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出典]  北宋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注:

   1、《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注释:

     这是作者题写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作者的朋友。

     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将:携带。 绿:指水色。

   排闼(tà):推门闯入。 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高祖 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 绦灌 等莫敢入。十馀日, 哙 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张守节 正义:“闼,宫中小门。”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李靖 ]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 徐迟 《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送青来:送来绿色。

 

 

  3、译文1: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译文2: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5、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着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6、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自奉俭约,纵情山水,常访僧问禅,勤于读书着述。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构思精巧,字句别致,意境清远自然,为世人所推崇。《书湖阴先生壁》即其中之一。湖阴先生即杨骥,字德逢,是一位躬耕田园的隐士,是王安石晚年居江宁时的一位邻居和好友。王安石在《元丰行示德逢》诗里有这样的诗句:“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先生在野固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足见其交情甚笃。王安石题在湖阴先生壁上的诗共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写诗中主人庭院之静,此处只一“静”字,表达了“洁净”,又牵引出“清静”,因得主人长扫,而无青苔杂芜,造访客人因见其“净”而生“静”意,“静无苔”三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从视觉感官到心灵感受所得到的一种愉悦和陶醉,若将“静”改为“净”,便顿觉索然无味。此时,诗人将目光移向园中葱郁繁盛的花木,因花木已“成畦”,错落有致,故雅景自成,畅人心扉。花木“自栽”,可见主人勤勉、兴致高雅。这里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小小院落,凸现的是一个远离官场、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当诗人又将目光投向庭院外的绿水青山时,更浓的诗情被激活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溪款款,携碧水护绕;两山如奔,将漫峰青翠送进堂来,山水的情韵像诗人一样高雅,像老友一样热烈。至此,诗人完全领略了山水的美此,并借此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其中“护田”、“排闼”均出自《汉书》。《汉书·西域传序》有云:“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万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汉书·樊哙传》云:“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绦、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这两句诗拟人和描写浑然天成,句首分着“一”、“两”,又续“水护田”、“山排闼”,从从容容又气势非凡。“护田”者人而用以写水;“排闼”者亦人而用以写山,“将绿绕”见水之柔情;“送青来”又见山之殷勤,着以“排闼”二字,更见其情之急不可耐。

  诗人亦以此二句为得意。“黄庭坚云:‘尝见荆公于金陵,因问丞相近有何诗?荆公指壁上所题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此近作也。’”(《苕溪渔隐丛话》前卷三十三)王安石认为(使事用典)“若能自出其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毕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蔡宽夫诗话》)。即使不知其出处,仍不妨碍我们对诗意的理解,即所谓:“用事使人不觉,若胸臆语也”(《颜氏家训》),此乃古人用典的理想标准。

  反观此诗,诗人通过对邻居生活的赞赏,对纯真情谊的讴歌折射自身的追求,表达自己的闲适、惬意,不也是在“用事”吗?
 
 
 
    7、“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两句诗出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湖阴先生名叫杨德逢,是王安石在金陵紫金山下的邻居。他鄙视功名,清贫淡泊。两句意为:门前田间的禾苗一片葱绿,一脉流水将其亲切地拥入怀中;远处青山叠翠,像殷勤的朋友,把如画的景致送上门来。

  这两句诗中的“护”和“送”用得十分精当。

  先说“护”字。“护”有保护、保卫之意。湖阴先生的隐居之所定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甚至牧童短笛、悠扬悦耳。一畦浓翠欲滴的田地,繁茂地生长;一条弯弯的小河绕田而过:这是写实。而着一“护”字却化实为虚,把这种客观的情景拟人化。“田”似乎是主人所种,但春种并不一定为了秋收,也许只为领略炎夏那清凉的碧绿。水呢,不再是天然固有的河流,它成了上天派来的卫士,它怕这一片浓绿被牛羊所践踏,而坚定地用臂膀将其围护起来。一个“护”字把一幅富有人情味儿的图景勾勒出来了。

  再说“送”字。就是“送来”,再普通不过的词了。用在此处,化腐朽为神奇。先生的居所可谓幽静清雅了。可是主人还希望看到“窗含西岭千秋雪”般的景致。好啊,上天领会了,派了两座山来安在“西窗”(门):湖阴先生,给你送青来了。

  这两句诗的意象,也颇值得玩味。大凡世外桃源的隐居之所,似乎离不开山和水,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因此,这两句诗又写出了隐者湖阴先生“智者”“仁者”的风范。幽静的大自然,知其为智者,故将水绕绿;知其为仁者,故排闼送山。再联系前两句,可进一步看出,一个喜爱自然、创造自然美的人,连大自然也不禁钟爱于他,会将天然的美景赏赐给他。这真是何等的造化!

  “排闼”是推门而入,比“窗含”还进一层。似乎两座青山由门而入,置在主人面前。那门该有多大?屋子该有多大?有限的居室虚化成无限的天地,无限的天地具缩为有限的居室。天地有限,居室无穷,天地与居室和谐地融为了一体。

 

 

    8、走进土乡大地,山川上,如明珠般闪烁的水库和涝池,碧波荡漾、大小错落;田野间,“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乡村新景象处处呈现于眼前。

    9、被誉为“闽中九寨沟”的石龙溪山涧溪水不曾受到任何污染,冰清玉洁,纯净无比;沿途两岸重峦叠嶂中原始森林茂盛,可谓“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0、如果我有一片田园,我不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我要追寻阳光的踪迹,感受阳光的温度,接受阳光的沐浴。我要种一棵棵、一片片的向日葵。清晨,我要和田园里的向日葵一起,面朝太阳,感受阳光。每一朵花盘都是一个希望。

 

 

   11、、「一国两制」与「一水护田、两山排闼」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为王介甫名句

    「一国」绕护「两制」送青

王氏位高权重,但曾三起三落,明白隐士之心境。诗中称颂湖阴先生作为隐士,人品高洁,富於生活情趣,常扫无苔,手栽花木,徜徉於山水之间,怡然自得。前两句以事见人,後两句以景述事,采用拟人手法,「一水」指护田的使者校尉,「两山」则指屡立战功而排闼的樊哙,山水有情,处处关合,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人生阅历的体认,工细精严,对仗相宜,未尝着力,天然浑成。

 从「一水」、「两山」也不妨联想到「一国两制」。「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区,得到「一国」之绕护,得到「两制」之送青。中央全力维护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又送来CEPA和自由行等大礼,但愿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香港特区勤扫多栽,地虽湿而无苔,花木多而丰美。

 

 

    12、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闲居如今的南京时的作品。退隐后,他因为放下了政治上的考虑,过上了一个文人而不是政治家的生活,无忧无虑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一心钻研文章和诗词,因此作品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在修辞技巧上,这两句堪作典型的成功范例。“护田”和“排闼”都是典故,都出自《汉书》。护田:《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排闼:《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紫禁城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推门直入,闯进刘邦卧室,是吕后夺权阴谋破产的转折。这是严格的“字字有出处”且对仗工整精严。但读来自然天成,全似未尝着力。只因为王安石将典故融化在诗句中,仿佛他只用了拟人手法,而不感到是在“用典”,这正是其成功之处。这两句也是典型的写景抒情,以景写人。将小河拟作回护田地的慈母,将对面的青山拟作主动来访问湖阴先生的客人,刻画出了湖阴先生恍如仙境般的美好家园,表现的湖阴先生的风雅。

  当时的黄鲁直称赞他的作品“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是由于他观察细致,作品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充分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他的诗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他的写法影响了当代和后世,体现了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应有的文学地位。

 

 

    1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已,数风流人物,北宋王安石当属其一。忆当年,“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物助强秦。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人发冢人”的昔日豪情壮志,历经种种华庭繁事之后,还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雅丽脱去流俗。历史无情,一场熙宁变法淹没在浩浩历史长河中,看一代俊才心事为谁道?

    客观上而言,王安石变法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非常类似现代以国家资本刺激商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模式,但代价是超越了一千年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无情的历史规律注定变法走向流产。所以,改革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一厢情愿”,而是与之息息相通的“琴瑟和鸣”。

纵然樯橹灰飞烟灭,一切都付诸东流,已经无法更改。一种变法,无论其富国强兵的主旨如何宏大,如果是建筑在民生凋敝、民心涣散的基础之上的,它就显得可疑。而就变法者而言,无论其操守如何无瑕,心气多高,文学品格如何不俗,如果不在变法中解决一个以民为本的终极问题,他只会走向悲剧性的结局。所以,人格的公论与民心的向背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无论谁主沉浮,任何改革都应该做到“情为民所牵”,才容易为人所接受为历史所铭刻。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41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