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馆「百年民国」纪录片 民国99年元旦电频首播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国史馆长林满红25日宣布,制作耗时1年,访问12位两岸知名学者的「百年民国—民主的历程」历史纪录片,将于99年元旦假期在电视频道首播。

她指出,本片远赴美国国家档案馆翻拷历史影像画面,突破困难前往中国大陆历史现场取景,包括清末广东谘议局、民初国会旧址、孙文南京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等地。其中民初国会旧址,现在是大陆新华社在使用,此次能够顺利取景拍摄,相当不容易。

12月25日正逢行宪纪念日,国史馆在下午2时30分假「玫瑰古迹:蔡瑞月舞蹈研究社」举行公开发表会,中央研究院士张玉法与近代史研究员张朋园教授,现身说法并推介本片。

本片是国史馆今年度继「存亡关头—1949年的中华民国」之后,所继续推出的国史影音纪录片系列作品。

内容阐述清末知识分子如何想象西方民主、清末革命、立宪与实力派军人三派势力如何牵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随之而来的民初国会议员的选举过程与政局乱象,如何使国父孙文改变对中国民主进程的看法;1930年代的训政与党治经验,世界局势影响下的法西斯风潮如何席卷中国,引发知识界的民主与独裁论战,以及战后起草「中华民国宪法」关键人物张君劢的思辩内容与立宪过程。

国史馆长林满红表示,社会由惊涛骇浪走向平顺幸福,希望藉影片唤醒国人珍惜民主成果。她说,中华民国宪法自60年前开始实施,对民权制度有所保障,立下重要里程碑。这部纪录片选在行宪纪念日公开发表,别有一番意义。

她强调说:「事实上,我们承接的是英美式的宪法,因为它有这样一个英美式的宪法精神。我们在台湾时期虽然有戒严时代,有点偏离,但后来我们又把它拉回来。这个影片里面在讲最后张君劢如何把英美式的宪法精神再拉进去,那部分我觉得也非常珍贵。」

林满红指出,中华民国即将欢庆建国百年,本集将介绍政府迁台以前民主宪政发展过程,明年推出下集,则将聚焦于台湾民主发展的成就,为建国百年系列活动共襄盛举。「除了中文版,这部纪录片还有英文版和日文版,希望让其它国家更加了解中华民国的历史。」

中央研究院士张玉法说,对于历史学者而言,由国父孙中山先生制定的中华民国军政、训政、宪政民主发展历程,是一段血泪斑斑、而充满辛酸艰辛的奋斗史。

清末民初的选举人员,工作是教导「写名字」,而张玉法在抗战胜利后,亲眼看到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在校园中「作票」的过程,他庆幸国家现在总算走到民主了。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员张朋园表示,民主政治须经漫长演变,台湾民主政治虽算成功,但绝非偶然而得。到1949年政府迁台后,再加上本土民主观念成长,才能使台湾民主立足于世界。 

国史馆耗时1年的纪录片「百年民国–民主的历程」发表会,今天在蔡瑞月舞蹈教室举行。特别的是,这部纪录片许多珍贵影像,都是到中国大陆取景拍摄。

「百年民国–民主的历程」一片赴美国国家档案馆翻拷历史影像画面,并前往中国大陆取景,包括民初国会旧址、清末广东谘议局、孙文南京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以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等地。

由国史馆推出的「民主的历程」是中华民国建国百年系列历史纪录片,到今年庆祝建政60周年的中国大陆取景,颇引起瞩目。

国史馆表示,这部纪录片是委托电视台拍摄,主要着重在学术面。因此,到大陆拍摄取景,过程当中并未碰到政治因素上的困难。

国史馆强调,像是民初国会旧址,现在是大陆新华社在使用,能够顺利取景拍摄,相当不容易。

国史馆馆长林满红下午在发表会上致词表示,社会由惊涛骇浪走向平顺幸福,希望藉影片唤醒国人珍惜民主成果。

她表示,中华民国宪法自60年前开始实施,对民权制度有所保障,立下重要里程碑。这部纪录片选在行宪纪念日公开发表,别有一番意义。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张朋园说,民主政治须经漫长演变,台湾民主政治虽算成功,但绝非偶然而得。到1949年政府迁台後,再加上本土民主观念成长,才能使台湾民主立足於世界。

「民主的历程」纪录片阐述清末知识份子对西方民主的想像,清末革命、立宪与实力派军人三方势力牵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的过程;民初国会议员的选举过程,使中华民国国父孙文改变对中国民主进程的看法;以及战後起草中华民国宪法关键人物张君劢的思辩内容与立宪过程。

国史馆昨天推出「百年民国—民主的历程」历史纪录片发表会,中研院院士张玉法引言时提到,百年民主进程是一页辛酸史,历史有责任还原真相,他更大爆早年民主「很幼稚」,作票、买票都不犯法。

中华民国即将迈入建国百年,国史馆陆续拍摄纪录片,「百年民国—民主的历程」一片是介绍政府迁台前的民主宪政发展过程,包括从清末、辛亥革命到民国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演变,近期将在电视频道播出。

「百年民国—民主的历程」一片曾赴美国国家档案馆翻拷历史影像画面,并前往中国大陆取景,包括民初国会旧址、清末广东谘议局、孙文南京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以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等地。

历史学者张玉法回忆说,民国三十六年第一届国大代表选举时,票选方式是选民在选票填上候选人的名字,由於民众识字率不高,政府用大卡车一车车把选票载到学校,「由小学生帮忙填写好就载回去(等於是作票)」。

他还提到,1909年满清选举谘议局,四亿多人具投票权仅一百六十多万人,即使民国二年举行选举,具投票权的也仅有全数人口十分之一,这是早年选举,历经百年努力才有今天成果。

对於张玉法谈到当年小学生代「行使」投票权,一旁的国史馆长林满红也听得哈哈大笑,她提及清朝末年是民主思潮起源,直到国父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一步步推动朝民权方向迈进,当时,主张政党政治的国民党要员宋教仁还被袁世凯暗杀。

林满红还透露一段插曲,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她曾向民进党立委柯建铭争取预算,特别提及宋教仁例子,「当年主张政党政治会被暗杀」,显见民主在惊涛骇浪中成长茁壮,更弥足珍贵。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张朋园说,民主政治要漫长演变,「在民国中期确实做得很不好」,但台湾民主成熟了,这是历经百年演变,例如欧美警察仍会打人,台湾若警察打人,就是严重大事,代表台湾民权更受保障了。

再过不到一个礼拜,就是新的一年,也是中华民国一百岁的生日。国史馆在今天特别推出,一部百年民国的历史纪录片,除了介绍政府迁台以前的、民主宪政发展,还介绍中华民国第一次选举,里头有很多珍贵的历史画面。一百年前国父孙中山推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在中国实行了民主初体验。这个刚剪掉辫子的国度,在1912年、民国元年、举行了第一次选举,依临时约法举行国会选举,要选出国会议员,不过在当时不是人人都有选举权,候选人必须一年纳税两元以上、有500元以上不动产,还要小学毕业或同等学历,选民资格跟候选人一样,还限制只有21岁以上的男性才能投票。算一算当时四、五亿的人口中、有资格的人少之又少加上当时选票是用写的,不是用圈选的,要不识字的人写下候选人的名字也是一大困难,甚至有地方官对什麽是选举人也不清楚甚至到了1947年、民国36年、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当时识字的人也还不多,中研院院士张玉法也曾经历过,选票一车一车送到小学,请小学生写的情形张玉法表示,这些选举过程现在看起来很荒谬也很可笑,但却是民主历程上很重要的过程,也证明台湾现在的民主多麽珍贵。推出这部纪录片的国史馆,花了一年时间完成这部历史纪录片,介绍政府迁台以前民主宪政的发展过程。预计在明年、民国一百年推出另一部,谈台湾民主发展的成就,做为国家一百岁的生日纪念

国史馆耗时1年的纪录片「百年民国–民主的历程」发表会,今天在蔡瑞月舞蹈教室举行。特别的是,这部纪录片许多珍贵影像,都是到中国大陆取景拍摄。

「百年民国–民主的历程」一片赴美国国家档案馆翻拷历史影像画面,并前往中国大陆取景,包括民初国会旧址、清末广东谘议局、孙文南京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以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等地。

由国史馆推出的「民主的历程」是中华民国建国百年系列历史纪录片,到今年庆祝建政60周年的中国大陆取景,颇引起瞩目。

国史馆表示,这部纪录片是委托电视台拍摄,主要着重在学术面。因此,到大陆拍摄取景,过程当中并未碰到政治因素上的困难。

国史馆强调,像是民初国会旧址,现在是大陆新华社在使用,能够顺利取景拍摄,相当不容易。

国史馆馆长林满红下午在发表会上致词表示,社会由惊涛骇浪走向平顺幸福,希望藉影片唤醒国人珍惜民主成果。

她表示,中华民国宪法自60年前开始实施,对民权制度有所保障,立下重要里程碑。这部纪录片选在行宪纪念日公开发表,别有一番意义。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张朋园说,民主政治须经漫长演变,台湾民主政治虽算成功,但绝非偶然而得。到1949年政府迁台後,再加上本土民主观念成长,才能使台湾民主立足於世界。

「民主的历程」纪录片阐述清末知识份子对西方民主的想像,清末革命、立宪与实力派军人三方势力牵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的过程;民初国会议员的选举过程,使中华民国国父孙文改变对中国民主进程的看法;以及战後起草中华民国宪法关键人物张君劢的思辩内容与立宪过程。

赖英照:法治,台湾最重要资产

【联合报╱记者高年亿/台北报导】 2009.12.26 03:04 am

  

司法院长赖英照昨天在总统府,以「守护宪法,保障人权」为题发表演讲。
图/司法院提供


司法院院长赖英照昨天在中枢庆祝行宪暨总统府月会上,以「守护宪法,保障人权」为题演讲指出,经过六十多年来的努力,宪法已经逐渐深植人心,成为名实相符的国家根本大法。不论是立法院制定的法律,还是行政机关发布的命令,都必须遵守宪法;这种法治精神,是台湾最宝贵的资产,未来更需要大家一起维护,发扬光大。

赖英照首先指出,民国卅六年宪法颁行後,国家遭逢巨变,宪法的许多规定未具体实施,大法官的释宪功能也未充分发挥;直到解除戒严,才有重大改变,人民改而勇敢扞卫自己的权利;大法官维护宪政秩序及保障人权的释宪功能,也逐渐发挥。

赖英照认为,过去在维护宪政秩序方面,大法官除了促成国会全面改选,确立中央民意代表定期改选的制度,也曾经就许多中央机关之间的争议,以及中央与地方的纷争,适时发挥定分止争的功能。

至於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方面,他举例指出,过去虽然部分法令有侵害人民权利的情形,不过在大法官及相关机关的努力下,如今宪法已真正发挥「人民权利之保障书」的功能,让人民在权利遭受公权力侵害时,可依据宪法,据理力争。

最後赖英照语重心长呼吁,对司法维持应有的尊重,是遵守宪法的表现,更可增益法治的健全发展。

他并引用2000年美国布希和高尔之间的大选争议为例指出,当时联邦最高法院判决高尔败诉,引发轩然大波。高尔本人虽然极不认同判决结果,仍发表电视谈话指出,「国家之爱应该超越党派之情」,无条件接受法院判决,充分展现美国政治人物尊重宪法与司法的风范。

他并且呼吁,未来应该投入适当的资源,强化宪政教育,使人人了解宪法、遵守宪法,为可长可久的民主宪政,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此庆祝建国百年,也将格外具有深远的意义。

 

好吧!我承认,1947年真的是全民的大选。

文章提交者:领导要先走  


首先,我姥爷来自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的一个村子!(现在是长葛市)。
     
如题,今天我在我姥姥家问我姥爷了。他是34年出生的,47年的时候13岁。我问他,47年你们那选举没?我姥爷说选了。我说你怎么知道的?(意思是我不太相信)。他说,就是选了么,大人(他当时是小孩)选的都是一个人(名字我忘了,不是姓卢就是吕),是教书的先生。
   
然后我继续诧异,选的是一个教书的?不是选的地主?人家有钱啊。我姥爷说,地主当然也参加了,不过有本事了农民也报名。会说的都可以选。然后我继续诧异。

曾经在本吧看过47那个帖子,今天是抱着求证的态度问的,没想到居然给了我一个这么惊喜的答案。
   
我为了防止我姥爷糊涂,还专门问他,你们选的那是干什么的?他说,名字忘了,但是跟现在的代表可像。(其实我是笑的,现在的代表是什么?天知地知大家都知,唯独喉舌不知)。

我知道一个人的答案不能代表整体,也知道一个人的选择不能代表整体。但是,选教书的先生,依旧给我很大的感触。并且是真的选了。对于一个33年出生的老人,居然现在连被选的人的名字都记的那么清楚,肯定当时的场面让人记忆犹新。
   
问完后,我还很邪恶很恶搞的问了另一个问题。47那次选举之前选举过没?姥爷说,之前小也不知道选过没。

然后继续恶搞的中心,高潮:47之后还选过没了?姥爷呵呵一笑,没选过了。就那一次。(那一次姥爷才13岁顶多算是经历吧。。。)

勿忘历史,我们曾经很自豪!

网载 2010-12-29 23:27:01

[新一篇] 毛澤東沒能把胡適拉到北京 不去臺灣

[舊一篇] 馬英九:2011年元旦賀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