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通常,所有思潮原来只不过是社会中众多想法里的几种平凡的想法。它们能够成为社会中被注重的思想力量,大约就都是人们基於对社会、国家或者对於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认同,经过选择的过程而造成的。
尤其,当人们面对新局面不能不反省和重新抉择时,人们为了找出处理新局面中各种问题的方法,总是不能不在所有可见的众多想法中去找出一样想法,做为自己处理问题的基础。一个在众人思辨争论之後,共同选取和同意的想法,常能在社会中表现出它的力量,这就是「思潮」。
我国近代史上思潮的形成,正是爱国者在感受到近代中国史的悲剧後,经由或多或少的反省,依照各自的认识和不同层次的觉悟,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这些力量,有进步的,也有保守的;有激进的,也有调和的。它们的不同,正代表了做为过渡时代的意义。
三民主义就是在这个时代的思潮中经由先生的培育和处理而发展出来的。显然,就如没有看清同时代人物的形象,我们将难以真正认识伟人的伟大。为了便於以後认识和把握三民主义的形象,所以我们把同时代原来颇为纠缠的思潮;区分为保守、激进和调和三种来叙述:
保守思潮
首先应该指出的,在历史事实的发展中,「保守」并不一定是个十恶不赦的「形容词」。尤其,对於一个发展已经十分完美的社会,其中「保守」的意义,并不就表示停滞和消极。它所表现的往往是对於文化,对於政治、经济及社会体制的守护。是每个社会组织和制度充分发展後,都会产生的惯性定律。然而,也应指出,保守思潮对於历史发展的变化,也确有其停滞和贻误的可能;以下,就把所谓「保守思潮」,尽量用客观的态度来叙述:
甲、礼义立国说:前面已提过,我国传统中有泛道德主义的强烈倾向,并且有「德治」的理想;在时代思潮中,正可以用同治初年,新政开始时,士大夫的「正论」和「至理名言」来认识。当西方列强以「船坚炮利」压迫中国,部份知识份子主张学习西方技艺时,「正论」的士大夫们就以传统的「仁者无敌」、「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这类观念来阻碍当时自强运动的开展。
乙、中体西用说:这是一个偏於玄妙的观念;它是在承认了「礼义」已不足以立国後,保守的知识份子所提出的主张。细看之下,我们应可以感到它和前述「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的相关性。它引用了传统中「体」与「用」、「道」与「器」、「本」与「末」的观念。其中隐含了传统中「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不器」、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认识,它相当表现了当时知识份子对於传统文化的深切感情。
在戌戊变法前後,这个观念极具力量,当维新派指出「道」、「器」不能分立,而倡「中西融合」以及「道应随器变」的主张以推动较大幅度改革时,这派保守的主张则以「若全不学为学为政本末‥‥直似正须中国一变而为外洋政教风俗,即可立致富强,而不知其势小则群起斗争,召乱无已‥‥」的说法来反对大幅度的改革。
丙、精神文明说:这是保守思潮随时代而转移时,在五四前後才形成的观念。它包含有东西文化二分与排斥的观点,缺乏近代「文化相对论」的认识。这一派保守人士,即将西洋文明指为物质文明,把传统文化肯定为精神文明,往往其中也仍涵蕴了精神「高超」过物质的认识。它的根据,在前述的「中体西用」说传承和转化以外,主要的应该是受到第一次欧战後,欧洲哲学界经由欧战的残酷而自责的影响〈注2〉。这种西方学者对於西方科技文明的怀疑和不满,成了当时这种精神文明说有力的反证。
简言之,在整个保守思潮的发展中,我们由三民主义推动社会发展,并且正确评估民族文化价值时,我们应可发见保守思潮,一贯地有急於肯定传统文化正面价值的倾向;似乎缺乏充分地反省;在巨大的变局中,究竟需要些什麽?以及如何发展出什麽,以增强社会应付变局的能力?
然而,值得一提的,这个思潮到民国二十四年所发展成的「本位文化建设」主张〈注3〉,已显示出了保守思潮正由对於传统文化消极的阐释和防护,转而注意到社会「此时此地的需要」,强调「建设」在文化发展中的意义,为原来保守思潮的方向,只示了较为理性的和发展的而非停滞的道路。
满清末年,爱国者冒着生命的危险,反对政治上即存的高压统治者;民国後,他们又以「革命尚未成功」的认识,去抛头颅洒热血;当然其中一定有其所谓「激进」的成份。
但是,如果我们能如前述,把保守思潮加以合理的认识,在此,我们实在也应该把「激进」看成一个比较性的字眼,不加以过份的渲染。因此,我们对激进思潮也要先行说明在这个大变局的时代里,激进与民族存亡合看时,它实在应是时代思潮中一种自然的形象。它所代表的是来自不同环境。不同身份、不同境遇者,常自然形成不同的看法。
在急需反应而旧日文化理念又不足以应付变局的时代,这不同看法就常以「离经叛道」的激进形态表现出来。以下就将这方面的思潮依史实的先後,把原来错杂交缠的各种激进思潮,区分为种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部份:
甲、种族革命思潮:
这一思潮实在可分为两部份;一是以满清王朝为对象,一是以清帝覆灭後的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对象。兹分两阶段说明:
〈1〉排满革命:它是以明末遗臣的「反清复明」为最早的种子。在满清朝廷顽固、官吏腐化、社会经济瘫痪和军队窳坏的环境下成长,最後则由「复明」而转化为「排满革命」的形式,成为澎湃激荡的种族革命力量。它发展的过程,除了南明的挣扎和各式的民变外,以太平天国的革命最具规模也最复杂。然而,它成为巨大思潮,则是在维新保皇派变法失败以後,由於各方志士洞穿了清廷牛步立宪的虚伪面具,才形成的。
〈2〉反帝革命:它的形成,是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当清末,朝廷对於帝国主义的武力压迫,答以「宁与朋友,不予家奴」的态度时,不论由民族自尊或是道义公理的观点,就都在爱国者的心头,播下了排满革命和反帝革命的一贯种子。因此,当颠覆了清廷以後,全体爱国者很快就面对了他们新的对象。前述那种「三元里抗英」和「中法战时,不为法舰修护」的坚定态度自然就结合起来,以着名的五四运动的方式,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巨大浪潮。从此,实在重要的,已不仅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本身,而是,它将种族革命带入了新局面,它激起了全民对於国事的自觉,广泛而深入地开始思考每个相关的方面。
乙、政治革命思潮:
这一思潮也可分为两部份,其一为以君主专制为对象,另一则以官僚和军阀为对象。以下就区分为反对君主专制和反对官僚、军阀两阶段叙述:
〈1〉反对君主专制:它的始原也可以由明末遗臣的主张来看:例如,明末大儒黄宗羲的「原君」就根本反对君主的专制,早期激进派如谭嗣同、邹容等都常引用;但是由於当时是个「名教」「宗法」根深蒂固的社会,所谓「食毛践土」、「君臣之义,无所逃於天地之间」的意识力量仍相当强大,所以名教中人的康、梁维新还不可能达到这个认识。必待维新和自立军失败後,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潮才能登上它的最高峰,终於以同盟会的觉悟,颠覆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
〈1〉反对官僚和军阀:这是在民国成立以後,以同盟会失去革命性与旧官僚结合,以及具有官僚和军阀双重身份的袁世凯任大总统而展开的。爱国者面对的是社会的领导权竟被旧日官僚和军阀掌握,革命的各方面又多数被腐恶投机的旧势力所侵蚀,所以先生在辛亥革命以後,对党内才有以革命指导者的身份,加以一再改组的考虑。对党外则高揭去除「官僚」、「武人」、「政客」三种陈土,以建设新中国的主张。惜先生早逝,然而这种主张的意义,显然绝非任何真正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爱国者所能忽视的。
丙、社会革命思潮:社会革命的意义,比起前述两者更为具体。通常一面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的不平,在憧憬与不平中形成的。它在清末蓬勃主要的原因,实在是由於清末民初以来,社会中社会问题已经渐渐地涌现,以及革命领袖流寓国外时,对於社会革命早有感受而造成的。尤其当欧战中俄国社会革命的成功,竟能对抗外国的干涉时,更将整个社会革命思潮带上了高潮的形势。主要来说也可分为错杂的两部份:
〈1〉无政府社会主义:这是一派由哲学原因或对政治根本缺乏信心的爱国者所曾主张的。它们一面见到清末政治的窳坏,一面受到西方无政府派革命主张的影响。对於政治革命采取完全破坏的态度,不要任何可能压迫人的组织,只保留为了工作而必需的社会组织。这一派的虚无来自爱国,而也正由於其爱国,所以随时局的转变多数也渐渐放弃了自己的主张,转入其他爱国者的行列〈注4〉。 〈2〉共产社会主义:共产社会主义,在此是专指後来衍生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的派别,它起於民国初年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的环境。以及共产社会主义在俄国成功後的一种反省;它强调社会中阶级分化的意义。并且强化阶级不合理的关系;因而,把社会一切纷争的根源,归结成为是私有财产制度下自然发生的现象。所以,它们主张采取急进和暴力的途径根本地铲除社会中私有财产的制度。然而,终究由於真正的爱国者总是反对过份斗争和暴力的,所以,当时局使爱国者发现急进和暴力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它就也有了以个人身份加入其他革命行列的情形。〈注5〉
丁、国家社会主义:这是由德国传入我国的思想流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曾琦、李磺等。主要地承袭了德国国家主义一派的政治经济理论,主张国家有机体的观念,集团主义的强调已入於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这一思潮由於有着强烈吞噬个人的集团主义的倾向,所以曾表现出相当强韧的力量;早在五四运动时代它就组织有中国青年党的政治团体。但是由於它对人民所取的吞噬态度,不太适合那个追求民权普遍的时代,所以虽然所表现的十分激烈,但不容易发挥力量〈注6〉。
简言之,激进思潮的存在,既不是可以抹煞的,也不是应该刻意丑化的。做为一个理性的爱国者的探究;毋宁说,那反而由於它们的爱国情操,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把握,去寻找一些可以给我们鼓励和警惕的理由,以健全自己并且帮助同为爱国者的所有志士。
凤凰网历史综合 2010-07-20 06:19:4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