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 D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887 (1999) 02-0123-27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发动武装起义, 推翻资产阶级政府。3月28日,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巴黎的无产阶级者在短暂的两个多月里,一方面在军事上同凡尔赛匪帮作殊死搏斗,另一方面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为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荒淫无度的巴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法国的京城不再是不列颠的大地主、爱尔兰的在外地主、美利坚的前奴隶主和暴发户、俄罗斯的前农奴主和互拉几亚的封建贵族qún@②集的场所。在陈尸场内一具尸首也没有了,夜间抢劫事件不发生了,偷窃现象也几乎绝迹了。”(注: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5页。)认真研究巴黎公社在思想文化战线的方针、措施,对于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巴黎公社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教育改革
巴黎公社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十分重视。3月29日, 在公社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成立了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各部的职能,教育委员会即是其中之一。它的职责是“着手改革教育”,“起草免费、普及的全部世俗教育的法令草案。”(注:《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3页。)4月20日, 巴黎公社改组领导机构,加强权力的集中统一,公社每个委员会各设代表一人,全权负责该委员会的工作。教育委员会代表为爱德华·瓦扬,成员有库尔贝、韦尔杜尔、米奥、瓦莱斯和让·巴·克雷芒。他们都是公社着名的活动家,为公社的教育改革作出了贡献。特别是瓦扬,是公社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者。瓦扬受过良好的教育,获科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是第一国际成员、真诚的社会主义者。3月26日,他当选为公社委员, 参加起草公社纲领。由瓦扬担任教育委员会代表,说明了公社对教育的重视。
关于公社教育改革的目的,瓦扬指出:异常重要的是“使公社革命能够通过教育改革来巩固其实质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为教育改革将保证每个人都有社会平等的真正基础——全面教育,将使每个人都容易学会他能够胜任和喜爱的职业。”(注:凯尔任策夫:《巴黎公社史》,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597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公社教育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以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现教育世俗化。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学校教育为天主教会所控制。天主教教士在教师中占很大比例,他们控制学校,排斥科学与理性,崇尚神学与迷信。特别是小学课程,全以神学为主,教会对儿童从小灌输宗教迷信和君主专制思想。巴黎公社为了使学校教育摆脱教会的控制,曾多次开会讨论研究,并作出相应决议。4月, 公社发出《关于实施学校非宗教化教育的通告》,要求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取消学校中的神学课程,代之以真正科学的内容。5月,瓦扬代表公社发布命令,要各学校清除十字架、圣母像以及其他象征宗教的图画和书刊,并立即逮捕那些妨碍公社推行教育世俗化的教士,以排除实行非宗教教育的阻力。同时,为了顺利接管教会所控制的学校,实施教育世俗化,公社积极采取措施,聘请了一批世俗教师。这些世俗教师大多忠于公社的事业,热心教育改革,为教育世俗化努力工作,很快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取消了愚昧的宗教课程、教义问答、神像、祷告及一切宗教象征,教师以科学知识传授学生。长时期来法国天主教会控制学校的局面被打破了,对于公社实施教育世俗化的措施,列宁给予很高评价。列宁指出:“使国民教育具有纯粹世俗的性质,这就给了身穿袈裟的宪兵以有力的打击”,这是“足够说明公社的真正意义和目的的措施”之一。 (注:《列宁全集》 中文第1版第17卷第123页。)
其次,公社努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公社十分重视普及义务初等教育。在公社第二区的呼吁书中指出:“世俗的、免费的和义务的教育,这是革命应集中力量促使实现的纲领,也是第二区公社代表的纲领。”(注:斯·阿·弗鲁莫夫编:《巴黎公社为学校民主化而斗争》(文件资料集)俄文版第99页。转引自滕大春主编:《外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35页。)第十区的一个通告则明确规定:“凡6岁至15岁的儿童,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只要持有区政府的证件即可报名入学。”(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52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区政府还统计了学龄儿童人数, 动员家长送子女入学,并对入学儿童免费发给一切学习用品。有的区还为贫苦儿童提供食宿和衣物。在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公社也都开始了改革的尝试。公社强调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第四区的教育委员会指出,学校应当对儿童“灌输正义感”,教育儿童“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学习——这是道德原则,从现在起,公社的教育就以这些原则为基础。”(注:利沙加勒:《1871年公社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2页。 )同时公社也十分重视向少年儿童传授科学知识,具体规定了学校应开设的课程,并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如第十区的通知中指出:“教育方法完全从启发理性出发,课程计有语文、书写、语法、算术、公制、初等几何、地理、法国历史、伦理、唱歌、绘画、制图等。”(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52页。 )此外还有校长主办的公共讲座,讲授伦理学和政治权利通论。
第三,公社还注意兴办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两种专门技术,以服务社会。4月28日, 教育委员瓦扬还特别签署命令,要求各区政府兴办职业教育。5月6日,公社第一所职业学校在第五区洛蒙街正式成立。该校规定,凡年满12岁的儿童,均可入学,学习科学知识和一种专门技术。为此该区还聘请40岁以上的工人师傅到该校教授学生各种手艺。不久,公社又兴办了一所工艺美术女子职业学校,“教授素描、泥塑、木雕、牙刻,总之是工艺美术的应用各科”,同时还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文学知识”。(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01页。)此外,第三区还办了一所半工半读的女子缝纫学校, 该校女生从12岁起就同时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最后,公社注意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第二帝国时期,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工资收入菲薄。“3·18”革命后, 公社重视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实施教育世俗化,使教师从天主教会的监视和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和学校的主人,教师地位大为提高。公社又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规定男教师最低年薪为2 000法郎, 男助理教师为1 500法郎,男女教师同工同酬。这样, 男教师的工资平均增加1至1.5倍,男助理教师的工资平均增加1至2倍;女教师工资平均增加2~2.5倍,女助理教师工资则增加3倍多。 (注:凯尔任策夫:《巴黎公社史》,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595页。)
总之,巴黎公社在短暂的72天里,重视教育改革,在普及初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以及实现教育世俗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在世界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二、文化艺术
巴黎公社十分重视文化艺术工作,把它看作为揭露敌人、教育群众和传播公社理想的有力工具,是公社革命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社在文化艺术领域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坚持国家对文艺的管理和监督。公社成立后不久,就撤销了政治立场反动的艺术家的领导职务,并通过民主选举,使革命的进步的艺术家担任文艺的领导工作。4月6日,巴黎艺术家协会成立,着名画家、1848年“六月起义”的参加者库尔贝(4月16 日补选为巴黎公社委员)当选为主席。《国际歌》歌词作者、公社委员鲍狄埃当选为协会执委会委员。协会制定的基本纲领和任务是:保存艺术遗产,鼓励创作,发掘现代作品,通过教育振兴未来的艺术,“为公社和世界共和国将来的蓬勃发展和富裕奠定基础”。(注:凯尔任策夫:《巴黎公社史》,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603页。 )协会的领导机构要向公社报告工作,并接受公社指定的任务。公社并废除了经理或企业主经营剧院的剥削制度,实行教育代表团领导下的协会管理制。
(二)注意保护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为此,公社委派进步的艺术家到各博物馆充当代表,还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对其他未派有代表的博物馆进行调查。公社号召广大群众自觉起来保护文化遗产,在5月8日的公告中指出:“自然史博物馆是全国性科学机构,全体公民都有维护之责。协助馆方日常的看守人员自不待言,而且在必要时,他们必将见义勇为,自动起来扞卫公共利益。”(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362页。)5月中旬,在拆除梯也尔住宅时,发现了大批青铜器、 珍贵图书及重要档案文件。公社立即专门开会研究如何处理这批珍贵文化遗产。在会上,工人雕刻家德麦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公社对文化遗产的政策思想。他说:“不要忘记,这些小的青铜艺术品代表人类的历史,我们劳动人民愿意保存过去的精神财富以建设未来。我们不是野蛮人。”(注:《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98页。)在此期间, 一家英国公司曾想以5 000万法郎的高价购买卢浮宫内的一些图画。当时公社十分需要经费,但仍然拒绝了英国人的要求,保存了这批艺术珍品。
(三)克服困难,设法尽快开放博物馆、图书馆,举办各种艺术展览,以教育群众,鼓舞斗志。4月初艺术家协会成立时, 公社即授权协会主席库尔贝“于最短期内恢复巴黎市各博物馆,开放画廊,并为在那里开展的经常工作提供方便。”同时,公社还责成库尔贝和艺术家代表大会“负责爱丽舍大街年度美术展览的复展工作。”(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79页。)因此,库尔贝及其领导下的艺术家协会以及公社派驻各博物馆的代表,把管理博物馆、举办艺术展览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5月中旬,在军事形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 自然史博物馆的图书室仍然坚持每天8小时照常开放。而该馆的解剖学和人类学陈列厅,则每周四、日开放。周二至周六则同时对下列人员开放:大学生、艺术家和学者(须持有院方或公社驻博物馆代表团签发的长期特许证)、普通读者(凭上述部门发出的当天入场券)、外国人(携带护照)。(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45页。)
(四)适应革命斗争需要,改革文艺演出形式,革新演出剧目内容。当时主要有两种演出形式。一是由公社社员、各种演员剧团组织的群众性的街头义演。二是在土伊勒里宫举办的大型音乐会,这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活动。5月6日至21日在土伊勒里宫举办了多场大型音乐会,许多优秀的戏剧演员、歌唱家、音乐家、作曲家和诗人都在音乐会上参加演出。(注:苏联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871年巴黎公社史》下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年,第482~483页。)
公社通过上述两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实际上已经革新了剧目。虽然在当时巴黎的一些剧院,上演的还是革命前的旧戏,但在街头义演和土伊勒里宫的音乐会上,演出的剧目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题材,革命诗人和作曲家的作品以及反映无产阶级的巴黎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的作品。
三、新闻报刊
巴黎公社时期革命的进步报刊是宣传公社理想、教育和动员群众、揭露和打击敌人的重要舆论工具。3月20日,“3·18”革命后的第三天,公社就正式出版了《法兰西共和国公报》(简称《公报》)。公报刊登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第一批文件,实际上成为中央委员会的正式机关报,后来成为巴黎公社的机关报。这是公社新闻报刊的开端。同时,《公报》也是新闻报刊史上第一份正式印行的工人政府的机关报,在新闻报刊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除了这份官方的《公报》以外,据前苏联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统计,当时大约有50多种进步报刊站在公社一边,支持和扞卫公社的事业。许多公社的领导人都了解革命报刊对公社事业的重要性。治安委员库尔奈说:“我们还需要有报纸,以便鼓舞居民的热心精神, 给他们以勇气。 ”(注:苏联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871年巴黎公社史》下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年,第524页。 )因此,公社十分重视对新闻报刊的领导和管理。公社在治安委员会下设立报刊局具体领导这一工作。报刊局一方面指导进步报刊的出版发行工作,另一方面同反动的资产阶级报刊作斗争。当时巴黎有数十种反动的资产阶级报刊出版,这些反动报刊是公社事业的危险敌人。4、5月间,公社查禁了30多种反动报刊。治安委员会并通过决议,对在报刊上撰文攻击公社的反动分子,一律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当时巴黎进步报刊的政治观点不尽相同,分属布朗基派、蒲鲁东派和新雅各宾派,但它们有四个共同特点。一是支持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力求扞卫公社的革命成果。革命报刊把公社革命评价为工人的、无产阶级的革命。 如蒲鲁东主义者韦尔莫列尔在《人民之友报》上指出:“3·18”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把无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就像1789年的革命把资产阶级推上政治舞台一样。”(注:凯尔任策夫:《巴黎公社史》,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471页。)二是公布公社的法令和决定,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寻求根本改善工人阶级状况的途径。三是揭露凡尔赛反动派的阴谋,同反革命分子作斗争,揭露和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和教权主义。四是与广大读者——国民自卫军、工人、手工业者保持广泛和经常的联系。报纸经常收到大量读者来信,信中表达他们对当前局势的看法、提出种种合理的建议和批评。
总之,在公社存在的短时间内,革命报刊获得空前发展,有的报刊如《人民呼声报》发行量高达8万~10万份。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为工人政权服务的报刊。公社在新闻报刊方面所作的种种努力,在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
四、道德风尚
虽然在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下,公社领导人不可能规定具体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但是他们出于工人阶级的阶级本能,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全心全意为工人的解放事业献身,为广大公职人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广大公职人员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成为人民忠诚的社会公仆。公社军事代表克吕泽烈的话具有典型意义。他在致国民自卫军的通告中指出:“不要忘本……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我们正是因为代表道德反对邪恶,代表克己奉公反对滥用职权,代表廉洁清正反对腐化堕落,所以才获得胜利的——这点千万不可忘记。应当保持我们的高尚品德,首先应当做一个忠于职守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严正的共和国,而只有这样的共和国才能够,也才有权存在下去。”(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37页。 )正因为有了这样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绝大多数公社领导人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公社的事业献身,而从不考虑个人的利益。他们手中握有大权,但从不以权谋私。
为了使公职人员保持社会公仆本色,防止由社会公仆蜕变为人民的主宰,公社还采取了三项重要措施。第一,民主选举公职人员。全体公社委员和主要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不称职者随时可撤换。第二,取消高薪制,兼职不兼薪,规定所有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6000法郎,只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第三,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一方面充分发挥公社各类监督机构如财政监督委员会、最高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特别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公社委员及各级领导人要向人民群众报告工作,听取群众意见,答复群众的质询。对不称职的领导人,经群众检举、公社查实之后,即予撤职。绝大多数领导人不负众望,身居要职而仍不忘本,保持劳动者的本色。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巴黎的社会面貌也就焕然一新。
巴黎公社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文在谈到公社的教育改革时曾指出,公社强调对学生“灌输正义感”,使学生明确要为公共利益而学习。公社领导人还亲自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巴黎第五区从事教育领导工作的让·阿轻曼曾对罗林街学校的全体学生发表讲话。他说:“公社希望全体儿童身心俱健,有高贵品质,伟大精神,爱好真理与正义,热心争取义务的平等与权利的平等。……你们应该爱护公社,像公社爱护你们一样,并努力用功,使将来你们的父兄,你们的同胞所作的牺牲得到补偿,使共和国在你们中间能找到有用的人,有用的公民,来准备保卫公社,反抗敌人。”(注:阿·莫洛克,维·奥尔洛夫编:《世界近代史文献》卷2第1分册,北京:高教出版社,1957年,第43页。)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实效,学生在校不但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注重品德修养。他们尊敬师长,遵守纪律,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清洁卫生。特别是在反对凡尔赛反动派进攻,保卫公社的英勇战斗中,巴黎的青少年牢记公社的教诲,同他们的父兄一起并肩战斗。他们日夜修筑防御工事,坚守炮台和街垒,向凡尔赛匪帮发起冲锋。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保卫公社的伟大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巴黎公社期间,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与男子居平等地位。妇女的精神面貌大有改变。妇女们成立了保卫巴黎与救护伤员妇女协会,同凡尔赛匪帮作斗争。妇女协会中央委员会在5 月的宣言中表示妇女们要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公社事业,同男姓公民团结一致,“作最后的努力,把剥削制度连同剥削者的一切痕迹永远消除干净!”(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 358页。)在5月间,有1万多名妇女参加了保卫巴黎的英勇战斗。她们在街垒中坚持战斗到五月流血周的最后一天。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赞扬她们像“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妇女一样英勇、高尚和奋不顾身。”(注: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5页。)公社也很重视解决娼妓问题,改造妓女,使她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些区政府专门通过决议禁止街头卖淫现象。经过公社的努力,第二帝国时期巴黎相当严重的街头卖淫现象绝迹了。除了少数高级娼妓跟随凡尔赛分子逃走之外,多数妓女得到改造。有些妓女还自动参加护理伤员的工作,在五月流血周保卫巴黎的最后战斗中牺牲了生命。
综上所述,巴黎公社在其存在的短时间内,在教育、文艺、新闻报刊、道德风尚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采取过许多措施,取得了显着成效,巴黎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公社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种种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1998—03—06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南宁123~127K5世界史严@①钰19991999本文分别从教育改革、文化艺术、新闻报刊、道德风尚四个方面就巴黎公社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初步探讨并指出:巴黎公社在思想文化战线上采取的各种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巴黎公社/教育改革/文化艺术/新闻报刊/道德风尚廖智宏严@①钰,1939年生,广西民族学院历史与档案系教授。南宁,邮编:530006。 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南宁123~127K5世界史严@①钰19991999本文分别从教育改革、文化艺术、新闻报刊、道德风尚四个方面就巴黎公社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初步探讨并指出:巴黎公社在思想文化战线上采取的各种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巴黎公社/教育改革/文化艺术/新闻报刊/道德风尚廖智宏
网载 2013-09-10 20: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