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品好书丨汪曾祺《人间滋味》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微信ID:mansuzhou

『繁华静处遇知音,阅读点亮心生活』



汪曾祺不愧是士大夫里的美食家。他自诩为“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这是何等的境界。如果没有过往岁月的难忘经历和对各地美食的留恋,恐怕难以形成这些精妙的美文。在他笔下,哪怕只是他信手拈来的绿豆、苋菜,都是令人神往的美食。也许这就是心美便一切皆美,情深则万象皆深。


汪曾祺之所以美食有如此细致的观察,敏锐的体验凭借的是那一种对生活的浓浓的兴趣和热爱。在文中,他不仅讲述美食的由来和它们的不同做法;而且根据亲身体会和见闻,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大量引用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美食的记载和评述。或是诗文,或是典故,无不为八方美食平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如《故乡的食物》一文,就引用了“资深美食家”袁枚所作《随园食单》中关于高邮咸蛋的记载,颇有趣味。


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也使汪老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无论是华夏中原还是塞外边疆,无论走到哪里,汪老都会遍访当地美食。手把肉、豆腐、野菜、鱼等等这些美食都在本书中有大量篇幅的描述。原料的取材尽管异常简单,但是做法却是异常讲究。比如高邮咸蛋、家常豆腐和内蒙手把肉。高邮咸蛋的蛋黄里面有红油溢出,这可比平日所见到的干瘪的鸭蛋诱人太多;家常豆腐单烹饪手法就有拌、烧、炒、炖等,真是五味调和、海纳百川;内蒙手把肉用白水煮开后,蘸了料吃,真是鲜嫩无比,大快朵颐这也应了“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酣畅舒爽之气。羊肉腥膻与否都不会影响到肉的口感,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饮食习惯。


读他的文字,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位老先生打趣得紧,又会隐隐觉得他有种淡然,这种淡然,不是那种行文可以营造的淡然,而是他良好的家教和多年的博学所带来的骨子里的清雅。他又似乎很低调,有着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文人身上的干净与清澈。他自己也说“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格,对画,对文学,都如此。




汪曾祺

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书中部分内容】



联合推荐

汪曾祺好吃,更好餐桌菜肴与人情交会的滋味。他说:“我不会写别人的食谱。因为最好的食谱都得由自己体验。但盛宴不能没有人客,因为这一席滋味得有人分享才有意思。——沈从文


生命中的种种重大的困扰和起伏,都是通过自己私隐的思考与写作,自己明白过来。更好的食谱与药方,也是一样,需要自己体会,自己选择——大公报


汪曾祺士大夫里的美食家,更是美食家士大夫。这本书中色、香、味俱全,但更令我既感动又莞尔的是字里行间的人情味。——阎连科


汪曾祺的餐桌,无论五味纷陈,还是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背后都是浓浓的人情味。《人间滋味》最好看正是那道人间风景,如此千回百转,在他笔下有愁肠有伤心有脾气有各种人情味道,必得细细咀嚼慢慢消化,过后淡淡回味。——慢书




慢书房 2015-08-23 08:54:21

[新一篇] 微歷史丨歪果仁畫報中的晚清中國

[舊一篇] 這個季節有事在瞞著我們發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