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译文] 地处东南,位置优越,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出典] 柳永 《望海潮》
注:
1、《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注释】
⑴行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⑵三吴—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东部一带。这里古代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都曾经属于吴国。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着名的大城市。
⑷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⑸风帘—挡风的帘子。幕—帐幕。这句写富贵人家的陈设。
⑹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形容房屋的外形)。
⑺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⑻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这句说;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⑼天堑(欠qiàn)—险要的江河。这里指的是钱塘江。涯(牙yá)—边际。
⑽玑(机jī)—珠子。这句说:市场上陈列的商品尽是珍珠宝货。
⑾绮(起qǐ)—彩色的丝绸。这句说—大户人家穿的都是绫罗绸缎。
⑿竞豪奢—比赛豪华,赌阔气。
⒀重(虫chóng)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叠巘(演yǎn)—层层叠叠的山峰。
⒁三秋—阴历九月。桂子—桂花
⒂。羌(枪qiāng)管—笛子。相传笛子是羌(我国古代西北方的一个民族)地出产的。弄—吹奏。这句说景色晴和的时候处处演奏着音乐。
⒃泛—漂浮。这句说: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
⒄。嬉嬉—游玩得很快乐的样子。钓叟—钓鱼的老翁。莲娃—采莲的姑娘。
⒅千骑(计jì)—大批的马队。高牙—大官僚的仪仗旗帜。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这句写大官僚游湖时前呼后拥的排场。
⒆吟赏烟霞。这句说:一面欣赏自然美景,一面做诗。
⒇异日图将好景。这句说:日后把这番美景画出来。
(21)风池—凤凰池,古代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借指朝廷。
3、译文1: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三吴的都会,钱塘(特指杭州)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楼阁、房屋高低不齐,约有十万人家。茂密如云的林木环绕着沙堤,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钱塘江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与远近重叠的山峰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采菱的歌曲在夜间想起,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美丽的自然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译文2:
地处东南,位置优越,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许多人家在此安居乐业。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时向人们夸耀。
4、柳永虽然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但内心还是非常渴望谋个一官半职。为了改变不顺利的仕途,据说柳永还专门写了首词走了次后门。
当时,柳永正在杭州,两浙转运史孙何是他的布衣之交,柳永希望得到孙何的栽培,便精心构思,根据杭州这座江南名城的繁华景象和秀美风光,创作了这首《望海潮》,然后拜托杭州名妓楚楚到孙府伴宴时,唱给孙何听。果然,孙何在中秋夜听到楚楚唱的这首《望海潮》后,立即派人将柳永接到了孙府。
可惜的是孙何还没来得及提拔柳永,就突然去世了。柳永自然又是一番郁闷,可这首《望海潮》气象辽阔、声律优美,江南胜景经柳永的妙笔点染,更是美不胜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成了家喻户晓、众口传唱的名作。据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杭州天然秀丽的景色垂涎三尺,这才有了日后率大军南下,扬鞭渡江侵略大宋的举动。
柳永生平事迹见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5、《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着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
6、 这首词以“东南形胜”三句入手擒题,起笔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说明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各样的建筑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可理解为形容楼阁高下不齐,也可解释为大约之义,与下面的“十万”联系,大约十万人,未必是确数。此句写出了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和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由大都市转写到郊外,一行一行的树围绕着钱塘江的大堤繁茂的生长,远远看去就像云雾一样。一个“绕”字,把长堤曲折迤逦的形态写了出来。接下来写了钱塘江水的气势的浩大。历来钱塘江八月观潮是盛举。三变用一“怒”字将钱塘江潮的盛世之况表现出来。然后词人写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中三变从“珠玑”、“罗绮”和“竞豪奢”三个方面写出了杭州的繁华和人民生活的富庶,甚至达到了穷奢极欲的程度。
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在于西湖,西湖之美在于其景,更在于其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山山水水着实清丽可嘉;可是这里却有比画一样的西湖还美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佳句,无华的字宇间透露着别样的华丽。“三秋”说明了桂花开的时间比较长,非常的清香扑鼻,长久不散;“十里”是说这一带的湖中大量种植着荷花,待到花开时就应了那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这一句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有湖、山、秋月、桂花、荷花。细致的描述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对仗工稳。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说的是笛声和歌声昼夜不停,或是在晴空中飘扬,或是在月夜里轻荡。“弄”和“泛”字生动地表现了吹笛和唱歌的人心中的欢快和喜悦。“嬉嬉钓叟莲娃”,说的是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通过这一句话描绘了一幅老少同乐、国富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下来词人写“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一位达官贵人在此游乐,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一派暄赫的声势。落笔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地位显赫且风流倜傥的长官在此饮酒赏乐,乐于山水之间。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也点明了词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深知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可是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法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妓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孙何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便请柳永前去赴宴)。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的和未写出的尽数包括。说的是当达官贵人们召你回去的时候,就将这里的美丽景色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可以在同僚面前夸赞一翻,告诉他们世间真的有这样一个人间仙境。
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很强。词人以清新的笔墨,铺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把杭州富丽非凡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钱江潮的壮观,西湖的美景,杭州市区的富庶繁华,人民生活的美好都尽收词人笔下。清儿读书的博客
7、“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三句从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抓住“形胜”和“繁华”两个特点,对杭州做了高度概括。“形胜”,指地理形势重要、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都会”,大城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一句纵观今古,交代了杭州悠久的历史,钱塘,即杭州。杭州是一座历史古城,早先春秋时代,它就是吴、越争霸之地,秦代设置钱塘县,隋朝改设杭州,五代时吴越国建都于此,发展为东南第一州。
8、特别值得提出且肯定的是, 柳永的《望海潮》在艺术上几乎超过了前人所有歌颂杭州的诗词!
柳永的《望海潮》称颂杭州,超越了前人诗词仅仅写杭州自然风光的基本格局,涉及到都市经济的繁华、都市居民的富庶等新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蕴涵更为丰富的生活画面。这样的诗意描写,虽不免有文学夸张之处,但大体与宋代都市经济的极大发展相合。
由于唐朝的诸多经济政治矛盾无法解决,再加上皇族的腐败荒淫和地方割据,唐朝被再被黄巢(盐商)的打击下彻底摧毁,最后又进入了一个60年左右的战乱时期。伴随着宋太祖的重新统一,中国进入了另外一个全盛的城市时代:北宋。
北宋末年,人口达到1.2亿左右,是唐朝的1.5-2倍。北宋的垦田至少在700-750万顷之间,比唐朝高出300万顷以上。宋代的一般亩产量为2石,某些发达地区如两浙路的亩产达5、6石或6、7石,已接近明清时期这一地区的亩产量。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
技术的进步和土地的开垦,使得宋朝的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可以养活比唐朝多得多的人口。用人力运转之龙骨踏车,已甚普及,借水力运转之筒车,即水轮,亦开始盛行。灌溉器具使用之普及与变化,似与南部耕地之扩展,即水乡圩田与山乡梯田制之发达,有密切之关系。宋朝农具品种更加复杂多样,反映出耕作技术进一步细密。
东南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还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
宋代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所达到的水平远远超过汉唐,确实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土地生产率(197.5斤/亩)虽只及1980年(553斤/亩)的1/3略强,但劳动生产率(7106斤/人.年)却比1980年(3421斤/人.年)高一倍有余,比1984年(4379斤/人.年)的最好水平还要高出62%。
—— 葛金芳 《宋辽夏金经济研析》
经过前朝的教训和多年的战乱,理性的整个赵宋王朝对地方割据和军队的控制从始至终比较在意,因此宋朝的内乱一直没有比较大的问题,赵宋皇帝均比较注重民间疾苦,再加上对商业重视,因此,城市和经济、商业快速地恢复了起来。
北宋还吸取了唐皇室贵族和商业富豪的穷奢极欲的教训,在加强各级官吏控制的同时,其商业政策带有很大的市民色彩,市场的发展形成城市、镇市、草市(墟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城市中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面街之处皆可开店,大城市夜有夜市,凌晨有“鬼市”,打破了唐朝的市坊分离制度,其居民区和市场不再分离,“前店后厂”的手工业模式开始出现。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宋代…商业不再是为少数人服务,而变成供应广大人民的大规模商业。这在性质上是一种革命性变化。
------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宋以后手工业发展之最可注目者,其一为机织手工业有自原料生产之农业家庭开始分离之迹象;其二为瓷器之高度发展。宋以后海外贸易发达,输出商品,实以丝织物与瓷器为主。 ——李剑农
宋朝的皇帝们也非常重视农业、手工业和艺术门类的发展,他们祭奠五谷的风俗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体验民间和教育的方式,北宋的徽宗皇帝亲自主持烧造多种瓷器,在此的带领下,从晋朝开始成熟的瓷器到了宋朝发展到了顶峰,汝、官、哥、均、定五种主要为皇室准备的名窑以及大量的民窑瓷器开始大规模为百姓和市民服务,后期的瓷器还大量定制出口到阿拉伯国家,南海一次发现的沉船中的宋朝瓷器就有60万件之多。重要的是定窑首先出现的覆烧法,使瓷器大量生产成为可能。
印刷术在宋朝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从以前的雕版印刷走向活字印刷,使得印刷成本和效率大规模提升,雕版印刷术臻于成熟,北宋庆历中,毕升发明胶泥活字板,杭州、成都、福建、汴梁成为四大印书中心。印刷术的成熟使得文化艺术可以低成本地在城市和乡村普及,也解决了大量的读书人的就业问题。
延续着唐朝的发展,航运和港口在宋继续发展,宋初即于广州、杭州、明州各设市舶司,以后又设于泉州、温州、江阴、密州等地,其工作包括对外商的接待、抽税、管理,同时对本国出海船只亦进行检查征税。
“船舶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外贸输出以丝绸、瓷器为大宗,输入者有珠宝、药材、香料等。
各方面的成熟再加上宋庞大的官僚管理体系,城市的发展是必然的,杭州成为第一个百万人口级的城市,开封成为非常繁华的首都:
(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柳永《望 海 潮 》
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繁忙的街道、河道、店铺、城楼,其商业还造成了交通的拥堵。《清明上河图中》500多个人物,几十种商业门类,单有店铺和人物的就有:菜市场、典当行、瓷器店、儿科医院和药店、佛像店、水果糕点店、交易公证处、古玩字画、选日合婚、木偶杂耍、酒店、粮店、裁缝店、六陈店、毛绒店、棉布店、南方货物专卖店、漆器店、倾销打折店、肉店、扇铺、面条店、书店、水桶店、丝绸店、碳行、鲜花店、熏香店(厂)、杀猪店、小商品市场、鞋店、帽子店、盐店、医院、雨具店、铁器店、剪刀、药店、赌博、游戏、算命、杂耍等一应俱全。《水浒传》中对市民和社会的描写我们感觉到少了很多唐朝描写的贵族、大气和精细,多了些市民、粗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应了由贵族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
北宋杭州乃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犹如今之上海,其时为全国手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彼时尚未有工业革命,故即为今之工业)
听说当年南宋的GDP占全世界的75%,这是今天的美国也无法做到的。
如果没有蒙古的入侵,中国将比西方早500年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自从宋亡之后,汉人做了800年的奴才,当初的开创精神和自由精神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奴性却根深蒂固!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2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