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429(2001)01-0007-8
   1.引言
  模糊语言学在中国起步于七十年代末。学术界一般认为,伍铁平(1979)发表于《外国语》1979年第4 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是国内最早运用模糊理论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研究的论文,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此后数年间,伍铁平又接连发表了多篇有关语言模糊性的研究论文,并将其中的部分论文结集成册,起名《模糊语言学》。
  从1979年至1998年二十年间,我国学者对模糊语言研究兴趣浓厚,发表了近800篇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 不仅推动了我国语言学科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人文学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正如伍铁平(1999)所指出的,在我国这股模糊语言学研究热潮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生命力(见该书作者自序)。因此,值此新千年之开端,有必要对中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成败得失作一客观的回顾和评述,以推动中国模糊语言学研究健康发展。
   2.模糊语言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
   2.1 模糊语言学的基本内容
  模糊语言学是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运用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语言的模糊性。人类语言在其诸层次及诸方面上都存在一些与模糊性相关的问题,要求用模糊集合论去对之进行比较科学和充分的解释,人类语言的语音、语义、词汇、句法、语用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一些方面都成为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这不仅拓宽了语言学研究领域,而且使其自身的研究内容变得十分广博;一方面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运用模糊集合论来研究语言模糊性,另一方面模糊语言学提供了模糊集合论与语言学各个部分相结合的机会。我们既可以运用模糊集合论来研究语言模糊性,又可以针对语言的某一种模糊性来探讨模糊集合论的应用方法。可以说,模糊语言学研究内容的广博决定了模糊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概括地讲,作为一门独立边缘学科,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自然语言诸层次中的模糊性研究;
  2)语言模糊性的来源及影响语言模糊性的因素;
  3)语言模糊性与精确性的辩证关系;
  4)如何运用模糊集合论对语言模糊性进行定量描述;
  5)模糊语言学与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 以及如何将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学科;
  6)对模糊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作出科学的定义和区分。
   2.2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模糊语言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没有模糊集合论,也就不会有模糊语言学。所以,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以札德的模糊集合论为基础对语言的模糊性展开定量和定性的研究。
  札德在发表于《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 )杂志1965年第8 期上的论文“模糊集合”中明确指出:“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组成的一个类。”在传统集合论中,每一个集合的成员要么属于它(隶属度为1), 要么不属于它(隶属度为0)。可是,在札德看来, 对现实的自然界中碰到的对象进行分类时,经常会找不到精确判定其资格的根据。他指出:“‘美人’或‘高个子’这些概念并不能构成一般数学意义上的类或集合。但事实上,这种不能精确划分的类在人类的思维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札德提出用模糊集合的方法来处理模糊现象,来研究模糊概念。
  模糊集合论适用于语言模糊性研究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语言范畴实际上就是某一个论域中的模糊集合。范畴的核心部分是范畴中所有成员共有的典型属性(相当于集合的定义),是明确的;但是范畴的边缘(相当于集合的外延,即组成该集合的所有元素)却是模糊的,不能明确地加以确定。
  传统集合论的基础是二值逻辑。在二值逻辑中,一个命题,即一个表达明确意义的陈述句,其真值要么是真(记作“1”), 要么是假(记作“0”)。根据这种二值逻辑的集合论, 一个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是明确的。例如“老杨是个教授”这个命题, 只允许取值“1”或“0”,即老杨或者是教授或者不是教授,二者必居其一。可是,要是我们将这个句子中的“教授”改成“好人”的话,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好人”是个模糊概念,其内涵(即基本涵义)十分清楚,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判定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但这个概念的外延却是不明确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一个人要好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是一个好人。对这样的命题就不能简单地用“1”或“0”去描述其真值。札德看出了二值逻辑的缺陷,提出以“隶属度”(注:关于“隶属度”(degree ofmembership)的概念及其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详见M.Smithson,1987.Fuzzy Set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New York:Springer-Verlag.Chapter 1,pp.9-12.)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对于像“好人”、“坏人”这样的模糊概念的集合,规定其成员对该集合的隶属程度,可以取区间[0,1]内的任何实数值,即可以在[0,1]的区间内连续取值。这样,模糊集合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隶属度与之相对应。这个隶属度就构成了这个模糊集关于它的元素的隶属函数(membership function)。隶属函数可用以描述各种模糊集合,这使得模糊集合论在研究各种模糊事物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模糊集合论与经典集合论的差别在于,前者的描述对象具有边界开放和不确定的性质, 所以其函数的取值范围是一个连续的实数区间[0,1],而后者的取值只是该区间的两个端点的数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模糊集合论是经典集合论的深化和拓展。但是,经典集合论的所有定义和规则也并非都可以在模糊集合论中找到对应体。札德就注意到,经典集合论的排中律和矛盾律对于模糊集合是不适用的。
  札德的模糊集合论已在语言学研究中得到比较好的应用,本文的后面部分将提到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成果。
   3.我国学者的模糊语言学研究
  我国学者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类,(1 )对国外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译介;(2)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3)模糊语言学的应用研究(注:将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在我国已开展得相当多了,限于篇幅,本文不拟评介这方面的研究。)。
   3.1 对国外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译介
  伍铁平在他的“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分别刊《外国语》1979年第4期和1980年第5期)中最先向国内语言学界介绍了札德的模糊理论,模糊理论与模糊语言的关系,国外语言学家对模糊理论的重视以及他们运用模糊理论进行语言研究的成果。同时,伍铁平的文章已开始运用模糊理论研究英、俄、法、汉等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因此也可以看做研究论文。伍谦光编着的《语义学导论》一书第九章“歧义与语义含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5 月第一版)介绍了英国语义学家R. Kempson 在所着Semantic Theory 一书第八章“歧义和模糊”(Ambiguity and Vagueness)中对这两个语言学概念所作的区分。 伍谦光在书中用“语义含混”译其中的“vagueness”一词。 在札德模糊理论出现之前,欧美语言学界多用“vagueness ”泛指语言中的各种模糊现象。从Kempson书中的例证可以看出,她所说的“vagueness”基本上是一种模糊现象,同真正的语义含混不清是有区别的。当然, Kempson把其它一些语义现象也归入“vagueness”的范畴, 则属于她个人对“vagueness ”概念的误解。 William Alston 所着《语言哲学》(Prentice-Hall出版公司1964 年出版)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着作。该书第五章“意义的范围”以五分之四的篇幅探讨语言的模糊性,对语言模糊性作出许多独特和富有思辩性的思考。该书由牟博和刘鸿辉译成中文,由三联书店于1988年8月出版。
  国内翻译模糊语言学论着较多的是汪榕培。九十年代以来,汪榕培先后将国外模糊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着, 如J. R. Taylor 的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和S. L. Tsohatzidis 的Meanings andPrototypes等书的部分章节译成汉语,在《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上连载,让国内语言学界及时了解到国外模糊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研究相融汇的新趋向。《国外语言学》上也发表了一些对国外认知语言学和模糊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着作进行评述的文章,如廖秋忠的“《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典型》评介”(刊《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4 期)和石毓智的“《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刊《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2期)。此外, 姚小平的论文“基本颜色词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刊《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对Paul Kay和C.K.McDaniel(1978 )运用模糊集理论研究基本颜色词的成果作了全面的介绍,并结合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事实,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反思和修正。许汝民等人的论文“递差的概念及其用途”(刊《外国语》1996年第1 期)介绍了英国学者夸克等人在所着《英语语法大全》中将“递差”(gradience )概念用于解决英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这里的“递差”概念实际上是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可用于描述不同语法范畴间的渐变关系。张乔着《模糊语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对国外七、八十年代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动态作了介绍和评述(注:见苗东升“全方位地探讨模糊语义问题——评《模糊语义学》”(刊《福建外语》1999年第4期)。)。
  以上是我国学者对国外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译介情况。从总体上说,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尚未完整地翻译过任何一部国外模糊语言学研究的专着,即使是摘译和编译的工作也做得很不够,对国外模糊语言学研究的论文译得很少,国内的语言学刊物也很少刊载这方面的译文。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3.2 我国学者的模糊语言学理论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十分广博,已取得大量成果。限于篇幅,这里仅就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争论和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3.2.1 “模糊”概念和定义问题
  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初探》一文中对“模糊概念”作出定义,对模糊语言和模糊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也作了探讨。在“再论语言的模糊性”一文中,伍铁平又对历史上外国学者关于语言模糊性的论述作出概述,提出区分语言的两种模糊性(本体的模糊性和认识上的模糊性)(注:见伍铁平“再论语言的模糊性”(刊《语文建设》1989年第6期)。)。
  3.2.2 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
  在我国模糊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国内学者对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源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客观地说,三种观点本身都有失片面。
  陈保亚的“论语言符号的模糊与指称”(《思想战线》1989 年第4期)认为,语义模糊性的根源在于语言符号的指称功能。这个看法显然忽视了符号与所指物之间无直接联系这一事实。其实,符号的指称功能本身就是人类思维和认知活动或所指活动的产物。吴涌涛在“模糊理论的若干问题”(《外语学刊》1991年第3 期)中认为:“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不仅在于客体(符号的所指对象),不仅在于主体(符号的使用者),也不仅在于符号(语言)本身,而是主体和客体在语言中相互碰撞的结果,是三方面的特点同时决定的,不能只从单方面讨论模糊性。”郑通涛在“模糊语言和模糊心理”(《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4期)中认为,语言的模糊性,“其根本的原因, 在于人们心理过程的特点及方式之中”。吴世雄(1996)则认为,“语言模糊性产生于人的认识过程”。他通过对符号、所指活动和所指物所构成的语义三角进行分析,论证了“符号的意义是人脑认知活动的结果”,因此“离开了认知活动,便不存在符号与所指事物的指称关系,也就不会有指称模糊或语义模糊”(注:详见吴世雄“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6期。)。
  3.2.3 模糊词语及其语义的研究
  由于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语词及其意义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从一开始我国学者就十分重视研究模糊词语及其语义。这方面的成果较多,现分几个方面概述如下。
  3.2.3.1 对专门词语模糊性的研究。在人类的自然语言中, 最典型的几类模糊词语是颜色词、时间词、表示大小、年龄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在这几类中,研究最多的当数颜色词。除上面介绍过的姚小平文外, 还有伍铁平的“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2期)、 吴玉璋的“从历时和共时对比的角度看颜色词的模糊性”(《外国语》1988年第5期)。
  最早研究时间词模糊性的论文是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蒋跃的“时间词的模糊性”(刊《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不仅探讨了时间词的模糊性质, 而且论证了时间词模糊性产生的根源。
  其他研究专门词语模糊性的论文还有伍铁平的“不同语言的味觉词和温度词对客观现实的不同切分”(《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1 期)和“论‘海’、‘洋’和‘湖’的模糊性”(《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7期)。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专门词语模糊性的研究主要是从语义上展开,因此实际上也属于模糊语义研究。当然也有例外,例如郭先珍和王玲玲“量词的模糊性”(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4年6月总第44 期)和何杰的“现代汉语模糊量词的语义分析”(刊《汉语研究》第三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主要是从汉语量词的使用来考察词的模糊性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3.2.3.2 模糊语义研究。在模糊语义研究上, 我国学者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1)语义模糊性的本质及产生根源
  石安石在《中国语文》1988年第1 期上发表了“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一文,引发了一场有重要意义的争论。中国的外语刊物也对这场争论给予积极的回应。张乔的《模糊语义学》和王逢鑫的“我国语义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载《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334—344页)都对这场争论作了介绍。 参加争论的论文有:符达维“模糊语义问题辩述”(《中国语文》1990年第2期),许丕华、 吴博富“略论模糊语义的本质和根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石安石“模糊语义再议——答符达维同志”(《中国语文》1991年第5期), 马毅“《模糊语义问题辩述》的辩述”(《现代外语》1992年第3 期)和陈新仁“模糊语义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兼评石安石与符达维关于模糊语义之辩”(《外语学刊》1993年第1期)。
  这场论战解决了我国早期模糊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对模糊语义的本质和产生根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语义模糊性的界定以及语义模糊与其他语言学概念的区别更加明确,对于模糊语义的研究方法,比如如何运用模糊集合论来描述和分析各种语义模糊现象,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不过,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有不同意见。这场持续三年的论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深化了后来的模糊语言学研究,而且拓展了模糊语言学的影响范围。
  论述这方面问题的论着还有张乔的“词义的模糊性及其它”(载《古文字学与语言学论集》230-24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 江傅天的“对模糊语义的再认识”(《文史论坛》1986年第2期), 张黎“模糊语义刍议”(《北方论丛》1986年第6 期)和金秋“英语词义的模糊性”(《外国语》1988年第5期)。
  2)语义模糊与歧义、多义、笼统、含混、 概括等语义学其它概念的区别
  石安石在《语义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的第五章“模糊语义”中阐明了模糊与笼统、歧义、多义、含混等的区别。这方面的其它论着还有伍铁平“语言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等的区别。 ”(《语文导报》1987年第1期),俞如珍的“简论词的模糊性、 概括性和特指性”(《外国语》1993年第2期), 杨斐翡“英语中歧义与模糊的基本区别”(《福建外语》1992年第3、4期合刊)和吴世雄“应该区分词语的含混与歧义”(《外语教学》1994年第2期)。 其中吴世雄文从认知角度对词语的含混与歧义作出区分。杨斐翡和俞如珍的文章分别对英国语言学家Ruth Kempson的四种词义模糊类型的划分提出异议。
  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已经对语义模糊的本质、特点及其与其它语义学概念的区别有了清楚的共识。可是在实践上,仍有不少人将概括、多义、歧义、双关、含混与模糊等混为一谈。这方面的例子详见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综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6期)。
  3)模糊义与精确义的关系
  这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有两个。一个是伍铁平(1987)在《模糊语言学》(北师大油印本)一书的第六章中所论证的“精确性和模糊性可以共存于同一个词义的范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结论。伍铁平在“论反义词同源和一词兼有相反二义”(《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2 期)和“再论词义向其反面转化和一个词兼有相反的两个意义”(上、下)(分别刊《外国语》1991年第3、第4期)中继续对这个问题作了论述。伍铁平的论述纠正了札德等国内外学者过份夸大模糊性的错误,明确了模糊性和精确性的辩证关系。
   第二个成果是石安石在“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中对汉语常用词语的义项所做的统计调查。 石的研究结果表明,札德和Schaff等国内外学者将具有某些模糊义项的词语看成是模糊词语或模糊集的做法是不妥的,因为“人类语言的词语通常具有多个义项;在这些义项中有些是模糊的,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是精确的”,而在石文所调查的词语中,模糊义项所占比重显着低于精确义项。石安石此项研究的另一个意义是启发人们从更小的语言单位及更深层次去研究模糊语义。吴世雄和陈维振(1996)指出:“石先生对L.A.Zadeh 和Adam Schaff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但在我们看来, 在词语语义的模糊性研究中,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表示一类事物或人的词语总是具有一些模糊义项,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对作为认知对象的客观世界的类属划分(categorization,亦可译为‘范畴化’)是模糊和不明确的。”(注:转引自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4)模糊语义的形式化描述
  把模糊词义视为一个模糊集,通过对模糊子集之间的状态和关系进行描述,可以建立描述模糊语义的数学公式。尹斌庸“模糊集合论与语言研究”(《语言论文集》104-111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提出用模糊集合论对语义作出形式化描述的设想。杜厚文“模糊语义定量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 期)详尽介绍了对自然语言的模糊语义进行定量分析的模糊集合论方法。
  石安石的“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中国语文》1988年第1 期)在札德“隶属度”的基础上提出“模糊度”(即某个词语的某个意义所具有的模糊性的程度)的概念(注:关于模糊集合的模糊度的计算方法可参见贺仲雄的《模糊数学及其运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以及他和闵珊华合编的《懂一点模糊数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对语义的模糊性进行定量分析。他根据两组词语的调查数据计算了有关的隶属度和模糊度,以此比较不同词语的模糊度,进一步澄清了模糊和笼统、模糊边界与语义交叉现象的区别。周志远“也谈语义模糊度”(《中国语文》1990年第2 期)针对石安石的上述语义模糊度计算公式提出异议。他认为“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观念考虑的仅仅是边界的状况,与语义学观念似有不合”。周文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度观念,即把模糊集看作是由某个模糊集的边界状况与核的状况(大小)二者共同决定的东西(注:一个模糊集合A的“核”指在论域U中隶属度为1的全部元素的集合。一个模糊集合A的“边界”也是一个模糊集合,它等于A的支集减去A的核。见周志远“也谈语义模糊度”(《中国语文》1990年第2 期)和贺仲雄的《模糊数学及其运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周文根据这个新观念得出了新的语义模糊度计算公式。
  张乔在“Fuzzy词义”(载《古文字学与语言学论集》245-25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和《模糊语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中也介绍了运用模糊集论定量描述模糊语义的理论和方法。张乔还将广义量词理论引入模糊量词的语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广义量词理论的四大语义普遍特征和单调性对模糊量词也很适用,但在处理量词的模糊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注:张乔“广义量词理论及其对模糊量词的应用”(刊《当代语言学》1998年第2期)。)。此外, 中山大学周海中也提出用模糊集合论和图论的方法解释自然语言的模糊语义现象。他就模糊语义变量所作出的一个科学假设,被命名为“周氏假设”(见《科技日报》1987年10月3日第一版和香港《晶报》1990 年5 月31日第一版的报道)。由此可见,模糊语义研究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5)模糊语义的语言学研究
  伍铁平(1999)运用多种语言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语义模糊。他在不少论文中还运用比较词源学的方法研究动植物名称、天体名称、亲属称谓和颜色词在词源义上表现出的模糊性。运用比较词源学方法来研究语义模糊性的还有吴玉璋的论文“从历时和共时对比的角度看颜色词的模糊性”(《外国语》1988年第5期)。
  从语义场理论出发研究语义模糊性的论文有陈新仁的“模糊语义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外语学刊》1993年第1 期)和文旭的“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外语学刊》1995年第1期)。
  文旭和匡方涛在“论语义的动态模糊”(《福建外语》1996 年第1期)中从语义的历时变化及语词的实际运用角度考察了语义模糊的动态性。从语言实际运用中考察语义模糊特性的论文还有刘春雨的《论模糊语言及其交际功能》(《汉语研究》第三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庆云、张志毅在“义位的模糊性”(《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中指出:“模糊性寓于各种语义单位之中:义位、义素、语素义、义丛、句丛、言语作品义、附加义。”他们研究了义位模糊性的根源以及词义范畴中义位模糊性和精确性的相互转化。这项研究可视为对石安石(1988)调查结果的呼应。对义位模糊性研究得比较系统的是贾彦德的《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该书第七章“语义的明确与模糊”将义位分成语义明确、语义基本明确和语义模糊三种情况,分别进行探讨,并从义位出发对语义概括、歧义和模糊作出区分。贾彦德还发现:“义位的模糊与明确和义位属于什么样的义场有直接关系,是由义位的义素结构和性质决定的。”
  6)模糊语义的认知分析
  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在我国的兴起,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引入模糊语言学研究。在模糊语义的认知研究上,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 期)提示了人类的类属划分(范畴化)对语义模糊的影响,论证了人类的类属划分具有生理和文化基础,以及由类属划分所得到的语义范畴具有“家族相似性”和模糊性。这方面的论文还有文旭的“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福建外语》1999年第2期)。
  3.2.4 语音和语法的模糊性研究
  语音学中元音和辅音之分、音位的划分以及语法中词类的划分、词与非词之分等都涉及模糊性问题,都可运用模糊集合论加以研究。
  尹斌庸“模糊集合论与语言研究”(载《语言论文集》104-112 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把“元音”、“辅音”、“词”、“非词”这些语音学、语法学概念都看作模糊集合,提出用模糊集合论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用模糊集合论解决英语名词可数性的成功事例是何自然的“英语名词可数性的模糊界限”(《现代英语研究》1986年第1期)。 徐盛桓“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些趋势”(《外语教学》1992年第4 期)对此做了方法论的阐释。他认为,模糊数学的方法可用于对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使人们对可数性、主语性、宾语性等语法现象有更确切的认识。宋志平、唐邦海“渐变:探讨语法中模糊现象的新途径”(《外语学刊》1991年第1 期)用“递差”概念详尽分析了词类之间或词类内部的渐变,句法结构的渐变,句和词之间的渐变。该文中的“渐变”也就是我们在上文所说的“递差”,它们和另一个语言学术语“梯度”一样,都是英语语言学术语“gradience”的汉语译名,表达的概念是相同的。 陈新仁的“试论语法结构的模糊性”(《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则认为宋志平、 唐邦海的上述论文“把语法结构的模糊性等同于渐变性是不妥贴的”,提出要严格区分语法结构的模糊性和语义的模糊性,主张从语法结构本身入手来研究语法系统内部的模糊现象。
  此外,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也被用来研究语法的模糊性。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 期)运用原型范畴理论研究汉语的词类,构建了一个基于原型理论的汉语词类系统。
   3.3 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特点
  我国学者在定性研究上比较成熟,成果较多,特别是基于汉语的对比分析方法更受到赞誉。概括说来,我国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的特点主要是:
  1)以汉语为基础的跨语系对比及词源对比研究。 这类研究又分为共时对比和历时对比两种。其中,伍铁平将模糊语言的共时对比同修辞学、词汇学和词源学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把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 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不仅涉及几乎所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而且还与文艺理论、心理学、人工智能、逻辑学、美学、语言教学、控制论等众多学科相联系,并在这些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 又有微观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另外还有大量的应用研究。
   4. 结语
  我国学者的模糊语言学研究已开始在国际语言学界占据一席之地,他们已在国际语言学刊物上发表了一些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波兰波兹南出版公司出版的《语言学和东方学研究》(论文专号)第1 集(1991年出版)、第2集(1995年出版)和第3集(1999年出版)均收入中国学者用英语撰写的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 我国学者张乔以她的一部长达319 页的论文《模糊限制语的语义研究》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还在荷兰的《语用学杂志》上用英语发表了“模糊性、含混性、概括性和歧义”一文(详见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一书的第十八章第418页)。
  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已同认知语言学、神经网络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研究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边缘学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世纪里,模糊语言学的形式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将会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对今后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提出下面几条建议:
  (1 )加强对国外出版的模糊语言学及相关学科出版物的译介工作,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提高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
  (2)应当兼收并蓄各种现代语言学理论以及世界上各个国家、 各种语言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将它们吸收、消化并运用于汉语的模糊性研究。单一语系的研究成果不足以阐明语言的普遍规律。
  (3 )模糊语言学研究必须不断吸收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新成果,必须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形式化水平。这样不仅可使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国家的科技进步中有更高的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模糊语言学自身的学科构建。
  收稿日期:2000—2—14;
  本刊修订稿,2000—10—5
外语教学与研究京7~14H1语言文字学吴世雄/陈维振20012001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L.A.Zadeh)受模糊语言的启发,于1965 年创立了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一经诞生,便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影响,模糊语言学就是在运用模糊集合论研究模糊语言中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从1979年至今,我国学者已发表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近800篇, 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模糊语言学研究体系。本文拟概述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新方向。模糊/语言学吴世雄 陈维振,福建师范大学  通讯地址: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京7~14H1语言文字学吴世雄/陈维振20012001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L.A.Zadeh)受模糊语言的启发,于1965 年创立了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一经诞生,便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影响,模糊语言学就是在运用模糊集合论研究模糊语言中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从1979年至今,我国学者已发表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近800篇, 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模糊语言学研究体系。本文拟概述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新方向。模糊/语言学

网载 2013-09-10 21:27:27

[新一篇] 中國模糊語言學的理論研究述評

[舊一篇] 中國武術的文化特征與發展前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