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 春秋晋国太史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有良狐村,即其故里。


    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竟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当时的史官与后世大有不同,他们既典史策,又充秘书,即协助君臣贯彻执行治国的法令条文。传宣王命,记功司过是他们的具体职责,兼有治史和治政的双重任务,实际就是具有褒贬臧否大权的文职大臣。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君臣大义,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故董狐定之以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


    这是因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掌握国命,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以礼义为违合的书法原则,早巳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井非都能受到赞扬,而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齐国太史就因写了权臣崔抒的“弑君”之罪,结果弟兄二人接连被杀。董狐之直笔,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此,孔子赞扬他,后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这种精神已为后吐正直史官坚持不懈地继承下来,成为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直笔的含义逐渐摆脱了以礼义违台为内容的书法局限,从司马迁开始,赋予了它“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具备了唯物史现的实质。这一传统为后代进步史学家弘扬发展,编着出许多堪称信史的着作,是我国史着中的精华。其开启之功,实源于晋太史董狐不畏强权,坚持原则的直书精神。


网载 2013-09-10 21:24:58

[新一篇]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英年早逝的初唐詩人

[舊一篇] 蔡侯之紙天下揚,身居列候,位尊九卿的東漢權宦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