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解析鉴赏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作者介绍】

《世说新语》的编撰人刘义庆(403~444),南北朝彭城(现在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南充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由于他熟悉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为这部书作注,引书多至近四百种,又增加了许多材料。

所记故事都不长,但是写得生动,往往三言两语,也能让读者看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一些人物的精神面貌。全书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很大,此外,还有《幽明录》等志怪小说。原有文集八卷,已亡佚。

【解题】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方正”门,题目是编者加的。陈太丘指陈实(104~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省许昌市东)人。因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北,长,县级长官),所以称陈太丘。他是东汉后期以操守严正着称的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有极高威望。由于处事公正,老百姓甚至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他的生平事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这里记叙他任太丘长时的一个故事,表现他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作风。

【注评】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介词,和,跟。友:朋友。古代“朋”和“友”有区别:同出一位老师之门称朋,和现在“同学”意思相近。志趣相同称友,和现在“同志”意思相近。期行:定好时间一同上路。期:约会。行:这里意思是往某处去。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期日中:约定在中午。日中:正午、中午。过中不至:意思是时间超过中午,那位朋友还没有赶到。主语“友”承前省。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自己走掉了。舍:舍弃。去:离开。

去后乃至。  去后:(太丘)离开以后,(那位朋友)才赶到。乃:副词,才。主语“友”承前省。〇这位朋友是个不守时间的马大哈。

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陈实的儿子陈纪,字元方,也是一个以德行高尚着称于世的人,官至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他的事迹也见《后汉书·萄韩钟陈列传》。时年七岁:当时年龄七岁。门外戏:在门外玩耍。句中“门外”是“戏”的状语,并省去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的介词“于”。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客:客人,即与陈太丘约会的那位。尊君:令尊,你父亲。不:同“否”。久不至:好久不来。久: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事情经历了很长时间,可译为“长时间”。已去:已经离开。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非人哉:不是人哪!哉: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委而去:抛弃了人家自个儿走了。相: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谓语所叙述的事情是关连着两个不同的主体,这里有指代“友人”意。委:抛弃。○出言不逊,又不知自责,这位友人修养很差。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君与家君期日中:句中前一个“君”是“您”的意思。后面“家君”是“我父亲”的意思。古代敬称对方的父亲为“尊君”或“令尊”,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家君”。则:副词,便。无信:不讲信用,即说话不算数。对子骂父:当着儿子的面骂他的父亲。对:介词,向着。无礼:不知礼仪。○七岁儿童识见不凡。

元方驳斥无理的责难,识见不凡。

友人惭,下车引之。  惭:惭愧。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之:代词,指陈纪。

元方入门,不顾。  入门:走进家门。不顾:不回头看。○和无信无礼的人有什么好说?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元方对不讲理的人态度决绝。

【译文】

陈太丘与朋友定好时间一同上路,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到,太丘就不再等候而走掉了。等太丘走后(那位朋友)才到。

当时元方七岁,正在门外玩耍。那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他等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掉了。”那位朋友便愤愤不平地说:“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约定好一同上路,丢下人家(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好在中午,到中午不来,便是不守信用;当着儿子的面骂父亲,便是不懂礼仪。”

那位朋友感到羞愧,从车上下来拉他(表示好感),元方向门里走去,连头也不回。

【简析】

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诚信是天下的关键。”孔子也说:“做了个人,却不讲信实,不晓得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ní),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辄(yuè),如何能走呢?”正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古代有许多“不重千金重一诺”的美谈,有许多以生命兑现诺言的故事,而鄙视不讲信誉的品行。像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我反省,反而责怪别人,他被友人抛弃,受到儿童蔑视,实在是咎由自取。

信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资本。在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有这样的企业家:当他处于困难时期,为了维护产品的信誉,宁肯工厂倒闭,也不以次充好,这样当他东山再起时,又能用老牌子开创新局面。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自立,也要靠信誉。我们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无疑也应该重视发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传统美德,荡涤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残存的形形色色的不讲信誉的这种侵蚀民族健康肌体的病菌,以提高民族自信心,这样,四化大业才有成功的希望。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是要有时间观念。《淮南子·原道训》写道:“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是生命的尺度。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自己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是速度和效率的要素之一。在经济建设中,对财力物力的浪费是犯罪,对时间的浪费是不是犯罪呢?难道不正是人浮于事、公文旅行、扯皮推诿等等痼疾像绳索一样束缚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吗?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资金不足可以借贷,而时间谁能借给我们?唯有珍惜!“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世说新语·政事》注引《晋阳秋》)我们的事业比起大禹治水来要宏伟艰难得多,难道不该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吗?

《世说新语》全书所记故事都不长,但写得生动,常常通过件事或几句话就能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本文赞扬陈太丘守信重礼,全文只有百来字,直接写陈太丘的仅才几句,而对元方和友人的描写却占去大部分篇幅。友人的不守信用和不知礼仪反衬出陈太丘的操守方正的性格特点。儿子的言谈举止折射出父亲平时的行为,读者不难联想到是父亲凡事不苟、重信誉守时间的作风使儿子受到教育和薰陶。这种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突出所描绘的事物的方法叫做烘云托月,值得我们借鉴。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信”是一个会意字,从人言。段玉裁说是言必由衷的意思。“信”的本义是语言真实,不说谎,如《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就用这个义项。引申为对人的一种道德,指对人真诚,不虚伪,如《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又为守信用,实践诺言,如本文“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还有相信、认可的意思,如《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这个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作“使者、送信的人”解释是后起义,如《孔雀东南飞》“自可断来信”,其中“信”指使者。上古中古“信”字都没有“书信”义,这个由送信人再引申出来的“书信”意义更晚起。

“期”的本义是邀请约会,以便聚到一处。本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与家君期日中”等,用的都是这个意思。由此引申出“期望、期待”等意义。又有“一定的时间、期限”等义。现代汉语中“时期”连用,但古汉语中“时”的本义是“时令”(四时),后来才用来指“时间”“时候”;“期”则是指“固定的时期”,如三天,五天,三年,五年。在“期限”的意义上决不用“时”。“期”读jī时是一周年的意思。

去后乃至

“去后乃至”一句的主语是“友”承前省。“至”是谓语,“乃”修饰“至”。“去后”承前省去动作的发出者“陈太丘”,作“至”的状语。全部成分补齐为:“太丘去后友乃至”。

相委而去

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在双方的彼此对待关系中,由一方发出的动作行为,涉及于另一方。委:动词,抛弃。而:连词,承接关系。去:动词,离开。句子的主语是“陈太丘”承前省,谓语是连动短语“委而去”。“相”在这里还兼有指代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译成现代汉语时要补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友人”,全句可译成:(太丘)丢弃友人(自个儿)走掉。

家君

“家”的本义是一家住的房子,引申为“家庭”、“家族”。古汉语中称自家的都说“家”,“家君”是向别人自称其父,“家母”是对人自称其母。古时自称其父,除用“家君”外,还可称“家大人”“家尊”“家严”“老父”等。“家母”也可称“家夫人”“家慈”等。至于兄、嫂、姊、弟等,都可在称谓前加“家”字以表示自称。祖父母可自称做“家祖”;侄也可自称“家侄”,但子、孙不自称作“家子”“家孙”,据说是“轻略之也”。


网载 2013-08-10 18:25:40

[新一篇] 《水滸傳》第一回中的教頭王進

[舊一篇] 《史記·管晏列傳》洋洋得意成語故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1 楼 2015/10/25 下午 05:17:51 | 暫無
okjihg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