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者 Nightcrawler (2014)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路易斯(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是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整日干的尽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一次偶然中,他目睹了摄影记者工作的场面,从中觅得商机的他决定自己干上一票。

路易斯购置了摄像装备,通过窃听警方无线电的方式抢先一步到达犯罪现场进行拍摄,再将摄像资料卖给晨间新闻制片人妮娜(蕾妮·罗素 Rene Russo 饰)换取酬劳。在尝到了几次甜头之后,路易斯招募了里克(里兹·阿迈德 Riz Ahmed 饰)作为搭档,准备“扩张”自己的事业。渐渐的,普通的车祸或火灾现场已经无法满足路易斯和妮娜的胃口,他们需要的是更血腥、更劲爆、更吸引眼球的新闻场面,为了得到珍贵的一手资料,路易斯甚至不惜“亲自动手”。

黑暗记者崛起

许多年之后,凝视着抽屉角落里的那只曾属于一个警卫的旧手表,视频制作新闻公司的总裁Louis Bloom将会回想起自己被废料厂老板拒绝后路经车祸现场的那个晚上。

中国有句老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Nightcrawler所讲述的就是一个自强好学的街头蟊贼通过出售独家现场视频而进入新闻界的黑色发家史。

通过盗窃倒卖金属原料为生的Louis Bloom试图寻找一份长久的工作却因自己的身份屡遭拒绝。他无意间发现各种事故命案现场的第一手视频资料能够卖给电视台并获得高额回报,于是凭借偷来的自行车换取了一台手持DV和一只警用对讲机,从此作为第一手视频资料提供者走上了新闻媒体从业之路。

从拍摄新闻到制造新闻,从打击竞争对手到清理自家门户,从与电视台关键人士构建私人关系到成立及推广自己的公司,Lou的成功之路的铺设,不仅仅来自于其勤奋的学习和卖命的工作,更是源于一次次突破道德底线的卑劣行径。当然,像所有黑色的讽刺故事一样,影片在Lou的公司成立,队伍壮大之际适时而止,只留下一轮清冷的满月照耀着的城市夜空。

与其说是剧情片,Nightcrawler更像是一部虚拟人物的传记电影。电影给出了一个教科书般的故事,桥段和设置都中规中矩。影片素质值得4星,但Jake Gyllenhal对主人公Lou Bloom的塑造再次奉献了一次价值5星的影帝级别演出。据说为了成功塑造Lou Bloom的形象,Jake通过日跑15英里和嚼口香糖的节食方法成功减掉30磅(减肥技能get= = p.s. 小李子距离影帝可能就欠一次减肥)。当这个清瘦,目光如炬的男人面带着微笑出现在银幕上时,我们甚至能够通过其嘴角异样的扭曲和深渊般的眼神感受到隐匿其间的阴鸷与阵阵寒意。这张脸孔几乎能让人忘却掉断背山里那个温暖的牛仔和源代码里那个不知所措的特工。

虽然Lou是绝对的主角,本片似乎却没有试图去挖掘人物内心,或是刻画一个复杂而立体,纠结的人物肖像。相反,我们的视角几乎和Lou摄像机中的视角一样,冰冷而有距离感,我们无法看透人物内心。这个人物的特质则是由剧情一步步推进下展示出来的,这通常是一般商业片中对于反派的叙述方式,但本片中反派即是主人公。

影片在人物发展上几乎没有任何设置悬疑的噱头——从片头Lou袭击警卫抢夺手表开始,他的人格基本已经定义完成。这样一个戏剧人物其实很典型:聪明(更准确的讲是street smart),圆滑,残酷,野心,无所不用其极。之后其行为与情节走向几乎就是在不断地对此加以验证而已。所以他的投机钻营,伪装,获得青睐,利用关系,卖队友,其实都是由人物本身限定下的情理之中的必然而已。

而所有另剧情引人入胜的意料之外基本都出于主角和其他人物的矛盾冲突,以及对于外部事件的处理方式。后者当然就是各种新闻素材了,除了小试牛刀的几个事故命案现场,叙事重点全部押在了作为Lou职业生命的转折点的豪宅多人命案上。惊险、悬疑要素的运用恰到好处,甚至加入了一场精彩的飙车戏。

相比之下,人物关系其实才更是亮点所在。在此不得不赞叹下本片配角相当出彩的演绎,尤其是Rene Russo出演的徐娘半老的新闻导播Nina与Riz Ahmed出演的标准市井气质的打工仔Rick,这两位与主角关系最密切的事业上的合伙人。二人的阐释真实而鲜明,相比主角更加贴近正常人,Nina的虚荣与妥协,Rick的勤奋与自私,使得整片的人性层次更加丰满,而对于主角阴鸷的个性衬托得愈加明显。

无论是这些同业的被利用者,抑或Lou道路上的绊脚石,如行业竞争者Joe和对主角起疑心的警探Frontieri,这些人都无一不被Lou玩弄于股掌。Lou作为新闻线索采集人的成功部分固然离不开其对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勤奋学习,但影片显然更多着力于其无师自通的职场江湖厚黑学。

任我行老前辈教育我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要想在江湖的险恶风浪中弄潮,就要把握人心。Lou显然深谙此道。对于位居高位的导播Nina,从男人角度给予的审美上的夸赞,从下级角度给予的服从权威的敬仰,以及关系动摇时对于其核心利益的一针见血,这些软硬兼施的伎俩便将这位老江湖牢牢掌控。Lou的成功攻略在于他清楚地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他只需把两个人的共同利益绑定给她看,如是而已。

而Lou对Rick的掌控相比之下却并没这么顺利,Lou犯下了和许多领导同样的失误:把下属想象得太过简单。残酷剥削Rick低薪劳动力的同时,Lou试图通过许其以公司副总裁的高位稳定军心——跟我好好干,将来我们上了市还怕缺钱吗?这几乎是所有创业老板对求涨工资的员工说过的话。可惜90%的创业公司都会跪,能混出名堂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员工又不是傻子——不行,现在就分红!Rick失策于从没真正看穿自己的老板,不但要钱,居然还敢班门弄斧向Lou勒索。于是,当Lou发现唯命是从的小弟已经变成定时炸弹时,便很聪明地做了让步并借他人之手除掉了他。

至于作为竞争者的Joe,也算是Lou入行的启蒙人。Joe被初出茅庐的黑马抢了生意,便利用自己早入行攒下的积蓄升级人手和设备。既然拉拢Lou不得,便用实力对Lou进行打压。Lou很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情形下谈判是无效的,便干净利落地下黑手阴了对方。至于警探们,苦于既没有证据又不是福尔摩斯更不是主角,那么只好眼睁睁看着Lou摆出一副配合的态度却真话半点没有地满嘴跑火车,最后从容走人。没办法,就Lou这一副不可一世的德行估计也是网上自学了法律的。

影片的结尾很暧昧,背负罪孽的Lou心安理得地逍遥法外,壮大队伍。无论是无奈或愤慨,这种结局其实充满了赤裸的现实意味。类似的以传统概念的反派作为胜利者的电影其实也不算少,除去刻意设置反转的,曾经备受争论的《天生杀人狂》,近期的Gone Girl,都与此类似。

这固然会对观影人带来道德上的冲击与违和感,但其实电影本身很谨慎地选择了客观中立的叙述方式,不带任何道德批判的意味,而是把思考留给读者。本片的主角Lou是一个极端的典型,同样是躲在阴暗的屋子里浇灌窗前的绿色植物,却不似杀手Leon一样在冷酷下隐藏自己的温情一面。他在道德和人性上几乎可以算是彻头彻尾的反派。本是优良品质的上进好学在他身上也只是沦为功利的阶梯。

对于这样一个道德上没有什么讨论间的角色,影片固然不是想以其为范本诱导无知少年进行效仿。即便有很多人情世故,玩弄心计甚至创业经验,但更多是针砭现实的黑色桥段。有志于职场打拼的同学可以一笑了之,相关经验请去翻随便一本成功学书籍,上面写得更清楚且不犯法。

这个人是坏人,然后呢?影片如果试图额外讲点什么的话,应该是让大家思考一下这个“坏人”成功的原因吧。在新闻媒体这个生态圈里,新闻如同能量沿着食物链层层递进,从记者传递给电视台,又由电视台制作成新闻节目广播给观众;但金钱食物链的流动则相反,电视台的收视率决定着观众人数,收视率越高则电视台从广告公司获利越多。显然相比之下,金钱的方向才是“正确”的流向,于是电视台绞尽脑汁抬高收视率,并由此决定了新闻记者的报道方向。这也就为Lou这种人的存在提供了生态位。

对于什么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似乎美帝电视台和CCTV意见不一致。影片再次抓住新闻媒体和观众的品味狠狠打脸,导播Nina告诉Lou,大家要看血腥的,刺激的,反正人家也是夜间档。Nina还起了一堆烂俗的标题“Horror House”、“Horror Night”......很蠢很低级却很抓眼球,目的达成。比起美剧新闻编辑室里面理想主义的传媒精英们所选择的吃力不讨好的教化群众之路,直接迎合群众是一件容易得多的事情,更何况有利益输送作为鸡血。甲方乙方里面“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乐于奉献的”在本片中直译过来就是“只要能让收视率提高,违个法什么的也做给你看”。

故事背景的洛杉矶作为美国大熔炉的代表当然也不忘被拉出来躺枪。即便本片没有像《撞车》那样明显地把问题摆在台面上,但不可否认种族和贫富的差距问题在洛城中暗流涌动,如同夜幕下无灯的黑暗角落。白人、富人区这样的新闻关键词意味着更大的影响力,而少数族裔则基本上与底层和贫困相联系。因此白人在富人区被枪杀的新闻价值在各个元素上都远远大于拉丁裔打工族们的车祸死伤。Rick的选角Riz Ahmed为英籍巴基斯坦裔,赋予Rick的种族设定似乎也另有意味——低薪,吃苦耐劳,非法劳工。而在这样一个罪案频发的大都市,Rick和Joe这样底层人所遭遇的不幸自然也不会引起警方过多关注,Lou也得以凭借并不高明的手段逃脱制裁。

主角Lou的奋斗之路恰恰是沿着这个社会丑陋的裂痕,他洞悉规则利用规则,并利用同样在规则间游刃有余的那些人。没有资本的蛊惑,没有敢于蔑视规则的Nina这样的媒体人,也就没有Lou的生存空间。遗憾的是,这些都存在。

讽刺的是,无论这第一桶金是多么的肮脏,站在其上走出的胜利者总能轻易地洗掉这些污秽和鲜血,带着光鲜亮丽的微笑出现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他们会西装革履自信非凡地谈笑风生,回忆自己筚路蓝缕的创业维艰,也许会偶尔为早已踢出游戏之外曾经的队友们表示下惋惜,但那些沾血的腕表永远都只能放置在最隐秘的角落或垃圾桶底。就像美洲殖民者们的滔天罪行被欧洲宫廷殿堂的金碧辉煌所掩盖,血债累累的哥伦布至今却被奉为英雄受人景仰,人类文明在或大或小的尺度上一直都在被利益扭曲着。电影能做到也只是披露下真相的一角,而残酷且无奈的是我们一样对这植根于人类文明的现实无能为力。金钱不是原罪,人性才是。


2023-06-17 11:58:35

[新一篇] 小鳳仙的故事 (1998)

[舊一篇] 游走于地獄、人間和天堂之間的神秘術士——《地獄神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