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译文]  如果有人能够知道,美好的春天归去何处,请他把春天唤来与我同住。 

   [出典]     北宋  黄庭坚    《清平乐》

       注:

       1、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注释

   行路:指春天的行踪。

   因风:顺着风势。

   唤取:唤来。取,语助辞。 

 

     3、译文1: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

   译文2:

   美好的春天回到了何处?悄悄地走了没有行踪去路。如果有人能够知道,美好的春天归去何处,请他把春天唤来与我同住。

   春回没有踪迹谁能知?除非问婉转鸣叫的黄鹂。黄鹂百啭无人明白,它只好乘风飞过蔷薇花去。 

 

 

  4、黄庭坚生平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5、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 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6、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全词以诘问句开头,颇引人注目,问春天归向何处,为什么没有留下回去的行踪?一开章即点明题意,是伤春悼春。“寂寞”二字,写出春归的无影无声,同时也暗示出词人的孤寂之情。“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是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然而,“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词人为了到处寻找春的遗迹,于是便去“问取黄鹂”。为什么寻春要问黄鹂呢?黄鹂鸣于春夏之交,该知道春天的去处吧,这是其一;冯贽《云仙杂记·高隐处书》中曾记载:“戴禺页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词人在这里借黄鹂来抒发自己的心胸——形势不利,老大无成,春风得意的往日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只有隐居山林,自得山水之乐,这是其二。当然这种归隐之念,很难为世人所理解,因此黄鹂啼叫虽然十分宛转好听,但也无人能解,留给词人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最后两句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在这首词中充满了“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的感慨,然而用笔含蓄。全词是自问自答的形式,在自问自答之中饱含忧怨、惆怅之情。作者以词来抒写胸怀,颇受苏轼影响,这对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来讲,起了良好的作用。(王剑)

 

 

   7、一代一代人,留下的清词丽句豪言壮语,经岁月锤打,光阴磨练,越发显得气韵流转。缠绵伤怀的文学家多是我喜欢的,疏朗高阔的诗人更是我所痴迷的。

黄庭坚就是一个很有性格的诗人,越到晚年越有苏轼词风。他有首《清平乐》特别有意趣: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我似乎能够看到,诗人在吟哦时的那番神情与仪态。

他伸手呼喊着朋友,一起在船上或者空阔的庭院里。院里可能有棵古梧桐树,清风吹过,枝叶落下。他们喝着黄酒对着诗文,有人感叹了。秋来冬至,天气渐寒,难免会有人生出寂寞、行路艰难的感叹。

黄庭坚呢,应该是劝慰着说道,且放开怀抱,谁知道春天跑到哪里去了?知道的请说出来,请春天回来,与我一起住。他大笔一挥或是口占一首,留下了这洒脱清新的小品之作。

冬至过去,春节也要来了。三百六十日的旅行,若有人知春去处,那人,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在这世间,心中为春天留有一个位置,等它归来的人。

 

 

8、女人如春,魂牵梦绕,“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9、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魂牵梦绕,“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10、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是啊,在这春末时分,每每读到黄庭坚的这首《清平乐》时,心里总会生出对时光的感怀,希望春天能够在你我身边待得再久一些。直至我们到了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尽管此时已经过了油菜花开的时节,但进入婺源,映入眼帘的便是满目的绿色,清新的空气扑鼻而入,鲜红的杜鹃花、纯白的栀子花三三两两的簇拥着,遍及山间瀑布下、小桥流水旁、古村人家中。心情瞬间就明亮了起来,春天的困乏与坐车的疲劳也一扫而光,原来油菜花开过后的婺源依然是五彩缤纷……

 

 

11、 四月,一股莫名的暖流在内心深处涌动。我多想在雨中绽放成娇艳的蔷薇等你,纵然默默无语,我还是相信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是未唱出来的歌,是发自心底的歌。蔷薇花儿在风中浅浅吟唱,“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2、 春天的风不再冷酷,有“风度”的为花送了行。春芽已爬上了树梢,翠绿翠绿的,掩埋了残花飘落在土壤里的悲哀。你上演,我落幕,擦肩而过只为衬托这个季节的颜色;你姗姗来迟,我匆匆而去,凝眸里只为那美丽的错过……

  更相信繁花盛开时这只是个美丽的梦幻,虚无缥缈得抓不住一片花瓣。落花纷飞落下了纷纷泪滴,也掩埋了一地的相思。

  这边,蝶飞的日子才刚开始,蝴蝶为花朵飞出了美丽,盘旋了旋律,可是花却无意。

  在这个季节谁都美丽,可是谁都没有留住一个美好的结局。轻轻的来,悄悄的去……

  谁都哭泣在风的时间里,飘落的花絮是春天的记忆,让相遇在春天的人彼此铭记。

  唱完了春天的歌曲,写尽了春天的诗句,什么都齐聚在春天里。春天已经变得太过拥挤,欢天喜地,失落忧郁。

  落花已去,春将归去,春会消失在风里。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3、 在又一个新春到来的时候,我不由地想起一首诗:“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正在脚下,但分分秒秒在缩短。明天是希望,是召唤,是挑战。”想起这充满激情的诗句,犹如风铃在耳边响起,那么悦耳动听,又那么催人奋进!从古至今,人们面对时光的流逝灵感如潮,曾留下多少妙不可言的感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一种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惆怅;“哪得长绳系白日,年年月月俱如春”,“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反映的是一种幻想留住时间的渴望;“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则是一种积极进取而又极富辩证法的人生华章。

 

 

    14、风和日丽下,幼嫩的七彩花蕾含苞欲放,即将争相斗妍的纯美精神在鸟语声中让你流连十分同时又让你感怀万分。江山如此多娇!江南更是娇中之娇!唯有在春的季节,在乡间田园,在江南原野里领悟感受,那是一幅好山好水好景好风光江南水彩。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这种寻找春光美色的感慨,对于正处于春在岁岁年年的我们来言,不正素描了人生是有限的短暂而有无限的感怀吗?

    时光如春水东流东逝,匆匆太匆匆。把握春天的命脉等于把握人生的命脉,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耕耘的季节。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在品味古人的名词佳句的同时,我们应该珍惜春天般的岁月,走出朝也思暮也想的虚幻醉意,摆脱缥缈的幻影,走进春天,在大自然中感受春的美好,在春风中你会飘然微醉,在春雨中你会怡然陶醉。

    在春天,撒播一颗壮志,一颗野心!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0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