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从小到大都是最奸诈的人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十个四岁的小孩子。我把这十个小孩子分为两组,A组七个,B组三个,然后找十个房间,每个房间放一大盘梨子,跟A组的七个小孩说,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拿一个梨子,剩下的将分给他的亲戚朋友,结果七个小孩子都拿了相应房间最大的那个梨子。对于B组的三个小孩子,我对小孩1说,如果选梨子的时候,你不会谦让,就要骂你一顿;对小孩2说,如果选梨子的时候,你不会谦让,就要狠狠骂你一顿;对小孩3说,如果选梨子的时候,你不会谦让,就要揍你一顿。结果,小孩1选了相应房间里梨子中一个较小的,小孩2选了相应房间里梨子中一个更小的,而小孩3则选了相应房间里梨子中那个最小的。

  由以上实验,我得出了两条定律,分别是:

  第一道德定律--------在不受到外力胁迫的情况下,四岁小孩子选梨子的时候,将总挑选最大的那个。
  第二道德定律--------四岁小孩子在选梨子的时候,受到的外力胁迫的程度越大,他所选的梨子将越小。

  看了上面的实验以及结论,你还相信“融四岁,能让梨”的话吗?孔融让梨的故事根本就是忽悠,孔融不仅不是像书本上说的一样,是一个宽容,谦让的人,相反还是一个非常小气,奸诈的人。不仅实验室得出的结论对孔融不利,而且历史上有很多事实也可以佐证我的观点。

  比如孔融推荐祢衡给曹操,完全就是出阴招,明知祢衡狂傲无比,口无遮拦,还向曹操说祢衡什么“淑质贞亮,英才卓跞。”结果祢衡一见曹操便耀武扬威,把荀、荀攸、郭嘉、张辽、徐晃等文武百官贬得一无是处,最后曹操忍无可忍,终于借刘表之手,刘表再转借黄祖之手将祢衡杀了。其实孔融压根就知道事情最后的结局,而这正是他想要的,他看不惯曹操的权大势威,也看不惯祢衡的清高自大,于是就设计让他们两个互相搅和,自己在一旁偷笑看热闹,毫无君子之风。

  还有,曹操因为粮食紧缺问题,曾颁布禁酒令。孔融这个酒鬼知道后,怒火攻心,居然写信给曹操说“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你说这种人,明明是自己酒瘾大,阻碍禁酒完全是为了一己私欲,却偏偏要把尧舜禹,商纣之类的都搬出来做幌子,而且语带讥讽,令人不齿。这种人不是奸诈小人,又是什么?而且孔融还不守孝道,他居然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样的人别说不容于古代,在现代开放社会,也难有立足之地啊。

  回到开始的话题,我通过实验论证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不可靠的。那么大家不禁要问,难道史书上记载有假?没有,历史上的确有那么一件事,只是史书上是断章取义了。事情是这样子的,孔融的老爸从小就教育孔融做人要知道谦逊,要低调。所以每每在一家人吃东西的时候,看到小孔融专捡多的东西的时候,就一顿痛打,久而久之,孔融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吃什么都选最小的,这与谦让没有任何关系,完全符合金茵第二道德定律。而后来的历史表明,孔融事实上是一个气量小而且奸诈的人。

  不过,奸人自有奸人治。孔融奸诈一生,最终死在了更奸诈曹操手里,这是他必然的结局,他是咎由自取。


网载 2013-09-10 20:55:56

[新一篇] 姜氏齊國的歷史就此結束---田氏代齊

[舊一篇] 孫武為將,千里破楚、五戰五捷---吳楚柏舉之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