系为世界最高标准。1949年以后,是以苏联学术体系为世界的最高标准。1978年以后,又以西方学术体系为最高标准。这种最高标准的变化构成了中国美学史建立的不同方向。这是我们理解王国维、宗白华、李泽厚以及其他一些做这一学术工作的人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上不同取向的基础。
  二、百余年来,总的说来,中国美学史的建立,是以西方学术为最高标准的。然而,一方面,西方学术本身在不断地更新,从古典到现代到后现代,它直接给中国美学史的更新以横向冲击;另方面,中国学人对西方学术的理解又是不断更新的,它不断地带来新的眼光使之重看自己原来对中国美学史的理解。
  这两个原因,加上前面讲的中国美学史本身的内在困难,使得中国美学史一直处在一个远未定型的状态之中。
  在20世纪即将过去之时,中国美学史不仅仅是处于未定型状态之中,而且处于一个新转折的地平线上。
  新地平线的呈现,使我们对世界史和中国文化有了新的理解。世界史有三大关节,一是轴心时代,从公元前6世纪起,世界各大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玛雅文化……各大文化基本上按照自身的规律互不相干地运转,各大文化闪耀着各自独特的光辉和魅力。二是17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并向全球扩张,把各文化带入了一个统一的世界史中。西方文化成为先进文化,非西方文化成为落后文化。这里有着全球不平衡带来的剧烈的冲突和痛苦。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进入后现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全球一体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大大加快。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多样性的互补要求提了出来。对非西方主论来说,朝向全球一体化的现代化走向和朝向全球多样性的民族化走向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辩证的悖论。一方面,要从全球现代性的角度审视不同于现代性的传统文化,这一角度显出更多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另方面,要从现代性的多样性去重思传统文化,这一角度更多的思考传统如何融入现代,如何重创现代。无论是从否定消极的方面去想,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说,还是从肯定积极的方面去想,如杜维明的东亚现代性,对统一世界史中的“新轴心时代”的构想已经成了一种全球的思考方式。
  “五四”以来,中国的学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五四”时代和文革时期特别突出的全盘否定指向,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学、绘画、戏曲的彻底否定甚为典型;二是共和国学术的批判继承方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批判继承表现为: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继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敏泽和叶朗的中国美学史着作,写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保留有一些这种批判继承的成分。三是摆脱唯心唯物机械区分,以宏扬为主的路数,以民国时期新儒学为开端,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高涨,李泽厚的《华夏美学》是其代表。(李泽厚由马克思主义者而走进儒学,从《批判哲学的批判》到《华夏美学》到《论语新注》,是一个极有意思的文化现象。)然而这三类态度,由于时代的局限,都是站在一种历史一元论演进的观点来书写美学史的,没有重视轴心时代和分散世界史的历史观。在世界史观和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实际,多多少少是脱离的,另方面对为世界史现实所推动的现代世界学术体系的变化还未曾感受。
  重写中国美学史,此时此景,成为这样一种学术活动,它把重新解读中国历史和重新想像世界未来作为重思中国美学史的重要语境。
  五、中国美学史:构想
  然而,虽然在当代世界学术的高度,重新想像世界史的未来对研究中国美学是必要的,但我并不以之作为研究美学的出发点。这是为了从理论上警惕自己的历史局限和从学理上避免六经注我。因此,研究中国美学史,虽然在客观上我们不可避免的有着自己的前理解,并像解释学所说的那样必然带自己的前理解去研究,但是在主观上我们应力图尽量做到把自己的前理解括起来,像现象学所说的那样直接面对中国古代的事实本身。只有以不为当代所用的心灵去研究中国美学史,我们得到的中国美学史才能真正为当代所用。
  中国美学史,指的是从远古到清代的审美理论史,断在中国进入统一世界史之前,不仅是强调一种中国史的不同历史阶段,更是要以轴心时代和分散世界史的观念强调中国古文化的独特旨趣。其一,呈示中国美学所由产生的基础,中国文化的自然—社会生存方式,与这种方式相适应的宇宙观,生于如此宇宙中的文化理想与目的,揭示中国文化独特性格的形成、发展及内在矛盾。其二,呈示中国审美的独特风貌。其三,呈示中国思维在审美上的独特把握方式和理论形态。
  从史的观点,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既有一致又有差别。综合起来,分呈如下:
  一、文化大线。中国文化分为三大段:1.从远古到先秦,即从远古到轴心时代,这是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定型期;2.从秦到唐,是中国文化的前期,也是中国文化性格从轴心时代的定型发展到一个高峰的时期;3.从宋到清,这是中国文化的后期,也是中国文化向新的形态转变,后因西方文化的侵入而终未完成的时期。这三段既可以断开,以得到一个历史逻辑的清晰呈现,又相互关联,自成一个浑然整体。从远古的特殊因素中,可以理解何以轴心时代的中国形成如是的文化特色,宋代转型以后,一方面后期文化在寻求自己生成逻辑,另一方面前期的逻辑仍然在后期继续推进、扩张、发展。前后期的逻辑纠缠在一起,使得对中国的认知显得特别复杂。
  二、美学要点。对中国美学来说,分为几个重要时期,一是中国美学从远古向先秦的演化,揭示与中国审美意识相关的文化重要概念如何从原始思维进入理性思维。二是先秦中国美学相关的文化结构的形成和中国审美方式的确立。三是魏晋中国美学理论形态的产生,特别是中国式的理论把握范式的形成。四是唐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质的完成,以意境理论的出现和司空图的《诗品》为标志。五是宋代中国前期审美境界继续发展并在后期文化转型新质的刺激下升腾上中国美学的顶峰,以文人画理论为标志。六是明代审美新潮的出现和进入清代后的蜕变,即以李贽为代表的晚明思想到李渔演变。七是从明代到清代,中国美学理论在小说戏曲理论的冲击下出现的新质对中国美学整体理论的贡献。八是明清以市民趣味背景下士人的生活趣味对美学理论向深度的开拓。九是中国美学在前后期的冲突中走向整合。呈现了一个多种多样的美学理论总结期和不能总结期。
  中国美学史,可以不按朝代、人物、论着一一排列,而是要着重说明:1.整体逻辑,2.发展大线,3.各审美趣味核心,
  三、讲述方式,以现代美学学科的胸怀和眼光去看待古代的材料,既不把现代美学的术语和概念强加给古代,又使古代的材料以一种现代的组织方式显现出来。如,古代的各门艺术基本未曾统一论述,但在分别论述中又确实有统一的方式,仅从丰富的材料中举一例,如,在艺术核心上,都以气为根本,在艺术结构上,都以神、骨、肉作为结构概念,在组织上,都以“品”的方式,诗品、画品、书品、文品、赋品。在现代的美学眼光中,一方面古代的艺术的美学统一性呈现了出来,另方面这种统一性又完全是按照自身的方式呈现的。
《东方丛刊》桂林30~37B7美学张法20012001张法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邮编:100872 作者:《东方丛刊》桂林30~37B7美学张法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1:28:05

[新一篇] 中國美學三十年

[舊一篇] 中國美學史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