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以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构建高中地理“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把提出地理问题到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须的地理技能作为地理能力培养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转变教学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学会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实验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借助老师和同学提供的信息帮助,利用教材的图册等必要的学习资料,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最终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得出问题结论,获取新知识。由于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在问题解决策略基础上,故称之为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其结构如下:
  附图G321d01.JPG
  二、高中地理“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是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自觉学习——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自主学习——学习体现主体性、独立性;自己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2.模式具有既循环又开放的特征,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思维、情感等品质的综合要求。模式不仅包含问题材料→学生探究→结论→自我评价→师生互评→过程小结的纵向开放结构,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评、自纠和合作的学生个体自循环圈(A→B→C→A);教师学生个体共循环圈(A→B→C→D→A);学生合作学习循环圈(E→B→C→E);学生合作个体自循环圈(A→E→B→C→A);教师与小组共循环圈(E→B→C→D→E);以小组为基础的教师学生个体共循环圈(E→B→C→D→A→E)。这六个循环圈构成的循环系统为学生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培养自己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克服困难、挫折的意志与毅力,学会与他人协作和客观评价自己提供了可靠的时间与空间的保证。
  3.以“问题”作为载体,教师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新的教学模式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同时要求教师创设出一些精当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有思考价值,有探究意义,是学生“最近发展区”里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要给出一定信息,当学生思维误入弯道,或出现思路阻塞、中断时,教师及时“点拨”“引导”,补充信息,架起知识的桥梁与阶梯,疏通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地理学习提供信息源。新的教学模式最终是学生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完成新知识建构,因此,我们实验的探究式学习,提倡学生信息来源要广泛,教师可以通过挂图、教具、幻灯、投影、录像,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图册获取信息,我们特别倡导的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将原有知识结构中有关信息储存外化,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协作学习,共同获得发展。
  5.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发现,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开放思维能给予正确引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培养,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促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高中地理“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与运行原则
  1.启动高中地理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如下几项准备工作:
  (1)从教师的角度讲,首先对所教高中地理各章节的内容进行知识结构分析,其次详细分析哪些教学内容最宜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然后对那些适宜用本模式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面的详细思考,对每一节的内容进行充分准备,最后按照“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作教法的准备。
  (2)从学生的角度讲,刚开始运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时,学生不可能具备模式所需要的独立学习的习惯:会读高中地理教材,掌握有一定的地理技能与方法,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会与人合作,善于作自我评价,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毅力。为此可将本模式分为不同侧重点的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侧重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教材的习惯,尝试讨论和互评;第二阶段侧重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见解,互评、自评能力,促进互帮互学,学会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与方法;第三阶段,形成良好氛围,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探究学习,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前两阶段教师的工作表现为启动,第三阶段则表现为导学和强化。
  2.运行该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全面和谐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运行该模式要立足地理素质的培养,坚持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与毅力等将来生活必需的非智力品质,并强化这些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2)地理知识形成过程与学生地理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相统一。从学生建构地理认知结构的需要出发,对地理知识形成过程作必要的教学处理,使之对建构地理认知结构既起导向作用,又起强化作用,具体运用模式时要注意对学生获得知识过程的指导与强化。
  (3)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保证教学质量相统一,强调学生自主活动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由于学生各自的基础和习惯不同,学生建构地理认知结构的过程也不尽相同,这给保证教学质量带来了困难,但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放任学生学习是两回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好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总结三关,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偏向,总结预料之外的有价值的结论。
《地理教学》沪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李继晗/胡凡东20012001李继晗 胡凡东 山东省滕州三中 作者:《地理教学》沪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李继晗/胡凡东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0:49:15

[新一篇] “道是有情卻無情”    ——一個班級管理案例的反思

[舊一篇] “閱讀作文”拓展了小學作文教學的新思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