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副部长 中国社工协会副会长 阎明复)
世界已处在世纪之交,距香港回归祖国仅有342天了。在这举世瞩目的日子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工作者相聚在东方明珠——香港,讨论共同关心的社会工作发展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代表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学院联合的各位主席,向东道主香港筹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社会工作,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还处在体制改革和专业创建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专业化程度都有一定差距。同时,中国的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必将取得新的业绩。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发展阶段。从1840年至今,为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曾经有几代人为之奋斗不懈。现在,中国已经完成了基本解决温饱,实现了现代化第一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上半叶,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即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建成现代化社会。
应当看到,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是其他国家很少遇到的;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与结构调整、体制转轨过程的重叠现象,也是其他国家少见的;这场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变革在拥有12亿人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进行,更是其他国家所不曾有过的。中国现在和将来面临的形势,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在12亿人口中,有7000多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亿多0~14岁少儿,有6000万残疾人,有近3亿个家庭。到21世纪上半叶,中国总人口将超过15亿,其中有2亿多老年人,7000多万残疾人,4亿少年儿童,与此同时,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比重不断上升。
——中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职能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和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会出现种种矛盾和摩擦。
——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压力很大。现有7亿多劳动力,存在着大量隐性失业现象,城镇失业率在3%左右,农村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在今后30年内,每年将新增900多万劳动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显性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
——中国在通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贫困这一世界性问题。目前,农村尚有6500多万,城市有1300万贫困人口,缩减贫困的任务十分繁重。
总之,中国国情为社会工作拓展领域,广泛参与、推进专业化和积极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中国社会工作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积极缩减贫困,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1.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拓展了社会工作空间
中国社会保险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等项目;其特点是多层次,自助型,充分发挥家庭的保障功能。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社会工作,形成了“政府资助和援助,单位补助,公众捐助,社会互助”的社会工作格局。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初具规模。这一制度经过10年改革,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为特征,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目前全国已有9000万在职职工参加统筹,累计养老保险基金300多亿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迅速。自1991年起步到95年底,有1500多个县启动、5000多万农民参加投保,积累保金50多亿元,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在广大非工业化农村实行这一制度,解决9亿农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伟大创举。
失业保险制度正常运转。从1987年至1994年间,有1亿多职工参加,共救助失业职工400多万人次,帮助200多万职工再就业。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试点。目标是建立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医疗保险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化医疗保险制度,并使之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
社会救济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从1993年开始,上海、厦门等城市陆续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已有20个城市实施,几十个城市正在制定方案,年内可望在100个左右的城市实行。这对于建立规范化的社会救济制度,配合企业改革,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继续深入。逐步改变国家包办福利事业的做法,基本形成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一齐办的社会化发展格局。截止1995年底,全国有各类社会福利设施4万多个,有社会福利企业5万多个,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60%以上。社区社会福利服务业成效显着。全国有社区服务设施近10万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20多万个,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5万多个,专职和兼职社工达76万人,志愿服务者达315万之多。
属于特殊社会保障的优抚安置制度日趋完善。对现役军人、伤残军人、退伍军人以及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庭、病故军人家属和现役军人家庭实行依法优待抚恤,对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实施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抚恤补助标准逐步提高。
2.缩减贫困工作成为社会参与的热点
中国始终把扶贫济困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从8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向贫困宣战。各级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普遍建立了专项资金,扶持贫困地区改善交通、能源、通讯、文化、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国家机关每年选派工作团进行定点扶贫;各级地方政府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任职;各级政府部门到贫困地区开展对口或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开展一帮一的扶贫;民政部门把单纯的生活救济和扶持生产结合起来,变“输血”为“造血”。同时深入贫困户家中做个案工作,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发挥潜能;对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劳动摆脱贫困;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纷纷向贫困地区投资办厂、捐款捐物,帮助祖国缩减贫困,等等,使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6500万人。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年,中国将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效。
3.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提高了社会工作法
制化水平
中国颁布实施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妇女在婚姻、教育、就业、劳动报酬、政治参与和人身自由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目前中国妇女的从业人数已占社会总就业人44%。中国颁布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了少年儿童在教育、医疗、防疫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特殊权利,同时规定了家长、学校、工作单位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负有的责任。随着医疗卫生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已下降到3.5%,其中城市已降至1.45%,在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中位居前列。中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国家在宪法、民法、刑法、婚姻法和继承法等法律中,对老年人的特殊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同时,国家积极发展老年福利、医疗、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创造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良好生活环境。国家颁布实施了《残疾人保障法》,保障残疾人在教育、婚姻、就业、医疗和社会参与等方面,享有与健全人平等的权利。
三、继续发展社会工作,迎接跨世纪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社会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中国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工作的发展,加强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为跨世纪的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加速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体系。
社会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也是世界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流。就中国而言,社会工作社会化的内容很多,任务也十分艰巨。主要有:社会工作对象的社会化,既要以特殊对象为重点,又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资金筹集社会化,即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要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服务设施社会化,即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设施要向社会开放,社会工作服务设施也要向社会开放,提高服务的社会化水平;社会工作队伍的社会化,即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逐步建立和壮大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同时也要加强兼职和志愿服务队伍的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成员以不同形式参与社会工作;管理体制社会化,即实行单位、部门管理和社会化管理相结合,以社会化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社会工作产业化,是中国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社会工作模式。在传统体制下,中国的社会福利服务是政府和单位单向供给的纯福利消费,福利享受者不承担任何责任。结果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养成了福利享受者的依赖性和不正确的债权观念,导致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社会福利服务产业化的探索,并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今后,要进一步规范社会工作的产业化方向,完善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
第二,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促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离社会工作实践的需要尚有很大的距离。今后一个时期,要贯彻国家、社会和社会工作团体相结合,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方针,采取学校教育、短期培训和方法技术普及等多种形式,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组织力量认真总结、研究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国外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技术,逐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和科学方法;要逐步推行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录用、聘任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制度,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管理,避免有限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
第三,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参与机制,提高社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整合,增进参与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目标。社会工作的整合必须适应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社会工作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加强宏观管理;要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促进地区之间社会工作的协调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工作主体和社会工作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调发展,社会工作的参与,要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具体指导下,鼓励和提倡社会事业社会办,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的作用,扶持和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福利服务事业;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从事社会工作的管理。要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非政府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意识。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正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和平和发展将是21世纪的主旋律。这对我们社会工作者和我们为之献身的事业来说,都将是一个明媚的春天。我衷心地祝愿世界各国的社会工作者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祝愿我们的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阔步迈向美好的21世纪。
(本文系阎明复同志在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学院联会1996年联合世界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
社会工作南昌4-7C4社会学阎明复19971997 作者:社会工作南昌4-7C4社会学阎明复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