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理解和实施语文课程目标是离不开文化视角的,从根本上说,课程的实施就是文化的选择、传播、濡化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因为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更因为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正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
语文课程文化的具体内容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新课标”)的课程总目标第二条中规定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以往大纲相比,新课标中的语文课程文化有了更宽广的外延。除了包括以前大纲中的“固有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外,还包括“当代文化”“多样文化”“人类优秀文化”。
我以为,所谓“当代”“多样”“优秀”的文化,首先应包括主导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也应包括正蓬勃发展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即“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按照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1],它的主要表现文本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样式,如影视作品(娱乐、益智、谈话性节目)、畅销杂志、流行歌曲、广告、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网络信息、流行语等。最能体现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功利性、愉悦性、娱乐性、通俗性等特征。正是这四种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多种文化并存、趋于平衡的格局。
语文总目标的这一条规定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大众文化对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影响非常大,已经成为他们学习母语的语境,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在电视前长大的一代”;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亚文化与校园文化已形成一门隐性语文课程,学生在书面语、口头语、思维模式、审美观、学习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方面都显现出大众文化现象的表征。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前年高考作文中出现的“大话西游”句式:“曾经有一份……的……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说:我……!”
然而从目前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来看,这一条却很难落实。因为传统的课程文化观(如教材文化)集中反映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文化取向(还有少量的民间文化),课程活动也基本拒绝了大众文化的参与。
以歌词的命运为例。“诗”“歌”本来是同源的,诗经、楚辞、乐府诗、宋词、元曲、民歌的歌词作为诗歌的一种进入语文课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流行歌曲的命运就大不一样了。一方面,学生对它的态度是:“我选择,我喜欢。”学生作文的语言、选材、构思、主题和口头流行语都在使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资源。学生的审美情感、思想境界、道德品质也受到流行歌曲歌词的影响。学生在开展课外语文活动时也常以唱流行歌曲作为重要形式。但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语文教育中的现状却是:“我的眼里没有你。”目前语文课程资源中的歌词以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主导文化为主,如前面提到的诗经和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等,课本(包括练习、作业)几乎没有流行歌曲的地位。许多教师提起流行歌曲时也经常是嗤之以鼻,冷嘲热讽,称其为“泡沫”,很少把流行歌曲歌词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
这种缺失造成了师生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矛盾,形成了学生在课上与课下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冲突,不利于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培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源于人们从精英文化的角度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观点,认为大众文化“借助媒介制造了欲望和乌托邦”,它本身“不要求深度,不要求注意力,不要求历史,只是一种消遣和休闲方式,一种文化快餐”。它的个性本质上是“伪个性”的,“无灵魂的”,“虚假的”[2],所以人们没有把流行歌曲歌词看成真正的诗歌,认为它不能登大雅之堂,没有足够的经典或者典范的价值,另外传统语文教育观(含考试取向)、狭义的课程资源观念也限制和影响了教师对流行歌曲等大众文化的开发意识。
这些观点没有考虑到大众文化的复杂性,对目前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互渗重视不够,特别是忽视了受众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改造,认为流行文化其实上是“愚民文化”。实际上,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的优秀的大众文化文本已经出现,是语文课程文化中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的有益补充,应该被视为一种必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来开发,从而达到相应的课程目标。
仍以流行歌曲歌词为例。应看到:一方面,一味歌唱爱情、强拼硬凑、无病呻吟的流行歌曲对语文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目前的语文课程主要基于社会的需求,未能考虑青少年亚文化的心理需要,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真切地体现了青少年的心路历程和情感挫折,为他们分担着成长的烦恼,缓解、稀释了青少年的内心冲突,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共鸣和认同感,可以满足学生在“爱与归属、自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方面强烈的情感需求。这样的歌曲有:励志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永远不回头》《农民》《真心英雄》《壮志在我胸》《少年路》等;抒发友情——《朋友》《你知道我的迷惘》;倾诉亲情:《父亲和我》;表现高尚、纯洁的爱情:《白桦林》;吐露成长中的苦闷、疑惑:《一个人》《我是一只小小鸟》;流行歌曲可以为学习者创造有利于进行学习建构的条件,提供相关的情境、经验和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从教材选文的标准——经典性上讲,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就是一首好诗。可以从语音层面、意象层面、意蕴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深刻的理解力,有时还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歌曲的俗和雅只是形式上的区别,俗也可以真诚、严肃地传达精英思想,体现高雅品位;可以达到审美教育和思想熏陶的目标。歌词的音乐性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诗歌的节奏、韵律,许多歌词的语言很有想象力、新异性,有原创性、艺术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有些流行歌曲借鉴古典诗词,激活古典文化,降低了古典文化的门槛,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而古典文化也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从遣词用句,主题营造,意境铺陈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这样看来,流行歌曲等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目前的现状是:我(教材、教师)不教,学生也在学。我如果总不教,他们就总是在乱学。因此,把有较强亲和力的大众文化文本引入语文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储备,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培养健康的人格,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即使是不太优秀的作品,也可以作为参照物,增强他们的批判力,提高辨别力,鉴赏力,文化免疫力,才能达到理想的课程文化目标。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材建设和课程资源概念的更新也为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教育提供了依据。基本理念强调:“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规定:“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心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语文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还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活题”等,包括“电视、电影、网络、各种标牌广告”。
这些都提醒我们,在语文课程文化的选择、传播、濡化过程中,不能忘记了大众文化资源这一可挖掘的富矿。我们可以建立谨慎的筛选机制,使少量优秀的流行大众文化文本直接进入教材体系(含范文、用件、例文、助读、作业、读书笔记、课外读本)等,对其进行分析、鉴赏、批判等。还可以以对接、激发、比较等方式进入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和社会调查、访谈、演讲、辩论、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中引入大众文化资源,这样才有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学月刊·中学版杭州G31中学语文教与学胡疆锋20032003胡疆锋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作者:教学月刊·中学版杭州G31中学语文教与学胡疆锋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0: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