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海商 江南的产业(二)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1629-1632年,日本对荷兰的禁运解除后,荷属台湾的中日贸易额显着增加.一直到约1640 年,可以说此间是荷兰在东亚的“蜜月期”。1636-1644 年,荷兰与中国的贸易绝大部分是由台湾中转的。1640年以前,由台湾输出的中国商品,以黄金、丝货、瓷器、砂糖为主;由台湾输往大陆的商品大多是东南亚的香料(特别是胡椒)。1640 年以后,由于中国内部动乱和其他因素,大陆商品供应减少,台湾本地商品出口增多。根据李隆生的研究,荷据时期台湾对外贸易航线和商品的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大陆至台湾航线:生丝、纱绫、缎子、棉布、麻布、衣服、砂糖、瓷器、黄金、白蜡、茯苓、茶叶、大米、小麦、面粉、酒、明矾、水银、锡、铁锅、木器等。

中国台湾至大陆航线:白银、胡椒、苏木、丁香、白檀、豆蔻、红檀、沉香、犀牛角、象牙、琥珀、珊瑚等。

日本至中国台湾航线:银锭、蜡、木材、大米等

中国台湾至日本航线:生丝、缎子、毛织品、麻布、棉布、砂糖、锡、珊瑚、胡椒等。

巴达维亚至中国台湾航线:胡椒、红檀、沉香、豆蔻、椰子油、大米、琥珀、锡、棉纱、几内亚麻布等。

中国台湾至巴达维亚航线:生丝、绢、缎子、棉布、丝棉、砂糖、冰糖人参、麝香、安息香、茯苓、草药、茶叶、大米、小麦、面粉、瓷器、硫磺、黄金、白蜡、黄铜、明矾、日本木材、杂货等。

根据他的估算,荷兰人经营的中国贸易,大多处于逆差,历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如下:

51-54 页。

①参见李隆生《晚明海外贸易数量研究--兼论江南丝绸产业与白银流入的影响》,第

器、(从国日本获得这些货物后,便四处贸易。1569 年,西班牙王室驻菲律宾群岛的代理商从宿务岛写信给西班牙国王报告葡萄牙人与中国日本的贸易,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规模最大利润最丰厚的贸易。1570年,黎牙实比致函西班牙的墨西哥总督,指出:如果把贸易中心放在马鲁古群岛。那么宿务岛作为基地是可取的;如果把贸易中心转向中国沿海,那么最好把吕宋岛作为基地。基于这一考虑,黎牙实比攻占了吕宋岛,在巴石河畔建立了一个以耶稣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就是后来的马尼拉。黎牙实比怂恿国王尽快把马尼拉作为殖民地,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理想,便于同日本、中国、爪哇、婆罗洲、香料群岛进行贸易。

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时,那里已有150名华人居住,从事丝绸、棉布和其他杂货的贩卖。于是西班牙人和中国人的直接贸易就开始走上轨道,每年航行到马尼拉港口的中国商船逐年增加。西班牙人的到来,势必与早就在那里的中国商人发生矛盾。矛盾的聚焦点就是中国海商巨头林凤袭击马尼拉事件。

林凤,即西文史料所称Limahong,已由中外史家考证确定。他是

潮州饶平人,是海商集团的首领,手下拥有海船上百艘,人员三千,经常来往于台湾、澎湖与闽粤沿海。明朝官方把他视为海盗,不断追剿。林凤逃离沿海,在吕宋岛附近截获一艘从马尼拉返航的商船,夺走船上的黄金、墨西哥银币以及其他货物,随即率领62艘船只,驶向马尼拉港。他两次袭击马尼拉港失败后,率领船队残余的37艘船退向澎湖。当时

①参见博克瑟着,钱江译《佛郎机之东来》《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第309310页第312页。

② 参见裴化行《明代闭关政策与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中外关系史译从》第4,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60页。

②参见陈荆和《林凤袭击马尼拉事件》《明史论丛》之七《明代国际关系》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第110页。

116

的福建把总王望高前往马尼拉,请求西班牙人合力捉拿;当他获悉林凤已经逃跑后,返回福建,把这一事件奏报朝廷。于是此事便在《明实录》、《明史》留下了记录:

福建巡抚刘尧诲奏报,把总王望高等以吕宋夷兵败贼林凤于海,焚舟斩级,(林)凤溃围遁,复斩多级,并吕宋所赍贡文、方物以进。①

明年(万历四年,1576年)秋,把总王望高以吕宋番兵讨平之。@

这是中国官方与西班牙的首次接触,反映了对海上实情的无知,也暴露了中国官员的腐败一面。例如:王望高根本没有在菲律宾参战,却向福建巡抚谎称在菲律宾临阵督战,并对每名士兵赏赐400两银子。又如:王望高要求西班牙总督证明林凤已被杀死,并设法寻找一个人头冒充林凤首级,遭到西班牙总督拒绝。再如:王望高把随船带来的一部分丝织品、棉织品等赠送给西班牙总督、司令官、队长及军士,其余物品一律高价出售,作了一笔假公济私的生意。

对于林凤袭击马尼拉事件,学者却有不同的评价:“林凤南犯吕宋,昔人视为盗寇逃亡之穷技,今则视为英雄殖民海上之壮图。盖林凤诚能立国吕宋,驱走西人,华人在菲岛之势力,或可日渐雄厚,而于华人殖民南洋之事业,亦或可自此渐盛。惜明人见不及此,必邀西人共期驱除,林凤固无所容身,而华人之寄居菲岛者,亦由是痛遭屠戮,而无可如何矣。”④

①《明实录·明神宗实录》卷五十四,万历四年九月丙申。②《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凌云翼传》。

①参见陈荆和《林凤袭击马尼拉事件》,《明史论丛》之七《明代国际关系》,第 122 页。④ 张维华:《明季西班牙在吕宋与中国之关系》《明史论丛》之七《明代国际关系》台北学生书局,1968 年,第97页。

117

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前往吕宋经商的中国人,1571年不成百五十名,1588 年增长为一万名,1603年三万名。而在里的百人不过区区一千名,两者的对比意味深长。西班牙殖民者既阳的乐源源不断运来的生丝、丝织品,又担心难以控制,处心积地在马见的巴石河南岸,划定一个华人集中居住地区,以便强化意制。在新售商,西班牙商人难以和中国商人竞争,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华教一直是这个国家最成功的商人……起初,西班牙商人试图与华商竞争,但是他们很快就对更加精明、更加节俭和更加坚忍不拔的华人甘拜下风。华人在事业中保持低生活水平,从而他们能够用较低的售价挤垮他们的大部分竞争者。”①

万历三十年(1602),福建“妄男子””张某、阎某,诡称吕宋有机宜山。其上生金豆,若派人采摘,一年可得黄金十万。朝命福建矿税太监高案派人前往核实。引起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怀疑,谣言四起。西来牙当局当即命令寓居马尼拉城内的华商全部移居城外。华商恐生不测,陆续迁回城内,设防自卫。遭到西班牙军队围攻,擒杀华商达几千人之多。以后又乘势屠杀,死伤两万多人,其中多数是漳州、泉州商人和他们的家属。此后,华商视吕宋为畏途,不敢前往贸易。但是在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非常依赖华商的马尼拉贸易,一旦断绝,经济陷入困境,特地派遣使节前来中国粉饰真相。福建沿海商人则因为马尼拉贸易有利可图,继续前往。

西班牙殖民者始终对华商有所戒备,颁布一系列禁令:一是,华商船只往返吕宋,离港时,须将同来之客旅舟人全数附船回国,不得任意留居;二是,在马尼拉城内指定三地,归华商居住,不得随意迁移;三是,

①〔菲]欧·马·阿利普:《华人在马尼拉》,《中外关系史译从》第1辑,上海泽文出数社,1984 年,第 108 页。

110

从来也没有那么熟 但是非常想念

那上而的”"投主交易而退”中

新市镇,位于德清县治东北四十五里,兴于来面热了吗。路市康清县》记该镇街市之路之餐,琳楚宇之壮,蛋丝票来货物之盛”为全县之亮。还多多的我泰养蚕缩丝,上市丝布的正苦称,石门镇。位于崇德县治北二十里俗称石门湾康照二年(163号德县改名为石门县,石门镇遂改名为玉溪镇。明人王樨登客点院(石门)地烧桑肥,蛋丝成市四方大贾岁议五月来贸丝积金。康熙《石门县志》说,明清之际,“农桑视昔更盛”,丝市繁荣公私取资丝市”。“丝市之利胥仰给贾客腰缠,乃大驵小侩递润其腹,而后得抵乡民之手”@与丝行相呼应的桑叶行、绸行也因之繁忙,岁盛时坐贾特衡、行商麈至,资以贸迁”“民间纺绸、花绸、绫罗、纱帛,织者输困,贸者

辐辏,机杼可谓勤矣”。

塘栖镇。位于杭州府治北五十里,与湖州府德清县合辖。光绪《塘栖志》说,嘉靖年间,“市区氓椽鳞次栉比,北乡左右越墟出贩者,晨驰夕鹜,肩摩迹累”;又说,塘栖四乡“遍地宜桑,春夏间一片绿云,几无隙地,剪声梯影,无村不然,出丝之多,甲于一邑,为生殖大宗”。

临平镇。位于杭州府治东五十七里,兴起于南宋,万历《杭州府志》描述当时的盛况:“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元末明初,塘栖镇兴起以后,它的重要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一个中型市镇,顺治《临平记》说它“地不满十里,户不满万人”。四乡农家经济主要仰赖蚕丝,临平镇因而成为附近蚕丝的集散地-“海宁、仁和、上塘蚕丝于临平留易居多”。

① 天启《吴兴备志》春二十九《琐征》2

正德(新市镇志》卷一《物产》,康熙《德清县志》卷二《市镇》康熙《石门县志)卷一《纪疆·市镇》。

楼工,多江西人”四

机坊还把生丝交给农家妇女加工,称为络丝。关于“络丝”琐志说:“妇女多工络丝,每一两给钱三文,近则倍之,一日所获,可以自给。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雇佣劳动,按照络丝数量的多少支付工钱(由一两三文增至一两六文),妇女一天劳动所得可以养活自己。与络丝相街接的牵经、剧边、运经,都需要雇工操作。机坊不仅对于丝的整理极其讲究,而且对绸缎的花样也很考究。在织机花楼上的拽工(曳花儿)的操作都有板有眼:“机上有木架,谓之花楼,拽工坐其上。花样另有样本,业是者以世相传,需用时,向其家赁之。拽者随其样,两手扯拽,令开其丝,梭跳越而过,则丝浮而亮,凑合成花,无不毕肖。”3分工如此细密,如此专业,无怪乎太湖周边市镇的丝绸巧夺天工,广受青睐。综上所述,人们不难看到江南丝绸业市镇的盛况,为全球化贸易中的“丝一银对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汉昇说得好:“中国的丝绸工业俱有长期发展的历史,技术比较进步,成本比较低廉,产量比较丰富所以中国产品能够远渡太平洋,在西属美洲市场上大量廉价出售,原来独霸该地市场的西班牙丝织品也大受威胁。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中国蚕丝生产遍于各地,而以江苏和浙江之间的太湖区域最为重要……海外市场对中国丝绸需求量非常大,因而刺激这个地区蚕丝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就业机会与货币所得大量增加,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④

① 嘉庆(雅院项志)卷七《杂流》@ 嘉庆《猴院顾志》卷-《机杼》@ 嘉庆《推院琐志》卷一《机杼》。

@ 全汉异:(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台湾《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二期(1986 年)。同时刊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七本第二分(1986 年)。

180

泾镇四乡生产棉花,农家精于纺织,所产标布质地精细,优于远近闻名的尤墩布。清人赵慎徽这样回顾朱泾镇棉布业的兴旺:

万家烟火似都城,元室曾经置大盈。估客往来多满载,至今人号小临清。

正如诗中所说,朱泾镇兴起于元代,逐渐成为一个人口万户的大镇,经济支柱就是棉布交易。赵慎徽自己为诗所作的注释,特别强调:“(朱泾镇)明季多标行,有小临清之目。”所谓“标行”,是从事标布贸易的牙行;所谓“估客”,是各地前来购买标布的客商。这些估客并非等闲之辈,个个携带巨额资金,叶梦珠《阅世编》的记载可以作为佐证:“前朝(指明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由于生意兴旺带来的繁荣昌盛,可以和运河沿线的商业城市临清相媲美,故而号称“小临清”。这种比喻并不夸张,只消看一下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便可略知一二:“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商贾悉从之。”所谓“布号”,是经营棉布贸易的牙行,朱泾、枫泾两镇有棉布牙行数百家之多,镇上棉布交易规模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这些布行财大气粗,还兼营染坊、踹坊,加工棉布,营业额相当可观,由此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繁荣,使得朱泾镇成为富庶的工商业中心:“商舶鳞集,群倡杂处其间”。④

枫泾镇。介于松江、嘉兴两府之间,北半部属于华亭县(后划归娄县),南半部属于嘉善县。四乡农家多植棉且精于纺织,镇上从事棉布

①嘉庆《朱泾志》卷-《疆域志·沿革》。②(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食货五》。

③(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中《芙蓉塘》。

①嘉庆《朱泾志》卷二《建置志·节孝祠》,《龚郡尊嵘祠堂碑记》所写清初朱泾镇:“后枕秀州塘,水大且驶,有桥日万安,为江浙孔道,商舶鳞集,群倡杂处其间。”

193

2.奢侈风尚的典型分析

着名的濮绸产地濮院镇,万历年间,改土机为纱编,制作绝工,预绸之名遂着远近,自后织作尤盛”,镇上街巷“接屋连檐,机声盈耳””。濮院镇因此成为嘉兴府境内最为富庶的市镇,年中行事也就带上了奢华的色彩。正月初一“大年朝”,镇上开设机坊的人家,男女更换新衣。向神只行礼如仪,神只包括在厅堂供奉财神,在织机左面供奉“锦马”谓之“机头地”(为地)然后参加寺尼的佛会,迎接喜神,谓之“喜神”。乡以桑丝织为生的农家,正月间举行“田柴之会”。祭祀田祖、蚕花诸神,巫师唱歌侑神;入夜,燃放爆竹、花筒,夜阑送神。焚烧田柴,谓之“照田柴”或“田柴”,意在求丰年。月上旬,粗了,各个机坊开始召女红络丝,谓之“开络”。待到丝料齐备,于是召集机工开始织绸。镇上商家则要等到正月半以后方才开张。正月半以前整个市镇喜气洋洋,地方志如此描写道:

阖镇市廛,新岁惟鱼肉冠履等铺不罢市鬻,余须以次开张,至元宵始遍。遇天气晴朗,春风鼓动,里人新衣丝履,顶时式红绒冠,往来道左,锣鼓爆竹,间时辄发。茶肆弹演小说,近村隙地竖长竿缚刍燎之,以析有年。助以流星花炮,举音乐,

打元宵鼓。乡之人酸分酣饮,以尽其欢,谓之田蚕会。烟火.

烛龙、马灯之外,又有寻撞、走索、跳大头诸戏。妇女则召柴姑(俗称灰七姑)、苇姑(俗称三娘子)、筲箕姑、带姑(即如愿),以卜一岁之休咎。

到了三月,繁忙的养蚕季节开始,因为是生计所系,故有隆重的信

① 嘉庆《濮川所闻记》卷三《织作》。

嘉庆《濮院琐志》卷六《风俗》。

211

显然,迎赛会既是一种民间信仰,也是一种民众狂欢,正如茅你淡到乌镇“香市”时所说:“'清明”过后,我们我上服然有所调要花”,音尾约半个月。赴"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地妹,在性您。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中联然是民众的狂欢节,必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带来一些治安问题。李日华对此颇为反感,对于令不行禁不止耿耿于怀。但是,在经济像来的代,欢是不可能的。他日记露了迎神赛会排场豪华,热闹非凡,故而“远近士女走集,一国着狂”。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支撑,是难以想象的。只要院镇经济持续繁荣,这类狂欢活动必定会继续下去,要想禁是禁不掉的。

乾隆时人胡琢在《濮镇纪闻》中说:“南新街,明时屡举作圣会,称极盛”;“每数戴,于三月三日迎佑圣会,称为胜举……犹于日间迎会,夜间迎灯,一国若狂,至今此风未艾”。他还引用谢天瑞《鹤林新露补》的一则记载,反映了康熙时期濮院镇迎神赛会的盛况:“余于康熙庚子、辛丑间,见嘉兴濮院三月三日有佑圣会,吴江有五方贤圣会。碎剪锦绮,饰以金玉,穷极人间之巧,糜费各数千金。舾舟万计,男女咸集,费且无算。”中看来从万历至康熙,这种奢侈风尚始终未曾停息,在地方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不过这种奢侈排场,并非为奢侈而奢侈,而是和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

迎神赛会这一天,乡人每一圩各装一船,举行划船会,用松毛作棚,船中敲锣打鼓,有人椎髻簪花,扮作蚕妇,先翻“叶仙诗”,占卜桑叶价格高低;接着又有“把蚕”、“称茧”、“缫丝”等举动,占卜蚕丝丰歉。又有人扮作农夫,占卜田岁丰歉。濮院镇四乡划船数十艘,往来如织,装载士

① 茅盾:《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1卷,第168-170页② (清)胡琢:《濮镇纪闻》卷末《杂识》,卷首《总叙·风俗》。

213

后半夜醒来,就会很想念

[Link]《一九八四》,电影和原着一样震撼

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在经济最发达的江南东部,甚至可能已经超过

农业。中

社会日渐富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正德、嘉靖间松江府上海县人陆楫便是这种思潮的代表者。他在《兼葭堂稿·杂着》中,批判了正统的禁奢观念,为奢侈辩诬,以深邃的目光论证奢侈风尚的经济意义,谱写了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极有价值的一页。故而笔者不厌其烦地援引于下,以飨读者:

论治者类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噫!先正有言:“天地生财止有此数。”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吾未见奢之足以贫天下也。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至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治天下者将欲使一家一人富乎?抑亦欲均天下而富之乎?

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何者?势使然也。

今天下之财赋在吴越。吴俗之奢莫盛于苏,越俗之奢莫盛于杭。奢则宜其民之穷也。而今苏杭之民,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梁;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绣者,不知其几何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酝,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者不知其几。故曰:“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若使倾财而委之沟壑,则奢可禁。不知所谓奢者,不过富商大贾、豪家巨族自侈其宫室、车马、饮食、衣服之奉而巳。彼以梁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正孟子所谓“通功易事,羡补不足”者也。上

1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第 1-36 页。

219

之人胡为而禁之?

若今宁、绍、金、衢之俗最号为俭,俭则宜其民之富也。而彼诸那之民,至不能自给,半游食于四方,凡以其俗俭而民不能相济也。要之,先富而后奢,先贫而后俭。奢俭之风起于俗之贫富。虽圣王复起,欲禁吴越之奢,难矣!或曰:“不然,苏杭之境为天下南北之要冲,四方辐辏,百货毕集,故其民赖以市易为生,非其俗之奢故也。”噫!是有见于市易之利,而不知所以市易者正起于奢。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宁复以市易相高耶?且自吾海邑言之,吾邑僻处海滨,四方之舟车不一经其地,谚号为“小苏州”,游贾之仰给于邑中者,无虑数十万人。特以俗尚甚奢,其民颇易为生尔。然则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则特因而济之耳,固不专恃乎此也。长民者因俗以为治,则上不劳而下不扰,欲徒禁奢,可乎?呜呼,此可与智者道也。

陆楫这篇反对政府当局“禁奢”政策的短论,精彩之极,犹如空谷足音,振聋发聩。思路奇特,立论严密,发他人所未发,令人耳目一新。对于奢侈的看法,不但超越了前人,而且超越了同时代人,面对社会的转型,向陈腐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对工商业发达和市场经济繁荣带来的奢侈现象,给予最大限度的肯定,认为它是社会富裕的产物,反过来必将促进社会进一步富裕。在此基础上对江南地区“由俭入奢”的转变,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不必看作洪水猛兽;迁腐守旧之辈感叹“世风日下”,倡导官府“禁奢”,是不合时宜的。

(明)陆楫:《夏薇堂稿》巷《杂着》。按:1957 年场联险在《哈佛亚洲学报》第 20 卷

奢的主张。

发表论文《侈廊论--传统中国一种不寻常的思想》,论述中国早期历史上的侈腐论。文末有一个附录,从《纪录汇编)中号录《独国堂杂着摘秒》,较早从经济思题史角度关注陆楫反对禁

220

寸,操舍决存亡。胡为漫役役,斫丧良可伤。愿言各努力,大海终回狂。

就诗论诗,并没有多少诗意,他的诗大多想阐明哲理--为学之道,比如喜欢用“鸢飞鱼跃”的意象来说明“学贵自得”“正在勿忘勿奇之间,便是鸢飞鱼跃”。写给弟子湛若水的诗曰:“君若问鸢鱼,鸾鱼体本虚。我拈言外意,六籍也无书。”@这首诗也是如此,所要宣扬的是“道德乃膏腴,文词固枇糠”,有鉴于此,他自己“迩来十六载,灭迹声利场。闭门事探讨,蜕俗如驱羊”。他一向批评学者只知记诵词章,使得六经沦为糟粕,未免玩物丧志,因为他们不懂得“求诸心”,一味“求之书”。而为学之道的真谛,“非得之书,得自我”。邢让深知其中三昧,对这首诗大为赞赏:“龟山先生不如也,真儒复出矣!”@焦点不在诗的本身,而是“真儒复出”。陈献章就此名震京师,名士罗伦、庄昶与之结为道学之交。户科给事中贺钦听他论学,叹道:“至性不显,宝藏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辞官而去,执弟子礼。贺钦告别白沙后,回归家乡,日夜读书,随事体验,不得要领。陈白沙写信指点,他的那句传世名言--“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①,就是致贺钦信的原话。进士姜麟专程前往白沙,谒见陈先生,事后对人说:“吾阅人多矣,如先生者,耳目口鼻,人也;所以视听言动者,殆非人也。”连声称赞:“活孟子,活孟子!”3

出于对这位“活孟子”的敬仰,广东布政使彭韶、巡抚都御史朱英,先后向朝廷推荐,希望仿照当年礼聘吴与弼的先例起用陈献章。吏部的官僚不以为然,打起了官腔:陈献章不过是“听选监生”,并非隐士,如

① (明)郑晓:《翰林检讨陈公》《皇明名臣记》卷十九。② (明)尹守衡;《皇明史窃》卷七十二《道学·陈献章》

@(明)耿定问:《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三《白沙陈先生传》① (明)郑晓:《给事中贺公》《皇明名臣记》卷十九。③ 《明)尹守衡:《皇明史窗)卷七十二《道学·陈献章》236

放起用,必须经过吏部的考试。殊不知陈献章做学问不是为了当官,当民以旧疾发作为借口婉言谢绝。为此写了情真意切的奏疏,向皇帝"恳切疼养”,让人们看到了白沙先生富有感情的另一面;

臣父陈琮年二十七而弃养,臣母二十四而寡居,臣遗腹之子也。方臣幼时,无岁不病,至于九龄,以乳代嘴。非母之仁。臣委于沟壑久矣。臣生五十有六年,臣母七十有九,视臣之衰,如在襁裸。天下母子之爱虽一,未有如臣母忧臣之至,念臣之深者也。臣以母恩无以为报,而臣母以守节,应例为有司所白,已蒙圣恩,表厥宅里。是臣以母氏之故,荷陛下之深恩厚德,又出于寻常万万也。顾臣母以贫贱早寡,俯仰无聊,殷忧成疾,老而弥剧。使臣远客异乡,臣母之忧臣日甚,愈忧愈病,愈病愈忧,忧病相仍,理难长久。臣又以病躯忧老母,年未暮而气已衰,心有为而力不逮……惟陛下以大孝化天下,以至诚体万物……察臣初年愿仕之心,悯臣久病思亲不能自已之念,乞敕吏部放臣暂归田里,日就医药,奉侍老母,以穷余年。中

皇帝同意他的请求,授予他翰林院检讨的头衔,要他在“亲终疾愈”之后,“仍来供职”。此后虽然不断有人推荐,他始终隐居不出。可见他的辞官并非矫情,确实是不愿进入仕途,终其一生都在践履自己的信念:“为学须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在他看来,熙熙攘攘你争我斗的官场,无法清静,当然养不出“学贵自得”的端倪来。

弘治十三年(1500)二月十日,在一片虚寂中,陈献章安然病逝,享年七十三岁。死前身穿朝服头戴朝冠,在弟子扶掖下,焚香礼拜,向北面五拜三叩头,说:“吾辞吾君。”然后作诗一首;

① (明)陈献章:《乞终养疏》,《陈白沙集》卷一。

② (明) 尹守衡:《皇明史窃》卷七十二《道学·陈献章》。

237

托仙终被滂,托佛岂多修。弄射沧溟月,闻歌碧玉楼。

他对弟子说:“吾以此辞世。”七月二十一曰,葬于圭峰之麓,辛向之原。参加葬礼的有几千人。十一月十二日,改葬于皂帽峰下。①

白沙先生的思想学说,很长一段时间为政界学界主流人士所不属,张岱为他立传,在文末道出了其中缘由:“《石匮书》曰:予读国史载献章之学,无以逾人,岭海宿学有仕于朝者,皆不之许。献章授官之后,称病不谢而去。途中拥驺从别义乐,扬扬得意,闻者笑耻。疑而不信,取章所着书读之,而后知献章也。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古人举动,亡也久矣,末世耳目,宜自异也。所谓岭海宿学,谓丘耶。”@当然对陈献章不屑一顾的并不仅仅只有丘溶一人。直到万历年间,朝廷批准他从祀孔庙,争议才告一段落。

万历十二年(1584),耿定向为王守仁、陈献章从祀孔庙所写的奏疏,给予陈献章高度评价:“当训诂汩溺之余,名理棼呶之日,而学以静观默识为务,以致虚立本为宗,其深造自得之趣,坚直明懿之履,抑可谓醇乎醇者矣。昭代学术知反约而求诸心,不为口耳支离之骛者,实其开先也。”@确实,陈献章的贡献就在于开一代风气之先。万历十三年(1585),皇帝下达诏书:批准陈献章从祀孔子庙庭,称先儒陈子,赐谥号文恭。聚讼纷纭多年的公案终于有了定论。门人林俊对先生作了这样的总结:“其立志甚专,向道甚勇,涵养甚熟,德器粹完,脱落清洒,独超造物牢笼之外,而寓言寄兴于风烟水月之间,盖有舞雩陋巷之风焉。”其中“独超造物牢笼之外”,堪称传神之笔,与耿定向的开风气之先的论

① 参见湛若水:《明故翰林院检讨白沙陈先生改葬墓碑铭》,《陈白沙集》卷末《附录》。② (明)张岱:《石匮书》卷二百-《懦林列传·陈献章》。

③(明)耿定向:《议从祀疏(甲申左院草)》,《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二。④(明)焦达:《翰林检讨陈公》《熙朝名臣实录》卷二十一。


2022-12-08 18:58:49

[新一篇] 海禁海商 江南的產業(一)

[舊一篇] 海禁海商 江南的產業(三)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