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文]   完全相信《尚书》的记载,还不如没有《尚书》

     [出典]   《孟子尽心上》

     注:

     1、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1) 选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完全相信《尚书》。《书》,即《尚书》,现存最早的上古时典章文献的汇编,主要保存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

(2)〔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我对《尚书》中的《武成》篇,只不过采用其中两三段文字罢了。《武成》,古《尚书》中的篇名,内容大约是记述周武王伐商纣王之事,今已亡佚。今传的伪古文《尚书》中也有《武成》篇,但已不是孟子这里所说的《武成》篇了。策,古代纸未发明之前,用木片或竹片写字,一块竹片为简,若干竹片编联在一起叫策。

(3)〔仁人无敌于天下〕仁德之人天下没有敌手。

(4)〔以至仁伐至不仁〕以周武王这样天下最仁爱的贤君去讨伐纣王那样最不仁爱的暴君。

(5)〔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又怎么会发生血流成河,连舂米的大木棒都给漂走的事情呢?杵,舂米的木棒。

3、译文

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

4、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所以原指尚书,今泛指所有的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说明孟子对古书的“去伪存真”的批判态度,他不一味的迷信古书。孟子主张,尽管存有一定的美化圣人的倾向,但中国古代史书因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确实存有夸张不实之处。孟子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破除教条主义和清除迷信权威的神秘主义,无疑是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的。

5、 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在世八十多年。其父早逝,他从小得力于母亲教导和环境熏陶,热爱学习毫不松懈。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可说是得到孔子学说的真传。学成之后,面对百家纷争、天下征战的局面,他一方面与杨、墨诸家学说激烈论战,一方面亲率弟子游历宋、滕、齐、梁诸国,向他们阐述“仁政”主张。由于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他的主张显然不合时宜,被人视为“迂阔于事”,遭到诸侯的拒绝。于是他更重于设帐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到了晚年更是专心于着述讲学,写成传世的重要着作《孟子》七篇。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争论,一说是孟子自着,一说是其弟子共同记述。我们还是同意《史记·孟荀列传》中的说法:“(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是说,孟子与其弟子共同参与了着述。从全书思想内容和论辩风格的一致性来说,孟子亲自执笔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个润色审订者。

      6、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而又有较大发展。他的“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制民之产”,即让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产,让他们不饥不寒,养生丧死而无憾。二是“与民同乐”,要统治者注意民心向背,体恤民意,赢得民心。三是“谨庠序之教”,建立人伦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这种主张在当时未能行得通,但却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统治者多为人民的生存条件着想,对残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认为可废可弑。这旷古未有的议论,更鲜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闪现于中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道强光。

         孟子不但讲“仁”,也强调“义”。“义”的本意是行为合理适宜。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最高标准。利义相比,应轻利取义;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义”的内涵各时代当然有所不同,但利义选择问题,永远存在。因此孟子的利义观影响深远,对我们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性善”、“性恶”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说:“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认为对应这“四心”的仁义礼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即要自觉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才能得到。这就是“反求诸己”。其实,人之初无所谓性善性恶,在长大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恶的变化。性善虽是孟子的理论预设,但在分析人的实际道德状况时也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的“人格”论影响深远。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蓄积“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孟子的这些主张和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志士,诚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懂得了这个词汇,才可以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

        《孟子》一书在文章风格上是独树一帜的。孟子可以说是个雄辩家。他能用巧妙的方法将谈话引入预设的话题,能用不断的反诘揭露论敌的破绽,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事理,能用有力的逻辑推理阐明自己的论点。因此《孟子》文章,总体上具有明快练达,酣畅犀利,气势磅礴的风格特点,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7、孟子的教学思想也值得后人重视。他认为学习成绩不决定于天资的高低,而决定于学习的态度,他用生动的故事作比喻,告诫学生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应该“揠苗助长”。他又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教亦多术”,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目标,都要因人而异。孟子又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他有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要求学生不轻信、不盲从书上结论或前人之说,通过积极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8、这说明在2000多年前,我国学术界已经注意辨别文献中记事的真伪了。

         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有意义窜改文献。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清修《四库全书》。为了泯灭汉人的民族思想,巩固清朝的统治,不但全毁、抽毁大批所谓“违碍悖逆之书”,又对保存下来的许多书籍加以“酌量改易”、“改定字句”。于是连宋、明人着作中的“金贼”、“虏廷”、“人寇”等用字,也都被窜改为“金人”、“北庭”、“人塞”,以免引起汉人的民族意识。

   

    古文名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宪问》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16

[新一篇]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舊一篇] 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