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等教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在国家指导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分成了三片,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体现了通过非均衡性的发展,最终实现均衡发展的思想。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上,还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要求发展高等教育稍快一些的呼声连年不断,但是这种要求由于种种因素制约而难以实现。本文想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提出高教非均衡性发展的主要依据
  近几年,高教发展总体上比较慢。1996年招生比1995年增长4.2 %;1997年比1996年增长3.4%。 在中国的大盘子里各省市区招生数的增长虽稍有高低,但差距不大。1996年增长最高为广东12.67%, 其他增长在6~10%的,还有江苏、浙江、宁夏3省;1997年增长最高是贵州9.6%,其他超过6%的有河北、浙江、福建、湖南、广西、云南、 青海等共8省。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 我们建议在高教的发展上要采取非均衡性发展战略,主要依据是:
  1.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同。
  1996年全国人均GDP为5634元。按各地区发展水平看,在4000 元以下的有安徽、江西、四川(含重庆市)、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除安徽、江西外,均为西部地区;4000~6000元者有河北、山西、内蒙、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 新疆;6000~8000元者有辽宁、黑龙江、山东;8000~10000元者有江苏、 浙江、福建、广东;10000元以上者有北京、天津、上海。 其中超过6000元的省(市)都是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GDP 的差距达数倍之多(详见表一)。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先在沿海东部地区发展,然后再逐步扩展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由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快增长,劳动力价格上升,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原来的廉价劳动的优势已经不多,必须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才能求得新一轮的发展。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则正处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对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
    表一 1996年各地区人均GDP水平
4000元以下 4001-6000元 6001-8000元 8001-10000元 10001元以下      全国(5634)安徽(3881) 河北(5345) 辽宁(7730)  江苏(8447) 北京(15044)江西(3715) 山西(4220) 黑龙江(6468) 浙江(9455) 天津(12270)四川(3763) 内蒙(4259) 山东(6834)  福建(8136) 上海(22275)贵州(2093) 吉林(5163)        广东(9513)云南(3715) 河南(4032)西藏(2732) 湖北(5122)陕西(3313) 湖南(4130)甘肃(2901) 广西(4081)青海(3748) 海南(5500)宁夏(3731) 新疆(516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
  说明:(1)4000元以下的省(重庆市未划出)除安徽、 江西外均是西部地区
   (2)最低贵州为最高上海的1/10;6001元以上的省市,实际均超过西部地区的一倍,说明差距很大。
  2.人民生活水平的不同和对教育需求的变化。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农村,平原与山区呈二元化发展态势,居民收入差异悬殊,这种差距反映到对教育的需求上,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孩子能上学,完成义务阶段的教育就满足了;生活稍好些,要求让孩子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由农村进入城市,找到一份工作,也能满足了;而生活更好些,像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由小康向富裕过渡时,居民要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趋强烈。这种需求,应当是我们研究教育发展的主要客观依据。
  3.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投入力度不同,可能运用的现有教育资源不同,必然对今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据国家教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6年高校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和公用经费(表二、表三),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均超过一倍,生均事业费最高的上海(12745.85元)超过最低的安徽(3402.48元)2.7倍;生均公用经费上海(5392.69元)超过安徽(1206.13元)3.5倍。 当然生均经费的计算,有部属学校多少、各地物价因素以及原有基础,并不完全反映当地教育投资的多少,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各地高教基础的差异,以及对今后教育发展所提供的基础条件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考虑今后发展时必须充分利用现在拥有的教育资源。
  表二 1996年各地区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增长情况
       生均事业费      生均公用经费 地区    金额   比上年    金额   比上年      (元)   增长(%)   (元)   增长(%) 全国   5956.70   9.46   2604.36   11.31 北京   10010.69   30.23   5334.90   43.03 天津   6714.00   1.70   2667.34   -7.20 河北   4101.13   32.63   1395.12   24.72 山西   5078.69   11.57   2092.91   19.91 内蒙   7671.52   21.39   3706.29   33.05 辽宁   4491.76   12.44   1966.53   23.85 吉林   6403.39   29.85   2940.71   38.04黑龙江   7314.65   17.73   4131.32   27.69 上海   12745.85   15.25   5392.69   30.04 江苏   6200.71   0.73   2994.90   5.35 浙江   5860.52   12.00   2701.73   21.08 安徽   3402.48   -3.30   1206.13   3.72 福建   5525.53   13.77   2439.27   16.71 江西   3703.68   5.12   1564.67   7.20 山东   6076.02   17.96   3027.41   12.43       生均事业费      生均公用经费 地区    金额   比上年    金额   比上年      (元)   增长(%)   (元)   增长(%) 河南   4827.49   17.36   1989.05   16.64 湖北   4840.00   14.41   2566.88   22.35 湖南   4538.34   7.22   2117.07   6.11 广东   7300.34   12.08   3566.65   2.90 广西   4519.01   2.38   2035.46   7.28 海南   6683.57   0.09   2726.83   16.98 四川   4116.81   10.31   2020.05   15.25 贵州   4384.92   4.81   1521.46   11.17 云南   6470.44   7.98   2816.26   0.13 西藏   14991.21   20.10   3587.34  -17.62 陕西   4845.84   25.55   1789.41   37.48 甘肃   4359.11   -3.82   1492.10   -5.66 青海   6822.63   8.44   2390.32   -9.64 宁夏   4642.64   -7.26   1758.98  -15.21 新疆   6206.34   13.63   1994.89   2.11
  资料来源:《199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载1997年9 月23日《中国教育报》
  表三 1996年高校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水平分布比较
生均公    2000元以下     2001~3000元用经费 生均   3000~4000元  4001~5000元  5001~6000元事业费     安徽      河北  湖北  山西     江西      辽宁  湖南  浙江 分            河南  广西  福建 布            贵州  四川 地            陕西 区            甘肃             宁夏             新疆生均公     3001~5000元          5001元用经费                     以上 生均   6001~7000元  7001~10000元  10000元以上事业费     天津  山东  广东       西藏  北京     吉林      内蒙          上海 分    江苏      黑龙江 布    海南 地    云南 区    青海     新疆
  资料来源:同上
  4.非均衡性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暂时不平衡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促进均衡发展。
  这与小平同志所说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如果允许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得稍快一些,使之能较好地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东部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对中西部地区都会带来实际利益。
  第一,减少较发达地区到中、西部地区挖人才的现象。欠发达地区由于工作岗位和经济收入等原因,有条件的专业人才总是向较发达的地区流动,这在国际上是普通现象,国内也同样如此。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本来就不多,被挖走,损失的不仅是一大笔培养费用,而且也影响当地的建设速度。
  第二,较发达地区高教发展较快,可以到欠发达地区多招些学生,帮助欠发达地区培养人才;欠发达地区可以节省一些高教经费用以充实中等教育的条件,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
  第三,较发达地区专门人才较多,会向欠发达地区输送和流动。有些经济学家早就提出,我国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要像美国开发西部时期那样,鼓励东部地区的富裕人员西进。同样,如果东部地区专业人才供大于求,会有一部分人向中西部地区自然流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条件。
  总之,非均衡发展看起来可能是较发达地区高教发展稍快一些,中西部地区稍慢一些,但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一个国家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终究会通过自由流动而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从而向比较均衡的趋势发展。
      二、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几个问题
  1.高教的非均衡发展,最主要的是允许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包括在三级教育中高教所处的位置、比例,高教的层次结构以及高教发展的速度等等。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攀比,各地区发展的不同速度由各省市区根据就业条件(人才市场)、经济支撑能力和办学条件来决定。例如,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教育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和GDP 的比例(表四中)可以看出,教育费用人均负担在300元以上的有3个省(广东、湖南、广西),其中湖南、广西的两项比例均超过7%,负担显然较重;200~300元的有11个省市区,200元以下者15个省市区。 大致上有几种情况:一是教育费低,负担也较低的是福建;二是教育费较低,但负担已较重,如贵州、安徽;三是教育费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但两项比例,特别是占人均GDP比例较低,如京、津、沪、江苏、 浙江等省市。应当承认凡教育费占消费性支出和GDP支出比例较低的, 就是教育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就一个地区来说,相对于其它地区,快一些或慢一些,并非一切皆快或皆慢,譬如西部地区的某些中心城市或某一省区仍可以有快有慢,总之应当根据条件,扬长避短,采取不同的发展速度。
  2.大中小三级教育中高教应处于什么位置,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选择。
  在“三级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构成比较”(表五)中,选择了几类国家作为参照:一是发达国家,二是近10年发展较快的国家,如韩国、泰国等,三是与我国近似的国家。目的在于了解发展态势,对我国在三级教育的比例中,小学、中学的比例均不低,只有大学生的比例很低的事实给予充分重视。我国在1992—1997年的5年中,大学生比例只上升了0.34个百分点。目前我们无法也没必要与发达国家相比, 但在着重发展基础教育、控制发展高教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是否应就教育发展的侧重点作些研究呢?如前所述,强调高教发展的必要性,并不是说全国都要重点发展高教,而是说将高教的位置提到应有高度,在不同的地区,如义务教育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也有了相当规模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对专业人才迫切需要的地区应当适时加强高教发展,而不必“齐步走”。
  3.高教中应重点发展的层次要因地制宜,不要无区别地强调低重心。
  自从1985年提出教育发展的低重心以来,高教的专科层次已经有了较快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在有些地区已出现本科毕业生不足而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因此是否仍以现在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专科层次,需进一步研究。特别是我国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问题:一是还有成人高教一大块,主要是专科;二是中专这个相当庞大的常常与专科毕业生争就业岗位的层次。若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以及中专生放在一起分析,可能对看清问题会有帮助。以1996年的招生数进行比较,研究生招生5.94万,本科招生59.28万(普通50.53万,成人8.75万),专科与中专招生389.26万(其中专科131.83万—普通46.05万,成人85.78万;中专257.43万—普通152.33万,成人105.10万),其比例为0.10∶1∶6. 57(与中专相似性质的职业高中部分158.23万,未计算在内)。这样的层次结构,使得本科生供不应求,而专科与中专层次却难于两全。由于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的任务已提到了工作日程,有些地方中师招生已缩减,个别地方已停止招生。因此,在层次结构上应当允许各地根据需求情况在大专与中专中适当进行调整,有的可适当压缩,以增加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招生。
  4.对不同条件的高校多招学生要甄别择优。
  有时有的地方出现过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一般说研究生就业不难,一些名牌大学(如北大、清华)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是“抢手货”。现在条件好的学校招生潜力是有的,但往往不肯多招生,主要是收费控制和学生宿舍有限,学生宿舍问题可以与当地商量通过建学生公寓来解决;如果再在收费上鼓励学校,多招生还是有可能的。
  表四 1996年各地区城镇居民教育费支出占人均GDP和消费性支出比例
     人均教育   占人均   占人均消费 地区   费支出   GDP比例   性支出比例      (元)     (%)      (%) 全国   204.00    3.62      5.20 北京   276.83    1.84      4.83 天津   230.16    1.88      4.92 河北   186.73    3.49      5.45 山西   233.94    5.31      7.38 内蒙   176.66    4.15      6.38 辽宁   202.88    2.62      5.81 吉林   144.96    2.81      4.77黑龙江   142.43    2.20      4.58 上海   280.56    1.26      4.15 江苏   184.25    2.18      4.54 浙江   250.30    2.65      4.34 安徽   201.46    5.19      5.58 福建   137.88    1.69      3.24 江西   142.99    3.85      4.86 山东   203.77    2.98      5.40     人均教育   占人均   占人均消费 地区   费支出   GDP比例   性支出比例      (元)     (%)      (%) 河南   118.89    2.95      3.95 湖北   283.95    5.54      7.65 湖南   314.50    7.62      7.67 广东   372.45    3.92      5.53 广西   318.39    7.80      7.34 海南   293.80    5.34      7.70 四川   201.49    5.35      5.32 贵州   129.26    6.18      3.62 云南   181.91    4.90      4.54 西藏   149.52    5.47      3.30 陕西   165.17    4.99      5.14 甘肃   132.79    4.58      4.68 青海   159.62    4.26      5.02 宁夏   136.91    3.67      4.51 新疆   170.19    3.29      4.9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注:重庆市尚无从四川划出的资料)
    表五 三级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构成比较
          三级教育在    三级教育在校生构成  国家   年份  校学生总数         占人口比例(%) 合计 小学生 中学生 大学生 世界合计  1987    -    100   62.5  31.1   6.4 发达国家  1987    -    100   46.6  38.6  13.8发展中国家 1987    -    100   67.7  28.4   3.9 美 国  1993   22.73   100  40.37  35.06  24.57 日 本  1991   18.34   100  40.28  46.97  12.57 英 国  1992   19.11   100  45.30  40.92  13.78 法 国  1992   20.20   100  35.04  48.11  16.85 加拿大  1992   24.10   100  35.58  34.91  29.51 澳大利亚  1992   19.88   100  46.68  37.24  16.08 韩 国  1992   24.92   100  41.91  41.10  17.08 墨西哥  1992   25.14   100  64.08  30.13  5.79 泰 国  1992   18.41   100  63.56  25.56  10.87 埃 及  1990   25.01   100  52.84  41.79  5.37 巴 西  1992   23.92   100  84.26  11.44  4.30 印 度  1990   20.40   100  59.25  37.79  2.30 中 国  1992   15.17   100  68.65  30.12  1.23      1997   17.42   100  65.63  31.80  1.57  国家   年份   备注 世界合计  1987 发达国家  1987发展中国家 1987 美 国  1993  大学生的数据为          1992年的 日 本  1991 英 国  1992 法 国  1992 加拿大  1992 澳大利亚  1992 韩 国  1992  (7120美元) 墨西哥  1992  (3390美元) 泰 国  1992  (1910美元) 埃 及  1990  (660美元) 巴 西  1992  (2840美元) 印 度  1990  (370美元) 中 国  1992      1997  1997年尚无人口资          料用1996年人口
  资料来源:1.1987年数字转引自秦宝庭:《教育与经济增长》 江西教育出版社
     2.《国际统计年鉴1996》 中国统计出版社
     3.《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表》 国家教委
  注:1.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所用口径,我国三级教育学生人数均不包括成人教育在内。
  2.备注栏( )内数字为该国当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三、高教发展的非均衡性,实质是权力下放问题
  要突破用一种模式、一个时间表发展中国教育的局限,要实施高教发展的非均衡性,笔者建议:
  (1 )将高教发展规划与制定招生计划的权力分批下放给有条件的省、市地方政府,目前可先在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实现高教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2)在高教发展上多用些市场手段,以解决计划手段下, 高教发展中的棘手问题:一是毕业生就业,二是办学条件,三是质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去人才市场寻找职业,并从中得到锻炼,有问题并不会全部都找政府,前几年广东已是这样,近几年上海也是这样。办学条件不好,质量太差会影响学生就业,从而也影响招生的生源。那些学校经过人才市场的筛选,要么改善条件,要么与条件较好的学校合并。适当通过市场手段可以激发高校的活力。
  (3)对高教发展的层次结构调整,包括大专与中专等问题, 这种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建议首先立题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以便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调整,使各地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更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逐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上海高教研究1~6G4高等教育钟禾19981998钟禾/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海 200032 作者:上海高教研究1~6G4高等教育钟禾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1:05

[新一篇] 對我國成人教育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思考

[舊一篇] 對教育收費中幾個熱點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