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六至七岁上小学一年级,由原来的自发口头语言学习转向自觉地和有目的的“学说话”时期,因此,专家们将这一年龄期称为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年龄期”。
对小学生来说,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个大阶梯,他们已经能够掌握本族语音,词汇量迅速增加,所使用的句型较多且语句较完整,并能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个阶段,应重视儿童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努力开发儿童潜在的语言能力。语言发展需要环境,富于刺激性的环境,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丰富的语言环境会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促使儿童多听、多看、多说、多模仿,让其有机会接触外部世界,亲自去观察和鉴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年级是个关键年龄时期,而语音能力的培养当从训练学生学说话开始。
按“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发展过程,我们应借助儿歌、谜语、快板、故事等形式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这些形式语言简洁明快、易懂易记,经常进行这样的语言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地会用其中的一些话。如:我把硬纸板剪成多种动物形状时,一个学生高兴地说:“老师心又灵手又巧!”这是快板中的一句话,孩子用得很恰当。还可通过游戏的形式实施,先让学生尽情地玩耍嬉戏,然后选择时机中途停止游戏,接着现场指导学生复述,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说的话都说出来,意思要表达清楚,用词要恰当。说得好的地方及时称赞,这样,既树立了学生继续往下说、力争说好的信心,又调动了其他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课后要求学生把说的话都写下来,写得好的读给大家听。低年级学生喜欢创造性游戏活动的同时,特别喜欢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喜欢自编故事和参加各种活动。可先让学生表演一个小品、一个童话故事的片断,演毕,让学生立即把主要情节说出来,或复述一下所演的小品,简评剧中故事中的人物等,这样在表演、观看、说的过程中培养其语言创造能力。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有了亲身感受,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会把见到的或感受到的事物、情景,说给大人或同伴听。在这个时期,让学生讲述一组连环画的内容,并想出一些可能的故事结局,及时评讲。指导学生课外亲自动手收集画片,本着以兴趣为动力的原则,积累材料,收入专门的画册内,然后观察图片内事物特征,简单地写几句话,要求表达清楚,说完整话,用词恰当。这样,既练了笔、提高写作能力,又拓宽了视野,受到美的陶冶。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色彩鲜艳、逼真传神的插图。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接着让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同时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电影电视上的画面,让学生组织语言把看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既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又把语言文字与一些抽象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体会语言的妙处。课外,要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让学生自己动手绘画,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等,鼓励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物体贴画,既动了手,又动了脑,手脑并用,通过眼看心想口述,一则小短文便脱颖而出。
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口头语言基础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使之乐于把认为有趣的事物讲给别人听。这样会很快提高其口头作文水平,为以后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内蒙古教育呼和浩特G39小学各科教与学陈彬20002000 作者:内蒙古教育呼和浩特G39小学各科教与学陈彬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