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   江水潮涨,漫平两岸,江面变得浩浩荡荡,辽阔无边;顺风的白帆,远远望去,好像悬挂在碧蓝的空中。

   [出典]     王湾  《次北固山下》

   注:

      1、《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注释:

    次:这里是停留的意思,指旅途中停宿。北固山:在现在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地势险要,倚长江而立。

    青山:北固山。

     客路:旅途。

    潮平: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

    风正:指顺风。

   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乡书:家信。

    何处达:送到什么地方。

   归雁:归来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边:唐代口语,意同“处”,泛指某处。

   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3、译文1:

  行客要走的道路呀,就在青青的北固山之外,碧波荡漾的长江之上。江水潮涨,漫平两岸,江面变得浩浩荡荡,辽阔无边;顺风的白帆,远远望去,好像悬挂在碧蓝的空中。红日从东海上冉冉升起,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译文2: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译文3: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4、王湾 ,唐代诗人,公元693年~751年,字号不详。唐代大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5、王湾(693~751),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喻守真在《唐诗三百首详析》中说:“王湾,洛阳人,先天中进士,开元中分校秘书,终洛阳尉。”曾经两次参加朝中校理群书工作,后任洛阳尉。王湾成名很早,往来于吴、楚之间,着述很多。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作于此时。这是一首写风景的诗,作者就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即所谓的即景生情。在旅途中,有感于江南春早,旧年将尽,远行未归,触发思乡情怀的一首抒情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暖了,春来了,飘流他乡的游子舟行于“青山”之外,扬帆于“绿水”之前,清新而又明快,令人赏心而又悦目。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描绘一幅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画卷,与下联的“两岸”、“一帆”对水陆的描写有着密切的联关系,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也为后文触发诗人的乡愁设下了埋伏的一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联完全是写景,积雪融化,汇集了千山万壑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此而愈发宽广,再加高高挂起船帆,使得江面愈加辽阔。辽阔的江水衬托着“一帆”,勾勒出一幅鲜明壮美的大江行船图画。“平”、“阔”、“正”、“悬”堪称为诗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联为即景生情之关键,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乡做客日久,自然引起归乡愁思,诗人把浓浓的乡情巧妙地融入于“海日”、“江春”之中,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乡之情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因此自然地引出尾联的盼望托雁传书。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借鸿雁传书以寄托无尽的归乡情思。这一联是中间两联景物描写所触发的思想之情,即景生情,也是对首联的照应,使作品中所描写的客观景物通通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


  作品不仅清新流畅,容情于景,即景生情,同时又具有极其鲜明合理的层次性,诗中的任何两联之间都有着鲜明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调换。

 

 

 

   6、“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世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全校上下正在凝心聚力,笃志强校,力争经过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国内有较大影响、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8、如何看待目前市场缺少热点但尚有潜力这样一种特殊情况?不妨借用一句唐诗来形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此时此刻,别无选择,只有把正方向,千帆竞发,谁拔头筹,就看弄潮儿的好身手了!

 

 

 

     9、今天,站在北京或者台北,回顾两岸关系,不禁要惊讶地问道:之前两岸之间呈现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的恐怖景象,今日何在?一切都消失了,如同幻影。今天,该用什么词句来形容两岸关系?大概最为形象的就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仅是绘景名句,还是不可多得的砥廉砺志的名联。她告诉我们,做官必须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必须恪守公平正义,为官清正,才会潮平路阔、前途平坦、一帆风顺。

 

 

 

   1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这是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日渐春暖,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愈显阔大……这种时序交替之际高朗壮阔的景象,映衬出我们正在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走上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1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王湾的句子,旅途中的诗人立身船头,见春水初生江面尤显宽阔,加之风头正劲船帆鼓满,感于此景,便瞬即生出些许慨叹:时间流走、新旧更替,忙碌奔波的不经然间,春天已泛上了这辽阔的江面。言及校本文化建设,笔者堪堪借此一用,聊作表述即为:校本文化建设推波助澜,正可让师生开阔眼界、丰富内涵,顿见学校形势发展之可喜;风正路宽,前行路上正可运步如风、洋洋得意。

 

 

 

   1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进的方向已经明确,前进的航道已经打开,正待我们扬帆破浪。
 

 

 

   1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希望就在前方!

 

   1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让人们清晰看到,一幅壮美的画卷已缓缓展开——千山万壑,积雪消融,在辽阔的江面上,改革的巨轮正扬帆远航……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54

[新一篇]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舊一篇]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