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 簡體 傳統 |
个人档案
樊稼生,84岁,黄石知名书法家,1980年发起并筹建了黄石市第一个书画篆刻团体,后陆续担任黄石国画金石书印法学会会长,黄石书法学会会长,第一任黄石书法协会主席,黄石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黄石市老年书法研究会副会长。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大赛并获奖,很多书法作品被国内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以及被风景名胜镌刻碑匾,2005年,被授予“黄石市文化发展特别贡献奖”。
出自书香门弟
今年84岁的樊稼生老人在黄石书法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老人的字写得好,也因老人为人亲善受到文化界的赞誉,故此,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樊老”。
记者与樊老相识很多年了,特别是他谦逊与和蔼给记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记者再次走进樊老的家。
樊老的家不大,与他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很显然不相称,没有书房,也没有专用书法案台。但是,老人小小的卧室里、小小的客厅里,到处堆放着很多书刊,特别是书法方面的书刊尤多。如果要练习或写作品,他只能挤在卧室里靠墙边的一张小方桌子上进行。
对此,樊老却很知足,他说,他出生大冶保安,很小的时候,祖父是晚清保安街一名秀才,书法在当地很有名气,父亲就跟着祖父学习书法。他记得,那时,父亲练习书法时,他就在一旁帮父亲磨墨或牵纸,受到祖父与父亲的影响,他也慢慢地爱上书法。
樊老有一位叔父,当时在宜昌任职,善魏碑,每次叔父回保安时,他就向叔父学习魏碑技法,从小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然而,日本鬼子的入侵,改变了他的命运,抗战爆发后,鬼子攻陷保安,只读三年级的樊稼生辍学,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做棉布生意,以此谋生。不久失业,通过熟人介绍进入保安煤矿打工。一年后,保安煤矿停办,他只好奔赴他乡,从宁波再到武汉,最后在一家煤矿做通讯员,后做会计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樊稼生在哥哥的介绍下,从武汉回到当时的黄石利华煤矿,再到源华煤矿。
德高望重,桃李天下
在大冶一名书法家王国华的工作室里,记者无意中看到一张老照片。这是一张拍于上世纪80年代黄石一届书协会员的合影,其中樊稼生就坐在中间。王国华介绍,樊老就是他们的主席,其中有不少会员已经谢世,每当自己看到这张照片时,心中就充满了无限感慨,特别是樊老为人师表、谦逊和蔼让大家刻骨铭心。
原来,解放后,樊稼生从利华煤矿调入源华煤矿财务科,后又调入工业局任生产科科长,不久又调入市轻工局任办公室主任。尽管他的工业调动频繁,但是,他一直坚持练习书法,常常接到一些政治任务,为企业在各种政治活动场所里书写标语,在当时还是一个刚刚建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市里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湖北省委秘书长的张昕跃对湖北省的书法艺术特别重视,经他出面,成立了湖北省书法家协会,1983年,黄石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黄石分会,樊稼生任第一届书法协会主席。
协会成立后,樊稼生经常组织会员开展活动,不仅在黄石市举办各种内容与形式的书法活动,还率会员走出去,最远与丹东、连云港等城市进行书法交流,受到会员的高度评价。
此外,樊稼生率其他的书法会员骨干,如李声高、张德芳、李家高、肖永恒等书法家们,牵头创办了黄石首届书法培训班,开设一个颜字班和一个柳字班,共计120余人,聘请当时知名书法家纪光明、王又之等为老师,在文化宫里向爱好书法的学员传授书法技艺和书法艺术。
由于书法班的开设,不仅得到书法爱好者的好评,也受到了当时市领导与文联的肯定,之后,又创办了第三和第四期,樊稼生也亲自向学员传授书法艺术以及为人之道。
樊稼生说:在西汉时期,着名的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提出了“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着名观点,故此,他认为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思想意识、情感、德行、品藻的直接反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书法是心灵的艺术,古人把书法称为“心画”。欢快时写出的字像开放的“心花”,恬静时写出的字像流淌的“心泉”,激越时写出的字像澎湃的“心潮”,从而对学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黄石书法艺术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活跃在书法界里大都是就是那个时代培养出来的书法家,他们为黄石书法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黄石书法界里的“长寿星”
有人说,看樊老的字,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之感。能达到这种胸襟,主要是得益于樊老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
故此,在樊老的生活中,他为人谦逊,不追逐名利,更没有“架子”,有时还像个快乐的少年,无论你职务多高,无论你地位是多卑微,和樊老相处都很融洽。2005年,记者在大冶采访几位艾滋病患者时,樊老和黄瑞云、李声高三名书法家被邀请到现场,有一位患者悄悄地对记者说,他希望得到樊老的一幅书法作品,但看樊老这么高的年龄,不敢开口。记者告诉他,你就直接说吧。果然,樊老立即挥毫泼墨,给他书写一幅勉励他战胜疾病、战胜自我的对联,让这位患者开心的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收藏好带回家,贴在自己的卧室里。
去年11月,黄石与江苏镇江市两地进行书画交流,樊老不顾自己高龄,长途驱车近9个小时到达镇江市,下车的时候,双脚都肿了,仍然和大家一路开玩笑。在现场书法表演时,他第一个提笔泼墨,看字再看人,根本不敢想像把他与一个80多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在场的镇江书法家们感到十分惊讶,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樊老还在每年的春节,不顾年迈,不请自到,与其他书法艺术家们一起走上街头,在寒风中为市民免费书写春联,有时,还下到乡村为农民朋友书写,这为年轻的书法家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故此,樊老被大家一致公认为“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由于樊老德艺双馨,他不仅通过书法悟出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排除了杂念,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有益于身体健康长寿。他的许多书法作品在省内外获奖,2007年11月,樊老作品又作为特色作品被收录进了全国首届老年书法作品展。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也漂洋过海,很多书法作品被传到日、韩、美、加、澳以及东南亚各国。
谈及书法教育,樊老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所以,在当今电脑技术普及的时代,书法更应该走进课堂,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华书法国粹一步步走向衰落。
据说,日本一个书法代表团到江浙一带考察中国书法,日本人惊讶地发现,他们所见到的书法大家都是一些中老年人。故此,日本人狂妄地说,今后,中国的书法将落在日本人的肩上,20年后,中国人是要到日本学习中国书法。樊老担忧地说,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将如何面对祖先啊!
樊老呼吁,中国书法艺术必须从现在抓起,从娃娃抓起,还能亡羊补牢,北京市将京剧作为一项正常的教学课程纳入课堂,就是一面镜子,书法为什么不能再次进入课堂呢?黄石为什么不能率先垂范进课堂呢?
(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2011-12-02 20:07:5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