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理念与思想的践行者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校长,需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但校长的理念、思想区别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它的实践性与可行性。也就是说,校长必须将他的理念与思想化为办学实践行动。从这个角度看,校长是思想的践行者,成功的校长更是思想的成功践行者。
  作为一个“教育人”,特别是从1989年我担任上海中学校长以来的近20年生涯里,我收获了许多对教育的感悟,概括起来我发现其实围绕的只有两点:一是升华思想;二是努力践行。我在“思想”和“践行”间不断“穿行”,求索、超越,这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精彩。
  思想来自责任感,践行要把握关键
  校长的思想,往往来自于对“立德树人”的责任感,而践行则需要对思想的要点、核心与关键性问题予以准确把握与实施。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认为校长在德育方面的思想,应着力于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实际进行相应的德育思考。就拿我所在的上海中学来说,学生是在选拔性考核基础上择优录取的,他们具有智商相对较高、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活跃、潜质优秀的共同特点。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德育?思考的结果,我们提出了“资优生德育”的思想。
  我国资优生群体的客观存在,是通过现有办学和招生体制确认的,各种省、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集中了事实上的资优生群体。将资优生德育问题特别提出来,并不是将资优生本身特殊化,相反是为了扭转以往因将资优生特殊化而放松了对他们进行德育的现实。
  “资优生德育”这一首创性思想的提出,也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学校的资优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很有可能将来成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拔尖人才、高层管理人员乃至政治领导,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从基础教育领域开始,抓好资优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环境的逐步显现,各种思想文化潮流间的相互激荡愈演愈烈,西方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复杂与尖锐。各种迹象表明,争夺接班人的关注焦点在学生中的菁英人群——资优生身上。关注资优生德育,促进这些孩子的精神健康成长,就成了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关键领域。
  抓好资优生德育,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根据资优生的认知发展与主体发展的特殊性,在把握学校德育共性的基础上为资优生思想道德的发展“量体裁衣”。我认为,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心理品质是资优生德育需要着重解决的三个关键性问题,这需要我们从认知、体验与实践统一的视野来加以践行。
  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国际部与本部在同一校园的优势,有意识地针对国内外的一系列热点与焦点问题,组织学生聆听高水平的学术报告,进行中外师生、生生间的讨论,开展文化交流,举办来自十几个国家学生参与的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中树立民族精神,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同时,我们以多种课程渗透的思想,在学校创设了资优生德育必修课——CPS(创造·实践·服务)课程,让每个学生每年组织一次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生发他们为他人与社会服务的责任感。6年来,学生实践的项目已达六千多个,并产生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社会影响大的实践项目(如“绘制上海首张残障人地图”,“邓贝西同学五上河南爱滋村帮助爱滋孤儿”),而且这些项目不约而同地以关爱社会、心系祖国为主题;LO(领导与组织的英文缩写)课程,关注认知指导下的实践与体验,以发展资优生的领导与组织能力,增长他们为人民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与本领为目的;Ⅱ(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的英文缩写)课程,旨在推进学生在自我期望、家庭期望、社会期望上寻求平衡,在促进学生思、能、行和谐发展方面加以探索。
  资优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较大,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韧性不足、抗挫折能力弱等。资优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察觉。如果资优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们的压力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疏导或缓解,就可能走向危险的道路,由心理问题引发其他的思想道德或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学生抗挫折的韧性与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创设了48小时适应性生存训练课程与建立心理卫生中心,开展资优生心理特点的前瞻性实践与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思想在分析中产生,践行在选择中付诸行动
  校长的思想,往往根植于对学校文化与历史底蕴的分析,而践行则需要在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选择突破口,理性地付诸行动。
  上海中学发轫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自强不息、鱼跃龙门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也体现在100余位曾任与现任的党与国家高级领导干部、51位两院院士等杰出的校友群体身上。在对上海中学140多年教育历程的总结与延续中,我与学校同仁共同提炼并确立了“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
  “乐育菁英”与以前常提的“精英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培养少数“社会精英人物”的教育现象,前者则是针对学校学生群体资质相对优秀、优势潜能各异的情况提出的,为的是尽量增加每个孩子将来成为菁英的可能性,认识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专长与选择,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学生能不能成为菁英或者成为哪个领域的菁英,这虽然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但作为教育者,必须具有把这样的好苗子培养成菁英的苦心,非常乐于帮助他们打好、打牢成功的基础。
  要培养这些有潜能的学生早日成才,在践行中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确立“乐育”的思想绝非易事。“乐育”就意味着教师要心甘情愿、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意味着“乐育”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就意味着学校的运行机制可持续地促进教师迈向更高层次的“乐育”……
  在上海中学做校长18年,我目睹了学校教师思想境界的一次又一次攀升。当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们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已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我体会到了践行是法、理、情的综合,是校风、教风的落实,是体制、机制的匹配,也是个人魅力与群体价值趋向的互补。践行不只是规章分明的制度,更是示范与人情的和谐。
  为未来的菁英奠基,要求我们的教师有更高的素养,硕士、博士的学历固然重要,但最为根本的是教师在专业上的与时俱进:学科水平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数字技术的掌握,英语的过关,自身研究探索能力的发展,等等。看着教师们在省、市级以上的刊物与出版物上发表超过千万字的论着,想着一百多位教师用流利纯正的英语执教数理化生等专业课,摩挲着教师指导下学生捧回来的上千枚奖章,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几十年后上海中学的学子为我们祖国的崛起奋力拼搏的情景。
  我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理所当然地要把“乐育菁英”的办学思想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构建起体现这一思想的学校课程体系。于是,学校便有了课程的现实图谱与理想图谱,有了各门学科的上海中学的教学纲要,有了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的“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的教学模式,有了上海中学独特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学校把各类资源有机组合,50多位外籍教师与多名大学教授加入了上海中学教师队伍,数十位院士、博导来校为中学生作报告,与世界上十多所顶级中学建立了紧密联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参与了学校的校本教材编写和现代化数字实验室的构建……我们还建立了与这一思想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有了本部、国际部双部办学模式,有了以教育的质量为重点的分配机制,有了高绩效的管理运行程序……只有当学校的一切能够真正体现办学思想的时候,校长才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个思想的践行者。
  抓住本质来思想,寻求载体去践行
  校长的思想,需要把握教育的本质与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而践行则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运用、开发、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构建合适的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我认为,学校教育必须落实因材施教的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抓住学校课程建设这一核心,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学校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大力提升学校课程的选择性。突出课程的现代性思想。没有课程的选择性与现代性,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只能是空喊的口号。
  就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而言,校长既要有智慧也要有勇气去解决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践行问题。比如,课程的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的类型、科目、模块等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些新增的课程类型、科目、模块应由谁来开发,怎样开发才能保证质量?教师所持有的价值观与专业素养能否适应高选择性的课程教学,校长应怎样推进教师“一专多能”的职业定位?如何建立与课程高选择性相适应的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又隐藏着两个需要回答的关键性问题:其一是成本问题,其二是实施操作系统的问题。
  再就课程的现代性而言,其落实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泛,有内容的现代化、表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式的现代化等,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均需要考虑相应的条件支撑与资源配备。
  在课程的选择性与现代性探索方面,上海中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校本部的课程体系由基础型子课程与发展型子课程两大部分构成。基础型子课程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同一学科的模块选择与不同学科的科目选择两个方面。根据学科类目的不同特点,我们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德育类采用核心科目加选择科目的形式,如高一的政治理论、学军、行为修养为核心科目,党课、团课、邓小平理论等为选择科目;智育类与体育类采用核心模块加选择模块的形式,比如在高一、高二年级的数学、物理、化学等9门学科普遍开设双语模块;美育类采用选择科目的形式,学生可在音乐、美术等科目中按自己意愿任选一科学习。发展型子课程以“发展、创造、超越”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自我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由知识拓展类、特长培养类、课题研究类、项目实践类、体验感悟类五部分组成,形成动态性、开放性格局,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实施形式。从拓展学生知识学习的全面性出发,每一类型的课程学生都要学习,但学习的主题与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
  学校针对学科内容现代化需要,创建了数字逻辑电路、纳米材料基础、现代生物学导论、数字化物理等现代科技前沿类科目或模块;针对现行课程工程科目缺失,创建了机器人基础、自动控制基础、智能楼宇基础、电动机变频基础、汽车基本原理等工程类科目或模块;针对国际上高科技手段进入艺术类科目教学的趋势,创建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数字图像设计等现代艺术类科目或模块;针对加强学生实践操作需要,创建了数字视频创作与汽车模拟驾驶等技能类科目或模块。
  与之适应的校本教材充分反映现代科技发展前沿,譬如学校编写的《生命的透视》一书提供了与国家教材完全不同的新视野,以分子生物学为主线,涉及诺贝尔奖就达13项之多。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基于现代技术平台的创新素养,学校建设了与现代科目或模块相匹配的工程、学科、艺术、技能等四类18个现代数字化实验室。其中工程类数字化基础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中心、数字化音乐、美术中心等在全国各中学中均属首次建立。
  为推进课程的选择性与现代性实施,学校努力做到“六大匹配”,即课程与科目的匹配,课程与教师的匹配,课程内容与校本教材的匹配,教材与现代实验室的匹配,课程系列与评价系统的匹配,课程教材内容与训练体系的匹配,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与潜能开发。
  思想要有前瞻性回应,践行需搭建平台
  校长的思想,必须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作出回应,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而践行则要求校长在学校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搭建通向明天的数字平台与探究平台。
  教育的天职是为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奠基。教育不根据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来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就意味着落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我深刻地感到:今天的中小学生明天踏进社会时,他们面临的将是信息时代数字化的工作环境,拥有先进技术与最新知识,尤其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最具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营造数字化环境,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学校迎接数字时代挑战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需要学校用科学发展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用超前的眼光来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让他们准备好数字化生存、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能力与本领。就上海中学而言,数字化学校的建构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我认为,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就是凭借现代化数字技术,构建以网络技术为主、充分运用其他数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环境,落实数字化环境下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逐步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
  然而要构建数字化学校,需要解决诸多难题。首先要解决数字化学校硬环境建设的三大问题。一是硬件更新快与资金不足的矛盾。数字技术升级快、折旧率高,我们就采用“改一次投资为多次投资,按需配置,滚动更新”的策略。二是校园数字化硬环境建设中的优化与效益的矛盾。我们采取“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策略,这样使学校在少量高端硬件上始终能保持在技术发展的前沿位置。三是数字化整体环境的落后与局部优化的问题。在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数字化大环境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我们把重点放在学校小环境先期实现数字化环境的局部优化上。
  其次,对数字化学校软环境建设应采取怎样的方略?没有软件的支撑,再好的技术设备也只是摆设,数字化学校也就成了“空架子”。我们采用学校自主积累开发的办法,提倡教师制作促进学生学习,具备教师特色的个性化课件,并且借助校园网络,搜集下载各类有用的教学资料,丰富完善资料库。我们强调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所创设的资源的无限性、时空的无限性、交流的无限性与探究的无限性,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整合。
  第三,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整合,主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对学校发展的制约问题。美国乔治·阿克尔洛夫曾提出信息经济学中最经典的观念——柠檬市场,即“信息不对称”市场,当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驱逐高质量的产品。借用这一启示运用到数字化学校建设,我们通过建立学生档案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在网站上设立招生快讯与校长信箱等,让学生和家长能够充分了解有关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善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建立教师个人教学资料库、学科平台等,让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分享信息,减少教职工内部与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建立校园新闻通知系统,及时公开管理信息和政策,改善管理层与师生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诸多不对称的解决,营造了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的和谐融洽氛围。
  数字平台的搭建,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创设更广泛的空间。
  18年的教育思考与实践告诉我,校长思想的践行力量,离不开自身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我喜欢读书,尤其是阅读教育领域之外的书,这一习惯是在大学养成的,最热衷的是历史和哲学的书籍,其次是文学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读书伴随我的人生,成为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我能在更广泛的知识背景中处理学习、工作中的问题,使我能经常跳出教育看教育,看到问题的实质与端倪、趋势与先机,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为思想的践行者,我不断经历着“思想→实践→思想→实践”这一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认识论模式。而每一次经历“思想→实践→思想→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就是自身专业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推进学校、学生、教师获得新的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人民教育京51~54G30中小学学校管理唐盛昌20072007
唐盛昌,现任上海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外国人子女学校认证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论着三十余本,论文上百篇。
作者:人民教育京51~54G30中小学学校管理唐盛昌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0:03

[新一篇] 做有思想的語文教師

[舊一篇] 兒童文學和小學語文教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