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写在6·5世界环境日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哲学家康德说,最令人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则提出,最令人敬畏的是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诞生和繁衍的生命。正因为有了生命,特别是有了进化到人类这样高级的生命,才能探索宇宙自身——星空的奥秘;才能感悟超越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意识和心灵。因此,敬畏生命,意味着人类对宇宙演化奇迹的理性认同,蕴含着对地球这一众生之母的珍爱呵护,昭示着善待天地万物的生态伦理。敬畏生命,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造化钟神秀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阴阳之合,何本何化?”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对天地形成、阴阳造化的问难。浩瀚无垠、神秘莫测的宇宙,如何蕴育出地球这一生命的摇篮?地球上的生命又如何演化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形式?这确是既令人困惑、又令人神往的千古之谜。古往今来,人们进行着生动、浪漫的遐想。按照《圣经》的记载,天地万物是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的。《古兰经》也明确宣示,真主曾在6日之内创造了世界。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也有关于盘古开天地、女娲用黄泥造人的故事。上述的宗教和传说,无一不把生命的起源归功于超自然的力量。现代科学诠释,生命的诞生是宇宙演化的伟大奇迹。
  大约140亿年前,宇宙产生于无限致密和高温的狭小空间的大爆炸。经过几十亿年的天体演变,形成了千千万万颗恒星和行星。太阳系是位于银河系中的一个中等家族,约有50亿年的历史。地球则是太阳系中一颗较小的行星。地球表面充满水,含有碳、磷酸盐、硫等演化生命的物质,并且遇到了得以蕴育生命的亿载难逢的种种巧合:地球的质量不大不小。质量太大,巨大的引力将使生命难堪重负;质量太小,则会使空气分子逃逸太空,无法形成保护生命的大气层。地球离太阳不远不近,在温度上适合蛋白质的存在要求。地球公转轨道近乎圆形,自转周期24小时,有利于为生命的存在创造相对恒定的环境。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地球拥有一颗至关重要的卫星——月球,在地球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如此众多的宇宙“巧合”集于地球,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终于使地球成为茫茫宇宙中蕴育生命和文明的挪亚方舟。
  大约30多亿年前,地球上产生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在内的有机化合物,后来又产生了始细菌和蓝藻。为其他需氧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创造了前提条件。距今5.7亿年的寒武纪,发生了“生物大爆发”,奠定了现代动植物类群的基本格局。动物沿着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路线演化,最终出现了人类这一最高级的生命形式。地球蕴育了生命,生命也改变了地球。正因为有了生命,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了大量的氧气,降低了太阳能的梯度,防止了海洋蒸发、赤地千里的温室效应,才使地球蓝天碧水、万紫千红,成为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蓝宝石”。
  面对大自然的阴阳造化和鬼斧神工,面对生命——这一宇宙演化的伟大奇迹,作为“天之骄子”的人类,理应感恩戴德,诚惶诚恐。
  我们敬畏生命的珍稀。茫茫宇宙,耿耿星河,天涯何处觅知音。尽管人类向宇宙发射的电波千呼万唤、哈勃望远镜望穿光年,但至今尚未发现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一度为人们盛传的飞碟、外星人,也只是经不起实证检验的幻想和童话。在大尺度的宇宙中,一个生命的价值远远超过一颗恒星。
  我们敬畏生命的顽强。从地球上几十千米的高空,到几千米深的地层;从海底火山口的沸腾热水中,到南极洲的万丈寒冰下,都有生命活动的轨迹。
  我们敬畏生命的坚韧。在亚马逊河流域的雨季,千万只蚂蚁紧紧抱在一起,形成直径盈尺的蚁团,在洪水中求生。外围的蚂蚁不断被冲走,里面的蚂蚁最终得以靠岸。
  我们敬畏生命的活力。一丛豆苗,能够掀动大石;一竿翠竹,能够咬定青山;一个南瓜,竟然能够承受5000磅的压力……
  在对生命的敬畏中,人类才能刻骨铭心地感受生的宝贵和命的高贵。
    万物之灵与万物之屠
  在地球生命亿万年的演化史上,人类的诞生堪称伟大的奇迹。人类具有超级的头脑,直立的形态,灵巧的手指和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能力,在地球生物圈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动物只能凭借爪牙之利,鳍翅之优,在体能极限的范围内活动。人类却能凭借超凡的智慧和科学,上天入地、移山填海,远远超越了体能的极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不愧为“万物之灵”。然而,人类过于为自己成为地球上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过于为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而自负,几乎忘记了存在的本源,特别是在处理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时,遵循的基本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人类对这颗行星之上的其他生命,常常显得麻木不仁,甚至冷酷无情。
  有则寓言说,上帝完成创世任务返回天国前,问动物们还有什么要求,动物们异口同声地请求:“您老人家快把那个叫人的东西带走吧,否则我们后患无穷。”人类为动物界带来的悲惨命运,不幸被它们的祖先所言中。从原始人打磨石器,古代人制造刀箭,直到近代人发明猎枪,揭开了人类对动物界血淋淋的杀戮史。随着人类贪欲的膨胀和武器的精良,加剧了动物种群的减少和灭绝速度。现代人对待动物的冷漠和残酷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没有丝毫的恻隐之心。他们将动物的生命视为完全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为了庸俗的炫耀,不惜将某些野生动物赶尽杀绝。大象、犀牛这些可爱的草食动物,就因为长了适合某些人畸形审美和收藏需要的牙和角,便引来杀身之祸。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亘古以来生活着一种美丽、灵性的动物——藏羚羊,它们能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疾风般迅跑,彰显着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可是,近年来却被一些利欲熏心之徒大批猎杀。3至5只藏羚羊绒,才能织成一件上流社会女人所钟爱的披肩(沙图什),这种披肩具有神奇的柔软性,能在一枚戒指间穿过。仅仅为了一些时髦女人的虚荣,将使藏羚羊很快在地球上消失。
  最可怕的是人类那一张张吞噬动物尸骨的巨口,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到水里游的动物,几乎无一幸免。有人不以为耻地声称,除了两条腿的人和四条腿的板凳,他什么都敢吃。在我们这个“饮食文化”渊源颇深的国度,对各种动物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越吃越“酷”。食客们不但要满足食欲,还要满足虐待欲,非要将动物折磨得死去活来,惨不忍睹。诸如,吃活猴脑、煎活鹅掌、炸活鱼、蒸少女狗(未成年的母犬)、烤乳猪等成为某些地方餐桌上的时尚。这哪里是在满足人的食欲,简直是在寻找魔鬼的感觉!国人中至今仍然笃信“吃啥补啥”的古训,试图食用动物的某些器官强身健体。某些性无能的男人,在餐桌上对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情有独钟,也助长了对一些雄性动物的杀戮。如果吃狼心补人心,食狗肺补人肺,人岂不成了狼心狗肺!
  嗜杀动物,必遭天谴。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的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疯牛病乃至目前流行的SARS病毒,大都源于动物宿主,最后变异为荼毒人类的杀手。
  嗜杀动物源于人类的狂妄自大和在大自然中的优越感。人类只把自己定义为理性的存在物,认为只有人才是理智世界的成员。智慧如康德者也认为:“动物不具有自我意识,仅仅是实现目的的工具,这个目的就是人。”现代科学表明,人和动物并非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存在物。动物不仅具有感受苦与乐的能力,而且能体验某些情感,有的动物还能关心同伴、具有一定智力。并非只有人的生命才宝贵、神圣,并非只有人的行为才高尚、道德。请看下面一组真实的故事:
  ——一群羚羊被猎人逼上断崖,危急中,只见一只只老羚羊率先往前跳,在即将下坠的瞬间,小羚羊们以老羚羊的脊背为跳板跃上对面山头。老羚羊以自身的死换来了种群的生。
  ——试验室里的一只母白鼠,忍着剧痛咬掉腿上的肿瘤,拼命吞咽食物,哺乳刚出生的幼鼠,一直坚持了21天,直到幼鼠哺乳期满,才骨瘦如柴地死去。
  ——一户人家在装修时,碰巧将一只壁虎从尾部钉在夹壁墙中。三年过去了,人们拆墙时发现,那只可怜的壁虎仍然活着,原来是它的同伴天天坚持给它喂食。
  ——一条活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令厨子迷惑不解。后来发现这是一条怀仔的母鳝鱼,它是在忍受皮焦肉烂之苦,保护腹中的小鳝鱼。
  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人类应拷问自己的良知,深深地感到愧怍和负罪。
  人类只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生物金字塔展示了从土壤和微生物经由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到灵长目动物的生命运动全过程。金字塔的总体价值与其底部的丰富性、层级数、各层生命的形式与数量和顶部的生命形式的复杂性密切相关。人类处在生物金字塔的顶端,一个没有底部只有塔尖的金字塔是不可思议的。人的存在依赖于其他物种和健康的生态系统。其它物种消亡之日,便是人类灭亡之时。如果将地球生命的灭绝喻为一副多米诺骨牌,那么最后倒下的一张便是人。
  人对动物的态度与人对人的态度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人类习惯于以残忍的态度对待人之外的其他生命,那么他与同类的关系也会变成“豺狼关系”。在当今世界上,恐怖分子制造的一次次惊天爆炸,美国在伊拉克使用的集束炸弹和贫铀武器,非洲大陆每年成千万死于饥荒、占乱的无助难民,一些国家中惨遭无耻男人蹂躏的童妓……都可见证人类对自己同类的残忍和冷酷。人类只有超越动物那种胃觉主义的世界观(以食物为中心),自我中心的世界观(只保护他自己的生命),才无愧于万物之灵的称号,才不至于成为可怕的“万物之屠”。
    失落的家园
  西方生态伦理的精神先驱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写道:“大地是活生生的诗歌。地球不是一个化石的地球,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地球。和它一比较,一切动植物的生命都不过寄生在这个伟大的中心生命上。”地球是万物之母。从源头上说,敬畏生命,首先要珍惜和热爱地球这一生命的摇篮和家园。
  现代人类尽管在诗歌中赞美地球,在航天飞机上欣赏地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疯狂地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使地球母亲千疮百孔,使生物圈中的所有生命惨遭浩劫。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巨大的技术实力和极度的人类需求所支配的时代。为了增加商品生产和消费,各种产品的宣传和广告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刺激人们虚假的需要和毁灭性的欲望。人类通过技术,把所有的存在物都变成供自己消费的原料,对自然随意支配和破坏,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和垃圾堆放场。人类每年成千万公顷地砍伐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疯狂开采地球亿万年才形成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它矿产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开垦耕地、草原;无休止地掠取陆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远远超出了大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恢复能力。
  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自身却在进行“爆炸性”繁衍。一万年前,地球上居住的人口不足500万,世纪开始时只有2.5亿,19世纪末,则突破了10亿大关。如今,地球上的人口多达60亿之众。
  人类在生育的自我节制上,甚至还不如一些动物自觉。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以植被为生的老鼠,繁殖力极强。当天敌的捕食不足以尽快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我国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状态的临界点。每当族群数量超出,年老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坠崖而亡。
  面对动物源于本能的生存自律行为,人类应当汗颜、反省,低下傲慢的头颅。
  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取和自身的疯狂繁殖,造成了严重的恶果:地球上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土地大面积荒漠化,淡水资源奇缺,生物资源遭到毁灭性打击,物种灭绝的速度高于地球史上其它时期的上百倍,每天高达数十种。洪水、干旱、酸雨、飓风、热浪、寒潮、瘟疫、病毒、沙尘暴、泥石流等频频出现,我们居住的星球遍体鳞伤,难以承受生命之重。长此以往,地球将会变成一个荒凉死寂的宇宙坟场。
  亚里士多德说:“参与分享人员最多的公共物品,获得的关心最少。”两千多年过去了,人类行为仍然未能进化到摆脱这种“公地效应”支配的程度。地球如同一块硕大的公地,所有的人都希望免费使用空气和水,而不为空气和水的污染负责;所有的人都试图大量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而全然不顾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国与国之间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许多发展中国家一心想着发展,不惜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代价;一些发达国家则一心想着享受,大肆挥霍地球上的宝贵资源。美国只占世界人口的4.5%,但却消费了世界食物的35%,世界能源的38%,制造了世界33%的污染。不光如此,人类还为了各自的利益大打出手,战火不断,仅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便死亡数千万之众。人类还利用科技手段制造生化武器乃至核武器,世界上现存的核武器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地球是人类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生态系统是一个共同体,人类是地球上这个由石头、土地、植物和动物组成的共同体的一部分。人类必须摒弃源于近代欧洲建立起来的图像化的世界观和人类支配、统治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彻底改变把自然界视为满足人的感情偏好的原料仓库的掠夺性的开发方式,不仅要注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要注意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诗意地栖息于地球。”他认为,诗比正规的哲学更能清楚地表达直觉。栖息主要不是居住下来,而是看护并营造一切生命都能够自由展开并成长的空间;栖息还意味着拯救,即把每一个生命都带向希望之乡。人类应选择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接受一种更高级的、较少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把对其他物种和地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让蕴育生命的地球母亲青春常在,生生不息。
    理性与德性的呼唤
  人类道德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道德关怀对象不断扩大的历史。敬畏生命、与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同甘共苦,体现了进步人类理性与德性的呼唤。敬畏生命的基本伦理要求是,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自己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佛门高僧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一个装水的碗,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大师这种敬畏生命、怜悯众生的慈悲心肠,令人深深感念。
  人的价值和优越性,应当表现为善待自然、善待生命、自我超越的能力。只有通过对其他生命的同情和关心,人才能把自己对世界的自然关系提升为一种有教养的精神关系。敬畏生命不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追求和精神信念。通过对其他生命的体验,人才能感受到整个世界的存在,突破作为个别存在的局限,使人的存在获得一种比所有生命更为宽广的纬度。
  雨果说:“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创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人的价值,人存在的意义空间,不仅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而且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展现出来。人类需要改变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意识,用对生命的敬畏和爱护,展现人们对大自然的尊重态度。尊重自然和爱自然不同,尊重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感情或私人关系,尊重自然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情感的诉求上。
  人应当是完善的道德监督者,不能把人类看成是唯一的道德主体,不能把道德仅仅用作维护人这种生命形式的工具。生命的灵性,最为忠实地体现为自我存在的权利性。生命即是权利,每个生命一旦诞生,她就获得了一种自我珍贵与自我尊重。生命是万物之根,她深深扎根于大自然的深处,生长在地球母亲的怀抱。大千世界因为有生命而富有生气,生命的存在因为其自身权利而表现出意义与价值。人这种生命形态仅仅是生命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宇宙自然所给定的资源,并不是为人类这个物种特设的,而是为世界上所有物种所提供的,每一种生命都有平等地获得自然提供的资源而谋求生存的权利。人这种生命形态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他能够无视世界生命的整体性而独立存在,也不意味着他可以忽视世界上其他生命存在的权利和利益,而在于他能够承担起保持和维护其他生命的道德责任,积极促进自然界的进化和宇宙的活化。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太多的杀戮,太多的侵略、征服和奴役,压迫与剥夺,就在于普遍缺乏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情感,缺少一种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理性和德性的人,就是做一个对所有生命负责的人,做一个以生命自身为目标的人,做一个有生态理性精神、品格与能力的人——这应当成为人类道德生活的精神支柱与心灵框架,成为人类敬畏生命的逻辑起点。
  立即行动吧,觉醒的人类,这是最后的拯救!
吉林日报长春⑤N2生态环境与保护徐青民20032003 作者:吉林日报长春⑤N2生态环境与保护徐青民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0:59:23

[新一篇] 拯救生命之源  ——寫在世界環境日

[舊一篇] 文史研究動態 美國漢學界對中國古代宗教的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