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社会的特殊情况,不断调节自己,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所有的佛教宗派中,禅宗与净土宗是最具有中国特点的两派。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禅净双修的格局。笔者将结合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禅净双修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趋势
  佛教自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取得了较大的影响,但也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唐武宗的灭佛,使佛教遭到了很大的挫折,特别是那些依靠庞大的寺院经济维持的佛教宗派,影响更大,此后,这些宗派一蹶不振。相反,禅宗倡导山林佛教,主张自力更生,所以禅宗不但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净土宗倡导念佛,基本上没有什么庞大的丛林组织,且方便易行,所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故而,武宗灭佛之后,中国佛教形成了禅宗与净土宗双枝并秀的局面。禅宗主张自力解脱,净土宗主张他力拯救,所以禅宗与净土宗,彼此攻击,或执禅毁净,或执净毁禅。参禅者称“即心即佛”,每每讥讽净众为“着相”。念佛者则自谓“仗佛加被”,往往贬斥禅众为“浮泛”。然而禅净作为中国佛教分别代表自力和他力的两极,它们在理论上还是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所以在经过长期的内部紧张后,终于缓和矛盾走向融合,创造出兼具双方之长的修持模式。
  1.禅净同源于大乘思想,具有自他融合的思想基础。
  净土宗是以阿弥陀佛为信仰对象,以念佛为手段,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佛教宗派。在求得往生的过程中,净土宗主张要依靠阿弥陀佛的伟大愿力,不断念佛才能成功。这一思想是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的反映。根据净土宗的重要经典《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是法藏菩萨,立志证得无上菩提,发起普度众生的誓愿。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持,最终完成誓愿,在距今十劫之前成就为佛,住极乐世界。我们可以看到阿弥陀佛身上体现出来的普度众生的宏愿,这就是大乘佛教的伟大精神即“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体现,他力的思想就是这种伟大精神在众生修持依恃力用上的落实。又《佛说观无量寿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即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注:《大正藏》12卷,第343页上。)这是强调众生之心忆佛念佛时,该心即是佛,诸佛广大的智慧,就从忆佛念佛的心中出生。对众生主体“心”功用的肯定,也是对自力功用的肯定,表明他力是不离开自力的,也是不能离开自力的。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并强调心性本觉,返归本性,自悟成佛。从广义的他力意义上说,禅修者也要归依佛、法、僧三宝,也要奉持戒、定、慧三学,因而要拒绝佛的他力帮助是不可能的,拒绝死后进入佛国世界的说法也是难以立足的。所以禅净两宗的大乘思想决定了融合的可能性。
  2.禅净双修符合人的心理基础。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它认为世俗世界是一个苦海,因此,希望大家能够脱离这一苦海。为了这一目的,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修行方式。尽管修习方式多种多样,但归根结蒂不外两种,即是依靠修行者个人的力量或依靠外在神灵的力量。禅宗就是中国佛教中主张依靠自力修行的代表,净土宗则是主张他力拯救的代表。无论是自力解脱还是他力拯救,都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不同方面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成为神,无所不能。所以当我们遇到超越自身的能力时,我们就自然地期望有一种超越我们自身的力量存在,这当然只能是神,这也是人类需要神或者说外在超越力量的心理基础,这就为他力拯救思想提供了可能性。净土宗在这一方面满足了信徒们修行的心理要求。另一方面,每一个人又都是有理性的存在,我们的思维是无限的,可以不受肉体的限制,这就决定了我们又是一种无限制的存在,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人类自力的心理基础。这也是禅宗存在的内在基础。所以说禅宗与净土宗代表的是我们人类的两极,片面地强调一方面都是不恰当的,正确的是两者结合起来。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就是走的这一条道路。
  3.禅净的信仰对象存在内在的统一性。
  按照佛教的说法,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由于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应采用不同的修行方式,而不是固定采用一种不变的修行方式。禅宗,按照禅宗人士自己的说法是适合于利根人的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某人的根基特别好,就可以修行禅宗的法门;根基差的人即愚夫愚妇,才修行净土的念佛法门。而在净土宗人士看来,现在是末法时代,根本就不存在利根人,所以只能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尽管禅宗与净土在修行方式上是有分歧的,但是在认为净土、禅宗是适合不同的根基的修行方式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有了以上这三点共通之处,净土宗与禅宗的冲突就是暂时的,它们迟早是会走到一起的。事实上,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禅净双修的历史发展
  禅净双修作为一种修行方式的存在是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的。在禅宗与净土宗诞生的初期,禅宗与净土为了争夺信徒,彼此攻击对方,这是禅净双修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随着净土宗的影响越来越大,禅宗人士逐渐认识到净土念佛的价值,开始修行净土法门,但这时的净土人士还是固守家风,对禅宗不以为然,这是禅净双修的第二个阶段;最终净土宗人不再攻击禅宗,两宗彼此融合。这是禅净双修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
  1.禅净冲突。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它提倡的是顿悟成佛,早在禅宗的初期,就反对净土宗的念佛往生。如《楞伽师资记》记载四祖道信与人的问对:“又曰:‘用向西方不?’信曰:‘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佛为钝根众生,令向西方,不为利根人说也。”(注:《大正藏》第85卷第1287页下。同书同卷第13页下。)又如慧能《坛经》中记载慧能与韦使君间的问对:“使君礼拜又问:‘弟子见僧道俗,常念阿弥大(陀)佛,愿往生西方,请和尚说,德(得)生彼否,望为破疑。’大师言:‘……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使君,东方但净心无罪,西方心不净有愆。迷人愿生东方西〔方〕者,所在处并皆一种。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注:《大正藏》第48卷第341页中。)可见,禅宗是反对人们修行念佛法门的。这时的净土宗人士对于禅宗也是反对的。如净土宗的祖师之一隋代的道绰就针对禅宗的这一观点提出反驳:“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注:《大正藏》第47卷第4页上。)并说:“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徒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注:《大正藏》第47卷第13页下。)道绰认为,末法时代,只有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可行的,其余的法门都是与时代不相应,是行不通的。道绰的反驳是很有力量的,禅宗在这样的反驳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
  2.禅宗人士的兼修净土。
  尽管禅宗对于净土的念佛法门是反对的,但是由于念佛法门的简单易行,影响力很大,使禅宗不得不重视念佛法门。另外,净土法门也为那些修行禅宗法门没有效果的僧人提供另一种选择。在这种形势下,一些禅宗人士也拿过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主张禅宗与净土可以双修。其中五代的永明延寿是最突出的一位。
  延寿,字冲元,王姓,本是江苏丹阳人。他因为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擅自动用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依法被判为死刑。但由于他临死不惧,遂得免,于是出家,以后成为法眼宗的法孙。延寿主张各宗融合,因此,写了八十万字的《宗镜录》,以融合各宗。对于净土,他更是心仪已久。传说他为了克服禅宗人士对于净土宗的偏见,写下了着名的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注:四料简出于元代天如禅师的《净土或问》,是否为延寿所作还有争议,但延寿是主张禅净双修则是无任何疑问的。)所谓料简就是抉择的意思。这就是永明禅师对禅宗与净土的抉择。它阐明了净土与禅宗在修行法门上的关系,为禅净双修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这四料简中,永明禅师提出四种情形:第一种是既修行禅宗,即达到明心见性,又能修行净土法门,这是最理想的;第二种是只修行净土的念佛法门,这也是比较好的选择。第三是只修行禅宗的法门,但不修行净土。永明禅师以禅宗法眼宗的继承身份说,那成功的可能性很少。因为不靠佛力,试图依仗自力是很难成功的。最后,如果既不修禅又不修净,那只有死路一条了。延寿之后,云门僧人契嵩“夜分诵观音名号,满十万声则就寝”;曹洞宗僧人长芦清了不但倡导并实践禅净双修,而且有《往生集》行世;云门文偃的四世法孙天依仪怀,主张“净土兼修不碍禅”,晚年常教人念佛,作有《劝修净土说》。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禅宗人士修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而关于净土宗人士修习禅宗法门的现象却很少见。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禅宗的力量很大,实际处于佛教的主导地位,因此,只有禅宗这一方面采取主动,禅净双修才带有示范性的意义。
  3.净土宗人士的禅净双修。
  唐代末期以来,中国佛教界已经出现了禅净双修的趋势,但这多是禅宗人士的单方面行为,并没有净宗人士的参与。进入明代以后,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禅净双修不再是禅宗的专利,净土宗人士也开始参与进来。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后来被称为净土宗八祖的云栖@①宏。@①宏,俗姓沈,杭州仁和县人。出家后遍参各地高僧大德,后在杭州五云山建云栖寺,并终老于此。@①宏一生弘扬净土,力主称名念佛法门,接引僧俗两众,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①宏虽然是净土行人,但他并不反对人们参禅,认为禅净双修是可行的。@①宏是中国佛教史上禅净双修的集大成者,在@①宏之后,禅净双修成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走向。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①宏的禅净双修理论。
  (1)@①宏是不反对禅净双修的。对于当时的佛教界有人修行禅宗法门的同时还修行念佛法门以及净土宗行人的参禅行为,@①宏是不反对的,相反,他还从各个方面论述了禅净的一致性。
  第一,@①宏认为念佛不碍参禅。
  @①宏一反历史上净土宗对于禅宗和其他佛教宗派的排斥,主张念佛并不妨碍参禅,念佛也可以参禅。“古谓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又云:不许互相兼带。然亦有禅兼净土者,如圆照本真歇了,永明寿,黄龙新慈受深等诸师,皆禅门大宗匠,而留心净土,不碍其禅。故知参禅人虽念念究自本心而不妨发愿,命终时往生极乐。所以者何,参禅虽得个悟处,倘未能如诸佛住常寂光,又未能如何罗汉不受后有,则尽此报身,必有生处,与其生人世而亲近明师。孰若生莲华而亲近弥陀之为胜乎。然则念佛不准不碍参禅,实优于参禅也。”(注:《竹窗二笔》,《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50页中、下。)
  第二,禅宗、净土不存在觉悟的迟速问题。
  在论证了禅宗与净土不矛盾之后,@①宏针对念佛与参禅谁得悟早的问题上进行融合。“一僧专修念佛法门,一僧以禅自负,谓念佛者曰:汝念佛必待生西方已见阿弥陀佛,然后得悟。我参禅者,见生便得悟去,迟速较然矣。汝罢念而参可也。僧莫能决,举以问予。予曰:根有利钝,力有勤惰,存乎其人,则彼此互为迟速,未可是此而非彼也。喻如二人同趋宝所,一人乘马,一人乘船,同日起程,而到之迟速未可定也,则利钝勤惰之说也,参禅念佛亦复如是。语其迟,念佛人有累劫莲华始开,参禅人亦有多生勤苦不能见性者矣。语其速,参禅人有当下了悟,不历僧祗获法身,念佛人亦有见生打彻,临终上上品生者矣。古云:如人涉远,以到为期,不敢途中强分难易。”(注:《竹窗三笔》,《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60页上、中。)
  第三,净土念佛与禅宗参禅可以双修。
  @①宏驳斥了在净土与禅宗上的错误观念之后,又从佛教的根本教义上对净土与禅宗进行会通。《云栖法汇·遗稿》三《杂答》中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今之执禅谤净土者,却不曾真实参究;执净土谤禅者亦不曾真实念佛。若各各做功夫到彻底穷源处,则知两条门路原不差毫厘也。”(注:《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145页下。)这就是说,禅宗的参禅与净土的念佛都是达到一个最终目的的手段,只要真参实悟,功夫到家,都可达至山穷水尽处。所以二者是没有冲突的。如果他们真正在各自的道路上认真修行,都会达到自己的目的,禅宗与净土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又如“二僧遇诸途,一参禅一念佛。参禅者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念佛者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忆佛念佛,必定见佛。执有执无,争论不已。有少年过而听焉曰:两君所言,皆徐六担板耳。二僧叱曰:尔,俗士也。安知佛法。少年曰:吾诚俗士。然以俗士为喻而知佛法也。吾,梨园弟子也。于戏场中,或为君或为臣或为男或为女或为善人或为恶人,而求其所谓君臣男女善恶者,以为有,则实无,以为无则实有。盖有是即无而有,无是即有而无,有无俱非真,而我则湛然常住也。知我常住何以争为,二僧无对。(注:《竹窗随笔》,《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32页下。)@①宏在这里实际上是借梨园弟子之口对禅宗与净土的相互争执予以回击。@①宏认为,无论是参禅还是念佛,这都是主体的“自性”的表现,真正的自性只有一个,它本身是不变的(在此@①宏主张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基础,即佛性的存在)。因此,禅宗与净土是己而非他是错误的。
  (2)@①宏的双修是建立在净土念佛基础上的。
  在和会禅宗与净土的基础上,@①宏认为利根人不妨参禅,钝根人不妨念佛。@①宏认为自己是钝根人,所以他在赞同双修的前提下,还是以主张称名念佛的。对此,@①宏有过很多论述:如对于有人轻视念佛,@宏说:“世人稍利根,便轻视念佛,谓是愚夫愚妇勾当,彼徒见愚夫愚妇口诵佛名,心游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读佛,非念佛也。念从心,心思忆而不忘,故名曰念。试以儒喻。儒者念念思忆孔子而不忘其去孔子不亦庶几乎。今念念思忆五欲不以为非,而反以念佛为非,噫!似此一生空过,何如作愚夫愚妇耶,而惜乎智可能也,愚不可能也。”(注:《竹窗随笔》,《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页33。)这是@①宏对于念佛法门的弘扬。对于禅净双修,@①宏认为最好能够专精,“米元章谓学书须是专一于是,更无余好,方能有成。而予闻古之善琴者,亦谓专政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虽小,可以喻大,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是故,心分两路,事不归一,情专志笃,三昧速成,参禅念佛人不可不知。”(注:《竹窗二笔》,《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页44。)
  @①宏的禅净双修是站在净土宗立场上,对禅净双修的回答。这一回答,实际上是中国禅净双修理论的完成。@①宏之后,禅宗与净土,中国佛教史上的这两条支流,最终合流为一条更为壮观的大河。禅净双修成为中国佛教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以上我们对中国佛教史上的禅净双修传统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从中可以看出:极端自力的禅宗与极端他力的净土宗尽管在修行方法上存在分歧,但在许多方面却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在此基础上,禅宗行人和念佛行人才能够和会禅净,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可以说,没有禅净双修,就没有宋明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正是由于禅净双修,才使出家僧人与在家信徒、上层精英与下层民众紧密的联系起来,各取所需,共同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发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礻加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7~30B9宗教王公伟20002000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渐形成了许多宗派,但只有禅宗与净土宗两派一直兴盛不衰。禅宗主张依靠自力解脱,净土主张他力拯救,二者在修行的手段上是有冲突的。但二者在许多方面又是可以会通的,所以禅净双修是可能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也是如此,禅净双修经过一段时期的冲突之后,逐渐走上了双修的道路。佛教/禅宗/净土宗/禅净双修王公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北京:100872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7~30B9宗教王公伟20002000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渐形成了许多宗派,但只有禅宗与净土宗两派一直兴盛不衰。禅宗主张依靠自力解脱,净土主张他力拯救,二者在修行的手段上是有冲突的。但二者在许多方面又是可以会通的,所以禅净双修是可能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也是如此,禅净双修经过一段时期的冲突之后,逐渐走上了双修的道路。佛教/禅宗/净土宗/禅净双修

网载 2013-09-10 20:47:06

[新一篇] 試論中國佛教的文化特征與現代轉換

[舊一篇] 試論先秦“德”的起源與流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