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历代大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今天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版图,是几千年来历史演化的结果。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大王朝大多在开疆拓土方面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将就这个方面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论述。    严格地来说,先秦时期的中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只是一个诸侯方国林立、松散的政治邦联。直到秦始皇灭六国,才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建立起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为以后历朝历代的政治模式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秦灭六国之后,南进岭南、攻灭百越,首次将两广地区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之内;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其疆域之广超过先秦时的任何朝代。当然秦的统一也是有限的,它对东北大部、外蒙、新疆、青海、西藏、台湾、海南都没有实现过控制,但它毕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而更加伟大的功业将由后人去完成。    西汉初年,由于秦末战乱的影响,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力大未削弱,南越、闽越相继独立,匈奴也卷土重来,再次侵占了河套地区,兵锋直指长城以南的农耕区。汉初由于国力不振,不得不对匈奴和其他割据势力采取和亲及怀柔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三代人的休养生息,国力大为恢复,中原王朝也开始了对周遍分裂势力强有力的反击。北面,经过河南、漠南、河西、漠北等一系列决定性的战役,重新收复了河套地区,并控制了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门户,将匈奴的势力驱逐到了漠北;东面,汉朝攻灭了卫氏朝鲜,控制了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南面,消灭了南越和闽越两个割据政权,并出兵西南夷,将两广、福建、云南、海南和越南的北部全部纳入版图之内,但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又放弃了海南岛,直到南朝梁武帝时,海南才又重新被中央政府所控制。西面,汉朝在夺取了河西走廊之后,经过与匈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夺,终于完全控制了西域,并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路,这是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次对新疆实行有效的管辖,其历史意义相当深远。但汉朝没有对东北大部、青藏高原和外蒙实现过统治。东汉的版图与西汉差不多,这里就不再赘述。汉朝在中国历史上对国家的发展和疆域的开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的国号也成为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因此,这个辉煌的朝代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去怀念。    汉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长期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再次统一了中国,才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战乱。但本段主要叙述的是唐朝在开辟中国疆土时所做出的功绩。在北面,唐军于公元630年攻灭东突厥、646年灭薛延陀,统一了大漠南北的大片土地,这是中国历史上汉族政权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统治漠北的外蒙古地区,但是好景不长,682年突厥贵族起兵叛唐,建立后突厥汗国,唐朝又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东面,唐朝经过太宗、高宗两代人23年的奋战,先后消灭了百济、高丽两国,不仅收复了被高丽侵占数百年的中国东北的大片领土,还继汉朝之后再一次将中国领土扩展到朝鲜半岛的北部;西面,唐朝于635年击败吐谷浑,640年灭高昌,657年灭西突厥,完全控制了西域,并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北庭和安西两个都护府以加强管理。此后,国力日益强大的吐蕃也开始染指西域,与唐朝开始了长期的拉锯战,两国之间互有胜负;东北方向,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中央政府对东北全境的管辖;西南方向,唐朝控制了云南大部分地区,但由于强悍政权吐蕃的存在,唐朝一直未能将青藏高原纳入版图之内。唐朝的国力的在玄宗期间达到了顶峰,但是755年的一场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迅速从颠峰上跌落下来,从此风光不再。西面的劲敌吐蕃乘唐朝衰落之机攻取了西域和河西走廊,甚至还一度还攻占了长安。直到9世纪中期,吐蕃发生内乱,唐军在张议潮起义军的配合下,才重新夺回河西走廊,但西域从此不再为大唐所有;西南方向,势力日益做大的南诏也乘机击败唐军,夺取了整个云南地区。至此,唐朝在开国初期开疆拓土所取得的成就大部分都丧失了,但是这个朝代曾经有过的荣耀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一个永远令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朝代。    唐朝灭亡后,经过五代十国72年的分裂期,宋朝统一了中原和江南地区,但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导致了这个朝代军事实力的弱小和对外政策的软弱,使得它在和边疆游牧民族政权的军事较量中从未占过上风:和契丹斗,不敌,被迫签定澶渊之盟;和女真斗,不敌,丧失华北大片土地,被迫退守江南并签定屈辱的绍兴和议;和蒙古斗,还是不敌,最终连江南都保不了,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从武功上来看,宋朝是汉族建立的大王朝中最无能的一个,但是从文治角度来看,却又是最成功的一个,其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达、文化的昌盛、人文精神的璀璨在中国历朝历代中都达到了顶峰。
  估计不会有人否认蒙古人是世界历史上所出现过的最强悍的游牧民族,公元13世纪完全可以称之为蒙古人的世纪。1206年,杰出的军事家铁木真在统一了蒙古诸部后,于斡难河源头召开的忽里台大会上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正式建立起大蒙古国,从此开始了征战四方和统一中国的历程。蒙古军于1219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53灭大理,随后降服了吐蕃诸部,1279年灭南宋,结束了中国自唐末以来长达372年的分裂时期(北宋的统一只是小范围的统一),将东北、外蒙、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全部纳入版图之内,实现了旷古未有的大一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元朝在原吐蕃旧地设置宣政院辖地,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第一次管辖青藏高原地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元朝还在澎湖列岛设置巡检司,标志着中原王朝对台澎地区的重视程度开始加强。元朝在巩固和发展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倘若没有元朝的话,南宋、西夏、金、大理等割据政权将长期存在下去,中国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统一。但是蒙古军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表现出游牧民族极端的野蛮性和残忍性,导致千百万无辜的各族百姓死于战乱。元朝建立以后,又公然将全国臣民分成四等人,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这充分体现了蒙古统治者政治上的幼稚、落后和反动性,这一切都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    蒙古贵族残暴的民族压迫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敲响了元朝覆灭的丧钟。在元末战乱中,贫农出身的朱元璋崭露头角,他在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后控制了南方地区。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王朝。同年七月派25万大军北伐,一举攻克大都,元朝灭亡,华夏光复。此后,明军东征西讨,1370年收复了陕西、甘肃和山西等地,1382年平定云南,1387年夺取了辽东。期间,明军又多次北伐、深入大漠,将蒙古残余势力彻底驱出塞外。在东北方向,明朝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奴儿干都司以加强管理;西面,明朝的势力范围最西达到了哈密一带,但未能控制整个新疆;西南方向,明朝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继续实行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东南方向和元朝一样设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大陆和台澎地区的沟通和交流;北面,由于蒙古势力的继续存在,明朝没有能将漠北的外蒙古地区纳入版图之内。总得来说,明朝的版图没有元朝辽阔,但绝对大于宋朝,也不亚于汉、唐。明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退,北面退缩到长城一线,完全采取受势;东北方向由于满洲的崛起,山海关以外的土地除宁远等几个孤城之外基本全部丧失;西北方向,在当地伊斯蓝政权的袭扰下,被迫放弃了嘉峪关以外的七个卫,失去了对新疆东部地区的控制权。而日益衰落的明朝本身也在关内农民军和关外满清铁骑的双重打击下最终灭亡。    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以祖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起兵,经过30多年的努力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国。他本人和皇太极父子两代与明朝激战20多年,夺取了山海关以外的大片土地,并臣服了漠南蒙古。明朝灭亡后,清军乘机入关,用了20年的时间,残酷镇压了内地的各支抗清武装,取得了对中国的统治权。17世纪后期,蒙古准噶尔部日益强大,并与沙皇俄国勾结起来,有觊觎中原之心,严重威胁了中国的统一和安定,对此强敌,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毫不妥协地与之进行了长达70多年的军事斗争,将准噶尔部的势力从内蒙、外蒙、青海、西藏和新疆等地驱逐出去,并最终于1757年将其彻底击败,清朝也最终确立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权。准部覆灭之后,新疆的回部又乘机作乱,清廷对此予以坚决的镇压,于1759年消灭了叛军,防止了新疆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在新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廷设立了伊犁将军,管辖天山南北大片土地;在西藏,清朝于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东南方向,清朝在1683年出兵台湾,消灭了郑氏割据政权,并在台湾设一府两县以加强管理,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第一次对台湾实行管辖权,等于向世界郑重宣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世纪后期,清朝逐渐由盛转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东西方列强纷至沓来,腐朽无能的清廷与这些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其中的《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将香港、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台湾、澎湖等地分别割让给了英国、沙皇俄国和日本。满清政府在清末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利益和领土完整以维护自身统治的卖国行径应当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前期和中期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在元朝之后第二次实现了对中华的大一统,并初步奠定了当代中国的版图,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网载 2013-09-10 20:56:58

[新一篇] 筆底明珠無處賣DD悲愴頹放的明代才子

[舊一篇] 管仲:集“三不朽”于一身的典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