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书类化字研究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人们在书写的时候,由于种种的原因,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发生类化偏旁的情况。比如这几年大陆许多地区流行一个颇为时髦的新词——@①@②(指家具),可是各种字典上却查不到“@②”字。其实“@①@②”本只作“家私”,指家产及日用器物之属。[①a]。后来“家”字受“@①俱”、“@①什”、“@①@③”等词的影响,增旁作“@①”;进而“私”字又受到“@①”字的同化,亦类比增旁作“@②”,于是便成了“@①@②”,却不知道字典上并没有“@②”字。“@①@②”既已流行,有些写字人又受通行的“家具”、“家什”等的影响,“@①”字省旁作“家”,于是又成了“家私”。像“@①@②”、“家@②”这种因类化而使其偏旁与其他字趋于一致的现象,就是文字学上所谓的“类化法”,由之产生的汉字就是“类化字”。
  类化的现象古已有之。在敦煌文书中,类化的情形尤为普遍。本文就打算对敦煌文书中的字形类化现象作一初步的考察,并就类化字研究的校勘学意义谈一点不成熟的认识。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教正。(每条中加点的字重复出现时用浪号~表示,以利排版。)
      一、受上下文影响的类化
  文字因受上下文影响,而使本不一致的偏旁趋于一致,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化现象。晚唐五代之际释可洪在《藏经音义随函录》前、后序中提到藏经文字“鞭@④之文为@⑤@⑥”、“真珠作@⑦珠”等“类化偏旁”的情况,指的就是受上下文影响的类化。其中有类化变换偏旁的,例如:
  “石榴”类化作“石@⑧”。伯2838《倾杯乐》词:“裙生石~,血染罗衫子。”按:“裙生石~”指石榴裙(朱红色的裙子)而言,“榴”字涉“石”字类化,而改换偏旁作“~”。南朝齐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风卷蒲桃带,日照石榴裙。”可参。
  “趁迭”类化作“趁@⑨”。伯2962《张义潮变文》:“其贼不敢拒敌,即乃奔走。仆射遂号令三军,便须追逐。行经一千里已来,直到退浑国内,方始趁~。”按:敦煌写本《降魔变文》:“天仙空里散名花,赞呗之声相趁迭。”蒋礼鸿师谓“趁~”就是“趁迭”俗写,义为追上、追及[①b],极是。“~”即“迭”字,文中涉“趁”字而类化变换偏旁。
  “螺髻”类化作“@⑩髻”。斯4571《维摩诘经讲经文》:“面圆如皎月,~髻若青云。”又云:“虽闻~髻说,犹讶梵王言。”按:“~髻”即“螺髻”,指螺壳状的发髻。晋崔豹《古今注·鱼虫》:“童子结发,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是其义。上揭“~髻”“髻”字原卷本作“@①①”(《说文》所载小篆作此形,隶定作“髻”),“螺”字受其影响,而类化变换偏旁作“~”。不过“髻”本从髟、吉声,“螺”字类化作“~”,仅取“髻”形旁的一部分,便显得不伦不类了。
  “耶娘”类化作“@①②娘”。伯2418《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既得这身成长了,大须孝顺阿~娘。”按:“~娘”即“耶娘”,“耶”字受“娘”字类化,以至男人也给加了女旁,由此可见类化的影响之大。
  此外如“奴仆”之“仆”写从女旁(斯6838《叶净能诗》)、“嫌贱”之“贱”写从女旁(伯3919《佛说父母恩重经》),婴孩”之“孩”写从女旁(句道兴《搜神记》“郭巨”条),“梯媒”之“媒”写从木旁(斯4571《维摩诘经讲经文》),“排备(繁体作“@①③”之“排”写从人旁(斯4511《丑女缘起》),等等,亦皆为类化变换偏旁之例。
  有类化增加偏旁的。例如:
  “妃后”类化作“妃@①④”。斯6836《叶净能诗》:“皇帝极欢,同坐兴合,妃~@①⑤女,皆欢(劝)三升。”按:“妃~”即“妃后”,“后”字涉上下文类化增加女旁[②b]。又“@①⑤女”即“采女”,“采”字亦涉上下文影响类增女旁。
  “排比”类化作“排批”。斯548《太子成道经》:“是时大王排批鸾(銮)驾,亲自便往天祀神边。”按:“排批”即“排比”,“比”字涉“排”字类化增加提手旁,又俗书提手旁与木旁不分,“排”字俗或写从木,“比”字亦或因之类化作“枇”,如伯2999《太子成道经》:“(大王)遂遣@①⑥枇后园观看。”是其例。
  “菩提”类化作“菩@①⑦。伯2122《维摩诘经讲经文》:“我佛嘿然而受请,为说菩~净土因。”洞卷《维摩经押座文》:“听众闻经罪消灭,总证菩~法报身。”按:“菩~”即“菩提”,“提”字涉“菩”字类化而增加草字头。又写本中“~”或用作“菩提”的合文,与类化字“~”不同。 
  “胡饼”类化作“@①⑧饼”。俄罗斯藏敦煌写本符卢格编365号《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恰似炉中~饼,吃来满口馨香。”按: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卷二云:“市井有鬻胡饼者,不晓名之所谓,乃易其名为炉饼,则又误也。案《晋书》云:王长文在市中啮胡饼。又《肃宗实录》云:杨国忠自入市,衣袖中盛胡饼。安可易‘胡’为‘炉’也。盖胡饼者,以北人所常食而得名也。”据此,“胡饼”由胡人得名,写卷作“~饼”者,“胡”字涉“饼”字类化增加食旁耳。
  此外如“究竟”之“竟”写从穴头(伯3079《维摩诘经讲经文》),“外甥”之“外”右边着“男”(句道兴《搜神记》“田@①⑨@②⑩”条),“形迹”之“形”增走之旁(伯3691《问遭官事书》),“怀疑”之“疑”加竖心旁(伯2122《维摩诘经讲经文》),“可怜”之“可”加竖心旁(斯3835《百鸟名》),“羌笛”之“羌”加竹字头(伯3595《苏武李陵执别词》),“苍海”之“苍”赘三点水旁(斯2049《酒赋》),“狼藉”之“狼”赘草字头(斯5692《山僧歌》),等等,亦皆为类化增旁之例。
  有的字本身已有表意的偏旁,但与上下文不尽一致,或者位置不尽相同,于是俗书往往再增加一个形旁,以便与上下文取得一致。例如:
  孤@②①斯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其家大富小(少)儿孙,孤~更亦无途(逢?)当。”按:《玉篇》:“@②②,孤独也。”“~”即“@②②”的增旁字。本来“@②②”字下部已有表意的子旁,但和“孤”字形旁的位置不一,于是俗书便再增加一个子旁,成为左形右声结构,从而与“孤”字在结构上趋于一致。
  @②③孩 伯2418《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始从怀妊至~孩,长得身躯六尺才。”按:《玉篇·女部》:“婴,《苍颉篇》云:男曰儿,女曰婴。”“婴”字原本已有女旁表意,但字形结构与“孩”字不同,于是俗书增旁作“~”,与“孩”字字形趋于一致。
  @②④崇 伯3048《丑女缘起》:“~崇@②⑤@②⑥如龟鳖,浑身又似野猪皮。”按:“~崇”即“穹崇”。《玉篇·穴部》:“穹,高也。”《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李善注:“穹崇,高貌。”“穹”字本已从穴旁表意,但因与“崇”字连文,遂类化增旁作“~”,以与“崇”字在构形上取得一致。
  类化的结果有时既不增加偏旁,也不改换偏旁,而只是使偏旁的位置发生变化。例如:
  @②⑦嗟 斯2614《大目乾连冥间求母变文》:“目连闻语,啼哭~嗟向前。”按:“~”即“咨”字,文中涉“嗟”字类化作“~”。类化的结果仅使“咨”字形旁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它与“嗟”字在形式上更趋于一致。
  懈怡 伯2292《维摩诘经讲经文》:“睡眠懈怡全除改,此个名为真道场。”按:“懈怡”即“懈怠”,“怠”字涉“懈”字而变换结构作“怡”。其结果也仅是改变形旁的位置。 
  类化增旁或改旁,主要涉及到形旁的增加或改换,原字的基本构成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也有一些字是形旁被另一字的声旁所类化,或者是声旁被另一字的形旁所类化,这种不平等的交换,就彻底改变了原字的结构,容易造成字形上的混乱。例如:
  @②⑧翠 北图云字24号《八相变》:“堂前飞来鸳鸯被,园里休登~翠车。”又斯4571《维摩诘经讲经文》:“流泉屈曲琉璃砌,台槛高低翠~车。”后例“翠~”当乙正作“~翠”。“~翠”当即“翡翠”,“翡”字涉“翠”字下部被类化作“卒”。类化字“~”失去形旁“羽”而得到“翠”的声旁“卒”,虽然外形上与“翠”趋于一致,但结构上却无道理可言。
  鹅@②⑨ 北图盈字76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清凉屈曲绕池流,鹅~鸳鸯扶泪泪。”按:“鹅~”斯2614等卷作“鹅鸭”,“~”即“鸭”,文中涉“鹅”字类化偏旁。类化字“~”是由原字的声旁“甲”和“鹅”字的声旁“我”合成的,其结构用传统的“六书”是无法解释的。
  @③⑩酌 俄罗斯藏敦煌写本符卢格编101号《维摩碎金》:“汝各心中~酌取,尽呈虚幻一场空。”按:“~酌”即“斟酌”,“斟”字涉“酌”字而类化偏旁。“斟”本从斗、甚声,类化字“~”失去了原字的声旁“甚”而获得“酌”的形旁“酉”,便成了从酉、从斗的会意字。《龙龛手镜·酉部》:“~,俗,音针,正作斟。”看来类化字“~”后来已成为俗字而在民间流行。 
  受上下文影响的类化并不限于词的内部,有时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中也会发生类化的现象。如伯3812《胡笳十八拍》之十七:“马饥@③①雪衔草根,人渴敲冰饮流水。”按:《广韵·觉韵》:“@③②,兽名,似马,一角。~同@③②。”作为兽名的“~”与诗义无涉,不可取。其实诗中的“~”当作“跑”(伯2845卷正作“跑”),诗中受“马”字类化,而改从马旁。“跑”指兽类用脚刨地。《西京杂记》卷四:“腾公驾至东门,马鸣@②⑤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是其义。此外如“@③③妙海”之“@③③”涉下“海”字而左旁类化作三点水(斯6631《维摩五更转十二时》),“炉焚牛头香”之“焚”涉“炉”字而左侧增加火旁(《降魔变文》),“满圈养肫子”之“圈”涉“@③④”字而其“卷”声讹作“养”(伯3418《王梵志诗》),“@③⑤腥血”之“腥”涉“@③⑤”字而其“月(肉)旁变作“口”(伯2714《十二时》),等等,类化的范围都超出了词的内部。
      二、受构形法影响的类化
  汉字有一种最常见的结构——形声字。每字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形旁,跟全字的意义有关;另一部分是声旁,跟全字的读音有关。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人们的心目中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形声化”的潜意识,觉得一个字总该有形符才对,于是往往用类推的方法,给没有形旁的字加上一个形旁;原有形旁而不容易辨认的,重复亦所不恤。这是汉字类化的又一种表现。唐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批评的“飞禽即须安鸟,水族便应着鱼,虫属要作虫旁,草类皆从两中”,便是人们的这种类化心理。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类类化字。 
  @③⑥ 敦煌卷子有《~子赋》两种,叙燕、雀争巢之事,~子之即燕子,这不存在什么疑问。但为什么把“燕”写作“~”,许多人恐怕是不大清楚的。考“燕”本是一个象形字(参《说文·燕部》),但因为“燕”是禽鸟之属,“飞禽即须安鸟”,于是人们就按照形声字的原则类化增加鸟旁,写作“@③⑦”或“@③⑥”(见载于《干禄字书》、《集韵》等书)。而“~”又是后一种形体的省变字。《广韵·霰韵》:“燕,《说文》云:玄鸟也。~,俗,今通用。”敦煌卷子中“燕”字多写作“~”,可见这种写法在当时是颇为流行的。
  @③⑧ 伯3286《十二时》:“古来美~与英雄,谁免无常暗侵耗。”又云:“潘岳容,石崇富,美~西施并洛浦。”按:“美~”即美丽。《集韵·霁韵》:“~,美也。”“~”“丽”同属郎计切小韵,“~”其实就是“丽”的俗字。“丽(@③⑨)”本是从鹿、丽声的形声字,意为俪偶、耦行等,引申为美丽之义后,原有的形旁很难表现这一新的意义,俗书遂按形声字的原则,增旁作“~”,成为一个左形右声的新形声字。
  @④⑩ 伯2838《内家娇》:“两眼如刀,浑身似玉,风流第一佳人。及时衣着,梳头京样,素~艳丽情(青)春。”又同卷《倾杯乐》词:“观艳~语软言轻,玉钗坠(缀)素绾乌云髻。”按:“素~”即“素质”,“艳~”即“艳质”。“质”本是会意字(或谓形声字),但上引诗句中是指女子的美质、禀性,原有的字形结构反映不出这一意蕴,俗书遂据意增加女旁作“~”,成为从女、质声的新形声字。 
  此外如“瓜”字增加草头,“梁”字增加木旁,“然”字左侧加火,“奔”字加走之旁,等等,此类敦煌卷子中常见的俗字,也都是受构形法影响而产生的。 
      三、受形近字影响的类化 
  甲与乙原本也许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字,但由于在字形构造上有某种相似的成分,甲字受了乙字的影响,本来相似却不相同的成分往往会趋于一致。这是汉字的又一种类化现象。试看以下数例: 
  @④① 斯4578《望月婆罗门》词:“锡杖~无关,明珠四畔悬。”伯3666《燕子赋》:“燕子单贫,造得一宅,乃被雀儿强~。”按:《干禄字书》:“@④②@④②:上俗下正。”“~”即“@④②”的增旁俗字。“@④②”字下部本该从“寸”,但因受形近的“集”字的影响,所以亦变而从“木”。《山海经·西山经》:“(翼望之山)有兽焉,其状如@④③,一目而三尾,名曰@④④,其音如@④②百声。”晋郭璞注:“@④②@④②百声,言能作百种物声也。”郝懿行疏:“@④⑤,盖形近误为@④②也。”“@④②@④②”亦正是“@④⑤”的形近类化俗字。
  @④⑥ 斯778《王梵志诗》:“牛头~叉@④⑦,狱卒把刀掇。”按:“~”即“铁(@④⑧)的俗字,见载于《干禄字书》、《龙龛手镜》等书。从字形上来说,“@④⑧”右半原为声旁,但一般人看起来不成字,而字形又和“截”相近,所以就同化作“截”了。《太平广记》卷三七一“独孤彦”条(出《宣室志》):“以截附金,是铁字也。”“以截附金,正指“~”字而言。 
  @④⑨ 伯3666《燕子赋》:“更被枷禁不休,于身有阿~好处?”伯2653《燕子赋》:“如今会遭夜(者)~赤(敕)推,总是者黑妪儿作祖。”按:“~”为“莽”的俗字(文中用同“没”)。《干禄字书》:“~莽:上俗下正。”“莽”字本是从犬在草中,一般人以“犬”字以下部分不成字,而字形又与“奔”相近,遂同化作“奔”。
  @⑤⑩ 伯3093《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龙王~出鬼神前,师子散随音乐后。”按:《干禄字书》:“~迥:上俗下正。”“迥”本从@⑤①声,但一般人以“@⑤①”不成字,遂同化为形近的“向”。
  又如“@⑤②”字(“怪”的异体字)敦煌卷子多作“@⑤③”,“肠”字敦煌卷子中多作“@⑤④”,也是受形近字影响的类化的产物。
      四、字的内部类化
  类化的现象,并不仅限于不同的字或词之间,有时同一字内部也会发生类化的情形。例如:
  “@⑤⑤”与“@⑤⑥”(以下分别用~[,1]、~[,2]表示)伯3618《秋吟》:“@⑤⑦恶不堪重挂~[,1],施僧功德福无疆。”按:“~[,1]”即“体”(繁体字作“@⑤⑧”)字,文中涉右侧声旁而类化。无独有偶,“体”字又有涉左侧形旁“骨”而类化的。《龙龛手镜·骨部》:“~[,2],古文,音体。”《字汇补·骨部》:“~[,2],古文体字。”实则“~[,2]”即“体”的形旁类化字,而非什么古文。 
  @⑤⑨ 伯2292《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狂。”伯213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继绊网罗不用入,无明~倒莫教侵。”按:“~”即“颠”字,涉左侧声旁“真”而类化。《集韵·先韵》:“颠,俗作@⑤⑨,非是。”由《集韵》所谓的“俗”字楷定即为“~”。《龙龛手镜·杂部》:“~,古文,丁年反。”这个“丁年反”的“~”显即“颠”的声旁类化俗字,同样与“古文”无涉。
  @⑥⑩ 伯3656《王梵志诗》:“邻~须来往,借取其交通。”按:“~”字伯2718等卷作“@⑥①”,“~”即“@⑥①”的类化字。据《说文》,“@⑥①”本从二立,隶变作“@⑥①”(参《集韵·迥韵》)。上揭写卷作“~”,大概是受了“@⑥②”“@⑥①”二者的交互影响,因类化增繁作“~”。
  @⑥③ 伯2054《十二时》:“命亲邻,屈~友,抚掌高歌饮@⑥④酎。”按:“~”即“朋”的类化俗字。俗书“朋”字书作“用”,敦煌卷子中常见。“用”字又受“朋”字影响,遂类化增繁作“~”。
  此外如敦煌卷子中“@⑥⑤”旁多书作“@⑥⑥”或“@⑥⑦”形,同样是俗书类化的结果。
      五、类化字研究与敦煌文书的校理 
  类化是古今汉字共同存在的一种字形类推现象。类化字的研究应该是汉语文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规律,对现行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对传世古籍的整理和校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敦煌文书类化现象十分普遍,类化字格外发达,所以敦煌写卷类化字的研究,与敦煌文书的校理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下面我们列举敦煌文书中的七个例子,试作评骘。
  例一、“敦煌”古或作“@⑥⑧煌”,不少人认为“敦”字作“@⑥⑧”是唐代所改。如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一文云:“敦煌唐改@⑥⑧煌。”[①c]日本学者长泽和俊《敦煌:历史和文化》第五章《繁荣时期的敦煌》中云:“天宝以后敦煌的敦字加上火旁,以后,在唐代便多记为@⑥⑧煌,在莫高窟发现的文书也大部分记载为@⑥⑧煌。”[②c]在1990年敦煌研究院举行的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山田胜久教授在他提交的《关于<沙州@⑥⑧煌二十咏>的写本的成立年代》一文中说:“敦煌的‘敦’字,使用火字旁是从天宝元年到乾元二年之间。”这些说法,大概是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如下记载:“沙州下:隋@⑥⑧煌郡。武德二年,置瓜州。五年,改为西沙州。贞观七年,去‘西’字。天宝元年,改为@⑥⑧煌郡,乾元元年,复为沙州。”然而志中所称“天宝元年改为@⑥⑧煌郡”,只是说天宝元年恢复@⑥⑧煌郡的旧称罢了,而与“敦”字作“@⑥⑧”无涉。《地理志》下文云:“@⑥⑧煌,汉郡县名,月氏戎之地,秦、汉之际来属。汉武开西域,分酒泉置@⑥⑧煌郡及县。”同样,我们也不能根据这条材料说“敦煌”之作“@⑥⑧煌”是汉武帝所改。其实,“敦煌”之作“@⑥⑧煌”乃是俗书类化所致。原本没有火旁的“敦”字受了“煌”的影响,遂类化增旁作“@⑥⑧”,而不存在什么人特意改“敦”为“@⑥⑧”的事。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类化字“@⑥⑧”在唐代以前便已出现了。斯1427《成实论》卷十四题记:“@⑥⑧煌镇官经生曹法寿所写论成讫。”末署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七月。又伯2110《华严经》卷三十五题记:“[延昌]二年(公元513年)岁次癸巳六月廿三日,@⑥⑧煌镇经生帅令狐崇哲所写经成讫竟。”斯341《大楼炭经》卷七题记:“延昌二年岁次癸巳六月囗囗日,@⑥⑧煌镇经生张显昌所写经成讫。”《周骠骑将军@⑥⑨宾墓志》:“曾祖澄……乃与@⑥⑧煌公李保,立义归诚。魏太武皇帝,深加礼辟。”[①d]志文作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很明显,加火的“@⑥⑧”字至迟六朝时便已见应用,[②d]唐五代时的一些敦煌写卷及《旧唐书》等传世古籍“敦”作“@⑥⑧”,不过是沿用了原有的类化俗字而已。
  例二、敦煌写本《太子成道经》、《八相变》等篇常见“@⑦⑩@⑦①”之称。如伯2999《太子成道经》:“太王问(闻)知,遂遣车匿被(备)~@⑦①白马,遣太子观看。”又云:“太子闻唤,便遣车匿被(备)于~@⑦①,便拟往于雪山。”又称“朱@⑦①”,如同卷:“(太子)处分车匿来晨被与(备于)朱@⑦①[白]马,亦往观看。”又北图云字24号《八相变》:“宫人并总睡着,只留车匿醒悟,被(备)得朱骏白马,牵来直近阶前。”按:“@⑦①”为“@⑦②”字别构,后例“骏”则为“@⑦②”的形近误字。“~@⑦①”“朱@⑦①”哪个对呢?《敦煌变文集》卷四载录上揭写卷,于“~@⑦①”无校,“朱@⑦①”则皆校作“~@⑦①”。显然编者以“~@⑦①”为是。其实“朱@⑦①”是正确的。“朱@⑦①”即朱@⑦③,指马的红色颈毛。“朱@⑦②白毛”为神马之属。南朝梁孙柔之《瑞应图·白马朱鬣》:“明王在上,则白马朱鬣至。”“朱@⑦②”犹“朱鬣”。至于“~@⑦①”之“~”,则为“朱”的类化俗字。“朱”因与“@⑦①”字连文,受其影响,遂类化增旁作“~”。伯2483《五更转》:“二更深,五百个力士睡昏沉,遮取黄羊及车匿,朱鬃白马同一心。”“朱鬃”亦即“朱@⑦②”,可以比勘。
  例三、斯2073《庐山远公话》:“是日远公由(犹)如临崖枯木,再得逢春;亦似@⑦③@⑦④之鱼,蒙放却归江海。”“~”字字书未载,《敦煌变文集》录作“锢”,而校“@⑦③锢”为“沟涸”,大误。其实“~”当作“纲”,文中涉“@⑦③”字类化偏旁作“~”。《龙龛手镜·系部》:“@⑦⑤,音@⑦⑥,@⑦⑤罟也。”“@⑦⑤”即“@⑦⑦”的俗字。“@⑦③”“@⑦⑦”皆为捕鱼之具,切于文意。
  例四、伯2564《@⑦⑧@⑦⑨新妇文》:“夫@⑦⑨@⑦⑨新妇者,本自天生,@⑧⑩唇@⑧①舌,务在喧争。”“@⑧⑩”即斗之繁体的俗字,见于《干禄字书》。“@⑧①”字《说文》云“门旁户也,从门、合声”,与文义不合。有的先生因校“@⑧①”为“嗑”[①e],疑非确当。其实文中的“@⑧①”当即“合”字,文中涉前“@①”字而类化增加门旁。[②e]“斗唇合舌”指吵架斗嘴,“合”“斗”互文同义。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俄而判官孔振裘攘袂,厉声曰:‘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正有“斗唇合舌”一语,是其确证。伯3211《王梵志诗》:“东家能涅舌,西家好合斗。”“合斗”为同义并用,可资参证。
  例五、敦煌写本斯2073《@⑧②山远公话》,记远公和尚~山修道之事,“~山”是否就是“庐山”呢?考《玉篇·山部》有“~”字,力鱼切,“山名”,而未明其所在。《广韵·鱼部》力居切小韵有“庐”“~”二字,“庐”下云:“山名。《庐山记》云:周威王时有匡俗庐居,故山取其号。”“~”下云:“《玉篇》云:山名。”权威的《汉语大字典》亦“~”“庐”分列,当作完全不同的字来处理。《汉语大词典》未收“~”字,但在引文中则把“~山”简化作“@⑧③山”、与“@⑧④山”简化作“庐山”不同。可见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是把“~山”“庐山”分而为二的。然而这“~山”实在就是“庐山”。我们看《~山远公话》所述“~山”的地理环境及文物景观等,就不难作出结论。那么“庐山”为什么会写作“~山”呢?这仍与字形类化有关。因为“庐山”是山,山属要作山旁,加上“庐”字与“山”相连,遂类化换旁作“~”,“庐山”便成了“~山”。《广韵》等书为字面所惑,遂分一山为二。类化字研究的意义,即此可见一斑。
  例六、斯328《伍子胥变文》:“子胥有两个外@⑧⑤——子安、子永。”按:《龙龛手镜·生部》有“@⑧⑤”字,注云“音外”。近人罗振玉《龙龛手镜》跋云:“考@⑧⑥字从外生,臆断其文,当是甥字别体,此注音外,疑未必然。”[③e]考“外甥”古亦作“外生”,“外”字受“甥”或“生”字影响,即可类化作“@⑧⑥”或“~”;反之,“甥”或“生”受“外”字影响,亦可类化作“~”或“@⑧⑥”。故“~”或“@⑧⑥”不妨一身而兼二职:既可为“外”的类化字,亦可作“甥”或“生”的类化字。上揭《伍子胥变文》中的“外~”即“外甥”,“~”是“甥”的类化字。《龙龛手镜》所载的“@⑧⑥”则是“外”的类化字。罗氏仅据一边臆断,殆非确论。潘重规先生移录上揭写卷“外~”作“~甥”,因据推断“~”即“外”之俗写[④e],亦误。
  例七、斯6537《立社条件(样式)》:“不守严条,非理作闲,大者罚@⑧⑦@⑧⑧(引者按:此二字以下分别用~[,1]、~[,2]表示)一席,少者决仗(杖)十三。”同卷又一篇:“上下有此之辈,决丈(杖)十七,[罚]~[,1]~[,2]一筵。”按:“~[,1]~[,2]”二字皆未见字书所载,其义云何,殊为费解。窃谓“~[,1]”当是“@⑥④”的形近误字。《说文·酉部》:“@⑥④,厚酒也。从酉、农声。”至于“~[,2]”字,则当作“腻”,文中涉“~[,1]”字而类化偏旁耳。《说文·肉部》:“腻,上肥也。”汉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但用麦饭寒水,不食肥腻。”“肥腻”同义并用,“腻”犹“肥”也。《淮南子·主术训》:“肥@⑥④甘脆,非不美也。”“肥”指肉肥,“@⑥④”指酒厚,“@⑥④腻”与“肥脓”同义,谓好酒好肉也。伯3730《某甲等谨立社条(样式)》:“上下有此之辈,决丈(杖)七下,[罚]脓腻一延(筵)。”伯4525《宋太平兴国七年二月立社》:“若有小辈啾唧,不听大小者,仍罚脓腻一筵。”“脓腻”即“@⑥④腻”(《释名·释形体》:“脓,@⑥④也,斗@⑥④厚也。”)。“@⑥④~[,2]”为“腻”字涉“@⑥④”字而改从酉旁;“脓腻”则是“@⑥④”字涉“腻”字而改从月(肉)旁,虽然演变结果迥不相同,但都显示出俗书于近义连文有一种类同偏旁的趋向。我们在校勘时,也只有不为偏旁类化的迷障所惑,才能探赜索隐,洞见其真。
  ①a 明李翊《俗呼小录·世俗语音》:“器用曰家生,一曰家火,又曰家私。”
  ①b 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页。
  ②b 《后汉书·鲁恭传》:“按《易》五月后@①④用事。”李贤注:“(@①④)本多作后,古字通。”按:此应为据意增旁之例,属构形法影响的类化,而与通假无涉。 
  ①c 见《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87年版430页。 
  ②c 载《阳关》1991年第3期。 
  ①d 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十五,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②d 日本学者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出版)载张虹旧藏吴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太上玄元道德经题记》有“建衡二年庚寅五月五日@⑥⑧煌郡索@⑧⑨写已”字样;另外《史记》中也有写作“@⑥⑧煌”的用例,这都是加火的“@⑥⑧”字之早见者。但前者或疑为伪作,不尽可据;后者屡经后人传抄翻刻,也未必是司马迁笔下的原貌,故兹皆不作为讨论问题的依据。
  ①e 如周绍良先生《读变文札记》即主此说,文载《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②e 参看拙作《敦煌变文校读释例》,文载《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③e 文载《面城精舍杂文》卷下,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70年版《罗雪堂先生全集》三编本。所引“@⑧⑥”字罗书原文作“@⑧⑤”,似误,兹据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高丽本《龙龛手镜》改正。
  ④e 潘说见《敦煌俗字谱·序》,台北石门图书公司1978年出版;又见《龙龛手镜新编·序》,中华书局1988年版。*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亻加家 
    @②原字亻加私 
    @③原字亻加生 
    @④原字骨加亢   
    @⑤原字革加仰右  
    @⑥原字革加亢 
    @⑦原字王加真 
    @⑧原字石加留
    @⑨原字走里加失 
    @①⑩原字肆左加累 
    @①①原字肆左加彡下加吉  
    @①②原字女加耳  
    @①③原字备字繁体 
    @①④原字女加后 
    @①⑤原字女加采 
    @①⑥原字木加非 
    @①⑦原字艹下加提
    @①⑧原字饣加胡 
    @①⑨原字山下加昆 
    @②⑩原字山下加仑  
    @②①原字子加旬下加子 
    @②②原字旬下加子 
    @②③原字子加婴  
    @②④原字山下加穹 
    @②⑤原字足加局 
    @②⑥原字足加宿 
    @②⑦原字口加次 
    @②⑧原字非下加翠
    @②⑨原字甲加我 
    @③⑩原字酉加斗   
    @③①原字马加包 
    @③②原字马加勃左 
    @③③原字归字繁体 
    @③④原字养字繁体 
    @③⑤原字口加掐右 
    @③⑥原字燕下加鸟 
    @③⑦原字燕加鸟 
    @③⑧原字女加丽字繁体 
    @③⑨原字丽字繁体 
    @④⑩原字女加质繁体 
    @④①原字穴下加集 
    @④②原字大下加集 
    @④③原字豸加里 
    @④④原字讠加灌右 
    @④⑤原字夺字繁体 
    @④⑥原字钅加截 
    @④⑦原字扌加叉 
    @④⑧原字铁字繁体
    @④⑨原字艹下加奔   
    @⑤⑩原字辶里加向   
    @⑤①原字冂里加口 
    @⑤②原字忄加庄 
    @⑤③原字忄加在 
    @⑤④原字月加复去夂下加勿 
    @⑤⑤原字两个曲下加豆
    @⑤⑥原字骨加骨 
    @⑤⑦原字门里加音
    @⑤⑧原字骨加曲下加豆 
    @⑤⑨原字真加真 
    @⑥⑩原字两个并字繁体  
    @⑥①原字并字繁体  
    @⑥②原字立加立  
    @⑥③原字用加用 
    @⑥④原字酉加农 
    @⑥⑤原字挽字繁体去扌
    @⑥⑥原字兑下加兔 
    @⑥⑦原字兑下加兑 
    @⑥⑧原字火加敦
    @⑥⑨原字巩下加革  
    @⑦⑩原字马繁体加朱 
    @⑦①原字马加宗 
    @⑦②原字马加凶下加八再下加夂 
    @⑦③原字钅加句  
    @⑦④原字钅加冂里加又  
    @⑦⑤原字纟加冂里加又 
    @⑦⑥原字冂里加又  
    @⑦⑦原字网字繁体 
    @⑦⑧原字齿加牙 
    @⑦⑨原字齿加可 
    @⑧⑩原字门繁体里加豆加斗
    @⑧①原字门繁体里加合 
    @⑧②原字山加卢字繁体   
    @⑧③原字山加卢 
    @⑧④原字卢字繁体 
    @⑧⑤原字外加生    
    @⑧⑥原字生加外 
    @⑧⑦原字酉加晨 
    @⑧⑧原字酉加贰
    @⑧⑨原字纟加沈右
  
  
  
敦煌研究兰州  71-79H1语言文字学张涌泉19961996 作者:敦煌研究兰州  71-79H1语言文字学张涌泉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44:39

[新一篇] 敦煌學 吐魯番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舊一篇] 敦煌文書詞語考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