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译文] 停下船来再问一下,或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出典] 崔颢 《长干曲四首》 (其一)
注:
1、 《长干曲》 崔颢
说到唐诗中的爱情, 最刻骨铭心的当属唐明宗李隆基与杨贵妃这对忘年鸳鸯的纠葛痴缠。从“后宫佳丽三千,三千宠爱在一身”到“君王掩面救不得”的极度悲痛,再到“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彻骨思念, 唐诗为我们呈现了李杨二人的感情经历 。纵是盛世帝王,也救不了心爱的人;纵是三千宠爱在一身,最终却是命丧白绫。 7、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 但可能很多人不懂它的出处, 这是诗人元稹悼念亡妻韦丛所作的诗。妻子去世后, 元稹极度悲伤, 为排解情绪, 他写了这首诗, 诗以精辟的词句、真挚的感情, 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李商隐无疑是写爱情诗的高手, 他的“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写出了恋爱中的妙境;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则概括了万千内容, 把两人爱情生活的重重曲折与痛苦完全点出。《夜雨寄北》中的名句“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把我们带进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并坐西窗,共剪烛花, 这是何等浪漫!然而, 联系李商隐的生平遭遇我们知道, 李的爱情沧桑凄凉, 这不免让我们对他的一生充满了唏嘘与同情。
士大夫们的爱情光鲜缠绵, 但民间也不乏质朴的爱情。崔颢的《长干行》写道“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浅显易懂, 一位姑娘遇到一个心仪的小伙子,芳心萌动, 便大胆地向前搭讪, 问是不是同乡。姑娘这个大胆的举动, 在现在看来应该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这应该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至于结局如何,就留给读者慢慢去想象了。
还有一首李白的《长干行》写的是民间的童稚之恋。“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一首诗里,就出了两个千古流芳的成语: 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 其意境之丰富令人回味。
唐诗中的爱情雍容含蓄, 犹如涓涓细流流过我们的心, 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也许它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细细品味我们却发现,唐诗中爱情隽永生动,千年不老。
8、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什么是缘?萍水相逢,意气相投,在时间的无垠的旷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遇上了,是为缘分。
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多少或令人荡气回肠,或让人扼腕叹息的故事,就在一个缘字。
缘是偶然,然亦不是凭空而生,缘要有所附丽。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江是缘起;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乡音是缘起;生在同一个时代,喜欢同一个作家,欣赏同一本书,冥冥之中,更有多少心意相通,缘已在。
12、我想,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乡土情结吧。就像我喜欢的一位作家柯灵说的那样:“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当我们为了梦想,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不得不离开家乡时,我们亦无需感伤。只要我们心中有家,那么四海皆可为家。这个世界的每一缕温暖的阳光,每一颗璀璨的星辰,每一条奔腾的河流……都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亦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愿意亲近每一片陌生之地,使之成为我的另一个家园。我愿意将自己的足迹踏向更辽阔的远方,用自己真诚的笑容照亮每一张陌生的面孔。
世界如此之大,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渺小。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努力珍惜彼此某个不经意的擦肩。尘世里的每次初相见,都值得我们用心珍藏:第一轮朝阳的冉冉升起,第一声婴儿的啼哭,第一次成功的喜悦,第一次恋爱的甜蜜,第一次与亲人的拥抱,第一次烧焦的饭菜……每一次的欢笑与泪水,都是见证我们成长的勋章。
13、故乡的语言将是故乡为她的每一个孩子留下一个胎印。大多数的归侨,无论在外国待得多久,当他们踏上故土时,总会深情地说上一句中文。也正因为如此,在异乡听到乡音,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就仿佛看到了故乡,仿佛听到故乡发出的召唤。记得暑假夏令营之初,总还有一种莫名的每一个在远方的人都会有的一种孤独与孑然之感。但是当生物老师上课时不小心说漏了一句临海方言时,也许她没有注意,但却在我的心中掀起了一阵波澜,我的心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欣喜,恨不得一下子就到生物老师那里去问一下。所以我对于船家女那种“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的欣喜之情也是感触颇深,我想。对于一个在远方的人,乡音中蕴含这许多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父母关心我安慰我时,那纯朴的乡音滋润着我的心田;我初中同桌老是爱用方言和我开玩笑,那乡音中包含着真挚的友情;还有小时候常抱我的邻居,儿时最亲密的玩伴……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交织成属于我的故乡。乡音便是连接着故乡与我的丝丝缕缕中最重要的缕带之一。一个在远方的人在乡音中回到故乡。
14、朋友三境界:
朋友第一境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此谓天籁)
朋友第二境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朋友第三境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歇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雨,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可以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觉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到的人是母亲,人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需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事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chuo4声,吃),都融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殖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时候,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cheng2声,田间的土梁子)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好似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的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饶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诧傺无聊,铩羽而归。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有的索性恬淡、误触尘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种菊东篱,怡然自得。——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做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只有少数中的少数,个别中的个别,在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里冒险成功,春风得意,衣锦还乡。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有一种聊以慰情的迷信,还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若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的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0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