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发展观的演变及其哲学意义(注:本文于1997年10月17日收到)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一、当代发展观念的四次演变
  所谓发展,学术界通常的解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可见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社会进步过程。不仅一般的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现代经济学也是从广阔的社会发展角度,对经济“发展”问题作“立体化”的思考;它强调经济发展最终应以“人”为归结点,在发展经济时要同时考虑其纵深环境因素(文、教、政、卫、体等),而不能把单纯经济增长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这种全面性立体化的发展观念,是经历四个阶段的演变而形成的:
    1.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概念是按照经济的增长来定义的, 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 认为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是国民生活幸福的象征;高增长的经济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民主化,它是公平分配的物质前提;贫困国家通过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消除贫困现象;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尽可能的提高GNP水平或增长率,于是50~60 年代的世界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热”。
  虽然大多数国家增长业绩“辉煌”,达到了联合国规定的GNP 年度增长率6%以上的目标。但是高速增长并未消除贫困,富人更富、 穷人更穷的两极分化更为严重。高增长率加剧了通货膨胀、失业等社会矛盾;也出现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自然矛盾,产生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怪现象,成了困惑人类发展的“世界难题”。其原因就在于:(1)以GNP为目标的发展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持。比如只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要消耗地球天然资源的55%才能达到这种发展水平。 而资源是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以保证其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力。(2)GNP增长表示一种伴随工业生产而带来的社会代价和自然代价,而不是人类福利的改善。它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3)GNP完全可以在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毫无改善的情况下上升,其增长可以掩盖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事实,加剧两极分化。(4 )即使这种增长达到相当高的物质消费水平,也未必能保证人民的幸福生活。因为富裕不等于幸福,也不等于平等、民主、文明。像阿拉伯产油国人均GNP遥遥领先,但在文盲率高、分配极不平等的条件下,人民是没有幸福可言的。
    2.有限制的发展观
  60年代末,美国的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其涵义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是地球,它犹如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小船内的有限资源将被开发净尽,消费后的废物将把船舱完全污染,到那时人类社会就会崩溃。该理论发表后,科学家把过去时代的经济称作“牧童经济”,意指对资源的开发无所顾忌,犹如牧童在草原上放牧一般;而把今后的发展称作“宇宙飞船经济”。认为“牧童经济”是用物质转化的数量来衡量经济成果;“宇宙飞船经济”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使资源绵延不绝并使全社会成员得到真正实惠的福利为标准。为此要求:(1 )改变“增长型经济”,采取“储备型经济”;(2 )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代之以“生态型经济”;(3)实行“福利量”经济而不再偏重“生产量”经济;(4 )以重复使用物质资源的“循环式经济”代替传统的“单程式经济”。与此同时,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其主要论点是社会经济增长的五种趋势(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人口剧增;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呈指数增长,由于地球的有限性,增长是有极限的。超过极限就会造成人类社会的瓦解。他们认为:经济无限增长是不可能的;等待极限迫使增长停止又是人类难以接受的,因此只能走自我限制增长的道路。于是形成了有限制的发展观,其要点是:(1)保持人口动态平衡;(2)保持资本拥有量的动态平衡;(3 )提高土地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对资源的消耗。
    3.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观
  该发展观已经认识到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范畴:增长只是物质量的扩大,而“人类的”发展并非全部建立在物质产品的基础上,它还涉及到非物质方面的需求,如公平、自尊、稳定等等。据此,发展被定义为消除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平等。沿着这个方向思维,就出现了所谓“基本需求战略”。美国两位学者对此强调指出:传统发展的目标实质上是维护富者阶层的现状和利益,而我们的着眼点则在于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和福利。根据这种发展观,国际性机构把收入的平等状况、预期寿命、识字率、解决就业能力等一些社会指标列入衡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虽然该发展观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很多国家由于政治制度和体制方面的原因,缺乏实施这种发展战略的内在动力。尤其到了80年代初,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问题日见急迫,人们不得不对发展的内涵重新探索,寻求新的整合性更强的发展战略。
    4.可持续的发展观
  1992年6月,联合国通过《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从政治平等、消除贫困、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表达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确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重大转折,是人类诀别传统发展观进而开拓现代文明新发展观的一个里程碑。该发展观从总体上理解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点:(1 )强调人类在追求自身生活权利时应当坚持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等方式追求发展权利的实现。(2)当代人在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时, 应努力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允许当代人片面自私地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机会。
      二、新发展观的社会经济内容
  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核心,新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相比(在其社会经济层面上),主要表现在:
  1.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发展中国家面临贫穷和生态恶化双重压力,贫穷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贫穷。只有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和环境危机提供技术和资金,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不平等。
  2.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经济政治体制。从宏观上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乃是作为发展的社会环境的主要内容。要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运行,必须对传统的、低效的经济关系进行改革。另外,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是建立在政治民主化以及精简、高效、统一、廉洁的政府基础之上的。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3.把经济与自然、权利与义务、主权与责任联系起来,从而使发展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1)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在增长过程中把环境建设作为可以为发展保驾护航和创造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资源,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水平和程度的客观标准,从而使二者统一起来。(2 )人人享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负有建设和保护其生存环境的义务,使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统一起来。 (3)把上述(2)扩展到国际交往和外交事务中, 就变成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环境责任的平等统一。
  4.放弃靠增加投入、加大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增加产出的传统作法,力求更少依赖有限资源,更多与地球承载力达到有机协调,走“多节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节制生育、节制军备、节制挥霍资源的消费行为。如美国人均消费的粮食、煤炭和石油分别是非洲居民的8倍、500倍和1000倍。一个预期寿命为80岁的美国公民一生要消费2亿升水,2千万升汽油,1万吨钢材和1千棵树的木材。若照此消费,地球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会流尽最后一滴血。因此,只有走“多节制”发展道路,才能健康转入持续发展的轨道。
  5.重视文化价值,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现实的人都是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所具有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对发展的方向、内容、形式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从而表明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作用。因此,新发展观要求人类树立起全新的文化观念,用以重新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
      三、新发展观的社会哲学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新发展观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实现了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转变。传统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片面的经济增长观,它把社会的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把经济增长过程又片面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过程;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见物不见人。这种片面发展观导致了如下后果:(1 )经济领域的负面效应。不断增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激发出各种短期行为,在近期内可获利的产业和行业迅速扩张,而对发展真正具有长远价值的行业受到抑制,造成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2)把人变为实现增长的工具和手段, 造成劳动者的畸形发展,成为马尔库塞描述的“单向度的人”。(3 )把人和群体都设想为只知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设想为只会根据物质利益需求对价格信号作应答反应的机器,从而把文化因素从经济主体中排除出去,造成经济和文化的对立。(4)导致拜金主义、 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蔓延泛滥,从而造成深刻的文化危机。而新发展观则采取了与传统发展观完全不同的社会哲学观念:
  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均衡。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经济发展应与这些方面保持均衡协调。
  2.发展是整体、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体综合”发展,是将社会看作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发展不是各个部分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和总体运转的最佳化。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其它部分的发展为代价。所谓“内生的发展”是指既要运用恰当的技术创新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本土资源,同时又不破坏自身的传统与习惯。发展中国家不应照搬西方模式,重复工业化的老路,而应自力更生,寻求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必要的国际合作与自身自由发展之间的协调一致。
  3.强调人的因素。人是发展主体,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其它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发展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发展赖以成功的先决条件。一言以蔽之,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
  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这一社会哲学观念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对传统发展观的辩证扬弃,并不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全盘否定。这种转变的意义就在于突破了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等同的狭隘观念,丰富了“发展”概念的内涵,扩大了它的外延范围。
      四、新发展观的人学意义
  从人文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新发展观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实现了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的转变。传统发展观的重心在于GNP的增长, 这种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只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或手段。这种条件或手段是发展的对象或客体,我们称之为“以客体为中心”的发展。新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指人而不是物。人是发展的主体,在创造完美世界的同时又使自身得到完善发展;人是发展的动力,依自身需求致力于外在对象和关系的改造,推动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发展又取决于人的文化观念和人的活动的文化方式,发展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到人类主体的限制与约束。
  所谓“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个生活阶段上的发展,是个人、社会、自然之间某种和谐关系的构成,它保证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又不使社会或自然受到损害、掠夺或破坏。这一定义揭示了人的发展之本质和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阿根廷的马尔曼博士认为,人的发展即人的潜力之发挥,发挥人的潜力就是解决人生各阶段的“贫困”。这种贫困既指缺乏物质条件,亦指交往、了解、兴趣等方面的贫困。这些贫困构成人生内在危机,社会发展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解决这些危机。从根本上说,发展亦是人之素质的提高或能力成长之过程,它包括:(1 )基本需求的满足;(2)素质的提高;(3)潜力的发挥。(1 )可分物质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它是人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2)包括身体、心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它们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是指人认识、理解和有意识干预现实世界变迁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发展就是要使这些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把人置于发展的核心地位,是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因而成了当今世界发展哲学的主导思潮。
      五、新发展观的经济哲学意义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新发展观的哲学意义在于它实现了由传统的资源经济观向新生产观、新财富观、新效率观的转变。传统发展观的一个不证前提是将自然资源视为自然再生产的结果。因而人类可以不加限制地无偿索取和占有,而不必顾虑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及其反作用,这是导致资源滥用和生态系统恶化的认识根源。因此,新发展观必须摒弃传统的资源经济观而向新的观念转变。这就是:
  1.新生产观。传统的生产力常被定义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按此定义,人类采用单程式生产方式,对资源大肆采掘而不虑其承受能力,不仅将许多资源采光用尽,而且招致污染公害,造成当代环境问题。因此必须以新的观念来看待生产力,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新生产观。其要点是:(1)生产系统与资源系统应保持平衡关系。 生产活动必须考虑生态效应,如资源补偿和再生产能力,废弃物的容纳、消化或分解能力等。生产活动应在保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逆变化的限度内进行。(2)生产既包括物质要求的再生产, 亦包括人口的再生产和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3 )生产与消费应组成一种还原再生的循环关系。物质产品消费后可借助工艺技术回归于生产,使废弃物再资源化,形成一种生态生产方式。
  2.新财富观。传统发展观误以为对自然资源攫取、占有、使用的量越多就越拥有财富。这种观点用于个人或集团则导致社会不公;用于国家则造成不能持续发展。因此新的财富观认为:(1 )自然资源是原生物质财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财富无不来自于自然界。人类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不过是自然资源的转换形态而已。(2)节约即增加财富。 节约的意义是以节省的方式形成财富,以集约的形式利用财富。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料和能源,既减少污染,又增加资源的有效成分,从而增多了财富的供给。(3)科学技术可以使一些新的资源被发现, 原有的资源可以开发出新的用途,使潜在资源变为显在财富。因此,科技是点金术,而掌握科技的人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4 )质量是财富增长的本质要素,质量的损失是资源与财富的实质性损失。以质量损失为代价的数量增长,不是真正的财富增长。
  3.新效率观。在资源短缺的现代社会,效率是人们注视的焦点。新效率观的要点是:(1)重视物质要素的产出效率。 新发展观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全要素生产率”或“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以对资源的总体效率作出合理的核算和估价,改善可体现物质要素效率的产出率、消耗率、转化率等单项指标,借以提高资源的充分利用水平。(2 )多点位、多环节地考察物质资源的产出效率。如考察资源开发活动的相互影响和相关效率,避免局部增益而全局受损、短期增益而长期减益的现象。又如考察资源多种利用选择的“机会效率”,避免资源因利用方向选择错误而丧失其最大的使用价值。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从世界资源总短缺这一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出发的,也是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出发的。针对上述情况,新效率观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或其产出率上作文章,从而相对减少或降低资源的耗用量和占用率,这是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
  综上所述,新发展观是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异军突起,同时它又是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和一种新的社会意识。当前我国正在走出一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这条道路不同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显着之点,就是在不断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克服传统增长方式所带来的消极因素,注重经济发展中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有机结合。新发展观从一种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出发,寻求一条协调发展的途径,因而它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乌鲁木齐20~23B1哲学原理卞谦19981998本文分析新发展观形成和演变历程,探讨其在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中的哲学意义。发展观/经济增长/人的发展The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growth ofthe modern view of development and makesa study of its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acitivities.作者单位:桂林市委党校 541003 作者: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乌鲁木齐20~23B1哲学原理卞谦19981998本文分析新发展观形成和演变历程,探讨其在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中的哲学意义。发展观/经济增长/人的发展

网载 2013-09-10 20:58:47

[新一篇] 當代十七年文學公式化、概念化的政治文化反思

[舊一篇] 當代臺灣邏輯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