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热点问题引发的“教育学”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在新千年的第一次“两会”上,素质教育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但值得教育界人士注意的是,这话题不是从正面而是从反面展开的,从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看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推进素质教育适逢其时。从重视人到重视教育,到揭示教育问题,到强化教育改革的作用意义,这是决策者的明智之举。
  但社会人士对教育的分析,有时是头痛看头脚痛看脚,还免不了心急乱开药。如“减负”问题,中小学评职称要不要论文的问题,乖孩子与好孩子问题等,本质上根本不是社会性议题。一般非专业人士虽然对教育很关心,但他们只能谈论教育问题在社会化方面的某些细节,对海面下的冰山,大多数是看不清的。但这种声音非常强大,有时,教育界人士不得不被这些舆论牵着鼻子走。一方面,来自教育界人士的声音太弱了;另一方面,教育界的声音也显得没什么专业水平,即从教育科学层次上来分析和考虑教育问题的人不多。不把教育问题的本源和特质弄清楚,不强化教育问题的专业性,“诊病”的大夫再多,开出的方子再多,对解决教育问题都无济于事。分析教育问题,需要真正的教育眼光。
      教育问题不是大众菜谱
  我国教育内部缺乏一种自觉的、建设性的批评精神。教育外部对教育的批评则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教育大家谈,一谈就出火气,就会出现万炮齐轰教育的局面,不是书包太重了,就是作业太多了;不是教师太凶了,就是考题太死了,似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记者更是不留情面,他们的千里眼、顺风耳又极容易捕捉到教育方面的信息:哪位教师打学生了、哪名学生不堪考试重负自杀了、什么学校乱收费、什么教师课余在开摩托车赚钱,哪些信息、材料能给教育难堪就整理哪些,牵着教育的牛鼻子团团转,看你的丑恶往哪里藏!这样一来,整个教育局面就被动了。教育问题,毕竟主要靠教育内部自主解决,现在自己发现不了,由别人来指点,指到哪里打到哪里,教育成了一支专门堵漏洞的队伍,并是叫外行人指挥的一支队伍!
  问题的实质不在外部的人多管闲事,而在内部的人不明智,缺乏检讨,没有自我批判精神。虽然教育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但教育是一个行业,教育学是一个专业,不是行家却经常大家谈,加上媒体渲染,似有喧宾夺主的嫌疑。如果教育内部互相谈,或请外部素质较高的人士专门谈,情形就不一样了。多年来,教育界习惯了诉苦,喜欢抱怨,以为社会欠我们的太多。对自己的岗位工作,效果如何,社会评价怎么样,却很少去主动设疑、探问,很少去深刻反思。不少教师很自负,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不光是学生提不得意见,家长谈不得看法,连同事、领导也不能随便敲打。一旦被社会揭示出来,被媒体曝光,才老实。这是教育内部不争气,自己不争气。如果教育内部还不及时营造一种积极的比、学、赶、帮、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气氛,如果教师群体还不能充分感悟危机感和新时代的责任感,如果广大教育工作者仍然放任教育批评的权利在社会自流,新世纪教育的大发展谈何容易?
      师生关系为什么会恶化
  “教育新闻调查”表明(注:中国教育报.1999.9.1.):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倾向性问题是教师高压,学生厌烦,负担过重,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的渠道在缩小。38%的学生认为学校生活不太有劲,5%的学生认为很没劲;40 %的学生觉得与老师在一起无所谓开心不开心,12%的学生不大开心和很不开心;对班主任不大喜欢和很讨厌的占13.2%,说不清的占23.8%;对老师大部分满意、个别不太满意的占65.4%,多数不满意的占7.2%, 说不清的占6.7%;认为所有学生都很信任自己的教师占1.3%;虽然61.3%的教师很愿意和学生交朋友,但最想找班主任或老师说心理话的学生仅有4.8%。
  阻碍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实质是教师观、学生观问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权”;闻道在先,术有专攻,这是“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使绝大部分教师被塑造出一副“权威”、“严肃”形象,教师背着“先知知觉”的精神包袱,勤奋、聪明一点的不断学习,以防好问的学生让自己“出洋相”;而那些懒惰一点,或者说愚蠢一点的教师,随时端着架子,大体只能靠“师道尊严”获取自我实现感。很少有开明的教师,公开鼓励学生向自己提意见,向“权威”挑战,即使有“冒犯”嫌疑,也不计较,无所谓“得罪”。这种“把学生放大、把自己缩小”的做法,既不会失去威信,又容易把教学气氛搞活,并能从学生那里学到更多东西,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
      学生的过重负担从哪里来
  “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大人上班每天8小时,还有双休日, 但中小学生呢?请看看海文同学的记述:(注:中国青年报.1999.8.4.)
  “我们早晨6:45就进教室。高三6:00刚过就得进教室。初中部由班主任规定,但都早于6:45。中午11:30下课,回家吃完午饭后,12:30至13:20必须进教室自习,不得走出校门。1:30分到5:00上完四节课后离校。晚饭后6:00至9:50又是四节晚自习”。
  据《中国青年报》调查,从小学生、初中生到高中生,睡眠时间呈递减态势。被调查的3000名学生中,37%感到睡眠不足,初三与高三的这个比例分别为41%和46%。
  中小学生大部分已经变成“学习机器”,开足了马力,几乎不停歇地运转。不同的是,有些消化知识快、吸收营养能力强;有些消化速度尚可,但贮藏空间小,吸收能力不强;有些只能搞点知识的粗加工;有些没什么消化能力,主要靠贮藏空间和记忆功能维持。
  有两方面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注意:一是部分教师对“学习机器”的不同功能熟视无睹,不但输送的原材料、时间、方式一样,而且要求有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产品;二是几乎每台“学习机器”都损耗严重,运转状况差。
  个体生命的和谐是生命意义上的最高发展。(注:姚晓春. 论教育理论实践与教师的关系.教育研究.1999.(2).52.)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在教育实践中,“人”被分解得七零八落,有些重要性被过分强化,有些功能被长期弱化甚至被放弃。初中毕业时,有些学生已成为“单腿巨人”,高中毕业时,甚至被剥夺了一半以上的教育生命价值和意义。
      制造自卑者的教育文化
  一次某中学上心理咨询课,老师要一位学生找出自己的三个优点,那个学生吭哧了好几分钟,总算找出了两个,其中一个就是“父母经常表扬我吃饭不挑食,所以长得高高大大”,但他马上怀疑地问:“这算优点吗?”有个学生想了两个星期,回来告诉心理辅导老师,还是想不出自己有什么优点。难怪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孟平感慨地说:“我来内地不到一年,不管是听个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听人说‘我很自卑’,‘我很自卑’。虽然我在香港、在美国也会碰到自卑的人,但感觉上没有这么多。我不明白,真的有那么多人自卑吗?为什么个个都要自卑呢?”
  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不相信自己也不爱自己,怎么能坦然自如地面对他人?怎么能感受到生活的愉快和充实?怎么能勇敢地面对挑战和机遇?怎么能充分地挖掘生命的潜能?而且,自卑的人往往对人际关系格外敏感,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不被伤害便处处设防,结果徒然耗费了许多宝贵的生命能量,不仅自己活得很累,也常让别人不愉快。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似乎特别善于制造自卑者。好多教师都认为,孩子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孩子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当学生好不容易制造出一个被表扬的机会,眼瞪瞪期望得到老师的嘉许时,有时得到的,不是漠视,就是否定。有个初三的女孩考了97分,本以为老师会表扬,谁知老师却对家长说:“你女儿考了97分,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还有一个过去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经过努力有次考了93分,回家后家长高兴,但他自己却生闷气,原来老师当他的面批评另一个同学说:“某某都考了93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连他都不如?”结果自然愉快不起来。有个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学生,有次花了不少时间,一个人把教室里横七竖八的卫生工具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一起。教师却点名表扬了另外一个学生,下课后班长告之以实情,老师却用怀疑的语气说:“你是不是看错了,或者记错了,不可能是他吧。”虽然事情得到证实,但老师始终没有表扬这位有良好行为表现的学生。
  正是学习、考试、班级活动中太多的批评、指责、否定,教师将学生的尊严、自信和自我形象一点点地击碎了。这种挑毛病的教育和管理,制造了成批成批自卑的学生。这种制造自卑者的心理定势和评价惯性,消极面可能波及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因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
  自信,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自信,是需要精心“培植”的。老师、家长的鼓励、表扬、肯定,正是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自信的最佳养分。做到这一点并不很难,只需要放弃“挑毛病”的模式,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学生。特别是各方面暂时表现较差的学生,要用心去一点一滴地寻找和放大他们闪光的地方。香港有位中学老师决定每天表扬一位学生,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班上学生平均每人可以被表扬两至三次。开始时他怀疑自己做不到,后来发现,只要转变观念,转变心态,细心观察,即使在“最坏”的学生身上,也不难看出优点。有个城市“青春热线”的志愿者是位中学教师,她谈的个案很能说明问题。她曾把几个成绩不好但活动能力强的学生组成一组,把几个成绩好但活动能力较差的学生组成另一组,然后设计了一系列竞赛活动,结果“差”组常常取得胜利。在活动过程中她更是暗中不断表扬、鼓励、肯定“差”组的每一位成员,一个月下来,“差”组成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期结束时,“差”组成员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明显进步。这些进步的背后,正是学生给自己带来了动力,增强了对自我的肯定。
      教师是职业还是专业
  “教育新闻调查”显示(注:中国教育报.1999.9.2.),把教师看成职业、事业、专业的人,比例分别为49.4%、46%、3%。 将近一半教师仅仅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作为一种职业。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职业看待,就很容易成为“匠人”;作为事业看待,就会“热爱教师工作,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学质量高”,可能成为传统的优秀教师;但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它作为专业,教师最快乐的事是穷尽毕生之力,研究如何在教研、教改、教育试验、专业研究方面树特色,出成绩。不充分体现教师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就难以达到专家型教师的境界和高度。
  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缺乏良好的研究训练,信息资料短缺,要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搞研究、出成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观念上,许多人还没有把“学问”和自己“做”学问联系起来,有这种思维的人很少。
  新世纪的教育职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即教师除了具备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教学问题,致力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可能具备学者型教师的素质。(注:褚洪启. 关于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问题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
  1999年以来,全国各地在普教系统开展了系列重点教师培养工程,其中十分重要的培训内容,就是要求教师加强现代教育、心理理论的学习,强化教研、科研、教育实验方面的能力。这一事实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教育学科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在职教师在这方面较为薄弱,需要接受再教育、再培训。调查表明,许多教师所以成为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与他们对《教育学》等课程的兴趣、学习和研究十分投入有关。可以说,除专业理论和文化修养外,中小学教师的水平层次,主要取决于教育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无疑是在那些熟悉教育规律、善于改进教学方法,并能不断根据教学情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开展有效研究的教师中成长、发展起来的。
      吹泡泡的教育研究
  有人用“三从”、“四得”、“一没有”来归纳某些人教育研究工作的状况。“三从”是搞教育研究的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问题到问题、从专家到专家”;“四得”是搞教育研究的人“工作得到了肯定,成果得到了奖励,职称得到了晋升,职务得到了提拔”;“一没有”是那么多研究成果“一点实际作用也没有”。
  中小学教育研究本来是一项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现场效应充分的实际工作,离开了实际的对象,没有可靠的现场,没有调查的背景,没有实验、试验的支撑,没有具体的实用、应用价值,论文写得再好,专着写得再多,奖励级别再高,于教育实际是毫无作用、毫无意义的。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本来就十分宝贵,如果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浪费在无聊的、于教育实际无补的工作上,轻则算不负责任,重则是一种犯罪。有些教师的所谓研究,益处一点没有,倒是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有些人的研究作风务虚不务实,专拣时新的题目做,人云亦云,空喊时髦口号;有些人为了所谓的“研究”,大量造假,数字是拼凑的,例子是虚构的,观点是杜撰的;还有些人不惜违反《着作权法》,抄袭剽窃,一篇文章几乎找不出任何自己的“深加工”痕迹,这样的研究越多、成果越多,影响就越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毒化了社会风气。
  
  
  
教育发展研究沪34~37G1教育学彭银祥20002000彭银祥,西江大学教育系主任 副教授 (肇庆 526061) 作者:教育发展研究沪34~37G1教育学彭银祥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0:52:37

[新一篇] 由傳統出版走向跨媒體時代  ——探討我國編輯出版學教育的發展之路

[舊一篇] 申報課題中的幾點體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