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随想录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我不是诗人,不是散文家,更不是哲学家。然而,在我看来,母语教育和母语课程教材改革就是一首最美妙动人的诗,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理。我想,只要朴朴实实地把关于语文教育的独自的感受“倾吐”出来,即使只是“碎片”、“零料”,也能让人们领略到一点母语教育和母语课程教材改革历程中的诗意和哲理。
  追问“起点”
  一个不爱母语的教师,必定教不好母语;一个不爱母语的教材编者,永远也编不出好的母语教材。
  自幼读书塾始,母语便为我奠基,伴我成长,铸我理想,成就我的事业,在我的生命中它如影随形,与我结下不解之缘。
  在母语中觉醒,在母语中感动,在母语中陶醉,这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坚定着自己的教育信仰,也使我的每一天都生活在对母语教育价值的执着追求中。
  在诸多教学科目中,语文学科历来是非最多、争论最多、曲折最多,左也不是、右也不行,进亦忧、退亦愁,甚至目不识丁的人都可以对语文“说三道四”,可以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评头品足。
  批评是必要的,语文教育的确存在不少弊端。然而,单纯的批评是永远不能奏效的。语文教育要得到发展,重在改革和建设。而改革与建设的战略,首要的是回眸总结我国千年,特别是设课百年,无数语文教育前辈、志士仁人的经验以及各种有益的实验,把老祖宗留下的行之有效且至今仍有活力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继承下来;同时登高望远,从全球化的视野,以“拿来主义”的勇气,汲取国外一切可以充实我国母语教育的先进理念、策略和经验。其次,必须在中外比较中加强理论研究,从中探求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文化水平的国家和民族的母语教育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点。力求做到:既有立足本土的立场,又有借鉴国际的情怀;既要“东张西望”,又要脚踏实地;既坚持科学的实验探索,又注重扎实的理论提升;既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又在创新的过程中求发展。
  建设母语,就要热爱母语,呵护母语,就要发展母语教育,提升母语的地位和扩大它的影响。我一生爱恋母语,亲近母语,探究母语,弘扬母语,钟情于母语教育。我曾说:人一生一般只能做一两件大事。我孜孜矻矻数十年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学习与研究母语和母语教育,建设母语课程教材。
  更新理念丰满羽翼
  在语文教育中,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语文课程文化只有借助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学习者也只有在语言研习的过程中才能感受、涵泳语言文化之美,获得文化熏陶。于是,我们便得出这样的命题:研究语言就是研究文化。
  母语教育、母语课程教材建设的根本目的,正是更好地弘扬祖国的文化、人类的文化。所有母语课程教材改革者都必须直面母语课程教材的文化价值,致力于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符号系统,它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蕴含着民族精神的深厚积淀;它是维系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组成部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视母语仅仅为工具,这一观念在我的教学及理论研究中可谓根深蒂固。改革者往往会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因而我常常对此“自以为是”,原则问题上一着一步不让;然而改革者又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完全不同于盲目追风,就如鸟类不断脱毛才能羽翼丰满一样。因此,我常常“三省吾身”,又常常勇于“自以为非”。二十多年的语文教材改革、发展,或许取得了某些进步,事业“有成”,其原因之一是,我力求达到“自以为是”与“自以为非”的统一。
  教材编写始终受着教育思想、理念的制约。理念的更新和深化是推进教材改革的关键。中外教材编写史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若干年来,我国内地的圈内外人士在语文教育的讨论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语文教学和教材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淡化人文精神,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系统的完整性;有些教材连点成线,有上百乃至几百个知识点。这样,作为有机整体的血肉丰满的一篇篇课文,被肢解为一个个机械零件,学生只能到“知识树”上去摘下果子,再装进自己的“罐子”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根子在哪里?“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显然,除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之外,就是因为既往的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以及大纲的制定,都不同程度地置于“学科本位”、“课堂中心”等等旧教育理念的直接支配之下。因此,教材编写要创新,首要的便是更新理念。
  21世纪初国标实验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实质上就是提升、更新教育理念的过程。编者要向自己旧有的经验、旧有的价值观挑战;要超越自我,努力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并建构科学的教材体系和呈现方式。可以说,转这个“弯子”,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的思索,乃至要有“自以为非”的勇气。正是在这样的“痛苦”中,逐步形成了多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注重知、情、意、行的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这些理念也是实验教科书的灵魂及理论支柱,它使教材的中心价值发生了根本转移。因为它注重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它扭转了旧的语文教育观、教学观和教材观;它继承了民族语文的优良传统,又充满时代气息和改革锐气。
  更新理念当然是痛苦的,但每个坚定的改革者都必须有甘受痛苦的心态和思想准备,要把观念更新看作提高教材质量的强大动力。排除一次干扰,就会前进一步,就能跨上一个新台阶。改革的过程犹如鸟儿脱毛的过程,每个改革者都要不断脱去旧毛,才能长出新羽。倘能如此,必然会飞得更高更远。脱毛是痛苦的,但也只有在脱毛中才能获得新生。在致力于母语教材编写的改革中,我甘愿享受痛苦,在“脱毛”嬗变中获得新生。
  为汉语文教育开窗
  一说起母语教育借鉴外国,有人常常会联想到“搬”,并谆谆告诫:“千万不能照搬外国。”这个提醒有必要,很重要,但也反映了有的人对学外国存有一种“杞忧”心态。机械模仿实属大忌。然而,对“搬”不可笼统地反对,不可绝对化,关键在于“为什么要搬”、“搬什么”、“怎么搬”。外国的东西未必都好,毒品不可“搬”,洋垃圾不能“搬”;财富、知识、智慧,包括母语教育经验,未必都是“中华牌”的最好,其实,中外各有长短。我之长,当然要弘扬;我之短,可以用他人之长来补。这样,我们的知识会更扎实,经验会更丰富,智慧才能更有灵性。
  G31S304.JPG
  我以为,“搬”是前提,为我所用是目的,以我为主是原则,鉴而用之是途径。
  事实上,中国语文课程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开始,便引进西方课程。1904年我国语文设科的第一套课本即有外国学者介入。百余年来,以杜威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我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追求,而我国众多的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探索之路上,总是把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与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他山之石”结合起来,使那些对我有用的“舶来品”本土化。建国后,众多外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源源而来,学习国外语文教育的思想理念和经验,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包括语文课程教材在内的母语教育的发展。语文教育需要打开窗口,让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进入我们的视野,为我所用。
  世纪之交的十多年间,我们先后与国内外109个单位的200多位学者合作研究中国百年和当代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的母语课程教材,先后撰写母语教材研究着作17卷,凡800余万字,目的也是尽其所能,为我国母语教材的建设打开一扇扇千姿百态的窗口,展示出五彩斑斓的世界母语课程教材的文化长廊。从而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母语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制高点上,登高望远,力求使我国的母语课程教材建设在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统一的新起点上有突破性进展。
  为汉语文教育开窗,这并不是权宜之计,乃是我国母语教育、母语课程教材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适应当前国际潮流的时代要求。
  G31S305.JPG
  铸就语文教育“链”
  有人质疑:“你提出语文教育‘链’,是不是意味着要把语文肢解?”这其实是误解。天地之间,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规律的、有序的。语文概莫能外。
  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肢解语文是荒唐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是愚昧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试图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
  我所提出的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语文知识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技能;技能熟练后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养成习惯、获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形成语感、文感、情感,逐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犹如语文教育大厦的墙基,必须夯得扎扎实实。要提倡书要仔仔细细读,字要认认真真写,一丝不苟,一字不忽。当今社会和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语文“双基”的核心内容更加丰富了,比如语文知识,包括了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知识,其范畴扩大了,其内容涵盖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语文技能除了传统的读写听说外,还可以包括思维能力、视听能力、展示能力等。语文“双基”始终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要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毋庸讳言,需要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并不是既往的单纯机械操练,它与生活、语境、情境紧密结合,重在应用,重在探究,重在发展思考力和创造力,它融入了语文教学的全程和各个环节,这不仅让语文站了起来,更让它“活”了起来。
  语文课是兼具工具性与思想性(含人文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等)的学科。要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发展情智,关键是达成教材的选文和读写听说内容的优化。只要文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先进而深邃的思想,教师又能自觉地在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持之以恒地“渗透”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培养他们具有热爱祖国、关注科学、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合作和谐、保护生态等方面的意识,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达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把握以及学习兴趣、动机的培育,是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定型化的结果。它们是语文素养的至为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在语文学习领域达到终身发展的必要保证和重要条件。
  铸就语文教育“链”,构建语文教育的科学体系和理论框架是艰巨的语文教育工程。作为一种探索,一项研究课题,我认为它应当受到关注。
  教师是教者,也是编者
  传统语文教科书往往重视学习的结果,或者仅仅把课本看作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范例,甚至把教材定位于学习语言知识和语法规范的“公式”。它追求的主要是知识价值。实际上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学习方式,是在综合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掌握的语文规律。它们是语文学习追求的更高目标。有鉴于此,我们不能把语文教材仅仅看成是“语文教学之本”,确切地说,教材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之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之本”,“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之本”。它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非忽视和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责任感。我总觉得,教师不应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教材编者。历来用语文教科书教学生学,是语文教师的本职,其实只要是成熟的语文教师,往往都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会用教科书学,把教本转化为读本、学本。而更高层次的学者型教师,他们还能在用教科书教和教学生学会用教科书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用慧眼去鉴别教科书的编写水平,判断教科书内容和体系的适切性,评价教科书的优劣长短,甚至指陈教科书中的白璧微瑕,并提出种种修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有的是一字一个标点的推敲,有的撰写成论文,提出独到的见地。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教师眼盯着课本,天天都在评价、修改教材。这些教师在尽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的同时,又尽了提高、完善教材的职责。新教材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教师和学生。不管你把教材的优势、特点如何说得天花乱坠,课堂教学终究是试金石。教材是否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体系是否适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设计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到课堂上一检验,就泾渭分明了。因此,可以这样说,每位教师都是教材编者,都是为教材建设作贡献的“无名英雄”,都是教材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专家。教材建设作为一项塑人的系统工程,特别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验、研讨、评价、修订过程中具有参与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我虽为教师,却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教材建设的局外人。
  教材编写,说到底是塑人的事业,是功德无量的千秋大业。每位教材编者都必须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境界、最高境界。几十年来我不只是用手和笔在编写教材,而是怀着对莘莘学子的爱,用赤热的心和沸腾的血在铸造一座座母语教材大厦。我和我的同仁们常说的一句箴言是:手中有笔,目中有人。
  不妨做做厨师和琴师
  教材体系科学简明、合理合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中国语文教材体系从纯文选发展到多项子系统整合,是一大进步,但进步中也暗含着失之繁琐的隐患。要构建母语教材的科学体系,必须加强统整,削枝强干,压缩体积,化繁为简,轻装上阵。
  体系问题看似形式问题、策略问题,实则为理念问题、编写认知问题。我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字“五说语文教育观”,对语文的多元目标、繁杂内容进行了尝试性梳理,初步厘清了多重语文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未必很科学,也谈不上完善。但我力图把研究的重点瞄准体系的“整合”,因为母语教材的“统整”,已是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编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整合是一种艺术,需要精心研究语文和语文教育的规律,科学分析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君臣佐使”各有位置。语文教材包罗万象,酷似微型的百科全书,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译,语、修、逻、文、思,越来越复杂了。假如不合成,各自为政,各自封闭,互不相通,互不融合,教材就不会有特色了。“合成”好比烧一个菜,编者要把菜料、酱油、醋、味精、葱姜先准备好,然后再加以“合成”。这种“合成”是有高下之分的,名厨师的“合成”和普通厨师的“合成”就很不一样。“合成”又如演奏交响乐,许多乐器一同鸣奏,都能和谐、协调,听起来旋律优美。成熟的教材编者,就像是技艺高超的厨师和乐师。我运用这两个比喻,试图概括语文教材元素合成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显示了“分之系列清楚,合之互相为用”的特点。当然,“合成”只是一种形式,是否有最佳形式,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用教科书把学生引进思考的王国
  历来语文教学使用课本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照本宣科,把书教死;另一种是善于引导学生自己使用教科书,把教科书用活。因此,修炼教学引导的艺术,也就成为教师成功的关键。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思维能力参差,个性特点不同,心理状态不一。然而,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充足的思维能。
  教师是学生心理奥秘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又是学生思维能的辛勤开发者。
  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深层次的智力开发。它的价值不亚于开发一座金矿。成熟的语文教师,都会考虑充分融会课本内容,把握学习目标,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王国”。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只会有不善于启发引导的教师,不会有不愿思考或不能思考的学生。
  乐思方有思泉涌。乐思,犹如童话中的魔杖,触及之处,智慧之花灿然开放。
  教师要想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追求感。为此,可设悬置疑,层层激思;可故拟相反答案,预设思维岔道;可投石激水,引起争论;可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触景生思;也可别出心裁,策划智力游戏,引逗思维的乐趣,这些是我的经验之谈,也是我进行的理论归纳。
  总之,要使学生感到,积极思维的确是一种需要,一种趣味,一种享受。
  课堂上五十双眼睛就是一个个教学信息窗口。学生的眼神意态,就是无声的教学反馈:有的透出自信,有的含着怯懦;有的表露强烈的表达欲,不吐不快;有的显得胸有成竹,不屑一谈;有的锁眉沉思,有的茫然淡漠;有的表示心领神会,有的则百思不解……
  教师“引”的艺术是否到达最佳点,能不能使思维反应慢的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是一块试金石。
  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能呈潜藏状态,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在他们身上“卡壳”。因此,要善于用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等他60秒”,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在60个“嘀嗒”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会燃烧成绚丽的彩霞。
  思维的浅表性和直线性,是一些学生的明显弱点。教师宜设法引导他们主动探求:或生疑兴波,从无疑处生疑;或由此及彼,启迪联想;或藏答于问,曲“问”通幽,向深处开掘。
  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出色的乐师常把听众引入“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所谓的画留空白,课留“思地”。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天天都在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天天在修炼着自我。教师把学生引进了“积极思考的王国”,也使自身进入美不胜收的“教学艺术的王国”。只有这样,教科书的使用才能“活”起来。
  50平方米的教室,空间是有限的;45分钟一堂课,时间也是有限的。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运用自己活用教科书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
  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
  十多年对中外母语教育和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我清晰地看到一个重要轨迹:创造力的培养是各国母语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创造性教育是各国母语教育的主旋律。我们要走出“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困境,必须重视运用教科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除了智力上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深藏着创造思维的潜能。
  一个成熟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编者,往往会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创新设计,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用心去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创造思维并非深不可测的大海,亦非高不可攀的峰巅。它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求未知,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在变革的过程中求突破。其基本特征是求新,求异,求变,求活。
  创造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的运用是关键。多读书,读名着名篇,这是积累的重要途径,但在读中更须多体悟、多思考、多应用。要使学生懂得不能只满足于“继承”性的读书,而要在阅读实践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意的看法,不满足于只有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问题,站在不同侧面,处于不同心理,选取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思路,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只有摆脱预设“唯一”答案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的禁锢,才能爆出灿烂的创造思维的火花。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综合体。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在教室的有限空间里,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运用教科书启迪学生积极地想,合理地想,全面地想,辩证地想,从而打开他们创造思维的门扉。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思维、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极其细小的一闪念、极为普通的一瞬间。教师要特别留意这“一闪念”和“一瞬间”。在引导学生读写听说的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透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相准“稍纵即逝的瞬间”,发现学生创造思维的嫩芽,排除堵塞思路的障碍。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和追求感,让他们把积极思维、突发奇想、标新立异、刻意创新作为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创造思维绝非贝多芬、莎士比亚、瓦特、爱迪生这些伟人的专利。我相信,任何人哪怕是最平凡的人都具备创造思维的潜质,处在创造思维萌发时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
  如果我们能把教科书编活、教活、学活,必然能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
  路,在自己脚下
  我主持的教材编写组与课题研究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协调和谐的合作群体,它包括编者、出版家、教授学者和中小学师生所形成的四个圈圈。圈内的每个成员,都忠诚、敬业、积极、乐于奉献,他们时时给我勇气和力量。我仿佛每天都生活在一个温馨甜美的大家庭里。一位百里之外的农村教师用篮子拎来了100只鸡蛋,说送来的是使用教材的孩子们的100颗亮晶晶的童心;实验区教师寄来4000份使用教材的调查研究资料和完善教材的建议,凝聚了一线教师的智慧和情结;国内众多高校的教授为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问题,经常与我开“电话会议”,反复切磋,为我排难解疑;一些高层课程教材专家,包括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思想,提升了我的着作、教材、课题成果的价值和水平。在我患疾住院的108天里,教材编写组的主要编委不仅每天来医院看护,关心,而且坚守岗位,保证编写、研究的“机器”照常顺利运转……面对这些,我怎么能不为之动容?可以肯定,没有集体智慧,没有群体的合作,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课程教材改革和课题研究的累累硕果。
  有人说:“改革了一辈子,怎么始终走不出一个大圆圈?”我以为,如果人生真是一个大圆圈的话,圆上的每个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而每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所以越有成就,越难前行,成就最大的时候,也最易潜伏固步自封的隐患。而前进中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最有希望的时候。因而,不断自我超越是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关键,也是超越他人和超越自我的重要前提。许多人不理解:“洪宗礼已经获得了可以说中学教师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而且年逾古稀,为什么还要做‘拼命三郎’?还有年轻时演肖继业那样的激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事业永驻,为自己钟爱的母语教育事业奋斗到生命尽头,才是我的幸福与快乐。生命有限,事业无限,人总是有终点的,但事业永无止境,为事业而不辍劳苦,不懈奋斗,就能加大生命的容量,成为事业上的“高寿者”。所以,我天天都在走路,有时则在跑步。我所追求的已不是生理上的高龄,而是事业上的“长寿”。
  改革是艰难的,改革者又是幸福的;改革之路是崎岖坎坷的,改革的道路上又是开满鲜花的。
  有些青年教师、青年学者常问:改革难,路在哪儿?
  ——路,在自己的脚下。

人民教育京50~55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洪宗礼20082008
作者:人民教育京50~55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洪宗礼20082008

网载 2013-09-10 20:53:46

[新一篇] 語文教育“發現學習”教學模式研究

[舊一篇] 語文是一道詩意的風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