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规范之辩证——广东社会用语建设的思考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局面。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为活跃、毗邻港澳而方言歧出的广东社会,其语言文字应用的复杂性,更为令人关注,而且不少人为之忧心忡忡,非议甚多。因为人们只要流览街头,突破原有语言文字规范的现象俯拾皆是。错别字以及篡改成语等不堪入目;繁体字或又繁又错的汉字泛滥成灾。
  在我们关注到广东社会用语违规现象的负面效应之际,还应该注意到其正面效应。这种效应归结起来主要有:
  第一、在社会变革中,特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在及时创造或引进的词语中,不乏符合汉民族语言习惯和汉语文化精神的词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的士”。由于这是一个引进的又是以粤方言音译的外来词,所以很快地在教科书里就被打入另册,并被作为不规范词语的典型,同时力图以“出租小汽车”或“出租汽车”取而代之。但是,人们只要回道“的士”传入的历程就会发现,将“的士”打入另册的主观意图并没有遏止住它的风靡全国,以致《汉语大词典》和新近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不能不将它作为一个词条收入。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首先就在于“的士”的双音节符合现代汉语词语的双音化趋势,累赘的“出租小汽车”或“出租汽车”明显有悖于汉语从双从简的构词心理,而且还有指称不明的毛病,因为它是一个歧义短语;其次,“的”在修辞中就有亲昵、小巧玲珑的效果,“士”本就含有“高雅”的义素,二字合一,不论在声响上还是在形象上,都暗合了出租小轿车在国人心目中那种小型而高雅因而令人倾慕的心理;再次,人们在语言实践中又不能像对待其它音译词那样较快地创造出双音的而且能优于“的士”的意译词来取而代之,于是“的士”不能不独领风骚,风行神州,最后,在前述三个原因的合力下,再加上汉民族联想、类比、引申思维方式的制导,在语言实践中,“的”字很快地又被赋予以新的含义,以致在口语中能不违背汉语构词心理的前提下迅速衍生出“打的”、“面的”、“摩的”等词语。可见,“的士”的违规历程,既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又扩充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其效应是正面的、积极的。
  第二、在社会变革中,特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讲求效益,在词语的违规调配中有意无意地发掘出并继承和弘扬了汉语固有的文化传统——以汉语“神摄入治”文化精神为本的言简意赅的词语组合,创造出许多言简意赅的新组合,发挥了并将进一步发挥汉语的最大经济效益。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首先在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中而后在一些文章中突破语法教科书所谓的“不及物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的规定,仿照原先被人为限定在“繁荣市场”、“端正态度”、“丰富词汇”等狭小范围的这一类所谓的“形容词+宾语”的组合,创造出了诸如“服务全运”、“清洁广州”、“健康身体”、“粤菜火红北京”等新的词语组合,并迅速地被人们所认同并不断类推。究其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是一种讲究低投入高效益的经济,在用语上不能不追求言简意赅,正是在这种有意识的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人们无意识地而较集中地回归于汉语的固有的文化传统中。
  由上可见,正如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语言的任何违规也是具有两面性。汉语汉字历史上任何一次违规无不具有两面性,而且它总是在这种两面性的辩证运动中顺应着历史潮流向前发展的。
  同理,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会用语的违规现象,我们也应该持辩证的态度,应该看到广东社会用语正是在违规之两面性的辩证运动中不断丰富着汉语的词语、不断发掘、继承和弘扬着汉语的文化传统。
  第一、对汉语汉字应用的负面性违规,应该从严。如:滥用错别字、滥改成语、滥造乱崇用洋崇古心理词语、滥改乱用标点符号以及其它常识性错误的,一经确认,就得限期纠正,有的还应该借助行政的手段。对汉语汉字应用的正面性违规,则应该扶植,并以此来修正原有的规范。
  第二、对汉语汉字应用之是非优劣的评判,不应该只以原有的规范或本本为唯一的终极的标准,而应以社会的实践,特别是汉语汉字本体的文化精神为终极标准。凡符合汉语汉字文化精神的就是优的,否则,便是劣的。
  第三、语文工作者应该努力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立足于汉语汉字的本体上,以是否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汉语汉字的文化精神为尺度,将汉语汉字置于动态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分析,及时总结,适时引导,尤其要能够及时地对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是非优劣作出符合汉语汉字文化精神和汉民族语文感受的因而是穷原竟委、切合本体的理论阐释。
  第四、汉语汉字应用的高质量是建立在全民的语文素质之上的,而目前全民的语文素质恰恰令人忧虑。这个问题,既牵涉到我们现行的各级语文教育的体制、目标、方法、内容、教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又牵涉到我们的政府和国人实质的而不是口头的将汉语汉字置于何种社会地位的问题,还牵涉到我们国家和社会当今的育人、用人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将人们的汉语汉字素质置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对此,希望得到政府和国人的重视、思考,以求早日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汉语汉字应用的规范问题。
  
  
  
广州日报⒀H1语言文字学杨启光19971997 作者:广州日报⒀H1语言文字学杨启光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22:06

[新一篇] 語言學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舊一篇] 語言本質的再認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