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译文] 农夫一天劳作辛苦,傍晚扛着锄头回到家;互相见面时,拉拉家常谈天说地,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出典]  王维  《渭川田家》

  注:

  1、《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注释:

     渭川:即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田家:农家。

   墟落:村庄。

   穷巷:深巷。

   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荷(hè):肩负的意思。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3、译文1:

     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村中一位老叟,拄着拐杖倚靠在柴门前。等候放牧晚归的牧童。吐穗华发的麦地里,传来野鸡的阵阵呜叫声。桑树上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此情此景。怎能不羡慕隐居的安详,吟咏着《式微》的诗章,意欲归隐又不能如愿,心绪不免紊乱惆怅。

   译文2:

   斜阳照在村落里,披着夕阳的余辉,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里。村中一个个的老年人,柱着拐杖倚靠在自家的柴门前,了望等候着外出放牛羊的牧童。田野里的麦子即将抽穗,不时地从野地里传来野鸡的鸣叫声,蚕树上的桑叶稀稀疏疏的,蚕儿就要吐丝结茧了。在田里辛劳一天的农夫们,三三两两地扛着锄头回到了村落里,见面时相互打着招呼,亲切絮语,依依作别。看到此情此景,如此安逸的田园生活怎能不让我羡慕呢?我不禁怅然地吟咏起了《式微》的诗章。

  译文3: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译文4:

   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

 

   4、王维生平见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5、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的诗句,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面这首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间,他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6、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渭川田家》
  
  田园生活,在夕阳晚照时映红的村落里,在放牧归来的牛羊走进的小巷中。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孩子,拄着拐杖,倚着门扉,等着他们回来。野鸡在鸣叫,吃饱了桑叶的蚕也开始渐渐休眠,荷锄归来的农夫们彼此寒暄,悠游地聊着家常。一切都被夕阳镀上了金色。也在这醉人的金色中,体会到一种闲适与安详。

  “夕阳返照桃花镀,柳絮飞来片片红”。在这美好的景致面前,诗人禁不住羡慕农村生活的悠闲与安逸,在这样的时空里,忽然想起《式微》。《式微》乃《论语》中的名篇,“式微,胡不归?”意思就是,天黑了,怎么还不回家?很多评论都说王维的这首诗表现了他的退隐精神。但纵观王维一生,他厌恶官场却又不能决然而去,所以始终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陶渊明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守园,看似简单,其实都透着不寻常。繁华落尽,能够守着恬淡生活固然是好事;但能将这“淡而无味”的生活守到云开雾散、甘之如饴的地步,却并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清净的思想,绝尘的灵魂。

  而王维,站在世俗的拐角处,用佛学的理念来弥合了官与隐之间的缝隙,将田园的乐趣发挥到极致,建造了属于自己的“人间乐园”。而乡村,也因为有朴实的感情,热烈的骄阳,劳累后身体的疲惫与心灵的轻松,而受到人们的喜欢。古代如孟浩然、王维等诗人,都能将自己的情怀放置在山水田园间,呼吸自由的空气,感受生命的真实。
  
    而生活在现代都市拥挤的街区里,人们似乎更需要心灵的释放、田园的乐趣。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虚拟的空间经营自己的菜园,房前种一片香草、花果;屋后养几头牛羊,鸡窝里还要买几只下蛋的芦花鸡。在那些年轻人喜欢冲浪、遨游的开心网、校内网里,这些所谓“不切实际的生活”,都深深地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学者李新宇曾这样评价现代社会,“人被高高地悬在城市的高空,找不到脚踏实地的感觉。”可能正是因为这份虚空,所以才有更多的人迷恋网络,钟情于在虚拟的时空构建自己的“桃花源”。

  然而,无论是古代的山水田园,还是现代社会的虚拟空间,真正能够让人放怀自在的乐园,都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正如林清玄先生曾说,“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广大,书房就广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

  所谓的田园生活又何尝不是呢?(《最风流,醉唐诗》李会诗)

 

   7、 同样写晚归,王维笔下的农夫是“相见语依依”,轻松快乐;陶渊明却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清晨就去除草的陶渊明,到了月亮升起才回家,走在田间小路上,衣服都被夜露打湿了。这种亲自耕作的辛劳、艰苦,王维自然没有体会。他眼中的乡村生活,只是一片淡泊无拘、恬然自乐,让他心向往之。

 

   8、乡村依旧是记忆拼图的原形不变,空气中散发着黄昏时分的醉意。我呼吸着沈从文所言的“泥土气味,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在披着霞光的绿绒席地上漫行,脚步虚软无力,仿若醉汉蓦然卧倒,投入大地的怀抱。微醉的我仿佛对这个落后的、贫穷的、人烟稀少的、蚊子特多的普通乡村,有了一种淡淡的莫名迷恋。 “斜阳照墟里,穷巷中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雉雎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乡村,随处皆诗意盎然,令人沉醉。而三分醉意七分醒的我,却无意于学王维怅然呤诵:“式微,式微,胡不归”想像着千百年来一向低调,默默无闻的大地,总有被遗忘的那些曾经飞扬吧。

    远处,炊烟缓慢而笔直的升上高空,一阵风吹过,却未被冲散,反而冲我做了个鬼脸,然后乖着下面源源不绝的热气,直上云霄。

 

  9、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一首王维的《渭川田家》道尽了田园农家的无限风情。厌烦了城市的喧嚣、工作的忙碌,内心深处向往着悠闲的农家生活,虽不能在田园长久生活,但享受片刻的宁静也是惬意无比!周末,约三五好友,去水蜜桃之乡——阳山,垂钓一番,感受蓑笠翁的乐趣;鱼塘边围着炭火,和几个朋友喝酒、聊天,本身的意义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和平时忙碌的朋友们一起享受田园的恬静!

 

   10、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村民由单一的农田劳作也逐渐发展起旅游业,他们的热情好客使人无法忘怀。“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一派温馨宁静的风光,更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这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11、难忘的还有自习的时候搬岀拐手椅在田边看书,听着农民赶牛犁田的吆喝,很有“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田园意境。

 

   12、在朝廷和青山绿水间的来来回回中,他淡化了宦海沉浮的得失,将钟情的山水田园风情,以画家独特感受,写了出来,让人读之如见其画。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春之画。秋日里“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情形,以及“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景色。读诗的同时,又像是在欣赏一幅幅清新、平静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写意画。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真美,那“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的深幽,还有“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清澄入幽梦,破影抱空峦,”的惬意。烦恼与苦闷在其中能得到抚慰。

    用诗叙述着自己的人生轨迹,讲述了在仕途中挣扎失望后,让自己归于平淡,在大自然怀抱里,在佛道清修中寻觅平静心态的人生。也许,在他看来“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何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就这样淡淡的,坐看山水,笑弹冠。

  读他的诗,心总是平静的。这,抑或是他的初衷吧?

     他是谁呢?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1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