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与对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基础和保障。要保证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工作始终处于高起点和高水平状态,就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社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范围已大大扩展。因此,社科文献信息机构只有在了解和掌握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地整合,才能建立起一个较为理想并具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满足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需要。
  1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类型及特点
  1.1 类型
  按文献载体划分:印刷型、视听型、机读型、光盘型、网络型。
  按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划分:(1)正式出版信息,指受到一定的产权保护,信息质量可靠,利用率较高的知识性、分析性信息。(2)半正式出版信息,又称“灰色”信息,指受到一定产权保护但没有纳入正式出版信息系统的信息。(3)非正式出版信息,指流动性、随意性较强的,信息量大、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和控制的动态信息。
  按信息资源的分布划分: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现实馆藏是指本馆拥有产权的所有馆藏,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源、馆藏书目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虚拟馆藏是指通过本馆计算机系统及其通信设备可以共享的馆外信息资源。[1]
  1.2 特点
  传统文献资源特点:历史悠久、成熟定型;数量庞大,流通广泛;可长期保存和随时、反复使用;符合读者阅读习惯,适合研究工作的需要;可携带性好,易获取性高;方便用户经济使用;是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最直接途径。但是出版周期长、内容时效性差;占用空间大;信息存储密度低,信息量小;检索不便;文献传递受地域和时间限制。
  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信息存储密度高,信息量大;占用空间小;可实时、远程、全天候和快速检索;信息可靠性、共享性较强;查全率和查准率较高。缺点是系统依赖性强,使用不便;安全可靠性低;信息显示效果欠佳;易损伤、毁坏;各数据库制作缺乏统一标准;易导致信息垄断。
  其他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类型繁多;时效性特强;检索较便利;超文本链接;多媒体,多语种;分布式储存,越国界传输;成本低;交互式反馈机制,便于信息交流、完善。缺点是信息无序、分散;内容准确性、可靠性较低,深度、广度较低;查全、准率较低,检索结果难以控制。
  2 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根据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及特点,我们在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实体与虚拟馆藏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原则
  无论是从信息的获得,信息的保存,还是从信息利用环境条件观察,印刷型文献由于得到了读者的普遍认可依然保持着优势地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图书馆最基本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实体资源虽有它优势之处,但毕竟藏书有限,时间滞后,且复本率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实体馆藏资源已无法满足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与网络的易传播性显示了网络信息传播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服务功能。那些反映学科前沿的动态信息最受科研人员青睐,但在馆藏实体资源里又难以获得。为此,加强网络虚拟资源建设越发显得重要。网上信息不仅内容更新及时、检索快捷,更为重要的是内容丰富多彩。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各种数据库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我们对虚拟馆藏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它的建设不能独立于实体馆藏而存在,两者是协调而不是竞争或独立发展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将会产生又一种形式的重复建设,降低整个信息资源保障率。所以,社科文献机构应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结合起来,将它们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互补,共同承担信息资源保障的重任。[2]
  2.2 学术性与权威性原则
  社科文献信息机构不同于其他类型图书馆,它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科研人员,目的是支持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因此,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突出学术性和权威性。除了着作者、出版者的学术地位及知名度外,还应包括信息机构(或网站点)的稳定性与可信赖度。比如,网络数据库就表现在它所包括的专业范围的大小,收录所列学科的重要学术期刊的多少及吸收高质量新文献能力的强弱等。因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学术性和权威性直接关系到馆藏的质量,所以,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绝不可掉以轻心。
  2.3 特色化原则
  特色是信息资源建设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生存价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网络时代特色化尤显突出。社科文献信息机构在长期的馆藏建设中大多根据自身的性质、任务、学科设置、科研方向、现实及长远规划、发展目标来确定自己的资源建设方针、重点和原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学科结构体系和馆藏资源特色。由于经费紧张,社科文献信息机构在保证各学科科研文献信息基本需求的情况下,更要集中力量搞好特色建设。对社科文献信息机构来说,坚持特色化原则,就是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有目的有步骤地搜集、分类、整合不同类型的社科文献信息。应以需求为导向,以馆藏为特色,选择本馆独有的、具有资源优势的专题和项目开发建设特色数字化资源系统、特色文献数据库。这样,有利于形成学科专业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网上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3]
  2.4 馆际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这就造成即使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化程度极高的信息部门也无法完全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馆际合作、共建共享就成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文献资源种类的增加和价格的增长,人们对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期望越来越高。由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社科文献信息机构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重要的信息中心,应该联合起来,走共同建设、共同发展之路,联合共建信息资源,实现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和全面共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科研人员对信息资源的普遍需求,是解决图书馆有限馆藏与无限读者需求这一矛盾的现实需要。
  2.5 规范化与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数字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是以网络为依托的,是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条件。标准化与规范化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成败,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全过程。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出现的相互独立、标准混乱、规范不一等问题,在数字化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遵守网络传输协议、数据通讯格式、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数据加工标准和有关文献分类标引着录规则等规范化、标准化原则和要求,确保数字化产品的通用性,符合网上传输与资源共享要求。信息资源共享要求资源共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系统的开放性必然又要求系统具有可兼容性和可移植性。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共享就失去了保障。因此,在资源共建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
  2.6 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
  图书馆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存储、传递与管理,并利用网络为众多的终端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因此,系统的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安全主要涉及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为保证数字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应尽量选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信息存储与网络设备,利用管理系统的监测、诊断、过滤、故障隔离、在线修复等功能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要树立产权意识和保密意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损害所有者的知识产权,不泄露国家或单位的有关机密。
  3 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策
  3.1 现实馆藏是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
  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对图书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这是因为一方面基础研究学科文献半衰期长;另一方面,图书包含有完整的、系统的、成熟的知识信息,又能提供翔实的史实材料的社会背景。所以,社科文献藏书应实现“三个保证”:一是保证重点学科的国内外专业权威性论着;二是保证重点学科中具有代表性观点的专业论着;三是保证重点学科发展过程中各阶段上有影响的论着。而应用研究学科必须面向实际,必须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一些带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因此时效性较强,需要掌握最新资料。而报刊出版周期短、流通快,反映的材料新,是社科研究者了解学科进展、水平、新学科动态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在图书与期刊的配置上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易用性以及费用等情况合理配置。在语种上,中文书刊的收藏尽量全面系统。外文资料的收藏主要应选择那些动态性强、信息密度高的书刊,使其达到研究级水平,以满足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的需要。另外,为确保重点学科书刊资料的完整,对相关学科文献也应有选择地收藏。[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印刷型文献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加,新型媒体文献收藏尤为重要。在目前新型媒体文献日益丰富而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应制订一个符合本馆馆藏特色的新型媒体文献收藏原则,并形成与印刷型出版物并存互补的态势。这样,读者在利用各种文献时会互相比较,并且将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新型媒体文献。
  3.2 各类型数据库是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组成
  数据库系统建设是现代信息资源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现代化图书馆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将分散于各种载体的有价值的信息,予以收集、整理、加工,使其系统化、电子化、网络化,达到信息资源重组、资源结构优化、资源保障升级的根本目的。社科文献机构在开发数据库时,要着眼于知识创新的需要,彻底摒弃重藏书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同时要考虑数据库内容的层次和深度,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所拥有的专业人才,建立有特色的、高质量的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及各种面向市场的专题数据库,为信息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使知识创新进程加快。首先,应将馆藏印刷型文献资源进行“回溯建库”工作,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馆藏书目数据库,为读者提供更快捷的检索途径,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其次,要以实体馆藏为基础,以网络资源为依托,以本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经济文化发展为中心,加工制作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藏文献数据库和重点学科、重点课题的专题特色数据库,直接为社科研究服务,为当地党政领导部门的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第三,建立本单位科研人员论着数据库。本单位科研人员论着数据库是体现其科研水平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它的建成对了解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学科建设与发展和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等具有重要作用。第四,购买数据库。社科文献机构购买和引进数据库必须结合科研需要以及经济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在决定购买前要对数据库进行综合评估,以取得最佳的性价比。
  3.3 网络信息资源是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然选择
  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使网上的社会科学学术性信息资源大量增加。网络信息资源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源,而且使图书馆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保障。因为任何图书馆离开网络资源而依靠自己有限的馆藏资源来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将成为今后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社科文献机构应按照一定的模式和方法通过上网搜寻、挖掘,发现一些专业学科的信息资源,通过分类、标引、组织,建立索引动态链接等为信息用户提供查询服务。社会科学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可包括以下几种层次:(1)专门性社科信息资源网;(2)国内社科信息资源网,即建立本国的以中文信息为主的社科信息资源网;(3)基于Internet网的社科信息资源网,即对Internet网中的社科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重组,建立面向社科领域的全球信息资源网中网。[5]在网络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为避免把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建成相关网址的堆积,应由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馆员和学科专家一起通过专业搜索引擎查找学科主题指南及专业网站,再通过学科主题及专业网站查找,从而确保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建设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实用价值;第二,社科研究机构之间有许多相同的专业研究单位,因此所需的信息资源是相同的。如果每个社科研究机构从自身角度出发,必定会导致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各社科研究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建共享网络学术信息资源。
  3.4 灰色文献是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灰色文献”是当前国内外图书情报界公认的重要情报源之一,该文献的特点是内容复杂、信息量大、形式多样、出版迅速,包括专业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内部刊物、政府文件、学位论文、档案文献、市场信息等,具有正式出版物中难以得到的最新情报信息以及社会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趋向,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6]社科用户特别需要灰色文献,由于灰色文献数量少,传播途径不规范,因此,获取这类文献非常困难。社科文献机构一方面可通过网上和有关的光盘数据库中搜集,另一方面可采取制定与会人员会议文献呈交制、与有关学术单位建立文献交换关系、上门访求、主动发函、资料互换等渠道尽可能地收集完备。如果能够在灰色文献搜集与服务方面做出特色,则一定能激发社科信息用户的极大兴趣。
   3.5 资源共建共享是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合作发展馆藏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以搜集、加工整理并提供纸质信息资源为主。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服务的共享性和传递性的实施是非常困难的,信息提供不但速度慢,而且还受地域的限制。而网络的发展给图书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的地域分布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信息的吸引力和信息存取渠道的畅通。社科文献机构馆藏资源相对贫乏,各馆经费短缺,文献保障能力明显不足,甚至严重到影响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因此,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升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社科院系统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应由中国社科院图书馆牵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社科院图书馆参加,建立必要的共享协议,规定共享各方和各个层面的权力、义务和利益;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联合查目中心,实现联机共享编目,开展馆际互借和网上文献传递、在线信息咨询等业务共享。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而且将对国家的资源共享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收稿日期:2006-05-24
情报资料工作京55~57,64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查炜20062006
信息资源/资源建设/社科文献
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论述了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针对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需要,提出了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作者:情报资料工作京55~57,64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查炜20062006
信息资源/资源建设/社科文献

网载 2013-09-10 21:37:30

[新一篇] 社會轉型期道德價值觀”建設討論  康德道德哲學的人生價值觀

[舊一篇] 神話與意識形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