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无论书的介质如何变化,阅读始终会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编者语 宋志军(中华书局副总经理) 阅读,只为自己! 在这个无处不竞争的时代,欲望的疯长令血液燃烧,掉队的恐惧成就了无止息的追逐。 在这个无处不喧嚣的时代,铺天盖地的资讯、形形色色的朋友圈,把时间分割得支离破碎,让一个人无处可逃。 此时,关闭所有联络工具,打开一本书吧,享受一下“与世隔绝”的惬意,体验一下名叫“孤独”的奢侈! 阅读,最后真的无关社会,无关他人,只为自己。 读书的快乐是最深沉和恒久的。即使着迷成瘾,其害处在人生诸多祸害中也最小。孔子、康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差不多重装了我的大脑,使我得到了阅读的巅峰幸福。世界上竟有这样活泼的道德,这样深刻的理性,这样强烈的情感!不能读书的人生,不知道该把这颗困惑、乱动的心放在哪里。希望老天赐给我后半生更多时间,与书缠绵。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所以,书籍是知识的源泉,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因此,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用高尔基的话说:读书会使你的生活轻松,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并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你每爬一级,就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 落雁花飞,烟雨斜阳,品一杯香茗,捧一卷在手。任车马喧嚣,世事云谲,我只倾心徜徉文字间。遥寄深情,痛浇块垒,获猎新知,万千气象驻胸怀,沧海桑田寄平生。轻掩长卷,唯爱,书之缘。 在什么都要给个理由先的时代,读书的理由概括起来不外乎是:为了生活不潦倒,为了生命不空虚。在书似青山乱叠的时代,在读书和读屏自由转换的时代,当下不缺的是阅读内容,缺少的是阅读时间;不缺的是阅读载体,缺少的是阅读心境。当然,读书还是要有点讲究的,读好的书有取法于上的效果,于身心皆有益。 书籍承载着人类的记忆、经验、教训、情感乃至灵魂;如果没有书,就没有文明的延续。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书中躺卧着过去一切的灵魂。”当你孤独时,书是你最好的朋友;当你恐惧时,书仍是你最好的朋友。当你能自由获得并阅读书籍时,你也就会减少孤独和恐惧:因为你知道有那么多灵魂跟你一样,又不一样。 彭玉珊(中华书局《月读》编辑室) 小时候读书,因为没网络的时代,没有什么比书更能满足好奇心。读多了,语感产生,语文成绩就好,其他再烂,总还有一门能看。后来,不再什么都读,而是寻找与自己气场相合的书,用书来观察完善自我。再后来,网络来了,手机来了,读书是一种仪式,让自己暂时从信息涡流中抽离。信息过多太闹腾,过少又空虚,读书可以静心。 为什么要读书和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其实无需多言。启智、明理、长见识,读书的益处太多了。读书让人平静,这是让我喜欢的状态。读书人沉浸书中,内心随书起伏波动,也随书丰富多彩。丰富的内心能帮读书人搭建属于自己的理想国,自己快乐,自己满足,世俗的名利引诱不了,复杂的勾斗伤害不了。读书的人平静而强大,这是读书的魅力。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尹涛(中华书局副总编辑)
陈虎(中华书局大众分社)
李静(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
余佐赞(中华书局上海分公司)
徐卫东(中华书局人文图书编辑室)
朱玲(中华书局典雅文化工作室)
中华书局1912 2015-08-23 08:48:2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